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楷书   霹雳   携刻   思忖

B.勉励   雷台   阻挠   痴情

C.呐喊   恶劣   褂子   弓奴

D.咆哮   诡计   疤痕   瓦罐

2、《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记述了毛主席在得知爱子毛岸英为国捐躯的消息后的心情和所作出的决定,表现了(        

A.毛主席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B.毛主席对儿子的怀念。

C.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

D.毛主席对革命事业的满腔热忱

3、下面词语中,不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是(

A. 笑容满面   B. 愁眉不展

C. 神机妙算   D. 泪流满面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修辞面面观。(指出下面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这里的山,都是一座座的孤峰,有的像竹笋,有的像玉簪,有的像宝瓶,有的像剑戟,有的像公鸡,有的像骆驼,有的像观音,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吸水的大象,有的像横卧的花瓶…… _______

2.这么秀丽的山水是怎么形成的呢?传说是秦始皇为取长生不老药而赶山形成的。_______

3.南宋另一位大诗人范成大对桂林山水的评价也是: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_______

5、填空。

爷爷说,天上的星星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他们分成______________的,还给起了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1.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开始了,人们cù yōng____在一起,进行shuāi jiāo______、射箭、赛马等民族传统项目。

2.极目yuǎn tiào_______,海天xián jiē______处偶有几只hǎi ōu______出现在视野中。

3.在水手的大笑声中,猴子fàng sì______地抢走了孩子的帽子,让孩子很nán kān______

4.食指不是其他手指的fù yōng______,解niǔ kòu_______、打算盘都离不开它。

7、课文内容回顾。

(1)《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他”是____,选自老舍先生的《____》。《摔跤》的作者是____,小嘎子是一个的____人。《儒林外史》是一部古典讽刺小说,该书中的严监生是一个的____人。

(2)刷子李被作家冯骥才称为“俗世奇人”,主要通过描写刷子李刷墙时____的细节和曹小三对刷子李由________的态度变化,表现刷子李的____

8、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tuō__________下   (_____水   _____

yún_____彩   耕__________饿   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里填上标点。

2   ______”画出司马迁的飞来横祸,用 画出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句子。

3悲愤交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的是_______,“的是_______,文中表现他悲愤交加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4历史上死得比泰山还重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死得比鸿毛还轻的人物有_______、   _______  

5读了这段话,我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

10、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一本心爱的书。这个晚上没有了书,我怎么过啊?怎么办呢?唉,捡包的人你把东西都拿走也算了,要能把书还给我,我可感谢你呢。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份《中外历史知识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1】由短文标题可推知“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惋惜——(______)             难堪——(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属于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

【4】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外文段《汉字与中国心》,完成下面各题。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明 表达 表现)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__吟“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吟“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 强烈 猛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诗词的存在吗?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用“√”标出。

【2】文中横线出正确的选项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A.喜悦时

B.慷慨时

C.中秋时

D.送别时

【3】读完文段,你知道汉字有哪些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下列有趣的歇后语。

咸菜烧豆腐——______ 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

【6】我国的汉字经历了从“______——金文——小篆——隶书——______”的演变过程。

【7】读汉字小故事:一位文化水平不高的男青年在外谋生,因下雨,给家里人写信:“人家有命,你儿无命。你儿无命,难归家门。家中有命,快快送命。家中无命,快快买命。”这位男青年因为不能准确地写出“________”字,闹出了笑话。

12、阅读课外短文。

《泥人张》(节选)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见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来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来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个儿。

【1】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写的是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描写的方法。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

【3】“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中“戳”字用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泥人张使用怎样的办法来“回报”海张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泥人张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随意—______ 自由—______

【2】读画线句子,这几句话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体现了这些事物共同的特征是________。(填序号)

A.愿意 B.美丽 C.自由 D.明亮

【3】这段话写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秋的原野

窗外飘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信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 ,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这美好的天色。塘边是开满白花的芦苇丛。忽然从芦苇丛里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很是天真烂漫,或许是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颈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把水面荡漾起 ,也为大自然的画卷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或许是喝了过量的酒,或许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 似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稻回,好似 。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不时传来农民们一阵阵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的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炊烟,跨上牛背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1】选择恰当的短语把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B.一圈圈的波纹 C.一团火焰 D.一块蓝宝石

【2】读短文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1)本段描写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对这些事物的描写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本段的拟人句抄下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批注出你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   ),不( ),也不( )。

(1)这段话选自《_______》,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3)读了这段话,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填空。

 

16、阅读文学类作品《番茄太阳》,完成题目。

“番茄太阳”

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踣无比。

附近有一个小型菜市场,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个女孩儿守着摊位。那女孩5岁左右,是个盲童。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

我去菜场差不多总是中午,这时摊上没什么人,那位年轻的父亲拉着小女孩的手,在面前各种蔬菜上来回抚摸,耐心地说:“这是黄瓜,长长的,皮上有刺;豆角呢,扁扁的,光滑点;番茄很妤看,圆圆的……”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

时间久了,我就和这家人熟了。小女孩叫明明,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听亲戚说城里大医院可以换角膜,为了让孩子复明,父母就带着孩子到城里来了。

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

有一次,明明突然问我:“阿姨,你是用双拐走路的吗?”我一愣,这聪明的孩子,她一定听出了我拐杖的声音。

接连下了几场雨,终于睛了。阳光很好,碧空如洗,树叶绿得发亮,明明的妈妈感叹道:“天气真好啊!

“是啊!太阳总算出来了。”我说。

明明好奇地问:“阿姨,太阳是什么样的?”

我想了想,说:“太阳很温暖,很大很圆,早晨和傍晩是红色的……”我忽然想到明明根本不可能知道颜色,就住了口,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明明的爸爸挑了一个大大的番茄放在明明手上,说:“太阳就是这样的,你摸糢看。”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日子过得很快,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比如天上的云怎么飘的,雨什么形状……我耐心地回答着她,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有一天我去买菜,明明的妈妈高兴地告诉我:他们要走了,有人为明明捐献了眼角膜,医生说复明的机会很大。

要走的时候,明明轻轻地拉住了我的袖子说:“阿姨,你过来,我和你说句话。”我弯下腰,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她的小嘴呼岀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那个正午我坐在窗口,看满街的车来车往,眼前总浮现出明明天使般的笑脸。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1“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让我感到温暖的原因是(   )。

A.一对年轻夫妻为了女儿在异乡奋斗

B.夫妻俩忙碌,女孩很懂事不吵闹

C.小型菜市场中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D.父亲教女孩辨认事物,妈妈在旁边笑,一家子其乐融融。

2明明让“我”看着隐隐心疼,是因为(   )。

A.父母带着她卖菜。 B.父母带着她带城里来了。

C.她知道番茄太阳长什么样。 D.她长得挺漂亮,却是个盲童。

3造成作者的心情无比灰暗的原因是(   )。

A.邻居态度不好,作者心情灰暗无比。

B.作者腿脚不便,心情灰暗无比

C.作者临时租住在旧楼房,生活艰难,心情灰暗无比。

D.作者看到明明是个盲童,心情灰喑无比。

4为什么“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我为自己尚未恢复健康而难过。

B.有人为明明捐献了眼角膜,我很激动。

C.我不知道该如何向明明解释太阳是什么样,很慌张。

D.明明的善良让我无比感动

5“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一句中“番茄太阳”暗指(   )

A.火红的太阳 B.明明开朗、乐观、美好的心灵

C.暗指明明 D.明明的承诺

6文中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

A.灰暗  快乐  温暖  感动 B.灰暗  温暖  快乐  感动

C.灰暗  快乐  感动  温暖 D.灰暗  温暖  感动  快乐

7为什么说明明的笑脸,是最美的番茄太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番茄太阳”?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________”呼应,既反映出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受到事物__________的心理。

2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在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①肥胖的黄蜂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向云霄里去了。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

“窜”字显示速度________,又来得________

3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文字表现了童年时代的“我”对百草园的________之情。

18、阅读益智园。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耍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妤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落笔写下“人”这个字,不禁肃然起敬,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用笔画组成的美妙图画,这些由横竖撇捺构成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它们在瞬间走进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 )如峰,或( )如溪,或( )如海,或( )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汉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啊!

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我坚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汉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爱。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

(2)赞叹不已: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依次填入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清亮 挺拔 凝滑 浩瀚

B.凝滑 浩瀚 清亮 挺拔

C.挺拔 凝滑 清亮 浩瀚

D.挺拔 清亮 浩瀚 凝滑

【3】用“﹏﹏﹏”画出文中的设问句。

【4】“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这句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它们”不是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

【5】短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汉字的特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窄(   ) 快(   )   拥挤(   )   倒退(   )

3用一个成语代替文中划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纵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画出来,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6选文侧重地是( )描写。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7下列哪个方面不是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   )

A.行船的速度极快 B.在极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地穿过。

C.能做急转弯 D.来往船只少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6分)

(1)对少先队员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改为肯定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3)你和我去老师那儿。(改为祈使句)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喂!老头,去博物馆怎么走?(改换成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巨响把我吓了一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我明天去书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落下来。(至少两处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热情地帮助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改为双重否定句,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花性格孤僻。他在学习上有股钻劲。(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溪水多么清!(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同窗多年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对这种浪费粮食的现象,难道我们能容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难道不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难道不是因为他马虎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题目:我最喜欢的______________

要求:1.请补充完整题目,如可以填电视栏目、一本书、一个人、一个景点、一种动物或植物等。2.突出自己喜欢的原因,感情真挚,条理清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