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操曾在哪次战役中“割须弃袍”?( )
A. 潼关 B. 赤壁 C. 巨鹿 D. 官渡
2、下列句子的说法有错误的是_____。
A. “美丽的桃花姑娘不知为什么羞得满脸通红。”是拟人句。
B. 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单词。句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C. “对称的古都”是北京,“花都”是巴黎,“狮城”是新加坡。
D. “在美术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使我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句话有语病,去掉“使”就可以了。
3、对联是汉字运用的独特形式,与“风吹水面层层浪”对应的下联是( )
A.画眉登枝声声脆 B.细雨飞檐声声响
C.飞霞落影片片红 D.雨打沙滩点点坑
4、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______)声不(______) 一(______)见血 (______)然起敬
(1)老师(__________)地指出了他的错误。
(2)犯了错误的小明,站在妈妈面前,脸涨得通红,低着头,(__________)。
(3)看着五星红旗缓缓上升,我们不禁(__________)。
5、多音字组词。
供gōng( ) gòng( )
6、看拼音写词语
yí tài duān zhuāng yuǎn tiào jùn mǎ zhē yǎ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zǔ dǎng fēi chí liáo kuò zàn xǔ bǎn dè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yāo he líng dāng huī fù chén shuì shēng chù dēng tǎ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7、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小嘎子和人shuāi jiāo(__________),一向zhàng(________)着手疾眼快,想qī fù(__________)小胖墩儿动转不灵,伸出jiǎo wàn(__________)去钩他的脚,结果自己摔了个仰面朝天。
2.严jiàn shēng(__________)wú yí(__________)是个吝啬鬼,hóu lóng(__________)里说不出话来,用手指向zhí ér(__________)示意,不挑去一茎灯草都不肯死。
8、日积月累。
1.诗词能叙事,李白说:“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诗词能绘景,王维说:“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奔腾不息的黄河,我想到了陆游的诗句:“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古诗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探险船绝处逢生
1930年夏天,一位名叫约翰·佩德的英国船长带领着16名船员坐重2500吨的“高斯号”探险船,开始了南极探险的征途。
探险船刚到南极,便遇上了特大暴风雪,温度直线下降,船员们一觉醒来,发现他们的探险船已被封在一望无际的冰面上了。
船员们想尽一切办法破冰,先用炸药,后用镐子,但冰始终纹丝不动。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淡水、粮食越来越少,大家焦急万分。约翰船长已经有好几天睡不着觉了。一天,他躺在床上,随手从床头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打发时间,这本书名叫《富兰克林自传》。
书中先是描写富兰克林的幼年生活,内容很有趣。看了一会儿,他突然看到一节描述富兰克林做科学小实验的故事:
一天,天下着大雪,待天放晴后,他找了几块黑白碎布放在雪地里,几个小时后,黑布深深地陷入积雪里,而白布仍“躺”在积雪上丝毫未动。这就证明了一个普通的物理原理: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是黑布吸收的太阳能使雪融化了。
船长恍然大悟,他连忙冲出船舱,把大家叫醒,告诉他们这一原理。天刚破晓,所有船员一起动手,把船上所有的黑色东西——煤屑、黑布、锅炉烟道中的黑灰,全都倾倒在船前方的冰面上。苦战了两天,一条长约2000米,宽10余米的“黑色大道”铺成了。
暴风雪过后,阳光灿烂,“黑色大道”上的坚冰吸收了“黑色物体”中的热能,逐渐融化了。船员们欢呼雀跃,激动万分。“高斯号”探险船终于绝处逢生,驶向新的航程。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______
(2)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_______
【2】“高斯号”探险船为什么会处于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斯号”探险船是运用什么原理脱险的?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4】这篇短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原(节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选段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________
②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________
③一群群马飞快地奔跑。________
(2)从选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是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作品《________》。
(4)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
(5)选段中的“玻璃的带子”指________,写出了它________的特点,破折号表示________。选段中的“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________。“彩虹”形容________,读了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
11、课内片段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操纵自如”在文中指___________。画“ ”的句子用一个成语表示是:_________。
【2】找出选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3】选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作者运用了( )描写,再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
A.静态 B.动态
12、知识巩固。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1】默默无言的含义_________
【2】作者眼中 “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林黛玉进贾府(片段)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 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 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 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曹雪芹《红楼梦》
【1】这段文字中王熙凤的肖像描写的作用是( )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
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2】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 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 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3】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变化是:___________。
【4】文中贾母以“凤辣子”介绍王熙凤,流露出贾母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相,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当胖墩我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给加点字注音。
两个人走马灯似________的转了三圈
【2】小嘎子与人摔跤的特点是________。
【3】文中的“枪”和“鞭”加引号是说明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词语来描绘小嘎子的摔跤过程。
起初________,后来 ________。
【5】在这里,作者是通过________ 描写和________ 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6】读画线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的人物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人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 “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鉴定:________
②罕见:________
③至宝: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奉献—________ 欺骗—________ 戏弄—________ 来历—________
【3】卞和把玉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他们砍掉他的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最是榜样励初心
①2019年10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榜样4》专题节目后,张富清、李连成、黄文秀、唐真亚……一连串闪亮的名字在祖国大地上广为传颂。
②榜样如泉洗初心。张富清老亼深藏功名,默默奉献,一生恪守入党初心。直到他95岁政府登记退役军人信息时,人们才发现,身边这位“不起眼”的老人,竟然是一位荣立过“特等功”的“甲等战斗英雄”![A]他当战士,入党是为了能当“突击队员”,扛着炸药包去炸碉堡;他当干部,对自己说,艰苦的地方,党员不去谁去;他深藏功名,总是说:“和牺牲了的战友相比,我没有资格在人民面前显摆。”
③榜样如镋照初心。李连成今年69岁,个子不高,黑瘦,一口豫北乡音。1991年,李连成被推选担任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攴部书记。当时,村里还有不少人家连孩子上学家人看病都没钱。20多年心甘情愿“吃亏”,他把“只长盐碱不长庄稼”的西辛庄村变成了年产值超10亿元的省级“明星村”。还记得1999年,村里重新规划建设,选宅基地时,村南有个大臭水坑,3米多深,给谁谁不要,李连成就自己选到那里。短短一年零八个月,全村就规划建设完毕。[B]李连成搬家时,村民抬着匾送到他家,上面写着:一身正气,甘心吃亏为百姓;两袖清风,心底无私好楷模。
④榜样如旗引初心。当参与“嫦娥四号”研发的群体代表叶培建、孙泽洲、刘适走上演播台时,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是他们两代航天人,为我们托起了“飞天揽月”的中国梦。当掌声和鲜花簇拥着这个英雄团队的时候,有谁知道为了完成试验,从白雪覆盖的北方林海腹地到黄沙遍地的西部戈壁深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C]又有谁知道,仅在发射场的92天里,“嫦娥四号”研发团队每天工作将近12个小时,完成了17个专项试验、131项主线任务、212小时着陆器加电、99小时巡视器加电等任务……可以说,条件艰苦的沙漠戈壁、林海雪原是他们的试验场,神秘莫测的月球、火星、土星是他们的目的地。一片冰心映照着中国航天崛起的轨迹。
⑤谁是真正的英雄?《榜样4》为我们找到了“真心英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要在意灿烂的星河里,“我”是哪一颗;不要计较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祖国铭记,江山丰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深藏功名:_________________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
【2】理清文脉。作者从三个角度呈现榜样的力量,请从中提炼信息补充表格。
人物 | 事件 | 关键语句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榜样如泉洗初心 |
___________ | 甘于“吃亏”,带领百姓走上致富路 | ___________ |
“嫦娥四号”研发团队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3】作批注是常用的阅读方法,请从短文中[A][B][C]三处任选一处作批注。
我选_____处,我的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
【4】你在生活中、新闻媒体中应该也了解到不少人民的好榜样,请模仿第②③④自然段开头的写法,简单列举一例。
榜样如光______初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学类文本阅读。
迎着风走
①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兴冲冲地赶去探险。他们爬上山坡时,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一进洞,他们便被洞中的天然钟乳岩所吸引,一路观赏,不觉越走越深。虽然岔路很多,他们并不害怕,每到一个岔路口,他们都会留下一个标记。
②不知过了多久,手电筒的光暗下去时,他们还没有走到岩洞的尽头。于是,他们决定往回走。走来走去,才发现迷了路。每一个岔路口都有标记,每一条通道都似曾相识,他们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③终于,他们的手电筒全熄灭了,周围一片黑暗。一开始,他们还想寻觅洞口微弱的光亮,可是走到哪里都是无尽的漆黑,他们互相牵着的手已经沁出了汗水。夜光手表显示已是下午六时,外面应该暗下来了,而且他们被饥饿包围着,原以为洞不会太深,所以他们没有准备食物。绝望渐渐爬上他们的心头。
④沉默了一会儿,领队忽然问谁有打火机,有人将打火机递给他。他点燃打火机,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看着那簇火苗。忽然,火苗微微地倾斜了一下。领队看了一下,熄灭打火机,带着大家向与火苗倾斜相反的方向走去。就这样,每到一个岔道口,他都用打火机微弱的火苗捕捉那一丝微风。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可是打火机里的汽油很快便用完了,人们的心再度沉下去。
⑤领队忽然脱光上身,站在岔道口,静静地感觉那极微弱的风。其他人也纷纷效仿,就这样,他们又走了许久。风渐渐大了起来。终于,他们找到出口,人们纷纷赞叹领队的智慧与冷静。
⑥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挫折与磨难中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从。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逃避,可是路越走越艰难。人生际遇就像故事中黑暗的岩洞,只有迎向生活的风雨,我们才会在没有光亮的情况下找到光明的出路。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滋于言表: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足无措: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领队分别用_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法,带领大家在黑暗中找到出口,领队的智慧与冷静受到大家的赞叹。
【4】读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可是打火机里的汽油很快便用完了,人们的心再度沉下去。”联系上下文,此时,人们的心里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比阅读
(一)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是,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 。”
(二)
一次,著名钢琴家李斯特到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演奏。演奏开始后,沙皇还在和贵族小姐们聊天儿,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乐声一停,沙皇回过神来,忙问李斯特为什么不弹了。李斯特欠身答道:“陛下说话时,臣理应缄(jiān)默。”
【1】(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即话里隐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读短文,再做一做练习,体会言外之意的奥妙。
(1)文段(一)末尾少一句话,下面①、②两句话,你认为哪一句放在该处更合适?(_____)
①必须连连脱帽 ②不得不连连脱帽
(2)文段(一)中大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二)中李斯特的话暗含了一个什么道理?(_____)
①专心、安静地听演奏是对别人的尊重。②作为臣子,必须尊敬陛下。
【2】(拓展迁移)选文中的大师和李斯特在语言运用上都讲究了一定的技巧,都有其言外之意。请你将下列语句中人物的言外之意写出来。
(1)李大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被你锦上添花了。”
刘阿姨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管漏得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住户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他懒洋洋地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这位住户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
这位住户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密西西比河风光(节选)
①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远处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②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到处都是各种颜色的树木花草,散发着各种气味。大树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在树下交错生长,往树枝上攀援,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槭树延伸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林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桐,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③丛莽中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在小路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而醉态酩酊的熊,它们在树下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来回走动;黄嘴的绿鹦鹉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里达茉莉上熠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
【1】阅读短文内容,概括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不同。
西岸:________________ 东岸: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短文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侧重的是 描写。请在文中用“ ”标记出相关词语。第②段话侧重的是 描写。第①段话则是 。
【3】在短文中用“﹏﹏﹏”画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4】请说说文中第②段划线句写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看着别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高兴。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改为转述句:
(3)天空下着大雨。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民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明.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乐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把下面一句话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
土匪打伤了我的眼睛,请您给治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
鲁肃说都是诸葛亮自找的,鲁肃帮不了他的忙。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____________
(2)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____________
23、题目:这件事_____________我
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教育、改变、感动、激励、影响”这五个词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围绕这一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要求叙述具体生动,写出真情实感,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