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择优录用(选词填空)
1.暴躁 干燥
他是个脾气( )的人。
这些天非常地( ),要注意防火。
2.倾注 倾诉
她有一肚子的委曲,却不知该向谁( )。
奶奶在小红身上( )了所有的爱。
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彩排 彩绘
B.粗暴 残暴
C.毒打 打搅
D.生锈 诞生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意犹未尽 萧然起敬 青筋暴起 恍恍惚惚
B.倾盆大雨 抓耳绕腮 能书擅画 颇负盛名
C.不可胜数 烟波浩渺 乐此不彼 平沙无垠
D.碧波万顷 恍然大悟 相映成趣 一饮而尽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_____)地站起 (_____)地叫着 (_____)地颤抖 (_____)地逃走
5、生字扩词。
矛:______________ 盾:______________
誉:______________ 吾:______________
6、回顾《白杨》。(11分)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支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课文的作者是 (1分)
(2)语段中提到的几种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这段话共写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它们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用带点的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从上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是: 。(1分)
(6)这篇文章采用了 的写法,你读了上面文段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歌 (_______)的曲调 (_______)的灯光
(______)地卧着 (_______)的凄凉 (_______)地飘动
8、多音字组词
称 chēng________ chèn________
薄 bó________ báo________ bò________
折 zhē________ zhé________ shé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饭店里
一天中午放学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不能回家吃午饭了,于是我就和何菲一起到学校对面的幸福餐厅去吃面。
幸福餐厅生意兴(xīng xìng)隆,宽敞的店堂里早就客满。何菲排队买面条,我找座位,好不容易才等到两个空位子。我便坐下来,把书包放在另一个座位上等何菲。邻座是一位打扮入时的姑娘,她旁边的座位也空着。
正等着,我看见一位老奶奶扶着一位盲人爷爷走过来。老爷爷身穿雨衣,戴着墨镜,拄着红白相间(jiān jiàn)的拐杖。老奶奶看见我们这张桌子还有一角空着,就想让盲人爷爷坐下。那位漂亮姑娘连忙叫道:“喂,这儿有人!”
“等人来了,我们再让吧⋯⋯”那位老奶奶用商量的口气说。
“那不行!我朋友马上就要来的。”
老奶奶见姑娘不肯让,只好无可奈何地扶着盲人爷爷站在旁边。
“老奶奶,这儿有座位,你们来坐吧!”我连忙站起身来。
“哦⋯⋯”老奶奶感到意外,她怔怔地望着我。
“不要紧,我同学去买面条了,看样子,还要等一会儿呢!你们先坐吧。”我热情地扶盲人爷爷坐下。
正在这时,何菲一手端着一碗面条小心翼翼地往这儿走。
老奶奶见何菲来了,连忙起身让座。
何菲急忙放下面条,让老奶奶和盲人爷爷坐好,说道:“我们不急,你们先吃吧!”
两碗香喷喷(pēn pèn)的面条放在二位老人面前,我随即递给盲人爷爷一双筷子,亲热地说:“老人家,您请用餐吧!”“可真太谢谢你们啦!”老奶奶十分感激地说。盲人爷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不住地念叨:“这餐厅的服务态度真好⋯⋯”
我和何菲听了都笑了,周围的顾客也笑了,并向我们投来了赞(zàn zhàn)许的目光。那漂亮的姑娘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1】用“√”给文章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倾盆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可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找近义词:协商_________称赞________
找反义词:冷淡________狭窄________
【4】那漂亮的姑娘羞愧地低下头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水乡威尼斯
威尼斯有400多座桥,这些桥的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有的如游龙,有的似飞虹,有的庄重,有的小巧。其中最著名的是利亚德桥,造型为单孔拱桥,用大理石砌成,建于1592年前后。桥长48米,宽22米。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文学巨著《威尼斯商人》记述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几个世纪以来,《威尼斯商人》不断被后人搬上电影、电视,以话剧、歌剧等形式流传于世。
威尼斯市内任何车辆都不能进入,因此城内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是船,像公交车一样有固定的线路和船站,或者您可以像搭乘出租车一样搭乘出租船。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是一种古老的游览船,威尼斯人称之为“贡多拉”,它是威尼斯特有的“出租车”。“贡多拉”船身狭长,首尾翘起,最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行驶。艄公身着黑白相间的传统服装,头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他们用单桨划船,操作非常熟练。“贡多拉”制作严格而又讲究:长11米,宽近1米半,以栎木板为材料,用黑漆涂抹7遍始成。船可坐6人,加船夫1人。人们乘着“贡多拉”,在古老的手风琴和其他乐器的悠扬音乐声中穿行于古色古香的水城中,欣赏“街道”两旁古老的建筑,古时候威尼斯日常生活的情景依稀在脑海浮现,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如果再去广场享受一次绝对正宗的意大利快餐,如来份意大利面条或者来一份比萨饼和意大利啤酒,那种惬意、浪漫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令人更加陶醉!
【1】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里”是指__。
【2】用“﹏﹏”画出描写“贡多拉”外形特点的语句。
【3】乘坐“贡多拉”后再来份意大利快餐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威尼斯最著名的利亚德桥是一座造型古朴的单孔木桥。 ____
(2)威尼斯市内“贡多拉”的作用相当于我们城市里的出租车。____
(3)“贡多拉”的制作既严格又讲究。 ____
(4)威尼斯市内的公交车都有规定的线路和站点。 ___
【5】请为威尼斯写一条广告语,邀请世界各地的游客到那里去游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感悟。
哨卡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zhuì( )下悬崖。
②上校一声不kēng( )地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先把脚踩实,反过手来拉着将军的手。将军是这防区刚刚到任的负责作战的副司令员。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páo xiào( )。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④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更加sì( )虐,雪拍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⑤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露出cí xiáng( )的微笑,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⑥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⑦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③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miáo( )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⑨将军惊愣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⑩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汉白玉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根据拼音,将文中空白处相应的字词写在下面。
zhuì(___)下悬崖 一声不kēng(___) 狂风páo xiào(____)
sì(___)虐 cí xiáng(____)的微笑 miáo(____)一眼
【2】文中画“____”的句子属于______________描写,这些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将军和上校的高尚品质。
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将军为什么要敬礼?这个军礼包含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给 予 是 幸 福 的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快要支持不住了。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就用力抽水,却一滴水也没有。他失望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了。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满满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
他思索再三,最后,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吸水器中果然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两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摇摇欲坠——(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
【2】“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甜美的泉水”
这句话中的“置之度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写自己的心声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郑板桥送贼诗
清代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尽管他的画很好,却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法人人影,他想:一定是小偷来了,可是我家有什么值得拿呢?于是,他便高声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登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
小偷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吟了两句诗送行:“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小偷慌忙越墙逃走,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到了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狗直叫,追住小偷就咬。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还把跌倒的小偷扶起来,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个揖,又吟诵了两句诗:“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
郑板桥吟蟹诗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有一天差役传报,说是知府大人路过潍县,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接。原来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是买官的钱,就足够抬一轿子,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
知府大人来到县衙门后堂,因郑板桥不出城迎接,心中十分不快。在酒宴上,知府越想越气。恰巧这时差役端上一盘河蟹,知府想:不如让他以蟹为题,即席赋诗,若作不出来,我再当众羞他一羞,也妤出出我心中的闷气!于是用筷子指着河蟹说:“此物横行河中,目中无人,久闻郑大人才气过人,何不以此物为题,吟诗一首,以助酒兴?”郑板桥已知其意,略一思忖,吟道:“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知府自讨没趣,十分尴尬。
【1】两则故事分别表现了郑板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是告诉小偷自己家里没钱。______
(2)“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是告诉小偷他跑不掉了,有黄狗追他。______
(3)“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的意思是没让小偷偷到钱,他心中有愧。______
(4)“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是讽刺知府横行霸道,却无真才实学。______
【3】理解文中画“ ”的两部分的意思,并填空。
(1)“此物横行河中,目中无人”中的“此物”表面上指______,实际上暗指_____________
(2)“郑板桥已知其意”中的“其”指______,“其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是( )
A.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是因为他的画不好,没人购买。
B.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扶起跌倒的小偷,是体恤小偷,希望他能重新做人。
C.郑板桥没有出城迎接知府是因为知府太横行霸道,郑板桥不喜欢他。
14、现代文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节选)
①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②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颗颗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③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每夜幕降临,他们就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像男高音似的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人们听着这美妙的曲声,带着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
④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条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1】用直线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由此句可知,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重点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景物。
【2】用直线画出第③段的中心句。由此句可知,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写了________声和________声。除了这些声音,还可能会有什么声音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________
【3】“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不可能出现在这幅水墨画中的是( )
A.月光下的竹林
B.草原上奔驰的野马
C.一望无际的田野
D.迷人的柿子园
【4】对短文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文中的静态描写主要借助视觉和想象,勾勒出家乡夜晚风景的美丽
B.文中的动态描写主要借助听觉,体现了家乡的夜晚充满生气
C.本文开头总体说家乡的秋夜是素雅、幽静的,第③段与开头表达的意思前后矛盾
D.本文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勾勒出了两幅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秋夜的热爱
15、阅读以下材料,按文后要求答题。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1】选文写了牧场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时间段的情景。
【2】牧场之国的傍晚是__________的,表现在:奶牛是__________的、装满奶桶船只的行驶是__________的、挤奶的人更是__________的。(均用文中词语填写)
【3】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静态 动态)描写。(在答案上打“√”)照样子写一写“傍晚的溪边”。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浚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弓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谁见了都会说,准是一只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她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好看的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后的工人胳膊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要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走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阳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当细流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阳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天哪!他看到了什么呀。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谧的(mei li).
成渠的流水沉思的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能延伸出美丽!”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根据短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并解释这个词。
【3】“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心里暗忖道,等着瞧吧。”这句话是从短文中摘取出来的,放在第______自然段和第 ______自然段之间可是全文连贯。
【4】“我从你那吸取了汁液,就是要输送给她的”这句话中,“我”是 ___________,“你”是 _________ , “ 她”是_____________.
【5】“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能延伸出美丽!”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流水_________ 和________的心情。
【6】读完这篇短文,有人赞美玫瑰树根,有人则对细流有好感,请你写一写从中得到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
暖冬
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_____
(2)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_
【2】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一句话,用“_____”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_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_。
(2)短文第5自然段连用三个“小心翼翼”,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lèng nèng)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pū pù)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倒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警。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sì shì)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了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xuē xiāo)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橘皮里掏出一熟一熟的橘瓣儿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1】用“√”画出括号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下列词语中可以概括语段内容的是( )
A.初遇 B.探望 C.怀念
【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对小姑娘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小姑娘由惊讶到高兴的心理变化过程。
【4】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画“ ”的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对小姑娘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 读报时间 | 看电视时间 |
15.38分 | 18.91分 | 98.85分 |
2018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
调查项目 | 中国 | 美国 |
公共图书馆数量 | 3076个 | 8951个 |
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 个/44万人 | 个/1.3万人 |
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 0.58本 | 50本 |
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 7% | 62% |
人均年阅读量 | 4.39本 | 7本 |
图书畅销类型 |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 小说、科技等 |
【1】你从两张调查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请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个与读书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句你最喜欢的读书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连这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又不少你酒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部分
双休日里,你是运动、游戏还是继续埋头学习?是外出游玩还是“小鬼当家”?或是做其他事情?选择一件记忆最深刻的事,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
2.标点规范,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事例具体,感情真实。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