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生字按音序排列有误的一项是(  )

A.丞 驾 翎 幔 瑜 B.蹿 筷 琅 咆 跄

C.锤 胯 霹 雳 簌 D.迸 呵 镌 楷 瞑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半信半疑 情不自襟 一声不吭

B.出谋划策 养尊处优 风平浪静

C.手忙脚乱 兴至勃勃 若有所思

D.肃然起敬 烟波浩渺 优然自得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王熙凤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B.武松打虎、三借芭蕉扇、三打祝家庄都是《西游记》中的故事。

C.“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词出自《红楼梦》,比喻没见过世面的人来到陌生新奇的花花世界。

D.“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出自《水浒传》中的故事。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用读音是“zhàng”的字组词并填空。

(1)母爱如海深,有尺难______

(2)在这个法制社会,______欺人这一套是无论如何也行不通的。

(3)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便,走路时得拄着______

(4)外出野营,晚上就睡在临时搭起的______里。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的桥梁 ______的街道______的影子______的水上城市

______的妇女 ______的声音______的船只______的交通工具

6、多音字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7、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_____    dū du_____

tuī què_____   shuǐ zhài_____

nà hǎn_____   zhī yuán_____

léi ɡǔ_____     zhē dǎng________

8、古诗积累。

1.《从军行》中描写将士们戍边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现诗人对南宋朝廷失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单元我们积累的两首送别诗都以景传情,《送元二使安西》中借柳写惜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以离别后的苍茫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心中的不舍。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芳草地。

临刑前的较量(节选)

侧坐的人,( )瘦弱无力的身体,用炯炯的目光,( )着面前的特务。从离开渣滓洞到这潮湿黑暗、与世隔绝的地窖,已经将近一年。他的身体被折磨得衰弱不堪。可是,他的两只眼睛仍然炯炯有神,( )着任何危险与威胁,毫不畏缩。

“我特地来告诉许先生一个好消息。”徐鹏飞笑了笑,“我可以把真实情况全部奉告:共军分两路入川,国军全线溃退,重庆已经危在旦夕……我想,许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很高兴吧?”

“当然高兴。”许云峰毫不掩饰,由衷地笑了。

“事实完全如许先生预料的那样……”鹏飞又说道,“当局准备了炸药、雷管、定时炸弹。一旦共军进入市郊,重庆这座有名的山城,也许就不存在了……”

许云峰忽然朗声地笑了。笑声使徐鹏飞心头一惊,更使他不安。

“山城将在黎明前消失,许先生听了,恐怕很难高兴吧?”

“我丝毫不担心。”许云峰朗声说道,“我确信,在黎明前消失的不是山城,而是见不得阳光的鬼魅!雨过天晴,山城必将完整地归还人民。”

“还有一点小消息,我也不想隐瞒。”徐鹏飞再次露出奸笑,“共产党的胜利就在眼前,可是看不见自己的胜利,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许先生到了末日,是何心情?”

许云峰无所谓地笑了笑:“这点,我完全可以奉告。我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我感到自豪。我已看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满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能和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

许云峰直视对方,嘴角微微一动,露出笑意:“你此刻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许云峰不屑再讲下去。死亡,对于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 ),对跟随在后的特务,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

【1】选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之间展开的较量。

【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打量 直视 回转 回头

【3】选文中共描写了四次许云峰的笑,照样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4】你认为这场较量谁胜谁负?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诸葛亮选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船头朝西,船尾朝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字排开”是为了______

“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笑着回答鲁肃的疑问,这说明诸葛亮掌握了曹操的________性格,也说明了他对事情的结果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阅读下面三份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现在是信息社会,快速便捷的互联网将网络语言送进了我们的生活。“囧”“槑”等网络用语激活了沉睡在字典中的“死”字;“敲黑板”“开脑洞”等词语鲜活贴切地描绘了生活中的现象,充分体现了网友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锦鲤”表达了人们收获好运气的喜悦;“亲情价”表现了儿女对父母的关爱。网络语言正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朝气蓬勃的语言文化现象。

(材料二)

网络语言发展迅速,在表述率性、直接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类似“菜鸟”“弱鸡”等不雅的词语。人们在交流中过度调侃(kǎn)、恶意羞辱,使得语言的纯净,及语言背后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与优良美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位耄耋(mào dié)老人、一位公务员、一位银行职员,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语言并不仅仅是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语言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与美德的重要载体与直接表现。古人对贤者、长辈称“子”称“君”,近代以来我们称呼“先生”“您”。这不光是用语的文明礼貌,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长幼有序”“人敬人高”,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作为礼仪之邦的子孙,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吗?我们呼吁:

(材料三)

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全世界目前存有7099种语言,然而97%语言的使用者只占世界人口的4%。今年2月21日是第20个国际母语日,口号是:“尊重、守护每一种母语!”保护语言的同时,我们还要推动语言及文化的多元发展。我们深知保护母语,并不是闭关自守,墨守成规,语言自然要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解、宽容与对话的基础上,接纳、吸收,不断继承与发展,帮助人们进一步加深对语言传统及其背后文化传统的认识,让我们的母语更好地传承下去!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与一个共同话题有关,这个话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表达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把(材料二)的结尾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网络语言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能够结合材料与生活实际,条理清晰地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理解。

不灭的灯光

①我同我的班主任郑老师是邻居,她家的窗对着我家的窗。一年四季,郑老师家的灯光总要亮到半夜。

②去年秋天,学校开运动会,郑老师不但跑上跑下,组织、照顾同学们,自己也上场参加了比赛。一天紧张的运动会过后,回到家里,我累得一头栽在床上和衣睡去,母亲的呼唤把我从梦中惊醒□小辉□半夜了□脱衣裳睡吧□我向窗外望去,室外一片漆黑,唯有郑老师家的窗户透出明亮的灯光。

③国庆之夜,我看电影回来,多少人家飘出酒宴的浓香,多少人家传出欢声笑语,多少人家传来电视机的乐曲……只有郑老师家仍然亮着静静的灯光。

④严冬之夜,停电了,多少人家正好早睡一会儿。这时我注意到,只有郑老师家的窗前跳跃着烛光。

⑤一个元月的夜晩,我发现郑老师的房间破例没有灯光。我宽慰地对妈妈说:“郑老师今天休息了!”妈妈说:“傻孩子,郑老师的爱人病了,怕影响他休息,郑老师到厨房备课去了。”果然,郑老师家的厨房一灯如豆。

⑥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在我的眼前逐渐扩展,照亮了我的心,照亮了我脚下的路。

⑦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给我以温暖和力量,给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1在第②自然段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解释下列词语。

1)和衣: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例: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的内容填关联词。

1______郑老师经过一天紧张的运动会后很累,______她还是照样备课到深夜。

2______我和郑老师是窗对窗的邻居,______我对她家的灯光是那样熟悉。

4作者观察细致,抓住郑老师家秋天_________________的灯光,国庆之夜_________的灯光,严冬停电时_________________的烛光,一个元旦夜晚_________________的灯光这些细小的不同之处,侧面烘托了一位优秀教师的高大形象。“不灭的灯光”是郑老师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5用“_______”画出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6在这几年的小学生涯中,你一定遇到过像郑老师这样的辛勤园丁吧。请你编辑一条手机短信,表达你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短文。

童年乐事

我的生活兴趣很广泛,也很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

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然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是在夏季,每天晚饭后,抹抹嘴,急忙跑到大门外去张望。先是卖晚香玉的来了。用晚香玉串成美丽的大花篮,一根长竹竿上挂着五六只,妇女们喜欢买来挂在卧室里,晚上满室生香。再过一会儿,换电灯泡儿的又过来了。他背着一个匣子,里面是新新旧旧的电灯泡。拿家里断了丝的旧灯泡,贴几个钱,跟他换新的。我一直不明白,他拿了旧灯泡去做什么用。然后,我最盼望的唱话匣子的来了!他背着话匣子(后来改叫留声机,现在要叫电唱机了),提着大喇叭。我看见了,就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母亲搅不过我,总会依了我。只要母亲一答应,我又拔脚飞跑出去,还没跑出大门就喊: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

其实那个唱话匣子的,看见我跑进家去,当然就会在门口等着,不得到结果,他是不会走掉的。讲价钱的时候,门口围上一群邻居小朋友,他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讲好价钱进来,围着的人,就会挨挨蹭蹭地跟进来,北平的土话叫做听蹭儿,就是不花钱听戏的意思。

唱话匣子的,把那大喇叭装在话匣子上,然后摆上百代公司的唱片,把弦摇紧,唱片转动了,先是那句开场白:百代公司特请梅兰芳老板唱《宇宙锋》。金刚钻的针头在该退休的唱片上,磨擦出吱吱扭扭的声音,刺刺啦啦地唱起来了,有时像猫叫,有时像破锣。如果碰到新到的唱片,还要加价呢!因为是熟主顾,最后总会饶上一张《洋人大笑》的唱片,还没开转呢,大家就笑了,等到真正洋人大笑时,大伙儿笑得更凶了,乱哄哄的,唱片里,唱片外,笑成一片了。

母亲时代的儿童教育和我们现在不同,妈妈那时候交给张妈一块钱,叫她带我们小孩儿到城南游艺园去,游艺园里面什么娱乐都有,你可以听文明戏,你可以听京戏,也可以去看穿着燕尾服的魔术师变戏法儿,看扎着长辫子的大姑娘唱大鼓,看露天电影……大戏场里是男女分座的,有时观众忽然叫好,原来扔手巾把儿的,正把一束热腾腾的湿毛巾扔到楼上去,扔得美,接得准,难怪要叫好了。大戏总是最后散场,已经夜半,才雇洋车回家。

我所记忆的童年生活,都是热闹而幸福的,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快乐。

【1】阅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快乐   ( )的快乐   ( )的快乐

【2】文中写了几件乐事?并简单叙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篇讲“我听鬼故事的”情形,我虽然被鬼故事吓得呀呀乱叫,但为什么还是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追寻童年脚步

风筝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zhēng  zhèng)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明(huǎng  huǎng)的天际,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shěn视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ǎn们这些颠跑在葱郁麦田里的孩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móu划一阵,就各出心(裁 材)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jǐn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③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liáo kuò)的麦田里,旖旎(ní nǐ)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zhuī zhì)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④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修好它们。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⑤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chéng zài)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在文中括号里用“/”画去错误的读音或字形。

2读短文,根据拼音写汉字。  

hǎng huǎng________ shěn______ǎn______

móu_____划  jǐn______ liáo kuò_______chéng zài________

3请分别给②、③、④三个部分各加一个小标题。(6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做风筝的过程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序。

a.做骨架 b.勾勒图案 c.做放线 d.挑竹篾 e.烤竹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两句关于风筝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不一样的“金字塔”

提起“金字塔”,你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埃及金字塔。其实,在很多领域,人们把研究的数据进行整理,呈现出很有趣的不一样的“金字塔”。

材料一:学习金字塔

这是一项对人们学习效果的研究。研究者让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学习,两周后看看他们还能记住多少学习内容。然后,把测试结果由少到多排列,呈现了如金字塔一样的特点。

在塔尖上的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自己“阅读”的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借助“声音、图片”进行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经常进行“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进行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材料二:营养金字塔

为指导人们健康饮食,营养学家提出了饮食指南,并形象地称为“营养金字塔”。它按我们每天应该科学合理地摄取食物量的多少,在“金字塔”上进行排列。

第一层塔基是最重要的粮谷类食物,占每天饮食中的很大比重,约30%。第二层是蔬菜,约占25%。第三层是水果,约占20%。第四层是鱼肉蛋奶,可以补充优质蛋白和钙,约占15%。第五层是“金字塔”的塔尖,包括高糖、油炸食品等,约占10%,应该尽量少吃。

材料三:生态金字塔

科学家考察了生物世界的食物链,发现它恰似一座金字塔,便把这叫作“生态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绿色植物,它们是一切生物的能量基础,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绿色植物往上,便是草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肉食动物处在第三营养级上。在“金字塔”的营养级序列中,上一个营养级总是依赖于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而存在。“生态金字塔”告诉人们,大自然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绝不可能超过承载能力去供养金字塔顶端的消费者。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这个自然的法则,否则,将使人类自己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1】短文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不一样的“金字塔”。

【2】在数学课上,韩老师经常让同学当小老师,把自己弄明白的数学题讲给其他同学听。你觉得韩老师自己讲题和小老师讲题,哪种效果更好?为什么?

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效果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的好多女孩子为了追求“A4腰、水蛇腰”,天天不吃饭,只吃水果和蔬菜,她们的做法合适吗?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通过向我们介绍金字塔的构成,想要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16、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叙利奥因为睡眠不足,早上起来觉得疲倦,晚上复习功课的时候打盹儿。一天晚.上,叙利奥做功课,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喂,用心,用心!做你的功课!”父亲拍着手叫他。叙利奥睁开眼睛,继续复习。可是第二个晚上,第三个晚上,又同样打盹儿,而且情形越来越不好,不是趴在桌上睡着了,就是早上起得很迟。复习功课的时候,总是带着疲倦的样子,好像对功课厌倦了似的。父亲看到这种情形,屡次提醒他,最后甚至动怒了,虽然他是一向不责骂孩子的。

1本文选自《爱的教育》之《佛罗伦萨小抄写员》,叙利奥为何复习功课就打盹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整个故事谈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叙利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船过三峡

①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②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③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④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⑤啊,百里山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⑥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⑦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⑧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⑨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文中加点词语“漩涡”中的“漩”字我不认识,应该用_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文章②③④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三峡的_______、三峡的________、三峡的________,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⑦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这个句子将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书屋中的快乐时光

读书屋是妙妙每周必去的地方,下面这篇文章就是妙妙在读书屋中发现的,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罗兰

①从小,我就逃避午睡。

②那时候,在北方乡下。宅院很深,本来就静,午睡的时候就更静。

③做母亲的人们总逼着孩子午睡,那是因为她们自己倦了。而孩子是不知倦的。他们正对这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只不过是不敢违拗母亲,而勉强去睡罢了。

④而我,却总是在母亲睡着以后,悄悄地爬起来。轻轻地迈过那一尺高的门槛,经过开着荷花的院落,再经过开着石榴花的院落,再经过开着夹竹桃花的院落,打开通往后花园的小门。

⑤那花园真是色彩缤纷!

⑥五颜六色的野茉莉,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蓝一半红的。你简直数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而它们每一朵都像一个小小的喇叭,挺秀的花瓣中间,伸着一根顶上圆圆如珍珠的花蕊。摇曳着,款款的,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⑦而它们旁边的地上,总是躺着憨厚的大南瓜,胖胖的,笑呵呵的,享受着园中这一片静。

⑧往里去,有伸着细细卷卷的藤蔓的葡萄架和芦苇架,长着尚未成熟的葡萄或玲珑的芦苇。

⑨左边是一畦(qí)畦的菜圃。种着刚从泥土里钻出来就那么干净的小葱,和被一个无形的嘴吹得越来越紫胀的茄子。

⑩右边是花房,里面住着胆小娇贵的南方来的花。

祖母说,里面有狐仙,不许小孩子进去。我总是偷偷地往里走两三步,然后站在泥土的台阶上,想象狐仙的样子。

在我想来,狐仙是个怕被打扰午睡的老头,留着长长的白胡须,穿着白土布裤褂。

“即使他发现我进来,他也懒得干涉我的。”我想。

而且,我是多么美慕他同花朵们住在一起的福气!

从花房里蹑(niè)手蹑脚地出来,我找一个石凳坐下,看地上毛茸茸的狗尾草,或那白色细碎的野花。不知谁给它们取的绰号,叫“摔盆摔碗”。说谁要去拔它们玩,谁就会在这天打破盆碗。好在我是舍不得去拔它们的。

地上总是有很多蚂蚁。它们一向勤劳,不停地忙着。

我看着它们匆匆地赶来赶去,可以看很久。不知为什么,它们那样吸引我的注意。我并不欣赏它们那细瘦的模样,但我欣赏它们的动作,机敏、沉着、迅速而有规律。有时,我也担心它们会迷路,当我看见一只蚂蚁走得太远的时候,就用一根草茎把它轻轻地拨回来。我不知道这样是否会扰乱了它的行程,反而耽误了它的任务。

小时候的夏日晌午,总是这样过去,我从不厌倦那充满着生命欢跃的花园。

(文章有删改)

【1】(内容概括)文中“我”在小花园中都做了哪些事情?简单概括并填空。

看野茉莉→___________→逛花房→___________

【2】提供答题支架(句子赏析)妙妙用了做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请你仿照她的示例,赏析下面句子。

摘抄本

①课内摘抄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②课外摘抄

而它们每一朵都像一个小小的喇叭,挺秀的花瓣中间,伸着一根顶上圆圆如珍珠的花蕊。(第⑥段)

【批注】此句将阳光下闪烁的榆树叶子,比作沙滩上的蚌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树充满生机的样子,可见作者对榆树的喜爱。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理解)请你读一读下面这两句话,完成填空。

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祖父的园子》

当我看见一只蚂蚁走得太远的时候,就用一根草茎把它轻轻地拨回来。

——《夏午》

这两句话都描写了孩童_________的情形,既表现出了孩童内心的_________,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孩童的_________(性格)。

【4】(主旨情感)为什么说花园是“充满着生命欢跃的”?结合文章你能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一碗水

我们村后是密密的树林。

阳光透过树阴,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石壁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

这眼从石缝里浸出的泉水虽然小到只有一碗,可是一年到头都不会干涸。有趣的是,它总是满满的一碗,既不浅下去,也不浸出来。你可以一口气把它喝干,它呢,又会不紧不慢的浸得满满的。

小小的泉水虽然只有一碗,可是我们很喜欢它。我们上山割草或者采蘑菇,一定到这里歇息、喝水。我们来到树阴下,坐在石墩上,吃着各自带的午饭:粑粑、团饭,或者架起刺柴烧洋芋……你吃一点我的,我吃一点他的。树叶卷成的杯子里盛满清清的泉水,像大人一样举杯高呼:干杯

有时候,我们会看见小松鼠来喝水,看见喜鹊来喝水,看见一群竹鸡来喝水……你信不信,就连蝴蝶、蜜蜂也会来喝水!我们躲的远远的,不惊动这些树林里的小主人。

你看,小松鼠竖着尾巴,小眼睛那么亮!它喝一口水,很快地用脚爪擦擦嘴,吱吱,吱吱!好像说:好甜,好甜!

山喜鹊飞来的时候,爱在那棵青松上停一停。有一只先飞下来,鹊,鹊鹊鹊!它在招呼同伴:快,快来呀!大家都给下来,在泉水边跳着,潮湿的沙地上,留下了它们的爪印。

哟,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的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

这一碗水,老人们说它是一眼灵泉。难怪鸟儿们喝了它的水,唱得那么动听;小松鼠喝了它的水,显得那么机灵;村里的娃娃喝了它的水,一个个是那样聪明。

啊,它是大山的乳汁,它的水真甜!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xuǎn  B.xiǎn

印(

A.zhuǎ  B.zhǎo

A.yīn B.yìn

2这篇短文是围绕着什么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这一碗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加工厂。

1.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缩句)

_____________

2.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

3.师父问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

4.开学之初,学校大队部通过并讨论了队员们提出的合理建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有自己的感想。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有时一些情形会让你深受触动;有时文字中蕴含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读了《欣赏是一种善良》,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