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niàng xuĕ pǔ sù   mò   shòu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nǎ   chén mò bàn   chún jìng shū dàn

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下面选项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A.天上的风筝常是不计其数,龙睛鱼的尾巴如美髯公的胡须。

B.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C.(大虫)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D.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的文字发展而来,成为我国最早统一的文字。

B.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

C.《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作者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课文介绍了小艇的特点,景与人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

D.《刷子李》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充分表现了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写出“之”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誉曰。 ________

2.以子矛。 ________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用“——”画出每组中不同类的词语。

(1)大义(  )然 视(  )如归 (  )定自若 自私自(  )

(2)米芾学(  精卫填(  夸父逐(  女娲(  )

(3)气势(  )  (  )蹑脚  (  )涛汹涌  夜幕(  )

6、“草船”是指____________,“草船借箭”出自______________(填写名著书名)

7、按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 全诗以“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为总起,向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翻越  __________ 、 __________,巧渡 __________ ,飞夺__________,勇过 __________……诗中“__________”一词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种种艰难险阻,“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词语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8、日积月累

(1)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3)侧隐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行不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有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草船借箭》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______》,让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的曹操、_____________的鲁肃、 ____________的周瑜、_____________的诸葛亮,这些人物形象家喻户晓。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的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按文中内容填空。

(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_ ,而是________ 。

10、梦圆飞天节选

飞船一般为多舱体结构,舱体之间要能分离,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神舟号载人飞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轨道舱,它具备可独立运行卫星的一切功能,与飞船分离后可在太空独立进行各种飞行试验;位于最后端的推进舱也称为设备舱(或资源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全返回预定的着陆场。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进行9次分离操作。

与俄罗斯正在使用的联盟TM飞船相比,神舟号联盟TM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强。神舟号还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其设计方案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的第二代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船载人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将达到或优于前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1】段首句中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2】这段文字的说明重点是(   )。

A.神舟号飞船三舱体的功能

B.多舱体的样子  

C.联盟TM的缺点

【3】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舱体自前往后依次是(   )。

A.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

B.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

C.轨道舱、推进舱、返回舱

【4】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11、

每逢国庆节,伟的父亲总是穿上褪了色的旧军装把庭院打扫干净,在门前挂一面鲜红的国旗,然后默立,肃穆庄严。

一天,伟的父亲又要爬上木梯,亲手挂红旗。父亲有些气喘, 动作迟钝,臂膀抬不高手发抖。突然,伟看见父亲像根没立稳的木桩从梯子上横落下来。

伟的父亲住进了医院,打氧输液仍昏迷不醒,伟整日守在病床边。

清晨,伟打开父亲床头的窗户时听见一曲国歌奏响,原来是医院举行升旗仪式。清爽的空气携着激昂的乐曲从窗口涌进,狭窄的病房里就有庄严的回响震颤胸口,这时,伟看见一直昏迷的父亲正渐渐苏醒,先是双腿立正似的合拢,接着手慢慢向头部挪,样子像在敬礼, 最后双眼缓缓睁开。

国歌浑厚雄壮,国旗冉冉升起。

伟发现父亲的眼里有了硝烟,耳里有了冲锋号角,那是一场难忘的反击战:在暴风骤雨般的枪声中,伟的父亲终于高高挂起血染的五星红旗,庄严敬礼。

国歌戛然而止,伟的父亲望着窗外的国旗,面带笑容永远闭合了双眼。

此后,每年国庆节,伟像父亲一样把庭院扫干净,在门前挂一面鲜红的国旗。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每逢国庆假,伟的父亲是怎样升国旗的?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从父亲的升旗仪式中,你体会到他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

【4】父亲去世后,伟为什么要每年在家门前升国旗?

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

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蔚蓝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准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不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

洞穿: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一句中的“这”指________;说“这”是“奇迹”的原因是_________

【3】在文章中画出父亲有意隐瞒自己受伤的句子,写出父亲这样做的用意。

【4】“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抵达前夜,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医生为什么把这个奇迹称为“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暖冬

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①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________

②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__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__

②短文第5自然段连用三个“小心翼翼”,你体会到________

【3】“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A.思乡

B.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怀念

C.对母爱的赞美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9分)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1分)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是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3分)

3)文中哪个词语是表示人多?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个)(3分)

4)你认为儿童还会是什么?仿写句子。(2分)

例:儿童是花朵,在春天的感召下会欢畅活泼地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

儿童是   ,   。

儿童是   ,   。

 

15、重点段落品析。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什么是真正的荷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荷兰被称为牧场之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面的动物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牧场之国》(节选)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③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1画横线的句①是文章的_______句,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②在朗读中应读出_____的语气。

3对画横线的句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马儿自由驰骋,在这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B.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作者赞叹了草场与骏马的和谐。

4请体会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1周瑜故意难为诸葛亮,认为诸葛亮中了他的圈套,因而很高兴,他表达的意思可以用_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鲁肃同情诸葛亮的“遭遇”,遵守与诸葛亮的预定,他的行为表达的意思可以用_________这个词语来概括。

2从周瑜、鲁肃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用四字词语概括)

周瑜:_________   鲁肃:_________

18、阅读

①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②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③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1】从第①段宝玉吩咐人把风筝给嫣红送回去,可见他( );从第②段宝玉一连“损失”两个风筝也不生气,可见他( )

A.没有贵族公子的架子       B.心地纯善

【2】根据上下文可以猜出第③段中“只起房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宝玉见美人儿风筝做得精致,马上就_______起来;他想放美人儿风筝,却放不起来,被众人一笑,他___________。宝玉的这些言行举止给你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

聪明的商人

从前,有位商人和他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起出海远行。他们随身带了满满一箱子珠宝,准备在旅途中卖掉,但是他们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个秘密。

一天,商人偶然听到了水手们在交头接耳。原来,他们已经发现了他的珠宝,并且正在策划着谋害他们父子俩,以掠夺这箱珠宝。商人听了之后吓得要命,他在自己的小屋内踱来踱去,试图想出个摆脱困境的办法。儿子问他出了什么事情,父亲于是把听到的全告诉了儿子。

“同他们拼了!”儿子断然道。“不,”父亲回答说,“他们会制服我们的!” “把珠宝交给他们?”“也不行,他们还是会杀人灭口的。”

过了一会,商人怒气冲冲地冲上了甲板。“你这个笨蛋儿子!”他叫喊道,“你从来不听我的忠告!”“老头子!”儿子也喊着回答,“你说不出一句值得我听进去的话!”当父子俩开始互相谩骂的时候,水手们好奇地聚集到周围。商人然后冲向他的小屋,拖出了他的珠宝箱。“忘恩负义的儿子,”商人尖叫道:“我(   )死于贫困(   )会让你继承我的财富!”说完这些话,他打开了珠宝箱,水手们看到这么多的珠宝时都倒吸了口凉气。商人又冲向了栏杆,在被人阻拦之前将他的一箱珠宝全部投入了大海。过了一会儿,父子两人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只空箱子,然后两人一起躺倒在地上,为他们所干的事感到后悔不已。后来,当他们单独一起待在小屋时,父亲说:“我们只能这样做,孩子,再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救我们的命!”“是的,”儿子答道,“您这个法子是最好的了。”

轮船驶进了码头后,商人同他的儿子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他们指控了水手们的海盗行为和所犯的企图谋杀罪,法官下令逮捕了那些水手。法官问水手们是否看到商人将他的珠宝投入了大海,水手们异口同声地说看到过。法官于是判决他们有罪。法官说道:“什么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呢?只有当他的生命面临危险时才会这样去做吧!”水手们主动赔偿了商人的损失,法官因此减轻了对他们的处罚。

1短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宁可……也不…… D.不仅……而且……

2下面与“什么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呢”这句话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有的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B.有些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C.哪些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D.没有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3商人和他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起出海远行,他们遇到了怎样的困境?(   )

A.他们遇到了大风大浪的恶劣天气。

B.他们的船撞上了暗礁。

C.船上的水手们发现了他们的珠宝,并且正在策划着谋害他们父子俩,以掠夺这些珠宝。

D.他们的珠宝不见了。

4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这个法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不留给忘恩负义的儿子继承。

B.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让企图掠夺的水手得不到珠宝。

C.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使水手不谋害父子俩,保全他们的性命。

D.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向法官指控水手们的海盗行为。

5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下列选项中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消息——商量办法——用计逃脱——逮捕水手

B.商量办法——发生争吵——倒掉珠宝——主动赔偿

C.出海远行——带上珠宝——倒掉珠宝——赔偿珠宝

D.听到消息——倒掉珠宝——逮捕水手——赔偿珠宝

6下列选项中对这个商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商人十分愚蠢,那么多的珠宝都被他倒进了海里。

B.这个商人可以尝试与水手们谈判,平分珠宝,就用不着把珠宝全部扔进海里了。

C.这个商人的聪明之处在于赶到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指控水手们的罪行。

D.这真是一个聪明的商人,因为这个商人用巧妙的方法,不仅保全了自己和儿子的性命,而且最终将水手们绳之以法,让水手们主动赔偿了自己的损失。

7说说商人的这个办法的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笔直、茂盛。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路将我们联系在一起(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淹没了村庄

①改为字句

②改为字句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或反问句。①洞里空气稀薄,怎么能工作呢?(改为陈述句)

②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改为反问句)

(3)用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4)广场周围,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招展。(修改病句)

(5)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

(6)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

(7)这幢楼真高啊!(改为夸张句)

(8)威尼斯入睡了。(把句子写具体)

(9)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人家。(缩句)

(10)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间接叙述)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写作练习。

你的家乡有没有什么美丽的景色或是迷人的地方?请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写出景色的特点或是迷人之处

(3)语言流畅

(4)字数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