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不能与“自相矛盾”构成反义的是( )
A.自圆其说
B.漏洞百出
C.言行一致
D.无懈可击
2、给加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6分)
好似(shì sì) 亡赖(wánɡ wú) 清平乐(yuè lè)
咀嚼(jué jiáo) 困窘(jiǒnɡ jūn) 剥莲蓬(bāo bō)
3、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B.祖国的地图像一只漂亮的金鸡。
C.那漫天的雪花如精灵飘落在大地上。
D.小姑娘羞涩地笑了,她的脸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
4、儿童是那样的天真可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学种瓜时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小孩“脱冰作戏”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在地吹笛的情景。
5、原文填空。
过了一会儿,月亮从_________ 的那个_________里升上来了。渐渐地,夜空里______了一层_________淡淡雾气。我们发现那些星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先_________亮,现在变成了弱弱的光。这使我们大吃一惊。
6、看图写成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4%)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 )。(《桂林山水》)这段话是将看到的与 结合起来写具体的。
8、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随心(_________) ②翻来(_______) ③一(_____)正(_____)
④运转(_________) ⑤(_____)尽脑(_____) ⑥不怀(________)
(1)词语②由一组近义词和一组反义词组成,请再写三个这样的词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词语③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词语⑥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走进庙,掩上门,把被子往上一铺,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劈劈啪啪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起了火。那火借着风势越来越大。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外面有人说话。原来,太尉知道在野猪林没有害死林冲,大发雷霆,又派了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牢头,趁着这场大风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的死罪!”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了这三个仇人。
这样,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投奔梁山泊。“逼上梁山”一词由此而来。
【1】林冲进庙门的一系列动作有______;出门时的动作有______ 。
【2】草料场着火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
【3】“逼上梁山”的意思是______。从文中可以看出林冲是一个______的人。
10、我的老师
烈日炎炎,村子里的人们都聚在大树下乘凉、谈天。
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看起来颇清秀纤细的小瑛老师走了过来,她微笑着和树下的人们打着招呼。
等小瑛老师走过,人们的话题自然地转到了她的身上。“多好的闺女呀,天天带着学生来帮我干活。”五保户王奶奶什么时候也忘不了提这件事。“是啊,人家是大学生,听说书教得才叫好呢!”① “好是好,只可惜好景不长,人家要调走了!”“什么!调走?听谁说的?”“昨天我还听孩子们谈这件事呢。我早就说过,人家是城里姑娘、大学生,②哪能吃得了咱这份苦?”“是啊,听说她爸爸还是个大局长呢,还能不给女儿找份好工作?”
“那不是小瑛老师班上的小柱子吗?叫过来问问!”“柱子,你过来,问你点事儿。”柱子答应了一声,跑过来:“什么事?”
“柱子,听说你们老师要转走了?”“嗯,”柱子低下了头,眼光黯淡了下来。“要转到哪儿?是不是回城?”“回城?才不是呢。老师说西藏比我们这儿还缺老师,她是自愿报名到那儿教书去的。”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
“啊——“大树下的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
(1)画线句①中的“好景”指的是 (2分) 画线句②是个 问句(2分)改成陈述句: 。(2分)
(2)第三自然段中人们议论小瑛老师的语气不想同,心情也不同,王奶奶的心理是 ,画线句①的人物心理是 。(4分)
(3)“柱子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柱子留恋的是 ,柱子自豪的是 。(4分)
(4)“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这句话可用成语 来代替。人们呆住的原因是 。(3分)
(5)小瑛老师的形象是通过人们的语言塑造出来的,这种写法叫做( )(1分)
A.语言描写 B.侧面描写
(6)人们喜欢小瑛老师是因为:(6分)
①
②
③
11、课内阅读。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1】从画“____”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刷子李的动作__________,还非常________和有节奏感。
【2】曹小三在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时候,最关注的是师傅身上有没有白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曹小三不太相信师傅有传说中那么高的本事。
B.曹小三害怕师傅身上有白点,让人发现师傅的名气有诈。
C.曹小三认为师傅在吹牛,他要揭穿师傅。
【3】“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泽,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也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扔在桌子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诚恳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该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几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人世间。
看到这情景,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出贡献。”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炫耀——(_______) 贡献——(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骄傲——(_______) 黑暗——(_______)
【3】用“ ”画出能表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4】用波浪线画出表现蜡烛非常谦虚的语句。
【5】结合文章给下面一句话选择正确的句意。(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这句话是说春蚕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炬烧完了泪才流干。
B.这句话是说为人类做贡献要全心全意,完全彻底,毫无保留。
C.这句话是说为人要像春蚕那样,到死时已将所有的东西奉献出来,像蜡炬那样燃烧完自己时才不流泪了,才感到欣慰。
【6】读了这篇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围绕一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
蜡烛:
13、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黑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起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文中最能概括草原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无边的绿毯”指的是 ,“白色的大花”指的是 ,“中国画”指的是 。
【4】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片段)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 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 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是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计饶。鲁达喝道:“咄!你这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计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这段文字描写人物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多选)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2】鲁提辖打郑屠户三拳之前说的几句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描写鲁提辖的“三拳”运用了三个比喻,分别从哪个角度去形容?( )
A.从旁观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B.从鲁提辖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C.从作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D.从郑屠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4】鲁提辖明知郑屠户已经被打死了,为什么还要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从中看出鲁提辖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边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从片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这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这句话可缩为:_____________
【3】我推开病房的门,为什么怔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______”画出对妈妈细节描写的句子,用“ ”对爸爸细节描写的句子。
【5】“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拨动心弦的微笑
①那天,我到火车站去接汉口来的客人。
②清晨的车站广场上,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人。我正要走进售票大厅去买一张站台票,门口的角落里,突然走出一个男人,他向前跨了两步,有些犹豫地朝我喊了声:“大哥”。
③起初,我以为听错了,因为我并不认识他。回头看了看,身后并没有其他人。接着,男人又叫了一声“大哥”。他的目光怯怯的,有些无助,也有些无奈。我说,你叫我吗?我想证实一下。他点点头说:“大哥,是这样的,下公共汽车的时候,我的钱被人掏了,我回不了家了,我是想……”
④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了许多画面:弄残了肢体的行乞者,编造家里遭受灭顶之灾的行骗者……繁华的街角、车站、码头,这样的人到处都是。就在刚才,售票大厅的外面,还有一个老婆婆趴在地上,摇动着饭盒,向人们要钱呢。
⑤我怎么办?这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骗子?是一走了之,还是施救于他?我飞快地在心里忖度着。男人低着头,惴惴不安地等待着我的回答。就在这时候,一个六七岁的女孩跑过来,说:“叔叔,真的,我爸爸的钱真的丢了!”说完后,她朝我微微一笑。这个小女孩的笑容真漂亮,那纯净的甜美的笑容,像清泉,一下子流到我的心坎里。
⑥男人一见女孩跑过来,突然扯开嗓门嚷了一句:“让你站在一边等着,谁让你过来的!”女孩被父亲的厉声呵斥吓坏了,她紧紧扯住了父亲的衣襟,不松手。
⑦这会不会是父女俩为我上演的一出戏?我的脑海里立刻又冒出这样一个念头。但一想到刚才女孩那纯净的笑容,心里不免犯嘀咕,不会吧,他们怎么会是骗子呢?我在心里暗暗地骂了自己一句。
⑧小女孩说:“叔叔,你要是不相信,我会唱歌,我给你唱一首歌吧。”说完后,小女孩又甜美地一笑。她松开扯着父亲衣襟的手,一本正经地摆了个站姿,歪着头想了一下,便唱了起来:秋风秋风轻轻吹,棉桃姐姐咧开嘴,你看她露出小白牙……这是我熟悉的一首儿歌,我俯下身一把抱住女孩,说:“孩子,别唱了……”我一连说了几个别唱了,然后站起身,对男人说:“大哥,你需要多少钱?”
⑨“我,我需要……我需要150块钱。”男人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因为难以启齿,总之吞吞吐吐半天,才说出这个数字。我把钱递给他的时候,他问我要地址,说将来要还我。我摆摆手说不用了。我俯下身子,拍了拍小女孩的脸蛋,说:“小家伙,真可爱!”说完我就走了。
⑩在站台上,我等到了要等的火车,也接到了要接的人。然后,顺着站台往回走,快上天桥的时候,我突然听到沉闷的敲击窗户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那父女俩。他们坐在即将开行的一列火车里,正咧着嘴,一边朝我摆手,一边朝我微笑。啊,他们不是骗子。是啊,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那么多骗子。
⑪那一刻我为什么会突然坚决地拿出钱来帮助那个男人呢?现在想起来,应该是那个女孩的那首儿歌,还有她那甜美纯真的微笑,突然拨动了我心弦的缘故吧。
⑫微笑,是不是上帝赋予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呢?你看,这甜美的语言,像一只温柔的手,一下子就触到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我想说的是,不仅是这个小女孩,当我们也试着用微笑面对别人的时候,会不会一下子拨动整个世界友善的和弦呢?
【1】联系文章,解释下列词语。
忖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惴惴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这篇文中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这对父女俩的情感变化。
( )——( )—— 纠结 ——( )—— 相信
【4】理解句子。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这甜美的语言,像一只温柔的手,一下子就触到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生活实际或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我想说的是,不仅是这个小女孩,当我们也试着用微笑面对别人的时候,会不会一下子拨动整个世界友善的和弦呢?”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社会中,的确有不少乞讨者,其中有的的确是很穷,你想对真乞丐说:“______”但也有的是借乞讨之名骗取钱财,其实并非真正的乞讨者,你想对借名骗钱的乞丐说:“_______”
【6】作者在文中多出些小姑娘的微笑,请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①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②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③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④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⑤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⑥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⑦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⑧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⑨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⑩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⑪“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⑫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⑬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⑭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意外→( )→( )→疑惑→( )
【2】品析第⑦段,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
【5】品析第⑬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树叶,我赞美你
树叶,我赞美你!
奉献。你将它作为生命的起点,又把它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中。你制造养料,让枝干粗壮,根系发达,花儿鲜艳,果实甜美;冬季到了,你为了让树木保持水分,安全过冬,甘愿牺牲自己,用生命换取树木生命的延续。你吸入的是废气,放出的是人与动物生存必需的氧气。在风沙、尘埃、噪音向人们袭来时,你们手挽手结成绿色屏障,带给世界以温馨宁静;在夏日炎炎灸烤大地时,你们肩并肩织成绿色伞盖,送给人们清凉。你的伟大蕴藏于平凡之中。
树叶,我赞美你!
花,果实、枝干、根虽都有奉献,但同你相比,花儿总有几分卖弄,比不上你朴实;果实虽好,却比不上你的牺牲精神;枝干有些桀骜不驯,比不上你的谦逊;树根难以跳出孤陋寡闻的小圈子,比不上你的豁达。
每当我看到你,就会想起那些为人民谋幸福舍身赴义的革命先烈,想起那些用热血保卫祖国的战士,想起那些勤劳、朴实、善良的母亲,想起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四化”大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们。
树叶,我赞美你!
(1)这篇文章的优点是什么?
(2)文章是想赞美树叶还是想赞美人的精神?为什么?
19、课内阅读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文中写“周瑜很高兴”,他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跟周瑜立下军令状是一时冲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________的人,周瑜是个________的人。
20、句子创作沙龙。(3分)
(1)小嘎子要扳倒小胖墩儿是那么容易的事?(改陈述句)
(2)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改比喻句)
(3)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缩句)
21、句子模仿秀
(1)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句子)
愿意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22、按要求写句
(1) 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深深地感动了我。(缩句)
(2) 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改为反问句)
23、按要求完成习作。
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要给一位老师画漫面,你会选择谁呢?爱穿裙子、说话连珠炮的语文老师?整天笑眯眯,走路翻翩起舞的音乐老师?怪招频出,课下与学生打成一片的体育老师……下面请你选择其中一位老师用文字“画”出来。
要求:①先想想你的老师有什么突出特点,如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再选择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情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