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和这句话的写法相同的句子是( )

A.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B.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

C.白杨尽职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D.一顶顶帐篷是大家流动的家。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B.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曾对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C.在汉字王国里,形声字是重要的一员,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形声字。

D.小篆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3、关于汉字书写,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革”字的最后一笔是“丨” B.“罐”字共有二十三笔

C.“巫”字的第二笔是“丿” D.“截”字的最后一笔是“、”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句子,给划线部分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

1.狂风卷着沙土袭来时,天和地都呈黄色,好像一个整体

2.你不用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大家也会理解你。

3.老师在我的头上用手轻轻地按着并来回移动时,我总觉得那是妈妈的手。

4.戈壁滩上的一行白杨树高耸直立,清秀美丽,非常引人注意

 

5、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juàn liàn   hóu lóng   fàng s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cù yōng   nán kān   shēng chù   fù yō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按不同的感情色彩将词语分成两组写下来。

气急_____        _____忘食        专心_____          _____牙舞爪

神机_____        游手好_____        _____相助          _____勇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列对联补充完整,再写一副课外积累的对联。

①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__

②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________

③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________

④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________

⑤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chén sī__________;肥壮的牛悠闲地jǔ jué__________着鲜嫩的青草;上课的时候如果随便说话,就会fáng ài__________别的同学听课;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即使他犯了错,你也不能wǔ rǔ__________他。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意义非凡的苹果馅饼

在耶鲁大学的新生典礼上,校长每年都会特别介绍一位新生给全体师生。这一次隆重介绍的,是一个女学生,自称会做苹果馅饼。

耶鲁多才多艺的人多的是,校长为什么推荐一个特长是做苹果馅饼的人呢?因为是这样的,每年的新生都会填报自己的特长,但是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诸如运动、音乐、绘画、数学之类,从来没有一个人会写“擅长做苹果馅饼”。

思考一下,是什么样的孩子才会做苹果馅饼呢?

校长在台上问这个女孩:“你的是怎样学会做苹果馅饼的呢?”这个女生说:“我有兄弟姐妹,小时候,父母养育我们十分辛苦。特别是妈妈,她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停歇一会,这样辛苦却还是无法应付一家人的生活。为了给妈妈减轻负担,我从小就开始用空闲的时间帮助她做家务。所以,我不仅学会了带弟弟妹妹玩耍,学会了剪纸娃娃、折纸飞机,还学会了做蛋糕、做面包,当然也学会了做苹果馅饼。”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羡慕 喜爱 敬佩)的学生。

1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词语。

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_

诸如:_________________

2女孩的妈妈从早忙到晚表现了妈妈的(勤劳 认真);女孩帮助妈妈分担家务照顾弟弟妹妹表现女孩的(热情 感恩)。

3短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画上对号,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养斑鸠

刚放暑假,一场暴风雨后,我走出屋子,忽然发现院子的西边的草垛旁躺着一只小斑鸠。

我急忙走过去,只见这只毛茸茸的小斑鸠身子抖动着,眼睛半睁半闭。左腿摔伤了,直流血,右翅膀也划了一道血口子。看样子,是刚才下雨时从树上掉下来的。

我把小斑鸠捧在手心,它睁大眼睛惊恐地望着我,身子抖动得更厉害了。小斑鸠真可怜呀!我忙把它捧进屋子,给它擦洗掉伤口上的血,又从邻居家里找来药水,涂在伤口上,然后用纱布包扎好。过了一会儿,它的身子不再抖动了,眼睛睁开了,小眼珠转来转去,腿也能动弹了,这时,我心里真的像吃了块西瓜一般甜丝丝的。我找来一只小篮筐,里面铺上软草、羽毛,拴条绳子挂在院墙上,把小斑鸠放在里面,挺合适。

从这以后,我和小斑鸠成了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每天早晨,我起床后去看小斑鸠,然后抓些米给它吃。起初它不吃,我就用手掰开它的嘴,把米粒放到它的嘴里。后来,它自己也能叼米粒吃了。我坚持让斑鸠一日三餐,我还经常到野外捉虫子给它吃。

两个星期后的一天上午,我捉了几只小虫就兴致勃勃地回家。谁知我来到斑鸠窝前一看,不知小斑鸠哪里去了。突然,扑棱一声,小斑鸠飞到附近的树枝上。我这才高兴地发现,小斑鸠已经羽毛丰满了。它飞出了我做的窝,飞出我家小院,到大自然里去安家落户了。有趣的是,它经常飞回来,恋恋不舍地站在墙头,或者院里的树枝上……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惊恐—(     ) 

恋恋不舍—(      )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朝夕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致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小斑鸠是怎样成为朝夕相处的好朋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松坊溪的冬天》片段,回答问题。

  这是一条多么好的溪涧!溪上有一座石桥。溪中有好多溪石。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

  溪底有好多鹅卵石。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像蓝宝石般发亮的。

  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秋天里,蓝色的雏菊在岸边开放,溪中的流水照亮它们的影子。

  我每天都要经过溪上的石桥,听见桥下的溪水声,唱得真快乐。日光照在溪中。我常常觉得这是一条发亮的、彩色的溪。

1“——”在文中画出描写鹅卵石的颜色的词。

2选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读完选文,你觉得小溪怎么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再见了,亲人》一课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你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

1对照选文中词语的含义,写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刚强   看守   乘机

焦急   故意   伤心

2这段话是按照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最后抒发情感的顺序,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情厚谊。

3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小金花洒泪送别志愿军叔叔,还要写她在战争中的刚强和机智勇敢,分析一下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生命的选择

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薇了,花工们说。

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闭 避)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饰 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 模模糊糊)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躁 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 阳光下 姹紫嫣红 楼后 月光下 洁白如雪 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1】用“ ”划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词。

【2】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标上恰当的标点。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带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坚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柔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体会表达效果。

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些花惊醒了。”其实说的是玫瑰花的美激发了人们心中对美的热爱,他们变得善于观察美了。

B.文章主要采用了反衬的手法,用玫瑰来反衬白玉簪花,说明白玉簪花比玫瑰花更高洁、更美丽。

C.文章主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色彩、形态、气质以及人们的感受这四个方面,对白玉簪花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6】“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梦圆飞天(节选)

飞船一般为多舱体结构,舱体之间要能分离,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神舟号载人飞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轨道舱,它具备可独立运行卫星的一切功能,与飞船分离后可在太空独立进行各种飞行试验;位于最后端的推进舱也称为设备舱(或资源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全返回预定的着陆场。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进行9次分离操作。

与俄罗斯正在使用的联盟TM”飞船相比,神舟号联盟TM”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强。神舟号还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其设计方案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的第二代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船载人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将达到或优于前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1第①段首句中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说明重点是( )

A. 神舟号飞船三舱体的功能

B. 多舱体的样子

C. 联盟TM”的缺点

3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舱体自前往后依次是( )

A. 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

B. 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

C. 轨道舱、推进舱、返回舱

4第②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A. 列数字

B. 打比方

C. 作比较

15、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又窄又深——______ 轻快灵活——______

【2】文中把小艇比作_____________。写出了小艇____________的特点。

【3】在介绍小艇时,使用了____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碗清汤荞麦面(节选)

对于面馆来说,生意最兴隆的日子,就是大年除夕了。

北海亭每逢这一天,总是从一大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平时到夜里12点还熙攘热闹的大街,临到除夕,人们也都匆匆赶紧回家,所以一到晚上10点左右,北海亭的食客也就骤然稀少了。当最后几位客人走出店门就要打烊的时候,大门又发出无力的“吱吱”响声,接着走进来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妇人。两个都是男孩,一个6岁,一个10岁的样子。孩子们穿着崭新、成套的运动服,而妇人却穿着不合季节的方格花呢裙装。

“欢迎!”女掌柜连忙上前招呼。

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要一份……可以吗?”

躲在妈妈身后的两个孩子也担心会遭到拒绝,胆怯地望着女掌柜。

“噢,请吧,快请里边坐。”女掌柜边忙着将母子三人让到靠暖气的第二张桌子旁,边向柜台后面大声吆喝,“清汤荞麦面一碗——!”当家人探头望着母子,也连忙应道:“好咧,一碗清汤荞麦面——!”他随手将一把面条丢进汤锅里后,又额外多加了半把面条。煮好盛在一个大碗里,让女掌柜端到桌子上。于是母子三人几乎是头碰头地围着一碗面吃起来,“咝咝”的吃、吸声伴随着母子的对话,不时传至柜台内。

“妈妈,真好吃呀!”兄弟俩说。

“嗯,是好吃,快吃吧。”妈妈说。

不大功夫,一碗面就被吃光了。妇人在付饭钱时,低头施礼说:“承蒙关照,吃得很满意。”这时,当家人和女掌柜几乎同声地回答说:“谢谢您的光临,预祝新年快乐!”

一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又是大年夜。过了晚上十点,店门又被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男孩走了进来。

老板娘看那女人身上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就想起去年大年夜最后那三位顾客。

“……这个……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

“请,请到里边坐,”老板娘又将他们带到去年的那张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一碗——

“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 老板娘在老板耳边轻声说道。

“不行,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也许会尴尬的。”老板说着,抓了一份半的面下了锅。

“今年又能吃到北海亭的清汤荞麦面了。”

“明年还能来吃就好了……”

1文中划线的内容可以换成______这个成语。

2以下哪一项的省略号与例句用法一样?(   

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要一份……可以吗?”

A.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B.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认错了。”

C.“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D.“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

5善良的老板和老板娘为什么不干脆给母子三人下三碗面?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

6想象“躲在妈妈身后担心会遭到拒绝的两个孩子”在等待回答时,心理的想法。

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片断,按要求作答。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的特点品格的句子。在模仿这句话写一句话。

 

2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知道外祖父送墨梅图给作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_______》 为题目,表现了海外游子_________________

4片段中谈到具有梅花品格的人十分可贵,请写出2个以上这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

5“露从今夜白,   。”那些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请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用三则成语来形容他们的思乡之情。

补充诗句: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口中剿匪记(节选)

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我口中所剩的十七颗牙齿,不但毫无用处,而且使我受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剿尽。

把我的十七颗牙齿,比为一群匪,再像没有了。这匪是官匪,即贪官污吏。因为普通的“匪”,是当局明令通缉的,或地方合力严防的。而我的牙齿则不然,我非但不通缉它们,严防它们,反而袒护它们。我天天洗刷它们;我留心保养它们;吃食物的时候我让它们先尝;说话的时候我委屈地迁就它们;我决心不敢冒犯它们。

怎见得像贪官污吏呢?官是政府任命的,人民推戴的。但他们竟不尽责任,贪赃枉法,危害国家和人民。我的十七颗牙齿,正同这批人物一样。它们原是我亲生的,从小在我口中长大起来。它们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与我痛痒相关的。它们是我吸取营养的第一道关口。它们替我研磨食物,送到我的胃里去营养我全身。它们站在我的言论机关的要路上,帮助我发表意见。它们真是我的忠仆,我的护卫。它们居心不良,渐渐变坏。起初,有时还替我服务,为我造福,而有时对我虐害,使我苦痛。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使我奇痒,使我大痛,使我不能作画,使我不能作文,使我不得说话,使我不得安眠。我已经隐忍了近十年了,还要不断地买黑人牙膏、消治龙牙膏来孝敬它们呢!

………

有一天,许钦文先生来看我,他满口金牙,欣然地对我说:“我认识一位牙医生,我劝你也去请教一下。”我反问他:“装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他说:“夫妻从此不讨相骂了。”我佩服许先生说话的幽默。后来有一天,我居然自动地走进易医师的诊所。经过他的检查和忠告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口中的国土内,养了一大批官匪,若不把这批人物杀光,国家永远不得太平,民生永远不得幸福。我就下决心,马上任命易医师为口中剿匪总司令。攻了十一天,连根拔起,满门抄斩。我再托易医师另行物色一批人才来。要个个方正,个个千练,个个为国效劳,为民服务。我口中的国土,从此可以天下太平了。

1本文说的“口中剿匪”指的是___________

2说说作者用“口中剿匪记”作为题目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这体现出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口中的“十七颗牙齿”比喻成“官匪”,两者的相似点是什么?这样比喻可以产生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的仅仅是自己拔牙的经历吗?你还从短文中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画出写母亲表情的句子。

2按要求改写句子,意思不变。

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每一次开完家长会都对儿子说假话,说说母亲这样做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句子。

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21、句子大观园。

(1)帮句子瘦身。

讲评的老先生是新疆最著名的医院的内科主任。

 

(2)改成转述句。

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生生。

 

(3)改成比喻句。

老先生满头白发,面容黝黑,目光直视着大家。

 

(4)改成反问句。

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

 

 

22、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陈述句)

(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写的。(修改病句)

(3)这个地方这么小,怎么开宴会?(改夸张句)

(4)枝头的画眉在不停地叫着。(改拟人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神奇作文屋。

这一段时间我们接触了很多的名著,你重点读了那一本?请根据这一本书或里面的一个章节,写一篇读后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