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根据字典中的解释,把读音正确的选项序号写在括号里。

龙龙在读《景阳冈》一文,读到“绰了梢棒”时,他不知道“绰”的读音,问同桌,同桌也不知道,你会帮他选下面哪一项?( )

A.绰chuò ①宽裕:~有余裕。②体态轻盈柔美:柔情~态。

B.绰chāo ①抓起:~起铁锹就干活。②同“焯(chāo)。”

2、下列对古典名著中常用事物名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印信(打印信件)

B.墨客(穿着黑衣服的人)

C.货郎(商店、小卖部)

D.梢棒(一种类似棍子的武器)

3、下列关于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是(     

A.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夸张)

B.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 李白、词人李清照……(排比)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拟人)

D.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在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比喻)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最大的金字塔是__,塔重约___吨,体积是约____立方米,塔高约___米,塔底边长约____米。塔底面积____平方米。

2.胡夫金字塔建于__年左右。共用了__万块石头。整个金字塔相当于__层楼高,塔底面积约有__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__个教室的总和。塔高的__亿被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从塔底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面画一条延长线,正好把__分成相等的两半。

3.埃及的母亲河是_____。金字塔建在_____________

4.几千年前,古埃及人规定一年为___天,每年有____个月,每个月有____天。剩下的____天作为节日。

5.古埃及人除了建造出金字塔这样雄伟的建筑外,还建造了______等建筑。

5、根据意思写成语。

(1)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很丰富。( )

(2)把死看做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

(3)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   ( )

(4)没有穷尽,没有限度。  (   )

(5)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

(6)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   )

(7)使人神魂震惊。(   )

(8)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儿也没有。(   )

(9)不用对方说明,心中就能领会其中道理。(   )

(10)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   )

(11)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

(12)比喻像高山一样不可动摇。(   )

(13)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

6、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带“奇”字的词语   带“清”字的词语   带“静”字的词语   带“轻”字的词语

________的构造   ________的湖水   ________的教室   ________的身体

________的算法   ________的空气   ________的小道   ________的氛围

7、词语超市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公牛   ______的搏击

______的歌声   ______的篝火

______火把节   期盼着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____,课文选自《_______》。 

2.《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是个______________的人,相比之下,周瑜则是个 ______________的人。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一首___诗, 我还知道作者类似题材的诗:《___》。 

A.写景    B.爱国    C.边塞    D.送别

4.前四个单元中,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是《_____》,理由是: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①你想节省时间有效率地学习吗?那就请你无论如何都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②“生物钟”这个谜是现代生物学中最诱人的一个课题。你倘若观察一下大自然,就能发现一切安排得多么井井有条!每天黎明,小鸟就唱起婉转的歌,随着日落,歌声又消失了;到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儿却待不住,猫头鹰也开始觅食;小小的蜘蛛则是在午夜以后开始织网,到凌晨四点左右停止工作。看来它们的体内有着极其精确的“钟”。

③人身上有没有“生物钟”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跳和呼吸并不受人的意识支配,每分钟心跳大约七十次,呼吸大约二十次。人的体温在清晨最低,黄昏最高。夜晚,大脑皮层已经进入休眠状态,你如果马上上床睡觉很快便能入睡,第二天早上不用人叫,也会准时醒来。可是你如果强打精神,半夜还在灯下复习功课,就会给大脑皮层带来很大负担。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拧乱了身上的“钟”,还会导致大脑皮层病理性变化,诱发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再如,吃饭也是受“生物钟”控制的。有些人以为自己身体好,早吃晚吃没关系,所以不按时吃饭。岂不知,到了该吃饭的时候,身上的“生物钟”已把消化液准备好了,并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因此人长期不正常进食,饱一顿饿一顿,会得胃病。

④科学家研究认为,“生物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就某种意义来说,是生物体内化学和物理变化的结果。但“生物钟”究竟是怎样起作用的,至今还是一个未揭开的谜。你如果有志去揭开它,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向科学进军的征途上,需要强健的体魄,所以,你必须注意,千万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有改动)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复习时可以熬夜到很晚,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B.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头鹰开始觅食。这是动物体内存在“生物钟”的表现。

C.不按时吃饭,人体的“生物钟”会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

D.科学家认为,“生理钟”只是生物体内化学变化的结果。

【2】(  )是在午夜以后开始工作的。

A.小鸟

B.猫头鹰

C.蜘蛛

D.壁虎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在正常的情况下,人的心跳和呼吸受人的意识支配,每分钟心跳七十次,呼吸二十次。( )

(2)动物体内有着极其精确的“钟”。( )

(3)吃饭不受“生物钟”控制。( )

(4)长期熬夜学习会导致大脑皮层病理性变化,诱发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 )

(5)人的体温在黄昏最低,清晨最高。( )

【4】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小英爸爸说:“我的身体非常好,可以不按时吃饭。”

小英爸爸的说法是________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期末考试快到了,小英复习很刻苦,每天都要复习到夜里十一二点,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劝劝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下面的句子,完成填空。

他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一点儿也没有听到妻子在后面的呼唤。

其中一点儿也没有表达了什么?

   

 

11、阅读感悟。

给予是幸福的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快要支持不住了。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就用力抽水,却一滴水也没有。他失望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了。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满满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

他思索再三,最后,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吸水器中果然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两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摇摇欲坠——( )       小心翼翼——( )

【2】“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甜美的泉水”这句话中的“置之度外”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如果他把这壶水喝了,会发生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的宣传主题相同,都与安全出行有关。

B.“一盔一带”分别指“头盔”和“安全带”。

C.正确佩戴头盔、使用安全带能降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风险。

D.2020年6月1日,全国已经开展“一盔一带”守护行动。

【2】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莉的爸爸骑摩托车戴头盔,妈妈骑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

B.6月1日以前,叔叔觉得开汽车不系安全带没有风险

C.年幼的表弟坐在汽车后面的安全座椅上,总会系上儿童安全带。

D.妈妈常常骑着电动自行车带小明去学校上学。

【3】下列关于“安全出行”的标语,不妥帖的一项是(   

A.“一盔一带”,安全自来。

B.“一盔一带”,步行坐车不例外。

C.生命从“头”守起,平安从今珍惜。

D.“一盔一带”护生命,戴好系牢莫大意。

13、温暖的雪书

清晨出门,才惊喜地发现,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地上积起了厚厚的一层。

这几年,杭州难得下雪,即使下雪,落地就融化了。这场意外的大雪,立即引起了早起的人们一阵阵的惊呼。

雪景很美,可是,一出门,我开始担心起来,路上的积雪已经冻结,很滑,不知道汽车还能不能开。开了几年车,还从没有在雪地上行驶过,我担心自己的技术和安全。

小区外,停在室外的汽车上,都堆积了厚厚的积雪,就像覆盖着一床厚实的棉絮。 找到自己的小车,挡风玻璃上,也都积上了一层厚雪,必须先将积雪铲掉。忽然发现,我的车前挡风玻璃上,有人在积雪上写了一个字,细细分辨,是个“慢”字。字写得歪歪扭扭,估计是用树枝写的。他是在提醒我吗?他会是谁呢?我的心里暖暖的。

 

我发动了车子,打开暖气。乘预热的时间,将车上的积雪,一点一点慢慢铲除。

这时候,小区里陆续有人走出来。

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惊呼,谁在我的车上画画了,回头一看,是停在我后面的一辆车。我好奇地走过去,只见她的车前挡风玻璃上,画着一幅画,是一座房子,还有一只高高的烟囱。女车主不解地看着画, 这是什么意思啊?联想起我车上的那个“慢”字,我笑着对她说,这是一座房子,一个家,画画的人可能是要提醒你小心开车吧。女车主也笑了笑,对对,是得慢点。

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字或者画,我突然很想知道。

一辆辆车看过去,果然,每辆车的前挡风玻璃的积雪上,都被写上了字,诸如小心、慢、安这些字;有的车上,画着一座房子、一颗心、一个孩童什么的;还有一辆车上,画着几个大大的惊叹号。

这个人,他是在提醒我们啊。

大家就此议论开来,猜着那个写字画画的人,会是谁呢?我们的一位邻居?社区里的保安?晨练的老人?路过的行人?

猜不透。大家恍然明白,是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提醒和问候,是大家的安全啊。一个有经验的老驾驶员,告诉我们雪天开车的注意事项,大家听了直点头。

这是我搬到这个小区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大家离得这么近,是大雪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啊。

启动车子,缓慢地驶离小区,赶往单位。车前挡风玻璃上的“慢”

 

字和积雪,都已经消融,可是,一个陌生人无声的问候,暖暖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1这篇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车前挡风玻璃上的‘慢’字和积雪,都已经消融,可是, 一个陌生人无声的问候,暖暖地,留在了我的心里”这句话理解正确的 是 ( )。

A.这件事情令“我”和邻居的关系更加亲近,令人难以忘怀。

B.这件事情是“我”从来不曾遇到过的,让“我”难以忘怀

C.那些写在雪上的字随积雪消融,但善意提醒传达的关爱却给“我”和其他人留下了深深的感动,永远难以忘怀。

3“小区外,停在室外的汽车上,都堆积了厚厚的积雪,就像覆盖着一床厚实的棉絮。”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发挥想象补充最后一自然段“我”的心理活动,不少于 3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乐园。

绿手指

在法国的一个小镇,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你可千万别觉得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她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儿女听了,却遭到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稍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然后把种子精心地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疑惑 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一百粒种子寄到了二十年前的那家园艺所。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终于,因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种的花,是雪白的。但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 实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拥有一双新的“绿手指”!

【1】用“    ”画出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对下面句子中的“绿手指”,你是怎样理解的?

①在法国的一个小镇,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

②但愿你我也能拥有一双新的“绿手指”!

(1)①句中“绿手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句中“绿手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奶奶的儿女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    

A.培育纯白的金盏花很浪费时间

B.老奶奶不懂遗传学的规律。

C.老奶奶身体不好,不宜劳累

【4】老奶奶会怎样培育黑色的金盏花呢?仿照文章的第3自然段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老奶奶是个(    )的人

A.诚实

B.有毅力

C.喜欢新鲜事物

15、课外阅读

给予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他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就用力抽水,可是滴水全无。他失望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灌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把水倒进去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思索再三,决定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灌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又加了两 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字的正确读音是哪个? 

(1)(pīn  bīn)               (2)(rēng  réng)

2在第②自然段中,用“____”画出描写人物心情的句子,并分析人物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的小心翼翼一词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三个这样的(ABCC)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中画“___”的句子属于对人物_________的描写,它反映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

5请把第④自然段中如果把水倒进去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改为意思相同的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短文,说说你怎样理解题目中的给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告别长老,背上包裹,挎了戒刀,提了禅杖,随同两个和尚来到酸枣门外的菜园。

菜园附近有二三十个赌博成性的无赖,经常到园里偷菜,听说来了新人接管菜园,就打算给他个下马威。鲁智深走进菜园想巡视一下,那二三十个无赖拿着果盒、酒礼,嬉皮笑脸地走过来,说:“听说来了新住持,我们前来祝贺。”鲁智深不知是计,随他们走到粪池边来。无赖中有两个为首的,一个叫过街鼠张三,一个叫青草蛇李四,他们带着一群喽啰跪拜说:“俺特来为师父作贺!”鲁智深让他们进房坐,他们执意不肯,只等鲁智深上前来扶,他们好照计行事。①鲁智深粗中有细,心里早就怀疑,心想:“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上前来,莫非想捉弄我?这倒是虎口拔牙!”鲁智深大步走上前去,那张三、李四便说:“参拜师父!”说着便向前去,一个来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鲁智深不等他俩沾身,早飞起右脚,腾地把李四踢下粪坑;张三正想跑,鲁智深又飞起左脚,将他也踢了下去。后边那二三十个无赖惊得目瞪口呆,正想逃,忽听鲁智深一声吼:“不许动,谁走我就让谁下去!”小喽啰们都不敢动弹了。这时张三、李四从粪坑里探出头来,两人一身臭屎,头发上爬满蛆虫,哆嗦着向鲁智深求饶。②鲁智深哈哈大笑道:“罢了,罢了!饶了你等。你们快把这俩个拉出来去洗洗。”

没多久,张三李四收拾干净后在鲁智深面前长跪不起,要认鲁智深为师父。鲁智深说:“你们这二三十人算得了什么,就是千军万马,俺也敢杀进杀出。”这帮无赖连连称是,拜谢了鲁智深便回家去了。

第二天,这帮无赖买了酒宴请鲁智深。正喝得高兴,忽听有乌鸦哇哇地叫,大家都齐声说:“老鸦叫,祸来到。”鲁智深问:“为什么要这么说?”一个种地僧人笑着说:“都是因为墙角边杨柳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窝,一群老鸦每天从早叫到晚。”众人纷纷说:“搬个梯子把它拆了算了。”大家一边说一边走了出来,鲁智深也跟着到外面去看,果然杨柳树上有个老鸦窝。

大家抬头望着那老鸦窝,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如何上树拆窝。③只见鲁智深走到树前,上下打量了一下,脱了衣服,弯下身子,右手在下,左手搂住树干,把腰只一挺,那棵大树便被连根拔起。

那众无赖见了,佩服得拜倒在地,惊叹不已:“师父不是凡人,是真罗汉,如果没有千万斤的力气,怎能拔得起这杨柳?”

【1】把短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短文记叙了鲁智深来到菜园后,先是______,接着第二天______,让众无赖佩服得拜倒在地。

【2】选择。(单选)

①联系上下文猜猜,“他们带着一群喽啰跪拜”“小喽啰们都不敢动弹了”中,“喽啰”的意思是(______

A.张三、李四带的礼品B.张三、李四用的武器C.张三、李四带领的手下们

②文中有三处画线语句,其中对鲁智深的语言描写是(______),动作描写是(______),心理活动描写是(______

A.第①处   B.第②处   C.第③处

③读最后一处画线语句,联系上下文思考,这句描写主要表现了鲁智深怎样的特点(______

A.幽默风趣   B.力大无比   C.卖弄炫耀

【3】你喜欢文中鲁智深这个人物吗?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家_____写的______

2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

(1)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

(2)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3)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

(4)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3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原文填空,完成后面的练习。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照着她(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用   画出实实在在的事物,用 画出由事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3)请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子写下来:(   )。在这个比喻句中把(   )比作(   )。

 

19、课外阅读。

小鸟和护林老人

树林里来了一位老人,他在林中盖了一座小木屋,住下了。

起初,鸟儿们非常惊诧:怎么来了个白胡子老头?是捕鸟的吧?打猎的吧?不像。带了一条黑狗,可没带猎枪。

奇怪?鸟儿们用晶亮的小眼睛彼此询问着,用它们鸟国的语言争论着。

不过,很快,鸟儿们就发现,他是个好老头,是它们天堂的保护神。

那天,来了一伙偷砍树木的人。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激烈的争吵,黑狗的狂吠,老人展开一张布告……那伙人虽然还在吼叫,但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们低下了头。

那伙人走了,老人轻轻抚摸受伤的树干,抚摸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上……

老人取得了鸟儿们的信任,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

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荫里。白发满头,是一朵硕大的蒲公英,是一盏明亮的神灯呵!

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叽叽,喳喳,翻译出来是:您好!您好!

老人呵呵笑着,用饭粒和爱抚招待他的客人。一只大胆的黄色小鸟,衔着一棵草莓停落在老人肩上。老人伸手接住了这珍贵的馈赠,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

这一夜老人睡得很好。

时间在树叶上写了许多故事,许多故事深深地嵌进树的年轮。

老人越来越老了,有一天,他要走了。老人开始和每一只小鸟,每一棵树告别。

林中小屋没有升起炊烟那天,鸟儿们知道老人走了。树林里又静寂又黯淡的一天呵。

鸟儿们谁也没有邀约谁,都来了。成百上千的鸟儿,在林中小屋上盘旋,哀鸣。整座山林都在摇晃,树叶和树枝轻轻拂动。

鸟儿们衔来无数的花瓣,无数的绿叶。伴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花瓣雨,绿叶雨。飘落的花瓣和绿叶呵,掩盖了林中小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争论—— 阻拦——

激烈—— 掩盖——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惊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馈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儿们谁也没有邀约谁,都来了。句中画线的部分可以换成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4“——”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老人是怎样取得鸟儿们的信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修改病句。

(1)我的家乡是山东人。

(2)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3)今年,我在邮局订了《少年文艺》、《童话大王》、《百家作文指导》和《小学生学习报》等报纸。

 

(4)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苹果、葡萄、西红柿、香蕉、西瓜等。

 

(5)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有带鱼、有黄鱼、有鳗鱼、还有鲸鱼。

 

(6)这个深深美好的想法印在我的脑海里。

 

(7)爸爸触景生情,想起许多过去的陈年往事。

 

(8)他怀着甜蜜的盼望进入了梦乡。

 

 

21、改成反问句: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孙膑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第一人称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丽的桂林山水怎能不令人陶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她那乌黑的头发中已出现了几根白色的银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快乐和烦恼吧?就请你把它写出来吧! 写之前,要先想一想自己想告诉别人什么,再把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写具体。不少于 4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