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心所欲:任凭 B.精神抖擞:振动,引申为振作

C.眼快:迅速 D.纵横交错:奔驰无阻

2、“童孙未供耕织”中带点字正确解释是(            

A.剖开

B.脱下

C.理解,懂得

D.演算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物莫能也(刺破)

B.五千仞岳上摩天(碰到天)

C.楚人有盾与矛者(生产,制作)

D.孔君平其父(拜访)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句子,写出它们的意思。

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5、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的生活 _______的样子 _______的懊悔

_______的手 _______的头 _______的脚步声

6、用“鼎”字组成不同的四字词,并依意思填空。

1.元宵节到了,街头______,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

2.小明很喜欢打篮球,在我们学校篮球队是_______的“三分王”。

3.我爸爸是村长,他说话向来是_______

4.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形成_______的格局。

7、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它的优点是:没有细菌,没有病毒,干净卫生。(  

2.在水将烧开,水温至80-90摄氏度时,把盖子打开等水开后再煮2-3分钟,然后熄火。(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回答问题。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昏暗——(   ) 宽广——( ) 观赏——( )

2内洞一团漆黑,作者是怎样描写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的写作顺序是( )。

A. 空间顺序   B. 游览顺序   C. 时间顺序

4把你喜欢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外短文《九寨沟》,完成练习。

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山沟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千米,就到了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①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②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lán)。③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④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⑤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wèi)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了。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轻盈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到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憨态可掬:_____________

异兽珍禽:_____________

【2】写出九寨沟名字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请用文中的3个词语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用动态和静态描写,展示了九寨沟独有的美。写        是静态描写,而写        等则是动态描写。

【5】把下面的句子插入到第3自然段中,放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  )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作“五彩池”呢。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6】作者描写了哪些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的中心句是(  )。

A.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B.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

C.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

D.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11、课内阅读

手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描写大拇指形状不美的。

【2】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了说明这个性格特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例子?概括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2、课内阅读。

(节选)

每当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 闪烁)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亮 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情 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边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就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迅疾  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  结构,偏旁是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声母M,再查音节   。“的意思是   

3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

(1)三峡早晨的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丽。从晨露闪亮到露水渐逝,再到一片明丽,

读者在感受变化时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

(2)中午的景色,表现了热烈的特点。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

,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  )

(3)黄昏景色,抓住了平静的特点。翻滚奔腾的长江突然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

小溪,显得温柔可爱。(  )

4整个峡谷波光荡漾。”请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把这句话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1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的结构,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多选)。

A.排比   B.比喻   C.拟人   D.夸张

2仿照上面语段的写法,根据提示写一写。

在班干部中,________的工作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   ),不( ),也不( )。

(1)这段话选自《_______》,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3)读了这段话,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填空。

 

15、轻松阅读快车

春的消息

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过山冈,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满分5 manfen5.com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我高兴地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禁不住欣喜地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和它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是谁搔了我的面颊?

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

(1)全诗共______个小节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对____________浓浓的爱意

(2)第一小节仿佛是一个特写镜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春天的美好跃然纸上

(3)第二小节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作者把________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_换上春装飞过树林飞过山冈

(4)第三小节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戏春图:从“________”一词能体会到作者发现第一只蝴蝶时高兴又情不自禁的感情____________”和“______”这两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捉住蝴蝶的高兴又怕伤害小蝴蝶的心思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角湾离小镇五里,小镇离县城五十里。

李老师在牛角湾教了很多年书了。以前,是他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星期一到校,星期五离校,如同一只飞来飞去的候鸟。后来,他的老婆患了重病,交不起医药费,就把县城的房子卖了。这样,李老师一家人就住在学校里了。李老师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学生娃心疼老师。今天这个拿几根黄瓜,明天那个拿几个鸡蛋,可李老师坚决不收。若收下来,就一定按市场价付款。一来二去,学生娃没辙了。

春天到了,柳树发芽,桃花吐艳,山上的蕨菜也蹿得筷子一样高了。李老师的老婆忙里偷闲,隔三差五就背个竹篓,与一帮村姑大嫂去采蕨菜。小镇赶圩的日子,就拿到集市上去卖掉。有一次,李老师的老婆不小心在山上滑了一跤,一连好几天,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李老师对学生很严格,谁上课不专心,他会把眼睛瞪得溜圆;谁没完成作业,他会毫不留情地留下来。严师出高徒,李老师教的虽然是复式班,可教学质量总是名列前茅。这天下午的作文课,李老师端着一摞本子,刚跨进教室,学生娃就异口同声地高喊:“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去春游。”反了,真是反了!李老师的脸气得成了猪肝色。然而,学生娃的呼叫还是一浪高过一浪:“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去春游!”李老师挠了挠脑壳:“也好,不过你们得答应我的条件。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要写这次活动的作文。”

耶!学生娃欢呼雀跃。李老师带着一班人,来到附近的山上。但见绿树丛生,青草遍地,还有不少野花在清风中摇曳生姿。李老师提议:“我们来举行爬山比赛。”学生娃回答:“还是采蕨菜比赛吧。”李老师点点头:“好。”

学生娃一哄而散:“看哪个采得多啊。采得多的是英雄,采得少的是狗熊。”四十多个学生娃渐渐消失在绿海中,直到日头西斜,学生娃才陆续下山,手里提着一袋袋柔嫩的蕨菜,他们是有备而来呢!回到学校,所有的蕨菜过了秤,一共是九十三斤。学生娃搓着黏糊糊的手,回家去了。

第三天,李老师高兴地在班上宣布:“蕨菜全部卖掉,按市场价一块五一斤,卖了一百三十多块钱,这些钱按人头分给你们。”“我们不要。这蕨菜是野生的,不是地里种的,老师不能不收!”孩子们齐声叫道,一张张幼嫩的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容。李老师的眼眶湿润了。不久,学生娃惊喜地发现:教室里多了一个图书箱,里面放着几十本新崭崭的杂志,有作文书,也有小小说……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一来二去,学生娃没辙了。没辙: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娃手里提着一袋袋柔嫩的蕨菜,他们是有备而来呢!有备而来: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娃心疼李老师表现在哪些方面?(简要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简要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给文章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驶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短文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是( )。

A.列举的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重复词语的省略

(2)短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语意转折 B.表示说话中断 C.表示解释说明

(3)仿照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请你写一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什么才是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书籍就像繁茂的大树。伟大之书是根,大家之书是干,名家之书是枝,其余不过是叶,树叶落了,枝干犹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书”林新叶催陈叶。

书籍就像浩瀚的海洋。涉足沙滩者可以拾到漂亮的贝壳,至于海中蕴藏的无数珍奇,只有勇敢无畏的探海者才能得到。

书籍就像无价的宝石。有的价值连城,有的弃之不惜。

有可读之书,有可用之书,有可读而不可用之书,有可用而不可读之书,有既可读也可用之书。

不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厚;善于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

耳读是极为重要的读书之法。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也。但神读才是最佳境界。神读方能神解,神解方能彻悟。读书能神读,下笔才有神。

读书的过程,( )是个审美的过程,( )是个再创造的过程。读书而无创造思维的介入,不可能把书读活。

是人读书,不是书读人。人读书,可以把死书读活;书读人,可以把活书读死。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文中写书籍像________,像________,像________,运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短文中叙述的书有五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 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刚喊出 三 孩子往下一纵身 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空格中加上标点符号。

【2】船长为什么要他的孩子往海里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2)难道我们能被地震这个困难吓倒吗?(改为陈述句)  

 

(3)巴掌大的地方不能踢足球。(改为反问句)

 

(4)居里夫妇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5)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改病句)

 

(6)闪电撕破了乌云。(扩句)

 

 

21、扩句

(1)大雁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清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路将我们联系在一起(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我最熟悉的人

要求:(1)要写出这个人物的特点;(2)内容真实,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