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榜文:告示,公告。
B.客官:指一种工作岗位。
C.印信: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公私印章的总称。
D.驿站:古时专供传递文书或者来往官吏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处所。
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海在书法比赛中得了一等奖,回到学校后,遭到了同学们的狂轰滥炸。
B.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C.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D.她自我安慰道:“失败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3、根据描述,猜一猜人名。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A.关羽 B.刘备 C.周瑜 D.诸葛亮
4、看拼音,写词语。
yóu tóng yí cù tún bù shí sǔn wān yán tū wù
_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________花园 一________李子树 一________大草帽
一________谷穗 一________狗尾草 一________倭瓜花
一________果园 一________白蝴蝶 一________大蜻蜓
6、按意思写词语。
(1)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_______)
(2)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_______)
(3)事物妩媚多姿,让人着迷。(_______)
(4)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_______)
7、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完成练习。
风平浪(____) 得(____)扬扬 垂头(____)气 (_____)有成竹
1.与“风平浪( )”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和________。
2.选择上面的词语填空。
(1)班长扳手腕又获胜了,他_________地晃着头。
(2)今天数学考砸了,我拖着沉重的步子___________地往家里走。
3.表示很有把握的词语是_________。
8、照样子写词语。
【1】照样子各写两个词语。
A.清清楚楚(AABB)
B.考虑考虑(ABAB)
【2】在括号里填上反义词
例:( 东) 倒(西)歪
( )思( )想 ( )七( )八
前(俯)后(仰)
取( )补( ) 承( )启( )
9、午 餐(21分)
那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去祁阳“浯溪公园”,瞻仰陶铸爷爷铜像。
我们先将铜像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随后将自己亲自制作的小花圈献给陶铸爷爷,然后去“陶铸展览馆”参观。望着陶爷爷生前用过的一件件遗物。想起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时针已指向12点。我们的“午餐”开始了。 同学们 我带来了蛋 饼干 健力宝 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 郑娜摆阔气地说 可是 在郑娜同学后面 蹲着一位同学 一边看书 一边捧着一个馒头津津有味地嚼着 她叫刘红
刘红同学站起身,发现地上有许多未吃完的食品。这是谁扔的呢?她走过去一一捡起来。“别人吃了不要的东西都捡起,真是羞死人!”“刘红这个样子,简直与街上的叫化子差不多!”不管同学们怎么说,刘红装着没听见似的在继续捡着。
突然,她转过身来,心情沉重地对大家说:“同学们,有的同学竟这样不爱惜粮食,吃不完的食品随地乱扔。这怎能对得起我们眼前的陶铸爷爷呢?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啃树皮,生活是多么艰苦啊!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革命先烈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不能丢啊!”听了刘红的话,同学们望着陶铸爷爷的铜像,羞愧地低下了头。
我们走出“浯溪公园”,频频回首,仰望铜像。那阵阵松涛声,如同陶铸爷爷在赞扬:“刘红同学说得对啊!”
(1)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2)读第1自然段,填空。(5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3)摘抄文中的成语。(2分)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2分)
(5)我会写反义词、近义词。(4分)
反义词:干干净净—— 沉重——
近义词:艰苦—— 爱惜——
(6)望着陶铸爷爷的铜像,同学们为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2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10、课内阅读。
人物描写一组(节选)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qiān)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shòu sǒu),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 dìnɡ)。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náo ráo),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dānɡ dànɡ):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这段话中有好些类似“猴儿似的”词语,巧借其他事物写出人物的特点,很有特色,请你找一找,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圈出描写小嘎子摔跤时的一系列动词。
(4)用“ ”画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5)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个( )的儿童形象。
A.憨厚、诚实、争强好胜
B.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11、课内阅读。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蛤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1】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
A.列举的省略 B.引文的省略 C.话没有说完
【2】文中列举了哪些灯?详细介绍的是什么灯?简单写的是什么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句话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我能行。
“墨”与“黑”
谢少萍
一次,张作霖参加了一个大型的宴会。
席间,有几个日本人突然提出让张作霖当场赏幅字画。张作霖明知这是故意习难,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实在不好拒绝。他满口答应,令人拿来了笔墨纸砚。
只见他慢慢地来到桌前,在铺好的宣纸上,挥动手中的笔,写了 一个“虚”字,然后落款 “张作霖手黑”,盖上大印。他甩掉笔,得意地望着大家。那几个日本人面面相觑,不知何意。
细心的秘书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漏洞:“手墨”怎么成了“手黑”?他连忙贴近张作霖 身边低语:“您把‘手墨’写成了“手黑”应该在“黑’字下面加一个‘土 ’。”
哪知张作霖一瞪眼睛骂道:“混账东西!难道我不知道‘墨’字下面有个‘土’吗?对付 日本人,手不黑行吗?日本人想要的就是咱中国的土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怎么能让他们把土带走呢?这叫‘寸土不让!’”
话音刚落,满堂喝彩。那几个日本人这才明白过来,越想越没趣,只好悻悻退场了。
【1】“墨”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黑色或近于黑色的;②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③借指写的字和画的画;④借指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笔墨纸砚”的“墨”应取第 种解释,“手墨”的“墨”应取第 种解释。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 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
(2) 指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 )
13、课外阅读
购买上帝的孩子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爱德华,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
邦迪喜出望外 将饮料抱在怀里 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 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嚷道 叔叔 我把上帝买回来了 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3】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
【4】“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外孙取名旦旦,已经长到两岁半,常有“惊人”之语出口。每每听到,先是诉:猝不及防,随之便捧腹,或忍不住而喷饭,且不能忘。
他很贪玩,几乎没有片刻的闲静,即使吃饭,仍然是手不闲脚亦不停。这时候,我便哄(hǒng hōng hòng)他说,你不好好吃饭,屁股上都没肉啦! 顺手便捏一捏他的小屁股,再鼓励一番,好好吃肉,屁股上就长肉啦。他便真听了话,张口接住他妈妈递到嘴边的一块肉,刚嚼了两下,估计还未嚼碎,便急忙咽下,跑过来,背过身,撅起小屁股:“爷爷你再摸一下,看看长肉了没有?”在一家人的哄(hǒng hōng hòng)笑声中,我只好将错就错:“长了长了!再吃再长!”我亦忍不住笑,这才叫立竿见影!
旦旦吃了一块豆腐,蹦过来,转过身,又一次撅起小屁股,认真地说:“爷爷你再摸一下,看看屁股上长豆腐了没?”哇!一家人全部放下碗,停住筷子,笑得前仰后合。
然后就没完没了。一次连一次地重复如前的动作和姿势,一次比一次更加认真地问:
爷爷你再摸一下,屁股上长蘑菇了没?
爷爷你再摸一下,屁股上长木耳了没?
我已经再没劲儿笑了,无可奈何地对他说,旦旦的屁股成了副食品超市了。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打“√”。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猝不及防:___________________
立竿见影: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旦旦”非常可爱,请根据短文内容做一份“旦旦成长印迹”
旦旦成长印迹 | |
性格特点 | _________ |
“经典”动作 | ___________ |
童言稚语 | _________ |
家人反应 | __________ |
【4】画线句子中“再没劲儿笑”“无可奈何”这些词语是否表达了爷爷的无奈和厌烦?请结合短文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林则徐请客
①林则徐五十三岁那年,道光皇帝派他到广州担任湖广总督,负责查禁鸦片。一些外国人,总想找机会摸摸林则徐的底细。
②一次,英国领事查理设宴,邀请林则徐参加宴会快结束时,送上来的最后一道点心,是甜食冰淇淋。那时候,冰淇淋还罕见。林则徐见冰淇淋冒着气,以为很烫,送到嘴边,还用嘴吹了吹。这一来,在座的外国人便趁机哄笑起来。林则徐受到侮辱 心里非常生气 但是他压住怒火 似乎毫不在意地说 这道点心 外面像在冒热气 其实是冷冰冰的 今天我算是上了一次当
③过些天,林则徐在总督府设宴请客,回敬上次参加宴会的那些外国人。宴席上,端上来的一道道中国名菜。那些外国人,一个个张大嘴巴狼吞虎咽。他们一边吃喝,一边赞不绝口。酒足饭饱之后,有个外国人说:“中国菜,好吃得没话可说,只可惜少了一道甜食。”
④“有!”林则徐便吩咐道:“上甜食!”话音刚落,一盆槟榔芋泥端上来了。外国人见是甜食,便举起汤匙,兴冲冲地舀着往嘴里倒。这一下,可够那些外国人尝的了。他们“啊——”,“啊——”,嚷成一片,喉咙里比卡着鱼骨还难受。他们有的挥起手,想伸进嘴巴里抓,有的按住嘴,泪水直淌。一个个洋相出尽,狼狈不堪。林则徐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说:“这是我家乡福建的名菜,叫槟榔芋泥。这甜食,看上去外面冰冷,内里却滚烫非常,正好和似热实冷的冰淇淋相反。吃的时候,性急不得,性急了就要烫了喉咙!”
⑤外国人瞪圆了蓝眼睛,个个呆若木鸡。
⑥他们这才感到林则徐不是个好对付的中国官员。
【1】找出文中两个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抄写下来。
( ) ( )
【2】在第②自然段空格处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本文对林则徐的描写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___描写。
【4】对画线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向外国人科普吃槟榔芋泥的方法,要等它凉点再吃,否则会烫到。
B.将这槟榔芋泥比喻我们中国人,虽然外表看着冰冷,实际是热血爱国的。你们想要用鸦片毒害我们,是会遭到我们中国人的反抗的。
C.上次你们用冰淇淋让我受辱,这次我用槟榔芋泥也让你们出尽洋相。
【5】用“﹏﹏﹏”画中外国人吃槟榔芋泥后洋相百出的句子。
【6】受到侮辱后,林则徐是采用什么方法回击的?从这件事,你觉得林则徐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手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描写大拇指形状不美的。
【2】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了说明这个性格特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例子?概括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7、课外阅读。
《范进中举》(节选)
片段一: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
片段二: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注释: 1 相公:古代对读书人的敬称。 2 噫:读音yī。文言叹词,表示感慨、悲痛、叹息。 3 踹:读音chuài。踩,踏。
【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邻居道:“范相________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________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
A.xiànɡ B.xiānɡ C.zhōnɡ D.zhònɡ
②他将________爬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________吓了一跳。
A.jiànɡ B.jiānɡ C.dōu D.dū
【2】从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看出,这两段文字对范进的描写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3】范进知道自己中举消息前“只装听不见,低着头往前走”,知道消息后“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运用的写法是________;从范进两次“拍手”“笑”,可以看出他知道自己中举后心情非常________。
18、阅读短文。
呼兰河传(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分多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1】“我”给祖父戴花,那是“我”摘完花后的( )
A.异宝奇珍 B.异想天开 C.异曲同工 D.异口同声
【2】“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是因为“我”( )
A.生病了。 B.被玫瑰的刺刺了。
C.被蜂子的钩刺了。 D.笑得全身哆嗦,没有力气。
【3】“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是因为( )
A.“我”肚子饿了。 B.祖父叫“我”拔草,“我”不想拔。
C.屋里没有人,不会被发现。 D.“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
【4】“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文中“我”说这句话的目的是( )
A.逗爷爷笑。 B.提醒爷爷春天雨水大。 C.自我解嘲。
【5】“我”摘玫瑰花有两种恐惧,是( )
A.怕蜂子的钩刺人,怕玫瑰的刺刺手。 B.怕草丛有蛇咬人,怕玫瑰的刺刺手。
C.怕蜂子的钩刺人,怕虫子咬人。 D.怕草丛有虫咬人,怕玫瑰的刺刺手。
【6】文中写道:“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那是因为祖父和后园给“我”的童年带来__________。
【7】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和氏璧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料 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________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________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 果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仍然 果然)有一块宝玉。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________是卞和所献,________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玉石看上去是很普通的,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能分辨出隐藏在石头中的美丽宝玉。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________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________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②________是卞和所献,________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2】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意料 意外)________的发现 (仍然 果然)________坚持
(仍然 果然)________有
【3】这块宝玉为什么被称为和氏璧?它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
A.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也有宝玉。
B.一般的人不识得宝玉,只有非常有经验的石匠才识得。
C.有才华的人虽然可能一时不被人赏识,但他的才华最终将会显露。
20、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都会产生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我不会怕廉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修改病句。
(1)夏夜,常常坐在小院里观赏星空。
(2)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3)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3、习作乐园。
题目:他 了
要求:在横线补充上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如高兴、感动、生气、恼羞成怒……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变现出其内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