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中的“置”,与其他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推心

B.之不理

C.一笑

D.奇妙装

2、对课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范成大,描写了农村初夏时紧张的劳动气氛,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B.《稚子弄冰》作者是杨万里,这首诗写了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把稚子的喜乐与失望写得栩栩如生。

C.《村晚》作者是陆游,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祖父的园子》作者是萧红,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3、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门) (小路) (可怜)

B. 成千百(多,满) 经风霜(充分) 蹑手脚(放轻脚步)

C. 化险为(平安) 饥寒交迫(交织) 日夜程(加倍)

D. 望湖楼下水天(如果) 尝胆 (柴草) 身解数 (全部)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结合意思写出词语

1.改换位置,从一方移到另一方。(   )

2.看守瞭望。( )

3.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

4.神圣而纯洁。( )

 

5、组词,并用所组的词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我家的_____边长了许多野花野草。

2.我叔叔的_____年龄达十年,车计很好。

3.这马跑起来的_____实在太快了。

4.大街上人太多了。好_____啊!

5.这个卖包子的店_____很好。

6.妈妈和朋友_____的声音好大啊!

6、看拼音,写词语。

línɡ lì   bĭ shì cōnɡ lόnɡ xì nì yì chόu mò zhăn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juān zènɡ  zhān yǎnɡ   jí dù pī zhān   jiĕ nánɡ xiānɡ zhù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7、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___虚度时光的人,___会一次又一次脸红。

(2)___对人民有益的工作,___应该去做。

8、请指出下面句子用了那种修辞

1.是给我的吗?这是怎么回事?(  

2.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  

3.菩提树上的彩灯,庄严华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  

4.音乐在空中流淌。(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小学记忆

关于我自己,还能回忆起几件小事。首先,我做过一次生意。我住在南关佛山街,走到西头,过马路就是正觉寺街。街东头有一个地方,叫新桥。这里有一所炒卖五香花生米的小铺子。铺子虽小,名气却极大。这里的五香花生米(济南俗称长果仁)又咸又香,远近驰名,我经常到这里来买。我上一师附小,一出佛山街就是新桥,可以称为顺路。有一天,不知为什么,我忽发奇想,用自己从早点费中积攒起来的一些小制钱(中间有四方孔的铜币)买了半斤五香长果仁,再用纸分包成若干包,带到学校里向小同学兜售,他们都震于新桥花生米的大名,纷纷抢购,结果我赚了一些小制钱,尝到做买卖的甜头,偷偷向我家的阿姨王妈报告。这样大概做了几次。我可真没有想到,自己在七八岁时竟显露出来了做生意的“天才”。可惜我以后“误”入“歧途”,“天才”没有得到发展。否则,如果我投笔从贾,说不定我早已成为一个大款,挥金如土,不像现在这样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斤斤计算了。我是一个被埋没了的“天才”。

还有一件小事,就是滚铁圈。我一闭眼,仿佛就能看到一个八岁的孩子,用一根前面弯成钩的铁条,推着一个铁圈,在升官街上从东向西飞跑,耳中仿佛还能听到铁圈在青石板路上滚动的声音,这就是我自己。有一阵子,我迷上了滚铁圈这种活动。在南门内外的大街上没法推滚,因为车马行人,喧闹拥挤。一转入升官街,车少人稀,英雄就大有用武之地了。我用不着拐弯,一气就推到附小的大门。

——节选自《季羡林全集》第四卷

1作者回忆了哪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义,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远近驰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中画线的部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自己没能坚持从商非常懊恼,对斤斤计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非常厌倦。

B.这段文字,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儿时的纯真、可爱无比的怀念。

C.文中“投笔从贾”是指扔掉笔,不做文人,做商人。

D.“双引号”有多种作用,在这里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4反复读一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并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觉得季羡林先生的语言风格是( )

A.平白浅近 B.优美绚丽 C.讽刺辛辣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52张报纸

袁老师心情不好,因为丢了一张报纸。

报纸是在班上丢的。那天,班上出黑板报没有材料,袁老师便从学校图书室借了几张报纸。谁知,取回来的时候却少了一张。袁老师本以为是某个学生拿去看,忘了还,也没太在意。但后来,他几次在班上问起报纸的事,都没人吭声,才知道,报纸bú yì'ér fēi( )了。

其实,袁老师绝对不是那种吝啬到一张报纸都斤斤计较的人。袁老师是很大方的,只是这报纸是学校的。图书室也催了好长时间,袁老师实在是过意不去。

同学们七嘴八舌开了:“袁老师,您需要的是哪份报纸?我家或许有。”“袁老师,您说是什么报纸,我可以去报社邮购。”……袁老师有些感动,但他还是坚决地说:“你们都别说了。报纸不重要,我只希望拿了报纸的同学能给我一个解释,丢了还是怎么了,我不怪你。我是你们的老师,教你们知识,但更需要教你们做人的道理。”一整天,班上都在议论那张报纸,也有许多同学向出黑板报的同学打听,看着袁老师急,大家也急。

当天夜里,班长王小明来到袁老师家中。“袁老师,那张报纸……是,是我拿的。前些天见您要得不紧,我以为无关紧要……现在,我把它带来了……”

袁老师看了看报纸,沉默了片刻,说:“谢谢你这么晚还将报纸送来。快回去吧,学习要紧。”

出了老师家门,王小明很nà mèn(   )儿:自己准备的台词怎么一句也没有用上?老师怎么一点儿也不怀疑他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呢?而且,自己来时,怎么好像看到班上的“捣蛋鬼”张强正从老师家出来?

接下来一个多星期,没人再提那张报纸。

班会课。大家都低着头。袁老师很平静地说:“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看一样东西,请大家都抬起头来——

这时,袁老师捧出一叠报纸,声音有些颤抖:“上个星期,我一共收到了52张报纸……”袁老师的眼里充满了泪水,台下52双明澈的眼睛里也有异样的东西在闪烁。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1)形容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

(2)与急切的、重要的事情没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中“自己准备的台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中加点词“异样”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一个“捣蛋鬼”张强从老师家出来的细节。请你展开想象,续写出张强当晚与老师见面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句子,完成练习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1】这儿句话描写了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突出了傍晚牧场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写。

放学后的校园 下雪的早晨 母鸡喂小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景阳冈》节选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  ”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巴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

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1】这两段话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跟武松有关的故事,比如: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中描写老虎拿人的主要动作是:_____________,武松躲避老虎的主要动作是:_________,武松打虎的经过体现出了武松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我可以推测出“霹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一兜兜将回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请用“______”画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

【5】说说,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武松_______的性格特点。

13、阅读故事,完成练习。

三国时期,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挥师出祁()山,准备一举攻灭曹魏政权。但是由于蜀将马谡()失守街亭,彻底打乱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使他非常被动,他只好率领大军退守西城。

司马懿攻占街亭、列柳城之后,率领十五万曹魏大军,直奔西城杀来。这时,诸葛亮身边已经没有得力战将,只剩下一些文官。他带来的五千军马,已派走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两千五百士兵留守在城中,以备不时之需。官员们听说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杀来,个个吓得大惊失色,魂不附体。诸葛亮于是登上城楼一看,只见东北方向尘土扬天,显然魏兵已向西城杀来。诸葛亮仔细分析了一下,觉得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要拼死抵抗又缺兵少将,形势十分危急。在这紧要关头,诸葛亮并没有慌乱,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然后就下令:把城头的旌旗全部藏起来;诸将各自坚守岗位,不得慌张,否则立即处死;大开城门,让一些士兵装扮成老百姓,在街道上洒扫,也不得惊慌乱动。诸葛亮自己则端坐在城门楼上,羽扇纶(ɡuān)巾,焚香抚琴,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司马懿的大军很快就来到西城之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烧着香,弹着琴,还有两个童子伺候两旁,城门内外,也只有二十多个百姓,只顾低头洒扫,脸上毫无惊慌的神色。司马懿见此情况,怀疑城中有重兵埋伏,于是就急忙下令退兵。

1这个故事写的是著名的(   )。

A.空城计 B.声东击西 C.西游记 D.连环计

2从这篇文章中找出三个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歇后语中有两句与本故事有关,分别是________

①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②半夜里弹琴——暗中作乐

③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④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4司马懿的大军来到西城之下时,看到诸葛亮在做什么?把有关句子画上“   ”。

5为什么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能骗到司马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现代文《十根手指》(佚名),完成习题。

我的十根手指,由指甲、指肉、指神经等组成,这真是“麻崔虽小,五脏俱全”。

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全身上下,它们是最忙碌的: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天天如此,不厌其烦,使得我的脸蛋干净整洁;肚子饿了,它们就去淘米、洗菜、生火;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对嘴巴是个极大的诱惑,口水流得都有三千尺长了,手指却还在忙活着,它们既要招呼其他人,又要舀汤盛饭,好塞住着急的嘴巴;酒足饭饱,嘴巴、肚子都满足了,手指还要做家务,刷锅洗碗,分类叠放杂乱的东西,再拿湿毛擦桌子、椅子,而后抄起扫把,像孙悟空抡金箍棒那样抡两圈,五根手指在上,五根手指在下,抓牢了,“唰”扫起来。头疼了,它就揉揉;腿酸了,它来捶捶。

我的手指如此好,从不索求东西,也不抱怨南北,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可我却不明白它的好。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弄脏了它,瞧它可怜得一一打扮了别人的体面,自己却落得灰头土脸的下场;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对捶,让它们互相残杀,任它们“鼻青脸肿”。

终于有一天,它们生病了,无力做任何事情,连拿杯子都是抖的。全身的器官,除了它,其他都是被服侍惯了的主,自己都管不了,谁还会管它。一天,两天⋯⋯大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大声哭叫着。无奈,我只好暂时请了别的“手”来应急。手指终究还是自己的好。请来的,也勤快,也懂事,就是不合心,不懂我。要么菜里放的盐多了,要么饭煮得过烂了,再就是喝的水里糖放得少了,我明白这十根手指的好了。希望它们快点好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默默无闻:________________

(2)服侍: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请你举出两个体现这一特点的例子。

【3】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_____句,起_____________作用。

【4】请你用几个词语概括手指的惨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来的手有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要爱护我们的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它的重要

B.凡事自己动手,不要请他人帮忙。

15、课内阅读。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在文段中的“□”里加上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漆黑——________ 沉睡——________

【3】本段主要描写了荷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真正的荷兰”主要表现在( )

A.挤牛奶的人十分认真。

B.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C.夜晚的宁静。

16、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祖父的园子(节选)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蝴蝶随意地飞”中“随意”的意思是____,还能用_____ 一词替换。

【2】读画“_____”的句子,回答问题。

(1)大树和土墙真的会发出声响回应“我”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

(2)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4】在“我”的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______的。“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小时候特别想不明白几件事

①雷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就是“好人好事”的意思。

②小孩子比大人怕烫得多,我觉得烫得不敢摸的东西,妈妈总是很轻易地拿起来。

③我从来不吃哥哥吃剩的东西,因为不卫生,但如果妈妈再咬过,我就为卫生了,可以吃。

④据说屋子里面打伞不长个儿,我就从来不敢在屋里把伞打开。

⑤医院里到处是病菌,一张嘴就会有病菌飞到肚子里的,所以每回进了医院,我就老实了,一句话都不说,生怕病菌会飞进肚子里。

⑥为什么4+3=7,3+4还是等于7呢?看上去明明是两道不同的题呀!那时我三岁,我家人老是想教我学灵敏,我非常不合作,他们就经常威副恐吓。我往往刚背熟4+3=7,大人就一脸狡猾地看着我阴阴地笑,然后就说:“那3+4=?呢?”我一害怕就糊涂了,觉得大人那样的表情,就说明答案一定和4+3是不一样的。然后大人气急败坏,我又终于搞清楚3+4=7,但是大人又回到上面的表情,我就有如上面的思索,然后就又一次恶性循环……那时自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孩。

⑦小孩子是从妈妈的肚脐眼里还是胳肢窝里钻出来的?小时候我妈妈也说过我是从垃圾堆旁边捡来的。我就经常旁敲侧击地问姐姐,可气啊,她居然也这么说。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后来我妈再说我是亲生的,我都不信了,最后倒是我妈先急了。

⑧小时候常听到“失眠”这个词,总理解为“湿眠”,也就是尿床的意思。

⑨小时候什么都不怕,就怕床底地下藏着台湾特务。

⑩小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很爱吃松花蛋,也就是皮蛋,当头一次听说松花江的时候,羡慕得不得了,一心向往着漂满松花蛋的江面……真馋死了。

11我小时候特强壮,没有得过病、住过院什么的,后来我表姐住院开刀,我看了 打麻醉的她耷拉了脑袋,羡慕地说:“生病真幸福啊,我连医院都没住过……连表姐都住了!”我妈妈就给我一个耳刮子……

12总是搞不清“生前”是啥意思,明明是死前嘛,呵呵……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易(   ) 老实( )糊涂(   )

经常(   )强壮(   )幸福(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气急败坏:

旁敲侧击:

(3)作者小时候想不明白的事,有几件?哪件你觉得最有意思?

 

(4)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5)你在儿时有没有想不明白的事?请列举几个,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18、认真阅读短文,用心感悟,完成练习。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电视画面上有一个水龙头,正在艰难地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水就枯竭了。然后画面上出现了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水。随之出现的是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水是生命之源,   地球上没有水,那么地球母亲   不会孕育出我们人类的子孙万代。因为最早的原始生命是在海洋中孕育形成,逐渐扩展到陆地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水。   我们每天要喝水,粮食的生长离不开水,工业生产离不开水,   说,水是生命的摇篮。水还是大自然的“空调器”,炎热的夏天,正当人们感到酷暑难耐时,来一场雨该有多痛快啊!走到海边,海风习习,一扫酷热的情绪;当寒冷的冬季到来时,海水把储存的热量源源不断地送给它周围的陆地……这些都是水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近年来,由于气候越来越恶劣,易门已经连系四年干旱。干旱造成了庄稼绝收,水库缺水,很多学校的学生喝不上水,现有的积水越来越少。假如干旱持续,我们将无法生存,为了我们的生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宣传:大家要爱惜水资源,保护生命之水。其实,不光在这一天,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应该珍惜每一滴水,用实际行动珍爱生命之水。

1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结合短文,理解词语。

酷热﹣_____

枯竭﹣_____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短文的横线上

只要…………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

4为了我们的生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作用?请你写上恰当的内容。

_____

5引号的作用有三个: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讽刺和否定。④表示特定称谓。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下面的句子中引号起什么作用?请把序号填在句子后的横线上。

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_____

②水还是大自然的空调器”。_____

6为什么说水是生命的摇篮”?

_____

7为什么说水是大自然的空调器”?

_____

8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等。

这样写的好处   

92自然段中可以看出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10谈谈你对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这句话的理解。

_____

11水资源正在日益减少,面对日益加重的干旱,假如你会克隆,你准备怎样做?

_____

19、阅读理解。

泥活

①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  ”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 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向下压去。

【1】第①段文字中,用了两个比喻句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请用“______”画出来。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从加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___”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冯大刚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瑞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淹没了村庄

①改为字句

②改为字句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或反问句。①洞里空气稀薄,怎么能工作呢?(改为陈述句)

②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改为反问句)

(3)用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4)广场周围,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招展。(修改病句)

(5)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

(6)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

(7)这幢楼真高啊!(改为夸张句)

(8)威尼斯入睡了。(把句子写具体)

(9)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人家。(缩句)

(10)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间接叙述)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2、照样子,改句子。

例:你们不能这样做。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1)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第一至第四单元中,我们学过五首古诗(词),我能把我最喜欢的一首默出来 .(5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