佳木斯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读文言文要注意其节奏和韵味,下面朗读停顿最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根据下图的材料,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中文名:2022年杭州亚运会

外文名:The 2022 HangZhou Asian Games

办会理念:绿色、智能、节俭、文明

办赛原则:“杭州为主,全省共享”,以杭州为主办城市,浙江省内部分城市协办。

上一届:第18届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

下一届:第20届2026年爱知·名古屋亚运会

A.2022年亚运会是第20届亚运会。

B.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所有比赛项目都在杭州举行。

C.亚运会将迎来很多国外的参赛队伍,所以住宿、餐饮应当安排阔气。

D.亚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蜻蜓 吩咐 疑惑 光芒四射

B.密蜂 毡笠 疏软 不可胜数

C.裁花 玷污 胸膛 平沙无垠

D.篝火 华侨 券头 神机妙算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小嘎子》一文描写了_______和小嘎子_______的片段,反映了小嘎子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儒林外传》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_____________。课文中讲的是___________的片段,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3.为了烘托人物形象,作者在文中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曹小三______和刷子李_______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刷子李高超技艺的赞叹。

A.对刷子李的赞叹 B.对师傳半信半疑的态度

C.艺高胆大的自信 D.对裤子上白点的解释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为达到某一目的,同时采用几种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____

2.形容十分害怕。____

3.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____

4.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____

5.费尽脑筋。____

6、拼音花絮

nà  hǎn   dǎo  ɡào   kān  wù   sī  huǐ   xìn  lài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gǔn tàng   fù  shuì   duī qì hé ǎ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zhì nèn   miǎo shì líng lóng   dào  nià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看   ——

——   。(2分)

(2) 《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诗中描写清明时节景象的著名诗句是: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你还能写两句富有哲理的诗吗?   。(4分)

(3) 《顶碗少年》中,那   ,会突然在我耳畔响起。(1分)

(4) 它们   ,眼睛 ,身体   ,四肢   ,非常 ,非常 ,这里形容的是 (作者)笔下的 。(4分)

(5) 半学期下来,我们亲近了不少大师的作品,它们有萧红的《   》,有

  的《体育颂》,有   的《刷子李》……(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被大虫扑来,只一(   ),(   )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   )将起来。武松只一(   ),(   )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   )在一边。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_

3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振得那山冈也动”写出了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想到了成语_____________

10、挑战课外阅读

_________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可是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请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照样子,写词语

诚心诚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恭恭敬敬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可以换成个成语:_________

【4】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从办公楼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了。我顺着街心公园边的小路,在昏暗的路灯下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树下,一个人影闪了出来,吓我一跳。

借着微弱的灯光,我才看清眼前是个女孩儿。她十来岁的样子,相貌清秀,头上扎着一条小辫子。我镇定了一下情绪,正准备走,那女孩儿急切地对我说:“叔叔,叔叔,请等一等!”我疑惑地打量着她。“叔叔,您能不能帮我在那个报摊买份晚报?”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五十米远的地方(居然 竟然 果然)有个报摊。

“买晚报?”我有些惊讶。

“嗯,买份晚报。”女孩儿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 放 递)在我手里。

我很诧(chà)异,心想:“你自己怎么不去呢?”但我没说出口,天这么黑,我一个大人,这点儿小要求哪能拒绝。我走向报摊,把硬币递给卖报的妇女,取了报,转身回来。

“你怎么还站在树后面?”我问。

“怕被我妈妈看到。”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你妈妈?”

“就是那卖晚报的。”

“你怎么从你妈妈那儿买晚报呢?”我怔怔地盯着女孩儿,不解地问。

女孩儿低着头说:“我晚上给妈妈送饭的时候,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

我看着小女孩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她妈妈已在收摊儿了。小女孩把报纸往我手里一塞:“叔叔,给你看吧。我回家了。”说完,她像一个小花瓣一样从树影下飘远了。

【1】请给文章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在后面括号里打“√”。

A.一枚硬币( ) B.最后一份晚报( ) C.晚归路上( ) D.请人买报的小女孩( )

【2】文中括号里用哪个词最恰当?用“ ”画出来。

【3】对“我”心理变化的词语排序正确的是( )

A.惊讶——疑惑——不解——诧异——恍然大悟

B.惊讶——疑惑——诧异——不解——恍然大悟

C.疑惑——惊讶——诧异——不解——恍然大悟

D.疑惑——不解——惊讶——诧异——恍然大悟

【4】小姑娘要“我”去她妈妈那里买报纸的原因是( )

A.她想看报纸。

B.她想让妈妈多一点收入。

C.她想让妈妈早点吃晚饭。

D.她想让妈妈早点卖完报纸回家。

【5】请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写下来。

表示看的词语:_____ ______ 表示奇怪的词语:_____ _____

【6】“我看着小女孩说不出话来”,但是“我”的心里想对小女孩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做题。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选段)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 ;走在街上的时候,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在横线上把选文补充完整。

【2】请你写出几个带有“花”字的四字词语。

花团锦簇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读“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完成问题。

(1)“这一种境界”是指_________________ ,“颇”的意思是_________

(2)请列举生活中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片段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 节选)

鸳鸯一面侍立,一面递眼色。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有改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

【2】读了选文,刘姥姥给你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说说你最喜欢谁的笑,这笑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镇定的女主人

在印度,一天,有一位太太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面吃喝,一面说笑。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女佣人听了脸色发白,急忙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了阳台上。客人们都觉得奇怪,可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女佣人把阳台的门紧紧关住,大声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客人问女主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我现在已经把它关在门外了。”

客人都吓(xià hè)了一跳。女主人说:“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jiǎ jià)装没有事。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所以 我让人把一碗热牛奶放在阳台上。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女佣人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了, 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一位客人说:“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就在我们桌子底下的?”她说:“我能不知道吗?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

另一位客人说:“你为什么不喊我们帮忙呢?”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蛇受了惊,只要咬一口,我的命就完了。”

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zhèn zhèng)定。

1选择括号正确的读音。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定:___ ①压;②安定;③较大的市集;④把守。

服:___ ①佩带;②古代系在衣服上的装饰品;③敬服,服气。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吩咐___ 慌乱___ 奇怪___

4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听了女主人的吩咐,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阳台上。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它___。女佣人就马上把门关起来。这时,女主人说:“___

5回答问题。

①“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你能说出女主人怎样吩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仍然”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能不知道吗?”这句话中“我”究竟知道还是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片断中划线的句子是司马迁的的心里想法,这里用了引号表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请你写出下面几句话中引号的作用。

(1)写文章开头要简洁明了,这就叫开门见山”。_________

(2)有些人在公交车上,尽管自己还没有到站,就抢在车门口,为的是方便自己下车,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 _________

2文章划线的句子出自司马迁的一句名言,请你把他的原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就这样死了是怎样的一种死?完成下面的填空。

司马迁想我如果就这样死,就是 ___________  的死;就是___________ 的死;

就是___________的死……这样的死就是轻于鸿毛的死。而只有意义的死,才是重于泰山的死。

16、阅读理解

最后一课

1941年大半个中国被日寇侵占,唯有上海的租借仍人在英美的势力范围,那犹如“孤岛”。12月8日这一天“孤岛”也沦陷了。

大清早,暨南大学校长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老校长老泪纵横,正主持着简短的校务会议。最后他颤声宣布:“……照常进行。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是一面日本,其经过校门就立即停课。”

默默无声的人群中有一个紧锁浓眉,面孔清矍的中年男子。他就是暨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郑振铎。

郑振铎拿起讲义夹,快步走进了教室。教室里坐的满满的,鸦雀无声。郑先生热泪盈眶:“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今天是我给你你上的中文文学史的最后一课,要永远记住我们是中国人。”讲课开始了,一分一秒都显得格外沉静。①平素调皮的学生。今天也是有屏着呼吸,满噙了眼泪。不幸的时候终于来临。传来了沉重的车轮碾地声。卡车已进了校门。阴森森的风中,一面太阳旗抖动着。时针指着10:30。

“现在下课!”

郑先生挺直了身体,做了立正的姿势。全体同学“刷”的一下站了起来,很久很久,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生低低的啜泣着……②师生们的胸膛中都燃烧着爱国的火焰,一个个捏紧了拳头。

1“唯有上海的租借仍人在英美的势力范围,那犹如‘孤岛’”这句话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的意思

C.表示讽刺或否定 D.表示强调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描写郑振铎先生外貌的句子。

4读文中画“   ”的句子①,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平素调皮的学生。今天也是有屏着呼吸,满噙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   ”的句子②,你从中体会到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郑泽铎先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郑泽铎先生怀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有一种大义凛然,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

B.郑泽铎先生讲最后一课时,沉着镇定,没有一丝紧张的神色,只有坚定的决心。

C.郑泽铎先生在即将和学生分别时候热泪盈眶,显得有些儿女情长。

17、阅读短文

西游记(片段)

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佛祖道:“做得,做得!”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撇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雷富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二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嘿!”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吴承恩《西游记》

【1】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个词语不理解,你是怎样猜到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在文中画出一处语言描写的句子。

【3】请运用对联知识将此回目补充完整。

八卦炉中逃__________定心猿。

【4】简要概括上述片段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嫦娥工程

我国启动的嫦娥工程是指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预先研究,利用先进仪器对月球的资源和能源分布以及特殊环境进行全面的探测。

我国航天的能力已经具备了探月的水平。这次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期工程的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rǎng yǎng)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的环境;第二期工程的目标是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第三期工程的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在古老的神话故事里,月亮上有仙女嫦娥居住的广寒宫,还有桂花树和捣药的玉兔。而在现实中,月球是解开诸多宇宙谜团的一把钥匙,它上面还储备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半个多世纪以来,月球探测一直是各国激烈竞争的科研领域。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很早以前就进入宁静阶段,保留了大量的原始信息,是研究宇宙起源的很好的(zǎi zài)体。月球上已知的有100多种矿物质,其中有6种是地球上没有的。在月球表面厚厚的尘土里,蕴藏着一种重要的能源——氦-3,它在地球上十分罕见,是可(gōng gòng)核聚变的主要原料之一。据估算,月球上有300万~500万吨的氦-3储量,能够支持地球7000年的需电量。月球上这些特有的矿产和资源,对我们人类来说是个大宝库。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就进行了有关月球探测方面的研究和讨论,月球正在成为我国科研的新大陆。我国的探月工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运载火箭、有效载(hé hè)的卫星部分、测控系统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什么是嫦娥工程?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这个工程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实施。

3文章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选择一种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月球是研究宇宙起源的很好的载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话,我们应如何评价我国的探月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三亚落日(节选)

①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②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儿,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③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④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1】用“____”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意思的,在相关选项后面画“√”。

A.蓝天( ) B.大海( )

C.白鸥( ) D.椰子树( )

E.海滩( ) F.游人( )

【2】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把夕阳滑落的过程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的眼中,三亚的落日一会儿像_______,一会儿像_____,一会儿像______

【4】赏析词句,完成练习。

(1)第1自然段中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蓝蓝的天”“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运用的是______描写;“低翔的白鸥”“摇曳的椰子树”运用的是________描写。

(2)画“﹏﹏﹏”的句子把_____比作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练习。

(1)改为字句和字句。

战士们好了浮桥。

字句:

字句:

(2)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楚王只好尊重晏子。

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22、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枪声低回在角落。(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掩埋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改写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30分)

题目: 我们这个班

要求:(1)”“”“”“这四个叹词中任选一个填入题目横线处,作为你的作文题目。

(2)要有明确的中心,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