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选出下列每小题中错误的一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错误的一项是  

A. 揩眼泪kāi   B. 翁媪ǎo   C. 匕首   D. 造诣zhǐ

2错误的一项是  

A. 咀嚼jué   B. 扒手   C. 哄骗hǒng   D. 调度diào  

3错误的一项是  

A. 疾弛   B. 迫不及待   C. 噩耗   D. 脊梁  

4错误的一项是  

A. 清晰   B. 陪不是   C. 羞愧   D. 抖擞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仪态    棉羊    铃铛    威尼斯

B.船梢 窗帘 板凳 恢复

C.飞弛 保拇 笼罩 码头

D.遮掩 簇拥 床垫 翘起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造(yì)         弱(bó)       (xián)

B.胎(pēi)           恨(zēng)        电铃(qìn)

C.窈(tiǎo)           马路(yà)        (huì)

D.天(wǔ)           迫(jiǒng)        患(huò)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提示,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费力的事大拇指做,____的事却轮不上他。

(2)很多事食指是主干,中指只在旁略为____而已。

(3)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一点____的感觉也没有。

(4)我学会了在青青的草地和____的湖面上盘旋,湖水一点也不浑浊

5、按要求填空。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草铺横野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牧童》)

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又叫人______,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草原》)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两句诗选自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 )帽子   一( )猴子   一(   )横木

一( )甲板   一(   )手   一(   )帆船

一( )炮弹  一( )绳子  一( )步枪

 

7、把下面句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并用这个关联词语再写一句话。

您带我走的时候,不许唉声叹气。

您带我走的时候不许闷头不语。

合并:  

写话: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强盛 矮小 尊重   严肃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

母亲看着我痛苦的样子,决定给我特制一个枕头。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tiāo  tiǎo)选着棉花,感觉适zhòng  zhōng)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母亲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吸清新空气,舒畅极了,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我又睡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没办法,母亲只好托人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是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后来我才知道,那些绿豆壳花了父亲近半个月的薪水,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只绿豆枕了,我做作业时都会捧着它。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散落满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这可是父母第二次为我做的枕头啊!

后来,母亲sāi)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是父亲特地上南通买的。在学校住宿的每一天,枕着药枕,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在梦里我一手拉着父亲,一手拉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注:枕(lào  zhěn):睡觉时脖子受寒,或因枕枕头的姿势不合适,以致脖子疼痛。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短文中给下列词语找反义词。 

苦涩________    糟糕________    污浊________

3“我”枕过三种枕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枕着这三种枕头,产生了许多联想,请在短文中用横线分别画出来。

5读读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沁人心脾”造句。 

_______________

6对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不变的世界”指枕袋,“有一种情感”是对枕头的喜爱。

B. “不变的世界”指枕袋里的东西,“有一种情感”是睡觉时对枕头的依恋。

C. “不变的世界”指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一种情感”是指亲情。

10、课外阅读。

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  )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  )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仍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千米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这就叫分段实现大目标。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千米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千米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无论……都……  只要……就……

2请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并说说拟这个题目的原因。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

(1)结合短文,“故弄玄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当时许多人认为这个选手在“故弄玄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田本一战胜对手的“智慧”是什么?成功和这种“智慧”有什么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文章,你受到了哪些启示?举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 躁)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 喝),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 痛)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下面打

2写出文中描写海伦刻苦学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甘霖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在文中指___________

12、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故都的秋(节选)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选文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故都饱含秋意的景观,其中有五处景观用笔极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笔带过的原因是______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以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笔极简

【2】作者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经常提及南方的秋天,这样写的用意是(   

A.故都和南国的秋都富于特色,二者放在一起才能表达作者对秋的怀念

B.将故都的秋和南国的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

C.写出了故都的秋和南国的秋都是好的,作者难以取舍

D.将所有自己怀念的故都的秋和南方的秋都记录下来,表达自己对二者的喜爱

13、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照样子,写一写。

胖乎乎_________

【2】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_______________”,还对蜜蜂的______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让我们的眼前明亮绚丽起来。

【3】本文的作者是___,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___,课文选自她的回忆录《___》。

14、课内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草船借箭”的故事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作者是______,你还知道其中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到“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从中反映出周瑜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3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外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不为什么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地劈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地来爱我的自身!

假使我走到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更变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哧哧繁响。海波如山一般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变更!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建造起来的!”(有删改)

1这篇短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她的原名是________。你还读过她的作品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这些描写,分别表现出“幼小的我”的__________和母亲的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画“______”的句子说明了母亲的爱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A.温馨   B.无私   C.博大   D.深沉

4读一读画“﹏﹏”的语句,再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母亲的爱是“直接地来爱我的自身”?(用文中的陈述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删去最后一段对全文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父亲的爱

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给了一块糖果。爸爸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荡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妈。爸爸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爸爸听了便叫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爸爸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妈跑过来扶我,爸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是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没有我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妈来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涕,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爸爸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妈。”文章开头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2】“爸爸听了便叫嚷道”,“叫嚷”一词表现了(     

A.爸爸嗓门大。

B.爸爸性格暴躁。

C.爸爸对“我”摔断腿的不满。

D.爸爸送“我”救治时的急切心情。

【3】“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给他点颜色看”指的是(     

A.“我”十分生气。

B.“我”决心教训爸爸。

C.“我”决心让爸爸生气。

D.让爸爸知道没有他,“我“照样行。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说明妈妈认为孩子偶尔犯错可以谅解。

B.对于爸爸总是不用语言表达爱。“我”很不满,因此文中充满“我”抱怨的话。

C.本文中的爸爸比较不善言辞,他对孩子的爱是通过一些不易发现的言语、行动来表达的。

D.文章用疑问的方式结尾,意在告诉读者,爸爸已用种种不易察觉的方式表达爱。只要细细体会就能感觉到。

【5】第7自然段中面线句子含蓄地表达了爸爸对“我”的思念。爸爸内心真实的想法可能是什么样的呢?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来。

___

【6】第2自然段写“我”偷了一块糖,爸爸不但让“我”送回去,而且还要“我”帮助卖糖人拆箱卸货作为赔偿,爸爸这样做是否有点小题大做?为什么?

___

17、阅读名著故事,完成练习。

①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议事,孔明也在座。周瑜说道:“曹军有一百万,不是一朝一夕能打败的。众将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长期御敌。”话音未落,黄盖说道:“恐怕即使三十个月也不能打败曹操。依我之见,这个月能打败曹军最好,如果不能,不如听从张昭的主张,尽早投降曹操。”周瑜脸色大变,怒道:“我奉主公之命与曹操决战,谁再敢提投降,定斩不饶!”黄盖也大怒,骂道:“我纵横江东多少年,三代主公谁不知道我?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竟敢教训我!”周瑜怒不可遏(è),喝道:“黄盖惑乱军心,不罚不能服众,推出去斩首!”甘宁见状,急忙出列为黄盖求情,周瑜喝道:“你竟敢扰乱军法!”喝令军士将甘宁乱棍打出军帐。众将纷纷跪下求情,希望能宽恕黄盖。周瑜指着黄盖骂道:“如果不看众将情面,今天非斩你不可!”说罢,令军士现打黄盖一百脊杖以示惩戒。打到五十脊杖时,众将见黄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已经昏死过去,再次苦苦哀求,周瑜才说道:“看在众将的情面上,先记下这五十脊杖,再敢小觑本都督,定斩不饶!”

②众将将黄盖扶回营寨,围着黄盖叹息不已。鲁肃从黄盖营中出来,径直来见诸葛亮,说道:“我们都是都督的手下,不敢劝他。先生是座上宾,怎么不劝一劝?”诸葛亮笑道:“先生不知道周都督责打黄盖是苦肉计?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劝解?”鲁肃这才恍然大悟。诸葛亮又说道:“子敬见到周都督时,千万不要说我识破了他的计谋。”鲁肃点头答应,转头去见周瑜,问道:“都督为什么责打黄盖?”周瑜说道:“责打黄盖是苦肉计,为了瞒住曹操,再派黄盖诈降,就势放火烧曹营。”接着又问道:“诸葛亮有何看法?”鲁肃回答道:“他也埋怨都督不讲人情。”周瑜哈哈大笑,说道:“终于瞒过他了!”鲁肃听了,低头不语。(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编)

【1】下面关于第①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瑜召集众将议事,黄盖主张及早投降,周瑜依照军法责打黄盖。

B.黄盖提出如果三十日打不败曹操,不如及早投降,以求保全。

C.周瑜召集众将议事,黄盖故意出言不逊,周瑜依计下令责打黄盖。

D.周瑜责打黄盖,众将苦苦哀求,才让黄盖少挨五十脊杖。

【2】第①段最主要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外貌描写

【3】第②段中众将“叹息不已”是因为(  )

A.怨恨周瑜不该如此残暴地对待黄盖。

B.未能及时阻止周瑜责打黄盖而感到后悔。

C.黄盖是江东老将,受此重刑,让人心疼。

D.抱怨诸葛亮不该眼见黄盖被打而袖手旁观。

【4】第②段中鲁肃“低头不语”是因为(  )

A.诸葛亮没有识破周瑜的苦肉计。

B.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苦肉计,周瑜却以为瞒过了诸葛亮。

C.鲁肃被周瑜的智谋折服。

D.鲁肃不相信苦肉计能够成功。

【5】诸葛亮明明识破了周瑜的苦肉计,为什么还要让鲁肃帮他隐瞒?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发挥想象,推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母亲的家务似乎永远也干不完。日复一日,在那破旧的(缝   蜂)(纫     仞)机上为我们缝衣服;在那低矮的厨房里为我们(作   做)饭、烤面包;在自己开辟的土地上shì sì cì)弄蔬菜;还要(挤 济)牛奶,在cuō     chā)衣板上搓洗全家人那带有泥巴的衣裳。母亲这样(幸 辛)苦,却没有一点儿怨言。她分明是快乐的     她对生活没有多大期望     全家人健康     幸福     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

【1】给短文的空白处加标点。

【2】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3】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

【4】母亲如此忙碌,为什么却无比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________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也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形容兴头很足,情绪很高的样子。”根据解释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把齐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对阵图连起来。

齐威王 田忌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下等马

【3】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当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觉得它们并不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园子留下回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1、缩句。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2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22、不改变句意,修改下面的病句。

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写作。

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心里话,看后你肯定会想到与这些心里话有关的人或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把你想到的写成一篇45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