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充满趣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隶书的演变过程。

B.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C.星、抄、狼、漂,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

D.有趣的形声字、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等,都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汉字文化。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B.我做作业时,弟弟在一旁不停地捣乱,让我不厌其烦

C.从远处望去,金黄的油菜花明晃晃的,连成一片,好一番美不胜收的景象。

D.公园里的假山和水池,绿柳和鲜花,各有姿态,又相映成趣

3、“突如其来的一场倾盆大雨,哗哗地下着, 。一辆汽车驶过,溅起高高的水花。”在句中横线处选填句子,最适合的一句是(  )

A.路旁的杨柳枝条被洗刷得一尘不染

B.几把小伞悠悠地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C.不一会儿,路面便形成了一条条小河

D.禾苗长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甘霖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给下列带点字词注上正确的拼音:

那(  )一时(  )成一片(  )足气(  )

力(  )立(   )顶(   )旧(   )

(  )运(   )雾(   )便宜(   )

(  )波(   )友(   )停(   )

雷(  )教(   )如(   )比(   )

(  )解(   )劲(   )盖(   )

摸(  )潮(   )纳(   )略(   )

徊(  )欺(   )记(   )江(   )

(  )沉(   )粗(   )实(   )

 

5、看拼音,写词语(5分)。

满分5 manfen5.com

 

 

6、读拼音,写词语。

fàng sì wéi găn zī yá liĕ zuĭ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miáo zhŭn wú bèi sī dă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7、读句子,用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句子里。

1)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______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2)伟大的祖国______在世界的东方。

3)同学们_______在烈士墓前默哀。

4)一排排白杨树像______的士兵。

8、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tang xián jiē duàn liàn fàng sì fù yō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ù yōng líng dang yǐn jiàn yǎng zūn chǔ yō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小溪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流淌着一条活泼欢快的小溪,金色的小溪。

——刮过一阵大风。你看我肩上背着竹篮,又向后山走去.在那长着许多高大红枫树后山背上,又落下了许多又黄又黑的松果。黄里透红的树叶,来不及捡的时候,我肩上有个长长的竹筢可帮我的忙。

叶子扒了一大箩。背回家的时候,妈妈准会夸奖我。妈妈会说:“我家的小鹿鹿,真勤快哩,从山上捡回来那么多的宝贝!”

星期天到了,我跟着二哥、三哥上山。大山里,有采不尽的野果,可以当点心吃呢!运气好的时候,说不定还能捡到一只伤了翅膀的金山雀,带回家养起来,那是可以天天和我作伴的。

夏天来了,走过村边的青草池塘,脚步要轻——往往会有一只红蜻蜓正在一片草叶上午睡呢!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过去,忽然一伸手,红蜻蜓就让我逮住了。我在红蜻蜓身上系上一根线,它会“嘟”地一下飞起来,像一只会唱歌的夏天的小风筝,飞了一圈又一圈。

在知了唱歌的季节,我还放过羊。小羊一路走,一路撒着圆滚滚的黑色的“小豆”到晚上,我梦见这些黑豆豆,全都变成了金豆豆。这样一来,我也就成了金子国力最富有的国王了。

我爱小溪,也爱溪边的山坡和草地。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懒惰—_________ 贫穷—_______

【2】理解填空。

①“它会嘟地一下子飞起来,像一只会唱歌的夏天的小风筝”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___,把它比作“小风筝”是因为________

②“小羊一路走,一路撒着圆滚滚的黑色的‘小豆’。”这句话中的黑色的‘小豆’指的是___我却梦见它们变成了金豆豆,表现出儿时的____________

【3】乡村生活趣事多多给了我许多快乐,请你概括地写出其中的三件趣事。

___________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小溪的?表达了作者对小溪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写的《________》,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2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树绿了,就像________。蝉叫了,就像________。喜鹊飞来了,就像_________

3文段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

4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1梳理武松打虎的过程,在中用“|”标出层次,并完成填空。

老虎拿人

 

 

 

2选文中的动词运用得极为传神,照样子摘录在下表中,并完成练习。

描写对象

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第三回合

老虎

扑搭、掀、吼、竖、剪

___

___

武松

闪、躲

___

___

①其中,描写武松的动作时,多次用到“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文本意是突出武松的神武,为什么用大量的动词写老虎拿人的本领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说唐全传》中的打虎片段,完成练习。

那雄阔海就换便服,走出寨门,望山下而来。行到半山,见林中跳出两只猛虎,扑将过来。阔海上前双手擎住,那两只虎动也不敢动,将右脚连踢几脚,举手将虎望山下一丢,那虎撞下山岗而死。又把一只虎,一连几拳打死。

比较“雄阔海打虎”和“武松打虎”,你更喜欢哪种描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弥留之际

末了,终于到了弥留之际,那几日,老头儿葛朗台结实的身子进入了毁灭的阶段。他要坐在火炉旁边,密室之前。他把身上的被子一齐拉紧,裹紧,嘴里对拿依说着:“裹紧,裹紧,别让人家偷了我的东西。”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他能够睁开眼的时候,眼光会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

“在那里吗?在那里吗?”问话的欧也妮听得出他惊慌得厉害。

“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

欧也妮把金子铺在桌子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他那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眼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流着泪跪在他前面,可是他看不见。

“父亲,祝福我啊。”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以后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

1这篇短文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表现了葛朗台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体会葛朗台的内心,写一写。

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文章末尾女儿欧也妮的话是多余的,可以删掉。你认为呢?写写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钱学森

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成立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在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②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③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④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有删改)

1读短文,摘录文中描写钱学森心理和语言的语句,谈体会。

心理

语言

________

________

 

从对钱学森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中,我感受到钱学森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2“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劣( )                    力倦神疲( )

【2】这段话写了众猴进入水帘洞后猴性大发,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写出了它们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从画横线的句子你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画曲线的句子是对石猴语言的描写。通过语言来写人物性格,是这篇文章的特点之一,从石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读这句话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

【6】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仰、崇拜,最终被拥戴为王。发挥想象说说当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

【7】这段话对猴子的(     )进行了传神的描写。

A.表情

B.外貌

C.动作

【8】下面是关于这段话意思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石猴带领众猴进水帘洞。

B.石猴带领众猴进水帘洞被封美猴王。

C.众猴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弄得力倦神疲。

15、阅读与理解。

别有趣味的残缺字

古今名人题墨中,有一些刻意为之的残缺字。只要我们领悟其用意,便可以品出别致的雅趣。

泰山有一块摩崖刻石,镌刻着醒目的“虫二”两个字,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才子刘廷桂题镌的。据说,在更早的明代,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有一次游览岳阳楼,陶醉于四周的秀丽风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虫二”二字。最初人们不知是什么意思,后经解释,才知道“虫二”寄寓 “风月无边”之意。原来“风”字的繁体字去掉里边的一撇和外面的边儿就剩一个“虫”字,而“月”字去掉边儿就剩下一个“二”字。

游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时,细心的游客会发现那里的景名碑上,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少写了一点。原来那块碑上所刻“花港观鱼”四字为清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信佛教,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为火,鱼遇到水而生,遇火必死。康熙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写成三点,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                                                                         

黄浦江畔耸立着一座三十一层的大厦,它就是安徽省在上海招商引资 的窗口——裕安大厦。“裕安大厦”四个字乃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手笔。其中 “裕”字左偏旁少了一点。赵老是安徽人,对家乡很有感情,也很了解安徽老家还有许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所以他在题写“裕安大厦”时感到家乡离富裕还差一点,便故意少写一点,意在激励老乡正视现实,加倍努力。

汉字博大精深,独特有趣。从古今名人的残缺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残缺字背后都有它深刻的寓意,这是其他的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它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1】理解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选一选(  )

据说,在更早的明代,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有一次游览岳阳楼,陶醉于四周的秀丽风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虫二”二字。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特定称谓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博大精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三处残缺字各有什么含义?

(1)泰山摩崖刻石上“虫二”二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港观鱼”中繁体的“鱼”字四点底少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裕安大厦”的“裕”字左偏旁少了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理解残缺字的“别有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多看一本书

如果有人问我:你这一生中感到最吃亏的事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书看得太少了!”

小时候,我最怕打架,被人打了也不敢还手。挨打的时候,心里实在很难过,但现在想想,一点儿也不觉得被人欺侮有什么吃亏的。

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有同事向我借了钱,赖账不还。那时我每月的工资除了有一部分寄给妈妈外,剩下的只够自己吃饭。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却被同事“吃”了,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但现在想想,这也并不是吃亏。

可是,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从15岁出外到现在,30多年了, ( )我处处都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劳心劳力, ( )不一定能获得跟人家一样的收获。

这样的吃亏,才是一辈子吃亏!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写得真好:“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我马上把它剪下来,贴在书桌上,作为我的座右铭,让它时时提醒我——多看一本书。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欺侮____    反义词:毫不犹疑____

【2】文中最后一句中的破折号表示 ( )

A.转折

B.解释说明

C.声音的延续

【3】在第4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曾经,作者认为吃亏的事是____,还有____,但后来他发现真正的吃亏是____

【5】你是如何理解“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的?____

17、挑战课外阅读。

修车师傅

①我家门对面有个露天修车铺,修车师傅是个聋哑人,虽然我每天上学放学总要经过这个修车铺,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他。在我眼里他如同街边的枯树,路边的残草。

②一个冬天的傍晚,寒风呼啸。“咚咚”,我听见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只见站着一个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的人,脸上手上沾满油灰——正是那位修车师傳。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发出急促的“啊啊”的声音。我怎么也不能明白他的意思,心里还有些害怕,赶紧关上门。隔着门,我听见他又敲响了邻居家的门。

③晚上,爸爸突然想起,中午他把自行车推到修车铺修理,到现在还没拿回来。我突然想起修车师傅敲门的情景,恍然大悟,他在一家一户寻找车主啊!我和爸爸跑到修车铺,只见黑暗中那位修车师傅正站在凛冽的寒风中,搓着双手,踩着双脚,不时地往手上哈气,旁边放着的正是我家的自行车。他不声不响地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塞进爸爸手中。爸爸紧握修车师傅的手说:“真是太谢谢你了!您把车锁上就可以回家了呀!”修车师傳好像听懂了爸爸的意思,用冻僵的手从口袋里摸出纸和笔,在手心里嗦嗦地写了几个字:我怕你晚上要用车。

④我的眼睛有些湿润,想到他挨家接户寻找车主的情形,想到他在刺骨的寒风中久久地等待车主的画面,他在我心中的形象突然变得高大起来。寒风依然凛冽,回头望去,他却像苍翠、高洁的松柏屹立在街头。

1用“   ”画出一处对修车师傅的外貌描写。

2第②段“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发出急促的“啊啊”的声音。”修车师傅“焦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画“﹏﹏”的句子是对修车师傅的_________描写,说明修车师傅在寒风中感到很_______ ,但是他依然为了________________而没有离开。

4文中多次描写凛冽的寒风,对其作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渲染爸爸着急用车的心情。

B.衬托修车师傅的形象。

C.象征街坊四邻冷漠的心。

D.只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18、课外文段阅读。

丰碑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一只冰坨了。狂风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分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两天、三天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突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些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纸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飞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象要向战士借火……______________,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他身上,他的……他的御寒衣服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剧烈的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为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军队,还会属于谁呢?”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

B.他居然穿着这样单薄、破旧的衣服

C.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

D.看,他的衣服多么单薄、破旧

【2】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这里连用了三个省略号,它的表达效果是( )

A.表现警卫员的急促和不安

B.暗示警卫员此时身体也很虚弱

C.说明风大,话音断断续续

D.表现警卫员面对将军异乎寻常的问话十分紧张

【3】文中描写了老军需处长冻僵死在枯树下的情景,刻画人物的方法是________

A.侧面描写 B.外貌描写 C.动作描写 D.环境描写 E.细节描写 F.心理描写

【4】对“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表现了将军由暴怒到惊愕,以至于深深感动的复杂心理。

B.这“怔”和前边的“怒”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将军爱护战士、疾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C.这“怔”是为了衬托前边的“怒”,并为下文的“敬”作铺垫。

D.使读者体会到将军此刻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5】小说的主人公是谁?题目“丰碑”的含义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首尾都有对于“风雪”的景物描写,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特别的爱

妈妈对儿女的爱各不相同,我妈妈对我的爱就很特别。小时候,我摔了跤,妈妈从不扶我一把,非要我自己爬起来。学校组织春游,妈妈不给我冰(   )钱,叫我带水壶。平时,(   )是扣子掉了,带子断了,(   )鞋袜脏了,妈妈都叫我自己处理。

从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起,妈妈就逼我到机关食堂去买早餐。我家住在六楼,每天早晨六点半钟,我就被妈妈从梦中叫醒,无可奈何地揉揉眼睛,嘟着小嘴,拖着无力地双腿走向食堂……

一个冬天的早晨,天特别的冷,我两手端着盛满稀饭的饭盒,一步一挨地在回家的路上走着。进了宿舍,快上楼了,我两手发烫,双臂(   )疼,脚下一滑,滚烫的稀饭泼了一身。我烫得跳了起来,边哭边看,两只手背都烫红了一大块。妈妈闻讯跑下楼来,拉着我的手看了看说:“没什么,不就烫红了一点皮吗?路路是个勇敢的孩子,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快回家洗一洗,换身衣服,重新去打早饭。”我想:妈妈怎么这么不心疼我呢?

晚上睡在床上,不知什么时候,我被痛醒了。听见隔壁房间爸爸妈妈在议论着什么,只听妈妈说:“一个人就是要多吃点苦头,多受点磨难,才能成为强者。我这样对待孩子,虽然无情了点儿,但是培养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会让她终生受益的……”

说话声渐渐没有了。我感觉妈妈来到我身边,替我把被子盖严后,轻轻走出了房间。顿时,我的泪水禁不住顺着我眼角流了出来,我想:原来,妈妈就是这样在爱着我。我该怎样做个妈妈所希望的孩子呢?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退缩——________   软弱——________

3为文中划线的句子中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你觉得应该怎样做一个妈妈希望的孩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改为双重否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改为“把”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5】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22、按要求改句子。

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我写我心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让自己感动的人或事,请你写一写。要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的顺序来写。注意写出最令你感动的地方。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