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诗句中表达思乡之情的一项是( )

A.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B.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这次能成功中标,全靠经理的诡计

B.要想取得好的业绩就得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巴结讨好

C.礼仪课要求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穿衣派头

D.我来参加这次宴会着实是你们的荣幸

3、以下句子中,描写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

B.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C.(武松)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D.武松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_______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2、青藏铁路这条  ______  在不断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

3、刚才还是______ ,转眼之间______ ,大大小小的冰雹______ 地砸下来。

5、课文大回放。

1、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爱_________________,他爱____________________,他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半学期的学习,我们从书中欣赏了古城西安_____________,古埃及______________,还到欧洲的________________领略了音乐之都的风采,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的阿炳。

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作家_____的作品,也是她的自传。她一生写下了14部著作。她这种________________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像她这样的的人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等。

6、课内外内容填空。

(1)春天里有花: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春天里有树: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春天里有愁: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夏天的雨大: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夏天的花红: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的叶落: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冬天的雪大: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____,万里雪飘。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________,他爱那________,他爱那________,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7、尝试写写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

(1)膀________   ________   身________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__________的。

(2)发________   ____)(____养神  神采____)(____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__________的。

(3)三抓____)(____   大摇____)(____  点头____)(____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__________的。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他对诸葛亮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10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10万枝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10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要交战,10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3天。周瑜说:军营里可不能开玩笑。请葛亮说: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3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500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文中找出反义词。

奖赏________          接受________

2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改陈述句: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判断句子的意思。

①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瑜问:“10天造得好吗?这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①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500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镇定的女主人

在印度,一天,有一位太太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面吃喝,一面说笑。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女佣人听了脸色发白,急忙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了阳台上。客人们都觉得奇怪,可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女佣人把阳台的门紧紧关住,大声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客人问女主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我现在已经把它关在门外了。”

客人都吓(xià hè)了一跳。女主人说:“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jiǎ jià)装没有事。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所以 我让人把一碗热牛奶放在阳台上。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女佣人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了, 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一位客人说:“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就在我们桌子底下的?”她说:“我能不知道吗?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

另一位客人说:“你为什么不喊我们帮忙呢?”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蛇受了惊,只要咬一口,我的命就完了。”

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zhèn zhèng)定。

1选择括号正确的读音。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定:___ ①压;②安定;③较大的市集;④把守。

服:___ ①佩带;②古代系在衣服上的装饰品;③敬服,服气。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吩咐___ 慌乱___ 奇怪___

4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听了女主人的吩咐,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阳台上。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它___。女佣人就马上把门关起来。这时,女主人说:“___

5回答问题。

①“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你能说出女主人怎样吩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仍然”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能不知道吗?”这句话中“我”究竟知道还是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

早晨,阳光下,一个孩子蹲在一棵小草前,凝视着草叶上的一颗露珠。

母亲走过来,看孩子在干什么。

“妈妈,这草叶上的露珠怎么会越来越小呢?”

“被阳光蒸发了。”

“最后,整个露珠都会蒸发掉吗?”A.孩子睁大了眼睛,澄激而明亮

“孩子,会的。”

“多美的露珠啊!就这样消失了多可惜呀。”

B.只见孩子伸出手掌,小心地盖在露珠的上方

“孩子,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为露珠遮挡蒸发它的阳光。”

“这样做是没用的,最后露珠都会消失的。”

孩子说了一句话,令母亲回味了许久:“妈妈,这样至少可以为露珠遮住一些阳光,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

让雪人多暖和一些

冬天,母亲和孩子堆着雪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有了。

孩子似乎还不满意,绕着雪人转起了圈儿。

母亲问,还差点什么呢?

孩子突然解开棉衣的纽扣。

母亲赶忙劝阻,说解开纽扣会冻着的。

孩子说,这么冷的天气,雪人一点儿衣服也没穿,更会冻着,让雪人披上棉衣会多暖和一些。

说完,孩子把从身上脱下的棉衣,披在了雪人的身上。

【1】《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主要通过_____(对话       心理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A、B两处画“ ”的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

【3】“孩子似乎还不满意,绕着雪人转起了圈儿。”联系上下文,说说孩子这时在想什么,试着把他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说说文中的孩子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zhàn zhǎn)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拌?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   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 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   鼓点, 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xián xiān)接得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 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1)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____

(2)悠闲的样子。_____

4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5刷子李为什么能把墙刷得好,身上还没有白点?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校门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

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楼到怀里:“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

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联系上下文写出渴望忍耐分别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长大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 )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 )在地下,把腰胯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括号里。(扑 掀 撺 搭)

【2】根据选文内容,填写武松和大虫的搏斗过程。说说你从武松的“闪、躲”中体会到了什么。

大虫扑来

______

虎尾倒竖、剪

武松______

躲在一边

______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事选自《水浒传》,写出你知道的《水浒传》的其他故事名称。(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与象共舞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1)近义词:起初________ (2)反义词紧张________

2   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3读句子,回答问题。

(1)“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这样的目光指的是怎样的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夏木阴阴最可亲

游黄河

①记得村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槐树,父亲从田地里回来,就先在树底下坐上一阵,拿下头上的草帽,边扇着,边朝树缝里望望太阳,然后对母亲说,这样的天气太好了,可以把田早早地耕出来,让太阳晒两天泥土,长出的庄稼收成更好。

②在浓浓的树阴下,牛被牵过来了,鸡和鸭子自己过来了。人坐在树下,鸡就在你的脚边双翅张开,紧紧地趴在地上。这时候的牛就更有意思了,你能看到它的舌头一卷,一大把草就进了口里。喜鹊、乌鸦、黄莺都在树枝上,一会儿从这根枝条上跳到另外一根枝条上,然后就飞到顶端,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猛地飞了下来。最是麻雀,在地上跳来跳去,一会儿又飞到牛的身上,一会儿又跳到鸡的旁边,趁鸡不注意,吃着鸡扒出来的活物。

③老屋后面有一架葡萄,一到夏天,葡萄爬上木架子,满地都是阴凉。夏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大人说着家常话,小孩子围着木柱子玩着游戏,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远处的蛙声还有远处黝黑的树影,让人感觉夏天的晚上最让人富有遐想。

④夏天的雨说来就来了,农人从四面八方跑到树下,半路上跑不过雨的被雨狠狠地砸着,双手抱着头,跑到树下,猛地坐到草地上,然后躺下来,看天看云,也看密密的树叶。

⑤在田里地里劳作,阳光火辣辣地晒着,望望远处,对面纵横的山脉,一山的绿阴,忽然一朵两朵绿阴浮起来了,飘过来了,飘在你的头上,我的头上。

⑥北宋诗人秦观在《三月晦日偶题》中写道: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在村子里,最多的就是树木,谁家里的屋前屋后,都栽了树,走在池塘边、菜园边,两排高大的树,竟然是一个长长的绿阴走廊,南风正可劲的时候,高大的白杨树,呼呼的响声,就好像手风琴的演奏曲。

⑦老屋靠正墙的西边有一棵高大的白杨,午后南风起,一团树阴映照在天井里,晃荡着如同戏班子在演着大戏,我有时候,躺在堂屋的竹床上,看着那晃动的树阴,外面风起云涌,而屋子里却是安静如水,偶尔几片绿叶飞来,好像告诉我,它们是夏天的信使呢。

⑧站在树阴下,看看儿童抓着飞舞的花啊叶子啊,夏天里的暑气竟然一点都没有了。

(文章有删减)

【1】(内容概括)文章第②—⑤段描绘了四个不同的场景,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第②段:树阴下人与动物共处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

【2】新考法·做批注(句子赏析)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给下面的句子做批注。

喜鹊、乌鸦、黄莺都在树枝上,一会儿从这根枝条上跳到另外一根枝条上,然后就飞到顶端,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猛地飞了下来。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理解)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夏木”主要指村里的槐树、葡萄架、白杨树等。

B.第⑥段中引用诗人秦观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不舍。[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C.第⑥段中运用比喻,将风吹白杨的响声比作手风琴演奏曲。

D.文章主要回忆了作者在乡村度过的夏日美好时光。

【4】链接材料(主旨情感)根据选文最后一段,奇奇联想到了下面这两句诗,请你帮他分析这句诗与本文所表达的共同情感。[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诗句大意】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地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共同情感:______________

17、课内选段巧理解。

①病人一声不kēng   kàng),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②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chā cā)着汗走过来,由zhōng   shuāi)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yūn   yùn)过去。”

③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shù   shǔ)你的刀shù   shǔ )。”

④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⑤“七十二刀。”

⑥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kān   shèn)称军神!”

【1】用“______”画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文中的“军神”指的是 ,这是________给他的敬称,还把他比作 。请用“        ”画出医生赞扬他的话。

【3】用“ ”画出文短中描写病人的句子。从他的这些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个 的人。

18、课内阅读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法国,伯诺德夫人家中   

人物:伯诺德夫人(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   

杰克(伯诺德夫人的儿子)   

杰奎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   

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   

[一个初冬的夜晚,屋外的风猛烈地吹着。伯诺德夫人家里,昏暗的光线,一张孤零零的长桌,坐在桌边的伯诺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金属管封在一小截蜡烛中。   

伯诺德夫人-看来,只有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至于被该死的德国佬发现。   

杰奎琳-(一边嚼着糖果,一边天真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啊?   

伯诺德夫人-(面容严肃)非常重要的一个秘密,亲爱的,所以对谁也不能讲。   

杰克-我知道,在下星期二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对吧?(有点儿得意地看了妹妹一眼)   

杰奎琳-(嘟起了嘴)我当然也知道。米德叔叔最喜欢我了,今天他还给我带来了糖果。可是妈妈,米德叔叔为什么穿着德国佬的衣服呢?   

[伯诺德夫人这时已经把那半截蜡烛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餐桌最显眼的地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猛烈——_________   昏暗——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小心翼翼——( )   完好无损——( )

3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开头看,剧本首先交代了哪些方面?思考:为什么要先介绍这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剧本中是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剧本中是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

微缩图书

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提到了多种书籍,文中哪个词最能体他们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任选一种说说这种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缩句)

 

(2)小嘎子没有小胖墩壮实。小胖墩摔不过小嘎子。(关联词合成一句)

 

(3)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陈述句)

(4)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5)妈妈一下子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改成字句)

(6)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被他打开了(改字句)

(7)我把那张钞票交给他,说道:啊,好极了,我向你道歉。(改第三人称转述)

 

(8)今天早上下雨,妈妈一定要送我上学。(改双重否定句)

 

(9)上海队打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加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

 

 

(10)秋天,枯叶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2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与表达。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弟弟变得懂事了,妹妹变得爱美了,妈妈变得不爱唠叨了……他们的变化,牵动着我们的情感。请你用心捕捉这些情感体验,并诉之笔端,以“他(她)变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写出人物的变化来。

◇可以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变化。

◇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