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这幅对联隐含年龄是( )
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A.121
B.141
C.151
D.157
2、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 )
A.讲故事 B.讲笑话 C.劝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却看(回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B.楚人有鬻(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C.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水中的青草)。
D.昼出耘田(在田间除草)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4、熟读课文《梅花魂》,回答问题。
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请作简要的说明,并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件事.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五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补充词语。
无( )之( ) ( )所( )然 千( )万( ) 金( )辉( )
举( )闻( ) ( )情( )意 天南( )( ) 胸( )成( )
6、读拼音,写词语。
bì guó gān jú dà chén
( ) ( ) ( )
zào yì wǔ rǔ sā huǎng
( ) ( ) ( )
jiā qín qiú fàn wán hǎo wú sǔn
( ) ( ) ( )
7、写出于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的十大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多音字
擂lèi(_____)léi(_____) 泊bó(_____)pō(_____)
呵a(_____)hē(_____) 饮yǐn(_____)yìn(_____)
了liǎo(_____)le (_____) 劲jìn(_____) jìng(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幽默感
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
我大笑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也有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会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
譬如在某国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必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门口。”闻言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到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幽默地说他的头发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的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因秃头而自卑。相反,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看我了,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开放而文明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越富有幽默感。看来,成为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不露声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中生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文中表现儿子幽默的句子,其“幽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阐述“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
简练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______________的写法,写了两个人对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情况的不同态度。
【5】为什么说“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下面的例子,写出你对幽默的独特感悟。
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
幽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幽默的语言确实能化解尴尬,显示自信。生活中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请写一写你自己的幽默时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哗”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______),组词(______);它另一个读音是(______),可以组词(______)。
【2】从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静(______) 慢慢(______) 得心用手(______)
【3】本文围绕小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内容。
【4】第二段自然段描写了小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让没有见过小艇的人也能结合熟悉的事物大致想象出小艇的特点。
【5】本文中有大量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请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用“ ”画出一个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画出一个动态描写的句子。
11、课内语段精读。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选文中的病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 。
【2】用“ ”画出描写病人神态的语句。
【3】文中的叠词“一刀刀”是为了突出手术________________ 。“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什么沃克医生的双手有些颤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本知识。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簇拥的含义:____________
【2】戏院散场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采用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新冠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预防新冠病毒期间,小文的妈妈不戴口罩去亲戚家串门,如果你是小文,应该怎样劝阻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军神(节选)
①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②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③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④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⑤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⑥“七十二刀”。
⑦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选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2】“汗珠滚滚”和“汗如雨下”都是形容________。沃克医生“汗珠滚滚”是因为________。病人“汗如雨下”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
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主要写刘伯承,为什么要用更多的笔墨来描写沃克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边走边丢弃
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油煎馃的味道,依然记得交流会时我在小摊前急急等待的样子,依然记得油煎馃的香味溢满齿间的感觉。
我读小学的时候,油煎馃并不是天天能吃到的东西。于是,我格外期盼每年四次的交流会。那时,与我年纪相仿的小伙伴都爱吃油煎馃。等我奔到小摊的时候,摊前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我踮着脚,拼命张望。炸油煎馃的师傅不慌不忙,调粉、和菜、下锅,井井有条。我周围的人渐渐散去,漫长的等待过后,炸油煎馃的师傅把一个热气腾腾的油煎馃递给我。我接过油煎馃,在人群里兴奋地穿梭。没人能够读懂我此刻的欢喜与幸福。
少时,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分外珍惜。我小心翼翼地拿着油煎馃,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细嚼慢咽。末了,我闭上眼,久久地回味着口腔里的余味。
在那些年少的时光黑我年复一年地等待着交流会的到来,年复一年地继续着小摊煎的等待年复一年地享受着油煎馃带给我的欢愉和幸福。
后来,我慢慢地长大。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何时疏远了油煎馃,也忘记了自己最后吃油煎馃是在什么时候。
如今细细回忆起来,许多和童年绑定在一起的东西又慢慢浮出脑海。但是我的确无从知道自己到底在何时淡忘了这些我曾经那么热爱的东西。
又或许,成长本来就是一个边走边丢弃的过程。
【1】照样子,仿写四字词语。
(1)水泄不通(含有一个“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慌不忙(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怎样分外珍惜自己喜欢的油煎馃的?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3】文中画“﹏﹏”的句子用三个“年复一年”,突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专项训练。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 )。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 )。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
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
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1】选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三豪杰”指的是①____、②____和③____。以下回目分别与其中的哪位有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______)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______) 皇叔败走投袁绍(______)
【2】阅读选文,梳理故事脉络。
起因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 、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下列对句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叩其姓名(询问他的名字) B.遂以己志告之(把自己复兴汉室的志向告诉关羽)
C.特来应募(特地来响应招募) D.与公同举大事(和您一起做大事业)
【4】将以下两处外貌描写填入文中合适的位置。
①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②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5】三豪杰结义的共同目标是____________。由本故事引申出的成语是“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慢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的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着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中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与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请从文中找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呆望”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一阵”能否改为“一眼”?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同一问题,父子观点截然不同。相信你读了这篇文章定会有很多感受,请简单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与理解
刷子李(节选)
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楼房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被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一间屋子,一个屋项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第1段文字,主要从两个方面写师傅“刷子李”的“派头十足”;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文字中,“刷子划过屋项,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这句话表现了“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这句话写出了“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
【3】文中划线句子主要是写“刷子李”(______)。
①刷墙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好听 ②刷的墙不仅雪白,还非常地平整
③动作娴熟,所刷的墙平整、雪白 ④刷墙时的方法既巧妙,又很特别
【4】“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用别人的话来写“刷子李”的刷墙技术高超,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方法。
【5】“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1】用“||”把这段话分为两层,并写出各层意思。
第一层主要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主要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写到“余外全是昏暗”,如果改为“余外全是黑暗”行吗?说说你的看法,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例一(条)黄龙 一( )汽油灯 一( )景物
一( )石钟乳 一( )动物 一( )石笋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写出两句有关学习的格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写出一幅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实践。(3分)
我在本学期积累的一句歇后语是: 。
我还能用它写一句话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观察下面的图画,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收获了什么?自拟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