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句子中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
南部山区环境 ,非常适合人们生活,如果那里的环境遭到破坏,那里的人们就别 有更合适的环境让他们安家了。
A.清爽 希望 B.清爽 指望 C.清幽 希望 D.清幽 指望
2、下列人物出处与作品不一致的一组是( )
A.贾宝玉 《红楼梦》
B.鲁肃 《三国演义》
C.孙悟空 《西游记》
D.武松 《儒林外史》
3、下列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把它找出来,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古人认为要和君子交往,因为“______”,他们心胸开阔,不会忧愁。( )
A.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B.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多行不义,必自毙。
【2】《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几个不同的名字,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斗战胜佛—石猴—齐天大圣—美猴王
B.石猴—齐天大圣—美猴王—斗战胜佛
C.石猴—美猴王—斗战胜佛—齐天大圣
D.石猴—美猴王—齐天大圣—斗战胜佛
【3】《骑鹅旅行记》一书中,在鹤之舞表演大会上,狐狸斯密尔因为______被驱逐。( )
A.与狗打架
B.追赶白鹅
C.偷袭雁群
D.欺骗仙鹤
【4】下列不是《西游记》一书中的故事的是( )
A.三借芭蕉扇
B.三打祝家庄
C.女儿国遇险
D.三打白骨精
【5】下列不属于《呼兰河传》一书中的人物的是( )
A.小团圆媳妇
B.冯歪嘴子
C.有二伯
D.探春
【6】《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______是陪伴海伦·凯勒时间最长的老师。( )
A.吉尔曼
B.马克·吐温
C.富勒
D.莎莉文
【7】下列与“勤学好问”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8】呼兰河城里。东二大街上有一个______,在这里发生了很多故事。( )
A.小土坡
B.大泥坑
C.小木桥
D.小公园
【9】《骑鹅旅行记》一书中,老鹰高尔果是被______抚养长大的。( )
A.阿卡
B.莫顿
C.尼尔斯
D.斯密尔
【10】海伦·凯勒想,如果可以睁眼看三天,她第一天想要看( )
A.天
B.人
C.树
D.地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故人具鸡黍 _________________
开轩面场圃 _________________
还来就菊花 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mà zhà xiā nào chǐ xiào wǔ yì míng huǎng huǎ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wěi tuō diào dù nà hǎn dù jì jūn lìng zhuà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课外拓展。
(1)课文中三首古诗的主人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纯真、可爱的儿童是历代诗人笔下的常客,自《诗经·邶风·二子乘舟》始,看到热爱劳动的“童孙”,我们会联想到辛弃疾笔下的“大儿锄豆溪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三个能干的小孩子。看到可爱的稚子取冰玩耍,我们会联想到胡令能笔下的“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悠闲的“牧童”,我们会联想到袁枚笔下的“牧童骑黄牛,______________”。这些诗句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乡村中的儿童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童真童趣。
(2)诗人杨万里常以儿童的眼光和思维创作,一生创作的关于儿童的诗就有60多首,描写了儿童嬉戏、田间劳作、放牧、游赏山水等,充满童趣。请默写出他的《宿新市徐公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句子,猜猜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臣兄知贼兵至近,恐夏侯惇孤力难为,故又差臣等倍道而来协助。——《三国演义》
倍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三国演义》
经天纬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叠背,闹闹穰穰,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水浒传》
屯街塞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条大汉引着众人入进店里,主人笑容可掬,迎接道:“大郎请坐。”——《水浒传》
笑容可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子歌,我会背。
1.云对(_____) ,香对(_____) ,晚照对(_____),来鸿对(_____),宿鸟对(_____)。
2.松对(_____),柳对(_____) ,紫娜对(_____)。葡萄对(_____),石竹对(_____) 。
3.翠麦摇风(_________),红桃映日(_________)。
9、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祖父的园子(节选)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蝴蝶随意地飞”中“随意”的意思是____,还能用_____ 一词替换。
【2】读画“_____”的句子,回答问题。
(1)大树和土墙真的会发出声响回应“我”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
(2)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4】在“我”的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______的。“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7分)
“报……今天的晚报!”清脆的童音在刚降临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清脆,寒风把她的声音送向远方。每当她卖掉一张报纸时,她那红红的脸上便漾满笑容。
不知道是怜爱这个冷风中的女孩,还是被她那清脆的声音所吸引,我掏出两角钱:“小姑娘,给我一张。”她迅速地抽出一张报纸,恭敬地递给我,又从小口袋里掏出零钱数着找给我。这时公共汽车开过来了,我刚迈步,小女孩连忙喊:“阿姨!等一等……钱!”我想把那八分钱留给小女孩,就头也没回地上了公共汽车。 我刚坐下,那清脆的声音又在我耳旁响起:“阿姨,你的钱!”我吃了一惊,为了那八分钱,她竟然上了车,真不可思议。
阿姨 找给你八分钱 还有十块钱
十块钱 怎么回事 我诧异了
“嗯,你刚才买了报纸掏手套时,钱掉在地上了。”她把八分钱和十块钱塞到我的手里,并轻松地长舒了一口气。顿时,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我被她的纯真打动了!我暖着小女孩的双手:“你为什么要出来卖报?”
“我?”她有些不好意思,“我的邻居张奶奶病了,我放了学就替她卖报。”说着,她眨巴着晶亮的眼睛冲我笑了。
车到了下一站,小女孩跳下车,钻进人群里,她瘦小的身影消失了。她那清脆的童音却久久地回荡在我的耳旁。
啊,多好的孩子!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1)给短文加一个小标题。(2分)
(2)给第四、五两个自然段加上标点。(3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立即( ) 响亮( )
居然( ) 特别( )
(4)如果你是一名记者要采访小女孩,你会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小女孩可能会怎么回答?(4分)
问:
答:
(5)文中通过两件事说明小女孩“有一颗金子般”的心。(4分)
第一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
11、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1】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索(_______) 愉快(_______) 推想(_______) 特别(_______)
【2】用下列成语写一个句子。
绞尽脑汁: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语段中画“______”的句子改写成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本段文字是对牧场的( )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2】这段话对“真正的荷兰”主要表现在( )
A.挤奶人十分认真
B.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C.夜晚的宁静
【3】在这一段中,作者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____的挤奶人,_________________的牲畜,_________________的夜晚,表现了荷兰牧场的_________________之美
【4】朗读这段文字时,要用_________________的语调,语速_________________。
【5】“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是作者第四次在文中强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变
马市长吃罢午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吧。”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轻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
“就是您老人家呀!”
“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1】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
【3】马市长责怪女儿:“你怎么能这样?”这句话有两重含义,请写下来。
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塑造人物时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
【5】文中马市长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
【6】文章通过对“女儿”和“马市长”一段简单的对话的描写,表现了马市长______的特点。
14、阅读理解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 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1】用“___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用“ ”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语段精读。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将下列动词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扑 剪 掀
【2】武松对付老虎进攻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等。
【3】从文段中找出运用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文段中了解到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草船借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与“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
【3】联系全文来看,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的好处是:既__________又__________。
【4】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______,又是为了________。
【5】对“诸葛亮笑着说”中的“笑”理解正确的选项有( )
A.表现了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一定会贸然出兵的。
B.写出了诸葛亮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慌失措的样子。
C.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英雄本色的体现。
D.“笑”是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不要怕。
17、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把一切献给党
吴运铎(duó)爷爷是革命的老前辈,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tuò)者.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被誉(yù)为中国的保尔。前不久,我专程拜访了这位革命老人,听老人讲述那难忘年代中的故事……
有一次,吴运铎爷爷从废旧的炮弹里挖取雷管时,突然,雷管爆炸了。吴爷爷左手被炸掉四根手指,左眼炸瞎,左腿炸成残废,全身皮肤伤痕累累。战友们非常着急,紧急把他送进了医院。吴爷爷在昏迷中还在喊“我要去挖炮弹!”
1943年,吴运铎爷爷在兵工厂工作。他听说有一种叫“枪榴弹”的武器,可以利用步枪发射小型炮弹。吴爷爷就反复琢磨,尝试着研制起来。他把粗铁棍锯断、掏空,然后套在战士们常用的步枪枪口上,最后又用铸(zhù)铁造出了迫击炮弹形状的“子弹”。试验那天,“枪榴弹”射了出去,只见尘土冲天而起,惊得野兔四下逃窜……领导、战士都来祝贺“枪榴弹”的威力巨大,但是吴爷爷并不满足。他又继续试验,最终使“枪榴弹”的射程从200米提升到了540米。后来,在桂子山战斗中“枪榴弹”大显神威。我军密集的“枪榴弹”如倾盆大雨一般飞向敌群,打死了80多个敌人。
1944年的一天,吴运铎爷爷接到边区农民的报告,说是发现了敌人埋藏的定时炸弹,就赶忙亲自拿着工具走下了弹坑。当看到弹坑里8颗一人多高,双臂合围才勉强抱过来的大炸弹时,吴爷爷有说不出的高兴。这8颗大炸弹能取出多少炸药哇!可是,谁又知道它们什么时候爆炸呢?在死亡面前,吴爷爷想.如果我拆掉引信时没有发生爆炸,那就是我的胜利;如果爆炸了,我就甘愿为党的兵工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他迅速拿起工具卡住了引信,大喊一声:“你炸吧!”他咬紧牙,一使劲从炸弹上取出了比迫击炮还大的一个引信。吴爷爷一秒钟也不敢停息,接着又去取第二颗炸弹上的引信……就这样,吴爷爷终于把8颗炸弹上的引信都拆掉了。后来,战士们从炸弹里取出了上千斤的炸药,为兵工厂解决了炸药不足的困难。
1953年,吴运铎爷爷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并出版了《把一切献给党》一书,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吴爷爷说:“我现在身体不好了,能为党工作的时间不多了,但‘把一切献给党’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我要为少年朋友们写书,告诉他们祖国的昨天和今天,鼓励他们创造光辉灿烂的明天。”
【1】文章的主要人物是______,他是我国______事业的开拓者,是新中国第一代______作家。他被誉为中国的______。1953年,他出版了《____________》一书。
【2】文章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自然段写吴运铎爷爷研制新型武器。第______自然段写吴爷爷写书鼓励少年朋友们为祖国创造光辉灿烂的明天。
【3】简要写出以下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
第4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第3、4自然段主要表现了吴运铎爷爷忠诚于党的兵工事业,具有______、______的精神。
【5】用“﹏﹏﹏”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6】阅读第3自然段,用原文中的字词填空。
(1)画线的句子中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具体写了吴爷爷研制“枪榴弹”的过程。
(2)这个自然段中作者运用______和______两个四字词语分别描写了“枪榴弹”爆炸时的尘土和野兔,表现了“枪榴弹”的______。
【7】写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
满足——______ 迅速——______
【8】以下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是按空间顺序记叙的。
B.第4自然段中出现的问句是个反问句。
C.第5自然段反复出现“把一切献给党”,突出了吴爷爷的崇高精神。
18、课内积累。(2+2+4分)
(1)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2)在《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也是老舍先生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这句话是: 。
(3)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 ),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粗壮的 ( )。(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 ),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19、阅读益智园。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耍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妤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落笔写下“人”这个字,不禁肃然起敬,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用笔画组成的美妙图画,这些由横竖撇捺构成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它们在瞬间走进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 )如峰,或( )如溪,或( )如海,或( )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汉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啊!
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我坚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汉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爱。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
(2)赞叹不已: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依次填入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清亮 挺拔 凝滑 浩瀚
B.凝滑 浩瀚 清亮 挺拔
C.挺拔 凝滑 清亮 浩瀚
D.挺拔 清亮 浩瀚 凝滑
【3】用“﹏﹏﹏”画出文中的设问句。
【4】“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这句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它们”不是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
【5】短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汉字的特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大熊猫真可爱。(胖乎乎的)(把括号里的词加进句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抗洪救灾中解放军叔叔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感动得流泪。(陈述句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条快活的小溪流日夜不停地奔向茫茫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
改为“把”字句 。
(2)山洪从山谷里涌了出来。
改写成比喻句,表现洪水来势凶猛: 。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为肯定句: 。
(5)《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魏巍写的。
修改为病句: 。
(6)捐出70元钱。 能帮助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子连成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综合运用,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母亲是老师。( 扩写句子)
(2)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3)喂,卖东西的,给我一支英雄牌钢笔。(改成礼貌用语)
(4)这件事你能做好。(改为反问句)
23、习作。
请在下面提供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能体现出你真实水平的习作。
1.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请你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适当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要求:题目自拟;写的时候,要选取典型的事例;书写端正、规范、语句通顺。
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漫画的内容和自己受到的启示。
要求:借助漫画的标题“转败为胜”,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写出自己从漫画中受到的启示。字迹清楚,语句通顺,避免出现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