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加点字和“其人弗能应也”中“应”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接不暇

B.一呼百

C.得心

2、最适合夸奖同学表达能力强的一句歇后语是(   )

A.飞机上吹喇叭——唱高调

B.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

C.洞庭湖吹喇叭——想(响)得宽

3、下面句子中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很喜欢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B.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的袋子。

C.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D.李老师把铁锹、锄头一放,顾不得休息就又去上课了。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天上月亮,地上花儿,历来是诗人品味、寄情的美好凭借——面对月亮,李白深沉而浪漫:“小时不识月,________” “床前明月光,________”;张继则是多愁善感:“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苏轼也感慨万千:“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叶绍翁特别流连春暖花开时“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美妙;杨万里不仅喜欢春天里 “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的野趣,更惊叹六月西湖“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  

(2)“五岭逶迤________,乌蒙磅礴________________云崖暖,________铁索寒。更喜岷山________,三军过后________。这几句诗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写出了红军战胜的困难。  

(3)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________,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 

________的淡红的花,这________从树枝开到________,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用“喷花的飞泉”比喻________,这样比喻让我们感觉到:

________

5、填上合适的量词。

____明月 一____李子树 一____大草帽

____谷穗 一____狗尾草 一____倭瓜花

6、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大悟   碧波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茂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背井

(1)经过老师的讲解,我 _________________,原来这道题这么简单。(选词填空)

(2)与画“   ”的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找出谐音字,写在括号里。

1.石头蛋腌咸菜——一言_____难尽______

2.霜后的萝卜——_____了心  

3.关公打喷嚏——自我吹嘘_____

4.熬尽了灯油——烧心_____  

5.打架揪胡子——谦虚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清贫》一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课文表现了方志敏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

2.《青山处处埋忠骨》讲述了毛泽东获悉长子____________________中光荣牺牲的消息后极度痛苦的心情以及对毛岸英遗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艰难抉择过程这两件事情,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__________和伟人的__________

3.《军神》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强忍疼痛,接受__________的故事,体现了革命军人的顽强意志。

4.__________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诗。这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的心情。

6.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画横线的句子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选段的中心句,用“﹏﹏”画出来。

3选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作者运用了( )描写,再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

A.静态 B.动态

10、怀念写信的日子

前两天给妈妈打电话时,妈妈非常生气地说:你就不会给我写一封信吗?由此想到久违了的书信,想到以前书信带给人们的快乐。

古时候没有邮政设施,传递书信非常困难,于是有了鸿雁传书的神话故事。“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鸾笺”“鲤鱼”都是用来比喻书信来往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从这些诗词中不难看出人们对书信的渴望。平安、祝福、牵挂、思念,尽在文字之中了。在战乱时候,一封书信有时候要辗转数月才能送到收信人手中,那就是杜甫说的“家书抵万金”了。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电话、电子邮件代替了书信,尽管是快速便捷,但是那排列整齐的宋体字怎么也代替不了个性的手写,那格式固定的E-mail也难以和飘散着墨香、蕴含着写信人心情和感情的信笺相提并论。

联想到现在的大学生们写字如同涂鸦,错别字连篇,写信不懂格式,不会称呼,就觉得可惜和遗憾。

今后,我会多多给妈妈写信的。

1理解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①辗转:________

②相提并论:________

2给下列词语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久违——________       蕴含——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鸾笺”“鲤鱼都是用来比喻________

人类进人信息社会,________________代替了书信。

4读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诗句中提到的是什么信息传递方式。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________

②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________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________

5把你了解到的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写下来。

6作者在文中提到:联想到现在的大学生们写字如同涂鸦,错别字连篇,写信不懂格式,不会称呼,就觉得可惜和遗憾。你懂得写信的格式吗?请你完成下面关于书信格式的填空题。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探望

我们班里的男同学很“封建”,一向认为“男女有别”,老不愿意搭理我们女生,连那几个男班干部见了我们也常常避得老远。我常想找个机会给他们的思想来个彻底的转变。机会终于来了,有位“封建”的小队长生病了。这回我可要去破破他的规矩。

那天下午,我收拾起书包,拔腿就向医院跑去。可到病房前我犹豫了一下,女同学去探望男同学,真有些不好意思呀!但是“要下决心改变男同学的思想”这个念头给我增添了力量,我迈上一大步,推开了房门。

他的神情真使我好笑:他抬起头看见是我,嘴巴张得老大,眼睛瞪得滚圆。我笑着走上前,说:“怎么?不欢迎我来吗?”他半晌才醒悟过来,低着脑袋,像蚊子叫似的低声说:“啊,欢迎欢迎,请坐请坐。”

我笑着问了他的病情,告诉他学校里的一些情况,谈得还挺投机呢。最后我对他说:“你一定感到奇怪,我怎么会来看你呢?”

“我就是想破破你们不理女同学的规矩,今天我们的谈话不是很好吗?”

他摸了摸脑袋瓜,不好意思地笑了。

第二天,老师用激动的语气向大家讲述了这件事,末了说:“沈敏这件事做得真有意义,你们说对不对?”

同学们的眼光向我投来。这眼光不再包含着嘲笑、惊异,而是包含着赞赏和钦佩。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规矩( )       ( )       ( )

【2】文中画“______”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句中的“规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的含义。

(1)他抬起头看见是我,嘴巴张得老大,眼睛瞪得滚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半晌才醒悟过来,低着脑袋,像蚊子叫似的低声说:“啊,欢迎欢迎,请坐请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5】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结合短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还有虫儿也是可爱的。藕合色的小蝴蛛,背着圆壳的蜗牛,嗡嗡的蜜蜂,甚至于水里每夜乱唱的青蛙,在花丛中闪烁的萤虫,都是极温柔极其孩子气的。你若爱它,它也爱你们,固为它们喜爱小孩子,大人们太忙,没有工夫和它们玩。

1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 ,“欹枕倾听中的字不认识,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 部,这个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1)倾斜;歪;(2)相当于”;(3)叹词,表示赞美。在本文,应选_______ 种解释。

2文段最后说你若爱它,它也爱你们,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不能没有规则

约翰晚上出去,爸爸妈妈规定,必须10点前回家。但是有一天,约翰后半夜才回来。回家时怕父母发现,他就从后窗跳进屋子。第二天早上,爸爸见窗下有一个凳子,就把约翰叫起来,说:“你这样做是有危险的,(   )怕你会摔伤,(   )怕别人发现有人在跳窗,就有可能开枪。在美国,这是最危险的。”年老的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生活不能没有规则。规则就是人生的红绿灯。这看起来是在限制,实质是在保护。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   )没有控制,整座城市的交通(   )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中国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一次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里散步。上厕所时,他听到隔间“砰砰”地响,很是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有出来,请他帮忙看一下。龙永图返回洗手间,推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正在弄抽水马桶,(     )怎么也抽不出水来,累得满头大汗。你看,小孩也懂得上厕所不冲洗违反规定。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明,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没有这些,人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没有规则,社会也无法得到和谐与安定。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文中画线部分,前一个“红绿灯”具体指_____________,后一个“红绿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          比作         

【4】“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先后列举两个实例说明道理,第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是_____________,这正反两例都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后来到了齐景公做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个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又叫晏平仲。他既有丰富的知识,又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称他“晏子”。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这只鸟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弱小——__________  贫乏——__________  轻蔑——__________

2请用横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仔细读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1)齐景公犯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景公犯错误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指出齐景公的错误时,晏子采取了什么方法?这种方法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结合短文评价下面的人物。

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景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重点段落品析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板着面孔一本正经讲人的( ),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有的科学家认为,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我的脸由于( )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  ),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一世界 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  )和被迫害的风险。

1六年级的生理课上老师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全文中填空。

3不怀好意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情不自禁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淘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的海水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都金香到处开放。那花儿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仲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关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艳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疯了。有个老板竟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枚罕见的都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枚郁金香。”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都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着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都金香小可怜似的模样,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了说明郁金香漂亮,用了一个______句,把郁金香说成_______

2“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这句话独自成段,其作用是( )

A.概括全文 B.总领全文 C.承上启下

3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这样,荷兰人从海里出了千顷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短文,说说荷兰人的手神奇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判断下列根据画横线的部分进行的推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孩子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无法从横木上下来,可能会摔到甲板上。(_______

(2)如果人群中再有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就可能会吓得摔到甲板上。(_______

(3)即使没有人大叫一声,孩子也可能会失足摔到甲板上。(_______

(4)如果没有人大叫一声,孩子可能会轻松地转身并从桅杆上下来。(_______

【2】有人说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为“孩子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你认为可以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在千钧一发之际,立刻让孩子跳到水里。下面哪一项不是船长已经考虑到的?(    

A.孩子跳海有可能生还,不然掉到甲板上必死无疑。

B.要是孩子能够转身回来就不开枪。

C.海面风平浪静,孩子掉到水里后的危险降低了很多。

D.水手们的水性很好,救起孩子的可能性很大。

【4】以上反映出船长是个____________的人。

18、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主要描写了园子里的花、鸟、虫子、___________等事物。

2每一个事物的描写,都让我们有一种___________的感受,作者就是将儿时生活的这种___________的美好感受寄托在了这些事物上,蕴含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3想象,园子里还会有哪些事物?选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用上“愿意……就……”的句式写一写,表达出这种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suǒxiàngpīmi)   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  (shéntàiɡèyì) :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意天下做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xiāo,xiào) 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 (chéng,shèng) 的宏伟气势,形象得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爱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根据拼音将词语写在横线上。(2分)

用 ﹋ 符号划出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是      。(2+2=4分)

(4)在第二自然段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5)在首尾两个自然段中找出相互呼应的两个词语 :(2分)

 

(6)你来为秦兵马俑写一则广告用语:(2分)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我明天带你到儿童乐园去玩。 (改为第三者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发起脾气来,姐姐和我远远地躲着。(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一个人有困难,大家应该帮助他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改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金文  甲骨文 隶书 楷书 小篆 草书  行书(按汉字演变过程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班主任改进并提出了建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都去参观博物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改为转述句。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过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乐园

题目:我为____________喝彩

提示:生活中有许多人或事物值得称赞,如:身边的战疫英雄、精心育人的老师、凌寒留香的腊梅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运用学过的方法完成一篇习作。注意书写工整,条理清晰,内容真实,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