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县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三万里河东入海”中的“河”指( )

A.淮河

B.长江

C.黄河

2、下列外貌描写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猪八戒)

B.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关羽)

C.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张飞)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林黛玉)

3、下列哪个选项字音正确( )(2分)

A.zènghuí B.bǐng性  宽chāo

C.xuán D.shāoliè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拼音,写词语。

háng xíng fàng sì wéi gǎn xià hǔ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liě zuǐ   chuán cāng   hǎi ōu   miáo zhǔn

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5、课文回顾。

1.多行不义,_________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所填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有了羞耻之心,有的事情就不会去做。正如《朱子语类》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经常借“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请你写出一个这样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相矛盾》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

5.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______的诸葛亮,_______的武松,_______的严监生,_______的小嘎子。

6、按要求完成练习。

1.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南水乡,人们正忙着插秧播种,连小孩儿都在忙着学种瓜。“_________________”说得真没错!

3.《稚子弄冰》一诗中,描写儿童在冬天嬉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

(1)《景阳冈》节选自《___》,这部小说和曹雪芹写的《_____》、罗贯中写的《____》、吴承恩写的《____》合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草船借箭》选自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_____》,这部小说写的是____时期,___________三国之间的故事。

(3)《猴王出世》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_____》中的一个片段。课文记叙了石猴从_____到成为_____的一段经历,表现了石猴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4)______,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8、给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意思不变。

(1)我们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

(2)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 )

(3)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  一个皮肤棕黑色  又瘦又小  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  弯腰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地说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常常难以估量。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给第④、⑤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以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⑦段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4第⑥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充满人情味儿的小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每一家都是这样满分5 manfen5.com在屋子里的时候满分5 manfen5.com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满分5 manfen5.com走在街上的时候满分5 manfen5.com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满分5 manfen5.com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  )的。

(1)按原文在(  )内填词语,在满分5 manfen5.com内填标点。

(2)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3)“这一种境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理解这种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这段话选自文学名著《______》,作者是______

2大虫抓人的三招是____________

3武松使出____________来应战,从这些动作可以看出他_____

A机警敏捷 B无所畏惧 C胆大心粗

4学习了本篇文章,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满分5 manfen5.com

在苇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真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却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1)在第3自然段前三句话中,用“标出描写“我们”放风筝时动作的词语。

(2)短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

(3)这只被称为“幸福鸟”的风筝,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拓展阅读。

毛泽东读书

毛泽东同志自小就热爱学习。他顽强刻苦的学习精神远远超过一般人。

毛泽东同志酷爱学习,他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在湖南一师学习的时候,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去,对着窗前熹微的晨光,高声朗读古典文学作品。等天大亮了,同学们都来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一天六节课。他每天都抓紧课余时间把必须完成的作业做好,然后就到阅览室去看书或看报。晚上,学校规定的两个小时自习时间。他总是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哲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边读边做笔记,从不浪费一分一秒。星期天,他从不白白度过,除了爬山、游泳,就去听学术讲座,有时还到一些他敬仰的老师家里去请教学业。

毛泽东同志不但抓紧时间读书,而且特别讲究读书方法。“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用得最多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他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就在封面上画一个圈做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表示他读过两遍、三遍的圈。毛泽东读书时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读书时,喜欢写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图、杠、点等符号,作批注,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遇到重要的、精辟的地方,他都要加圈加点,有时还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看法。曾经,在一本只有十万字的书上,他就用工整的小楷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和提纲。

毛泽东同志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并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孜孜不倦”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改错纠谬”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

【4】把第二自然段分成两层,用“/”标出。

【5】读第四自然段,用“____”画出写毛泽东同志采用的“三复四温”式阅读方法的句子。

【6】“曾经,在一本只有十万字的书上,他就用工整的小楷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和提纲。”简述句中的加点词“一万二千多字”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

他是一名大学老师,却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常有奇思怪想,并养成一个不良习惯:手里握着一个铅笔头,随时将所思所想记下来,从办公室、实验室到家里,到处都是他的涂鸦之作。他曾被形容为全校最不讲究的人,闹出不少笑话,直接影响到他后来的工作。

进校第十年,他四十岁,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设想,这正是他十年涂鸦的心血结晶。但当他将设想课题提交学校之后,却遭到无情的嘲弄。大伙都说那是他铅笔头涂鸦出来的邪想异说,毫无研究价值可言。别说拨给他科研经费,学校还要他倒贴卫生费呢。

他不甘心,克服种种困难,又费去十年的时光,终于做完了课题的初步测试,并且通过朋友,将测试成果递交到美国国立研究院。开始,研究院很感兴趣,但派人到学校一调查,得知他那些铅笔头涂鸦的故事,立刻对他的研究失去信任。他二十年的心血,又一次被铅笔头所误。

但他仍然没有气馁,相反,经过很多年细致入微的研究,越来越清楚研究的价值。得不到学校和研究院的资助,他自筹资金对实验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四年之后,他再次向研究院递交了已经成型的报告。这一回,研究院不仅批复了他的申请,还向他表达了歉意。在研究院的支持下,他的成果很快应用于实践。两年后,他的研究获得成功。到2007年,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基因靶向治疗技术,他因此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他,就是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这一年,他已是年届七旬的老人。

蜂拥而至的记者来到卡佩基的办公室,发现他手心还捏着那支给他带来灵感和幸运的铅笔头。言谈之中,卡佩基聊的最多的,不是他的成果,也不是他的荣誉,而是延续了四十年的铅笔头的故事。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赞美——_______ 侃侃而谈——_______  掩鼻而过——_______

3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从文章中梳理出关键词语填在横线上。

进校第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年后——____________

4请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5联系上下文,读读画线的句子,如果你就是当时在场的记者,你会如何进行采访呢?卡佩基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想象当时的情景,写两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两茎灯草》全文,回答问题。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小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次早打发几个家人、小斯,满城去报丧。族长严振先,领著合族一班人来吊孝;都留著吃酒饭,领了孝布回去。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课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段极力描写严监生临死前因见灯盏里点了两根烟草,伸出两根手指不肯断气,这属于 ( )。

A.细节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侧面描写

4作者写严监生临终为两根灯草不肯断气,其作用是( )。

A.严监生有极强的求生欲望

B.突出严监生害怕侄子瓜分他的财产

C.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严监生的吝啬

D.体现只有赵氏才真正了解他

5在下面句子括号内加入正确的关联词语。

严监生___________不肯断气,___________灯盏里点着两茎烟草。

16、课内阅读。

两茎灯草(节选)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选文画“﹏﹏﹏”的句子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代替。

2严监生临死前还仲着两个指头,他在惦记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自然段通过对严监生的_________描写,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守财奴形象。

3严监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读了这段话,你认为严监生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选文,你想对严监生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一时传言这场灾难是因为一些人吃了野生动物而引发的,人类对于野生动物都是口诛笔伐。为此,召开了野生动物各大种族紧急对话会议——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本次会议的主持人,此次全球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我们都感到十分恐惧。人们把怒气撒向了与人类共同生存了上万年的野生动物们,但是,它们也非常委屈。下面有请蝙蝠小姐来谈谈针对此次事件的看法。

蝙蝠:先生们、女士们你们好,感谢你们冒险前来参加此次会议,我先说说我们蝙蝠族的状况。我们数量很庞大,种类也很多,大部分都吃昆虫,白天不出去溜达,晚上就大吃特吃人类所谓的害虫,有的还为人类种植的各种水果传花授粉。人类还会拿我们的粪便当肥料,制作药材。数不尽的岁月以来,我们和人类都是和平相处的。然而近些年来我们遭到大肆捕杀,成为了盘中餐。其实,我们的肉很普通,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想的什么,不为温饱,是炫耀吗?真是难以理解。我们身上携带着上百种毒性极大、凶险无比的病毒,有埃博拉、狂犬病、SARS等等。但是病毒不能对我们造成多少伤害,我们与病毒之间可以达到一种平衡。可是,病毒也时时刻刻在寻找它们的寄生体,人类吃了我们,被传染病毒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常言道:常在河边走,总会湿脚的。经证实,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还有非洲的埃博拉病毒爆发,起因就是因为个别人食用我们蝙蝠而导致被传染病毒的。这些血的教训都犹如发生在昨天。但是,对于目前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是蝙蝠族的某一位传染的,也有可能是在座其它种族的某一位。在此,我代表蝙蝠族呼吁大家,团结对我们友善的人类,共同对抗抓捕我们、吃我们的人类。是的,这是在救我们,也是在救他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谢谢蝙蝠小姐。是的,“这是在救我们,也是在救他们。”下面有请让人类一段时间内避之如瘟神的果子狸先生上台发言。

果子狸:感谢有此机会上台发言,我是果子狸先生,想必每一个活着的生物都有耳闻,自人类那场灾难后,果子狸便一时名声大噪,那段时间是我们最快乐的时间,我们不再被抓被吃。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人类好像忘记那场灾难,我们又重新过上了东躲西藏的日子。我们是很多冠状病毒的中间载体,我们不知道哪一个可能会传染给人类,但是只要不吃我们,病毒绝对不会从我们这传出去。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果子狸先生。是的,“只要不吃我们,病毒绝对不会从我们这传出去。”这话掷(zhì)地有声,有血有肉,大家共同努力,让这话传遍世界每个角落。现场的穿山甲先生激动得夹克上冒汗了,你来讲两句。

穿山甲:感谢主持人,感谢在场的所有与会者,我是一直逃亡的穿山甲,那一次我的兄弟姐妹们都被抓走了,我在洞里刨啊刨,刨断了三根爪子才逃得一命。关于我身上携带多少病毒、多少细菌我就不说了,说了也没用。人类照样大吃特吃,其实我想说的是,我的甲没有那么滋补,就像人类的指甲那样。我生存的地方好多都被重金属严重地污染了,我们好多体内重金属严重超标,吃了我们的肉,将对你的身体带来隐患。所以,别吃了,你们吃掉的是自己的健康甚至是生命。谢谢!

主持人:是啊,“别吃了,你们吃掉的是自己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岁月如梭,多少年来,我们人类与野生动物们有争执有和平,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呼吁和平,别抓了,别吃了,希望人类能够尽快战胜这场病毒。现在宣布暂时散会,引发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将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的发现和研究。

(材料来自互联网)

1根据下面语句的意思,从文中摘抄相对应的词语。

1)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________

2)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现也形容落实力度大。 ________

3)作恶犯罪的头日,也指灾祸的主要原因。 ________

4)名声广泛地传播开去。 ________

2作者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野生动物的发言,要表达(或呼吁)_______

3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4根据文章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   )里打上“√”或“×”。

1)目前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已证实是因为有人食用蝙蝠而被传染的。   ______

2)果子狸是很多病毒的中间载体,也称宿主(自然生物)。   ______

3)虽然蝙蝠身上携带上百种病毒,但是蝙蝠与病毒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所以,病毒无法伤害蝙蝠。______

4202065日,国家发布公告:将所有的穿山甲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因为穿山甲的甲营养价值很高,吃了它能滋补身子。   ______

5读文中画线的语句,主持人总是重复发言人的话,这样在表达效果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夏木阴阴最可亲

游黄河

①记得村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槐树,父亲从田地里回来,就先在树底下坐上一阵,拿下头上的草帽,边扇着,边朝树缝里望望太阳,然后对母亲说,这样的天气太好了,可以把田早早地耕出来,让太阳晒两天泥土,长出的庄稼收成更好。

②在浓浓的树阴下,牛被牵过来了,鸡和鸭子自己过来了。人坐在树下,鸡就在你的脚边双翅张开,紧紧地趴在地上。这时候的牛就更有意思了,你能看到它的舌头一卷,一大把草就进了口里。喜鹊、乌鸦、黄莺都在树枝上,一会儿从这根枝条上跳到另外一根枝条上,然后就飞到顶端,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猛地飞了下来。最是麻雀,在地上跳来跳去,一会儿又飞到牛的身上,一会儿又跳到鸡的旁边,趁鸡不注意,吃着鸡扒出来的活物。

③老屋后面有一架葡萄,一到夏天,葡萄爬上木架子,满地都是阴凉。夏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大人说着家常话,小孩子围着木柱子玩着游戏,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远处的蛙声还有远处黝黑的树影,让人感觉夏天的晚上最让人富有遐想。

④夏天的雨说来就来了,农人从四面八方跑到树下,半路上跑不过雨的被雨狠狠地砸着,双手抱着头,跑到树下,猛地坐到草地上,然后躺下来,看天看云,也看密密的树叶。

⑤在田里地里劳作,阳光火辣辣地晒着,望望远处,对面纵横的山脉,一山的绿阴,忽然一朵两朵绿阴浮起来了,飘过来了,飘在你的头上,我的头上。

⑥北宋诗人秦观在《三月晦日偶题》中写道: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在村子里,最多的就是树木,谁家里的屋前屋后,都栽了树,走在池塘边、菜园边,两排高大的树,竟然是一个长长的绿阴走廊,南风正可劲的时候,高大的白杨树,呼呼的响声,就好像手风琴的演奏曲。

⑦老屋靠正墙的西边有一棵高大的白杨,午后南风起,一团树阴映照在天井里,晃荡着如同戏班子在演着大戏,我有时候,躺在堂屋的竹床上,看着那晃动的树阴,外面风起云涌,而屋子里却是安静如水,偶尔几片绿叶飞来,好像告诉我,它们是夏天的信使呢。

⑧站在树阴下,看看儿童抓着飞舞的花啊叶子啊,夏天里的暑气竟然一点都没有了。

(文章有删减)

【1】(内容概括)文章第②—⑤段描绘了四个不同的场景,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第②段:树阴下人与动物共处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

【2】新考法·做批注(句子赏析)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给下面的句子做批注。

喜鹊、乌鸦、黄莺都在树枝上,一会儿从这根枝条上跳到另外一根枝条上,然后就飞到顶端,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猛地飞了下来。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理解)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夏木”主要指村里的槐树、葡萄架、白杨树等。

B.第⑥段中引用诗人秦观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不舍。[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C.第⑥段中运用比喻,将风吹白杨的响声比作手风琴演奏曲。

D.文章主要回忆了作者在乡村度过的夏日美好时光。

【4】链接材料(主旨情感)根据选文最后一段,奇奇联想到了下面这两句诗,请你帮他分析这句诗与本文所表达的共同情感。[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诗句大意】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地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共同情感:______________

19、   握住母亲的脚

1)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你母亲的脚吗?

2)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3)青年红着脸走了。他闹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照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4)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大学。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艳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有种什么样的滋味。

5)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6)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7)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8)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   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您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9)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10)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11)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12)许多年以来,当他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崇拜者谈成功之道的时候,他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13)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_   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依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八自然段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

4从记叙的顺序来看,第四段的第一个句子属于   ,其作用是交代青年人的 为下文给母亲洗脚而终于真正地理解母爱

5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也不肯松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理解生活,明白自己的责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一写。

母亲的脚, 踩出了儿女的前程, 却送走了自己的青春;

母亲的脚, 站立成一棵大树   

母亲的脚,     ……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修改病句。

(1)夏夜,常常坐在小院里观赏星空。

(2)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3)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1、按要求写句子。

例如:

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22、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杏树发芽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在这金色的海滩上完成一座最美的雕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姑娘救了那只受伤的蝴蝶。(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妙笔生花。

题目:一次神奇的探险之旅

要求:发挥想象,选择恰当的人物(如探险爱好者、向导、异能者等)组成探险小组,结合具体的场景(如茫茫沙漠、深山老林等)、装备(如指南针、地图等)、险情(如遭遇沙尘暴、猛兽来袭等),写一写你们的探险故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