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一样的一组是( )

A.吾盾之坚  坚 B.弗能应  应 C.株待兔   D.旁李  知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青春作伴(青年时期)

B.出划策(计谋)

C.跃跃欲试(尝试)

D.养尊优(处理)

3、“几天后,树叶一片片分开了,像绽开的花朵。”将这句话插入下面语段中,应该放在(  )

①三月里,柳树抽出了新枝,长出了嫩叶。②刚冒出的嫩叶儿,一片片抱在一起,像是一个个绿色的花骨朵。③几个星期后,柳树的枝叶就变成深绿色的了。

A.在①句之前

B.在①②句之间

C.在②③句之间

D.在③句之后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在句子的括号里写出不同的“ɡōnɡ  shì”词语

(1)我们在数学课中学到了许多 )。

(2)中国拳击运动员一上场 凶猛一下子就击败了对方,获得了冠军

(3) 学校星期一把十位大队委候选人的材料都(   )了,供同学们了解

(4)坚持原创, ( )公办,这是每位执法者必须做到的

 

5、用“宣”字组词,并依意思填空。

1.我们要向低年级的同学______毛泽东同志的事迹。

2.老师在班会上______了关于表扬李文同志的决定。

3.老师_______:学雷锋活动现在开始。

4.毛主席的______,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大江南北。

6、写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________近义词浪费反义词________

________近义词庞大反义词________

________近义词沉着反义词________

7、词语超市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文中的“示”指____________,“儿”指____________。

(3)从对话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儿”的机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美丽的大草原

我生在天津,却是在科尔沁草原上长大的。

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端,那里地势平坦,水草茂盛,是个天然牧然。

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太阳高挂空中,万缕金光温柔地抚摸着群山、草原。春风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放牧着白云。霍林河唱着欢乐的歌儿,哗哗地流向草原深处,流向天边……

春雨轻洒,草儿发芽,大地青绿一色。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草如菌的草原上,格外醒目。听,牧羊姑娘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瞧,骏马奔腾,牛羊成群。看,迎春花从睡梦中醒来了,它在微微春风中拼命摇动枝叶,摇呀摇,摇出了一朵朵金灿灿的小黄花,在青春的陪衬下,恰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嵌入了点点黄金。整个草原如诗如画。

夏天,一场大雨过后,草原上的各种花儿,一夜之间都绽开了笑脸。那白的如雪,粉的像霞,红的似火,黄的胜金,整个草原像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惹得蝴蝶、蜜蜂在百花丛中狂歌乱舞。哟,萨日朗花也开了,它那五片细长通红的花瓣向下弯曲着,像一盏盏红灯笼。这时,我就最喜欢和小伙伴们高举着一把把萨日朗花在草原上嬉戏。

秋天,青草枯黄,百花调零,只有野菊花开得正旺。山坡上、公路旁,那一墩墩、一簇簇的野菊花在秋风中摇曳,散发出淡淡香气。

八月中秋,第一场雪降临草原的时候,大自然告诉我们,草原的冬天来了。从此以后,鹅毛般的大雪便是草原的常客。大雪过后,山川大地一片银白,无比壮观。那没膝深的大雪给上下班的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却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诸多乐趣。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我们的叫声、笑声,惊飞了麻雀,吓跑了寒冷。

自从我离开内蒙古之后,再也看不到草原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了。可我多么想你呀,美丽的大草原!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金光(lǚ   nǚ)   奔(tén   ténɡ

入(kàn qiàn)   开(dìnɡ zhàn)

ɡě yè膝(méi   mò

(2)词组连线。

地势   平坦   惊飞   寒冷

冰雪   融化   吓跑   草原

水草   复苏   放牧   枝叶

万物   茂盛   流向   麻雀

骏马   奔腾   摇动   牛羊

(3)抄写本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自己仿造一句。

运用比喻的句子:

仿照句子:

运用排比的句子:  

仿造句子:

运用拟人的句子:  

仿造句子:  

(4)文章首尾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草原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剥豆

一天, 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

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

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

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1文中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

(1)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刻画人物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把文中的材料各举一例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的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其突出的两点是比赛时的_________和比赛后的__________

5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本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有一次,魏国得到消息,得知蜀国的战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万士兵,就派大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大军前去攻打。蜀国得到魏国的军队正迅速向西城赶来的情报后,举国上下都非常紧张。以不到一万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蜀国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骏  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  侯)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几个老头在城门前扫地。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架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音乐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却弹起了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谋深算的将军司马懿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因此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的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让他的军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没有用兵一卒就得以保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使用不恰当的字。

2对诸葛亮摆“空城计”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详

B.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

C.蜀国的增援军队马上就到

D.诸葛亮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3用“ ”在文中画出两次描写琴声的部分,并说说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1)

(2)

4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之一,你还知道哪些计谋?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零点降生的女孩

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在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村子里就有一个零点降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人们一说起她,就要谈到她的零点降生之兆。她成了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你知道,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怎么好,所以我从懂事起对自己就没有信心。村里那个幸福女孩更让我相信:生死由命,成败在天。上天既然已经安排好了你的命运,你再努力也没有用。我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在天然惰性的驱使下,整日无所事事,随波逐流,任凭母亲怎么劝说也不回头。一次,母亲被我气极了,忍不住狠狠责骂了我一顿,我居然蛮不讲理地顶撞她: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点?那样我就有福气了,还用你操这么多心!”

母亲怔住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坐到我的床边,温柔地掖着我的被角,轻轻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也是零点生的。这些年妈一直没有说出来,是因为你太浮气,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不过,你要知道,即使你是零点出生的,也并不是生下来什么都有的。天上掉不下白面馍,咱村的那个女孩要是不学好,现在也不会是这样子。你要是不努力,将来照样没出息。

我哭了。我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自暴自弃。那一夜,我没有睡。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吝惜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决不辜负自己零点降生的这份幸运。

8年之后,我考上了大学。我是村里第一个正式大学生。这时我已经完全相信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了。临走的那一天,恰好是我二十岁生日,母亲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郑重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不是零点生的。

我吃惊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在说什么。我早已不在乎零点不零点的事了,可她却还一直放在心上。也许只有母亲才会把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

我不过是为了给你鼓鼓劲儿才那样说的。母亲解释的神态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愧疚而不安。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8年前的那个夜晚,耳边也一字字地响起了母亲当初的话语。我忍不住泪如泉涌。其实愧疚不安的应当是我,不是吗?

从那一刻起,我彻底觉悟了:如果一个人只惰于听从上天的安排而忽略了自身的力量,是多么愚蠢。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都没有理由听天由命。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潜藏着许多好机会,但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天会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面馍。你只能用自己的双手,自己为自己创造出一眼源源不绝的幸福之泉。

1从文中看,“母亲有两个方面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本文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原文词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愧疚不安的是我?母亲怔住了”,为什么怔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着根据故事的主旨写出有关的名句和警句(自己编写的也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选段巧理解。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        )着他猴儿似的(          )来(        )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        )着腰,(       )了裆,(            )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        )了三四圈,终于三(        )两(        ),(        )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        )(        )(        )(        ),硬是(        )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        )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        )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        ),咕咚一声,小嘎子(       )了个仰面朝天。

【1】补充括号里的词语。括号里的词都是描写______的。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写到括号里。

欺侮—( )          马脚—( )

【3】这个片段写的是_______的情景。

【4】用“——”画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句子,从这个片段中可以读出小嘎子 的特点。

【5】你喜欢小胖墩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走进农村留守儿童

【材料一】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2013年,全国妇联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共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而2016年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统计认为,全国不满16周岁、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

【材料二】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材料三】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

【1】从材料一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请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指的“隔代教育”问题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无人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

(2)留守儿童和父母很少见面,缺乏沟通。( )

(3)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学习问题。( )

(4)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 )

【4】针对材料二的调查结果,请给学校的留守儿童工作提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拟定两条“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标语。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10分)

村里的一位老人站出来高声说:“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他们全都是健康的这要归功于瑞恩和我们的加拿大朋友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生命听到这儿瑞恩和父母都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1)这段话选自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主人公叫________(2分)

(2)他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梦想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瑞恩和父母都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却实现了这说明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记叙文《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身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只有一件小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1996年,我在泰国。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用泰语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地,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够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有意多给了30泰币,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狼狗狂吠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她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我一怔,细细看去,正是我遗失了的那条金项链。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捧回了我的心爱。要知道,这是我和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这时,中年妇女轻轻地说:“项链是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我快快送回来。”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泰币送给小孩,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母子俩按照泰国人的礼节,双手合十,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备注:在泰国,人家帮忙处理垃圾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废品也属于可回收垃圾,乱扔垃圾会被罚款的。1泰币=0.2279人民币。)

【1】下列对加点的词“不速之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速之客”中“速”在文中指邀请,所以这个词的意思是没有邀请到贵客。

B.“不速之客”指没有被邀请的客人,本文指的是中年妇女和小男孩。

C.“不速之客”指行走不快速,不方便的客人来到此地。

D.“不速之客”指行走十分快速,未邀约却能很快到的客人。

【2】下列对“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既为刚才对母子俩的再次到来而感到“不耐烦”表示歉意,又对他们送还项链的行为表示谢意。

B.既为刚才对母子俩的最开始的“心生厌恶”表示歉意,又对他们帮“我”找回心爱之物表示谢意。

C.既为自己对母子俩的最开始的同情表示歉意,又对他们帮“我”找回纪念品表示谢意。

D.既为自己误会他们俩感到一丝丝歉疚,又对他们拾金不昧的行为表示赞赏。

【3】文中有三处画线的语句,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A.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B.外貌描写、外貌描写、

C.外貌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D.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4】本文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叙述,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A.叙述真实生动,自然亲切。

B.语言表达简洁,意思清晰。

C.文章结构明朗,详略得当。

D.表意更加明确,妙趣横生。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开头和结尾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京。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联系上下文,说说“张口结舌”在文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 ”画出三个描写吉鸿昌神态的词语。

【4】这篇短文主要讲__________,表现了吉鸿昌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8、阅读检测台

敬重卑微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工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到这段文字,每想到这一幕,我就会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在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生命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蚂蚁的牺牲,蚂蚁家族绝对会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并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 淡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____”把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画出来。

2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第五自然段中每想到这一幕,我就会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一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类文阅读

曹冲智救库吏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他聪明多智,而且很有同情心。

有一天,他父亲心爱的一具马鞍不幸被老鼠咬破了,管仓库的官吏发现后,吓得面无人色。他想去自首,减少一些罪责,但又担心仍不免一死。

这件事被十来岁的曹冲知道了。他想,库吏平时勤勤恳恳,为人老实,马鞍被老鼠咬坏,是一时疏忽,怎能因此而丧命?他便把库吏叫去,说:“我会设法救你的。”库吏连连叩头而去。

送走库吏,曹冲走进卧室,用小刀将内衣连戳几个洞,然后装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连饭也不吃。曹操前来询问,曹冲说:“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几个洞。听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要倒霉的。”曹操说:“老鼠咬坏东西是常有的事,有什么倒霉不倒霉?你不要为这件事苦恼。”曹冲恭敬地说:“父亲说得对。”

隔了不多时,库吏来向曹操报告,说库内一具马鞍被老鼠咬坏了,说罢连连叩头谢罪。曹操满脸怒火,本想狠狠惩罚库吏,但见曹冲在一旁,顿时想起刚才开导儿子的话,于是收起怒容说:“我儿子的衣服挂在床边尚且被老鼠咬了,何况马鞍是挂在仓库柱头上呢。算了,往后留心一点儿。”

聪明的小曹冲就这样救了库吏的性命。

【1】【理解词语】解释下面词语。

面无人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闷闷不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梳理情节】曹冲是用什么巧计救库吏的?请把经过排个序。

( )曹操劝曹冲不要为这件事苦恼,因为老鼠咬坏东西是常有的事。

( )曹操本想发怒,见曹冲在旁边,想到自己开导曹冲的话,只好原谅了库吏。

( )曹冲戳坏了自己的内衣,并告诉曹操内衣是老鼠咬的,这样会倒霉的。

( )这时库吏报告说库内一具马鞍被老鼠咬坏了。

【3】【评价人物】从曹冲智救库吏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     )的人。在对的后面打“√”。

①诡计多端(      ②心地善良(        ③机智聪明(      ④富有同情心(   

【4】【思维推理】说说曹冲救库吏计谋的巧妙之处。

曹冲救库吏计谋的巧妙之处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下列的句子。

(1)改为陈述句。

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不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矜持不苟,舍己为公,不正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①上课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地听讲,只有三四个同学做小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到了王老师亲切的笑脸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改变句式。

哪有这么大的伞!(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

 

 

22、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自备原稿纸)

请你写一封信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向他讲述一件你童年的趣事。

要求:1、注意书信的格式,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字数在400字以上,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