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丞认  破晓     巍峨锥奇 B.拨草  水瓢   风欺雪压

C.桑叶  瞎闹     烟波浩渺 D.逛街  收割   相应成趣

2、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按照作者的思绪写的,先回忆了在故乡的几件趣事:数星星  摇知了  看月亮  梦月亮 ,接着用对比的写法描写了 他乡的月亮 与 故乡的月亮 的不同,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B.“我现在年仅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中“耄耋”指80岁。

C.“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作者这么说是因为“月亮”象征着团圆,自古以来都和思乡联系在一起,所以,提到故乡必然提月亮,提到月亮必然勾起思乡之情。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选自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月夜忆舍弟 》意思是: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

3、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和例句引号用法相同的是(   )。

例:她用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到的世界。

A. 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B. 我国把每年的322日所在的那一周定为中国水周

C. 我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

2《上下五千年》是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 )所著。

A. 叶圣陶 B. 季羡林 C. 林汉达 D. 谢婉莹

3下列不属于略读的方式是(

A. 字斟句酌 B. 一目十行 C. 走马观花 D. 浮光掠影

4下列语句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笔下的阿Q、孔乙己、闰土、林冲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

B.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英国的儒勒·凡尔纳,他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C. 大禹治水、卧薪尝胆、李广射虎、虎门销烟等都是我国5000年历史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虽然在课堂上发笑,但是我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B. 语文对我产生了兴趣。

C. 公园里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D. 菜园里种着白菜、茄子、冬瓜、等十几种蔬菜。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有趣的谐音。

①外甥打灯笼——照旧____

②咸菜烧豆腐——有言____

③远洋轮出海——外行____

④学理发碰上大胡子——难题____

5、按意思写词语。

1)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_______ 

2)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_______  

3)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做。_______ 

4)使人感到多余、麻烦的事物。_______

6、比一比, 组成词语。     

(   )  (   ) (   ) (   )

(   )  (   ) (   ) (   )

 

 

 

7、默写古诗文。

(1)人闲桂花落,_________。月出惊山鸟,_________。(王维《鸟鸣涧》)

(2)________,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________。(孟郊《游子吟》)

(3)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4)或曰:“_________,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____________,不可同世而立。(《自相矛盾》)

(5)________,小人喻于利。________,小人长戚戚。(《论语》)

8、照样子写词语

(1)ABAC式:飞来飞去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ABB式:一朵朵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二泉映月(片段)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___,伤心的哭泣,___,倔强的呐喊……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用于语义的省略。

B.用于列举的省略。

C.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用于引文的省略。

【3】请写出两个与“淙淙的流水”类似,含有象声词的短语。

___            ___

【4】阿炳坎坷的经历主要指什么?请联系选文作答。

___

【5】假如你遇到阿炳,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

  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你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只要你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及风采,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去仰视别人。

  你就是一道风景。

  不要隐于云海峰峦之后,不必藏于青竹绿林之中,你就是巍巍山峦的一石,就是苍苍林莽中的一株。你的存在,其本身就在解释世上所有的景致。

  不必去拥挤了,你就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1)不断地展示你内心世界的丰富内涵,给苍白的四周以绮丽,给庸俗的日子以诗意,给沉闷的空气以清新。

  自然美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性,(2)梅花自有梅花的风韵,红杏自有红杏的丽姿,如今认清自己往往比注视别人更为重要。没有必要一味 A 别人  B  自己,应果敢地站起来,与最佳景观比肩,只要你不懈追求,相信你,并不比别人差。

  翠竹之秀丽,青松之壮美,杨柳之潇洒,自然赋予各异风情,都在各自的一片土地上展示生命的光辉。如今所需的不是自谦,而是自信。很久很久了,虚假的谦逊毁掉了个性的展露,模仿、整容,使人无法认清你的真面目,不知哪个是你自己,哪情景似古代砖窖烧出的规格相同的陶俑。

  风景这边独好!妙在独好。

  世上被人们公认的美景都 :埃及金字塔,泰山日出,贵州黄果树瀑布,……大凡被我们记住的人多富有个性特征;关羽的忠勇,王熙凤的笑里藏刀,阿Q的快乐”……

  让个性陪伴你,(3)站着该是一座山,倒下便是路基;完整时给人启示,粉碎时使人警醒……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

  你就是一道风景!

(1)根据文意,写出文章中括号里应填的恰当的词语。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羽王熙凤阿Q这三个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写出该文学形象的出处及作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仿画波浪线的三个例子,再举出一两个别具风采的例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作者告诉我们,要使自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应该怎样去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汉字之忧:《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 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的现象。(如下面的图片所示)

一些商家,为了获得关注,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如下表所示)

药品广告

“咳”不容缓

应是:刻不容缓

山地车广告

“骑”乐无穷

应是:其乐无穷

补品广告

“鳖”来无恙

应是:别来无恙

 

 

1辨析字形:将图中的错别字改正过来,填在括号里。

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

2整体感知:阅读“汉字之忧”。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   )

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

B.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C.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

3提取信息:细读“现实之痛”,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写出三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表看法:保护汉字,迫在眉睫。作为小学生,你可以为捍卫汉字做哪些努力?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课文内容天空。(10分)

(1)《再见了,亲人》课文中志愿军的亲人有     ,从她们为志愿军所做的事情中,你感受到了朝中人民的  

(2)《桥》课文中的老汉是个   的人。

 

13、阅读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________

欣喜之余: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划线部分的词句,联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用一个词写出来。

①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 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________

②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去吧,你要的伞!”________

③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  , 眼里涌出了泪水。________

3作者看见伞,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的原因是________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_______  , 这句话表达了________

5课文已用“‖”分好段落,请写出第二、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

6假如你就是文章中的作者,收到母亲的,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桥(节选)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1同音字填空。 

:放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万籁俱________    ________之长

2“________”画出文中描写洪水可怕的句子。(两句)

3文中咆哮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抄写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片独特的叶子

①我知道,救小孩子,要多鼓励。但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以李东为代表的一部分同学最为大胆,上课从不认真听讲,也不按要求完成作业,坐相,每堂课都是东倒西歪。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一次,我在走廊行走,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火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当然,我也说话算话。对那些向上了、出彩了的同学都奖励了散文诗集。课间十分,我看着孩子们举着诗集在同学间炫耀,真的很自豪。很多孩子不停地抚摸着书本精致的线装,不停地问:“老师,我出彩了吗?能得到您的奖励吗?”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恍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最大的变化就是每天听班级三分钟的阅读分享时,他坐姿端正,听得很认真。虽然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但我从来没有让他上过讲台,谁敢说他没有一点点进步呢?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从此,我慢慢给李东加分,希望他能得到我的奖励。

⑥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⑦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 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铪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眼里流露出赞赏的目光,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⑧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⑨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激动地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 你出彩了,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⑩我铿锵的声音突然嘶哑,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作者 潘银璋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情节,在表格内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情节

“我”的心情变化

李东不爱学习

忧心

李东听阅读分享很认真,但“我”从没让他上台分享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直线的句子。

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

________________

【4】默读第⑦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用不同的批注符号批画下面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并在横线上进行赏析。

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 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

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理解文末第⑨段的含义,表达了我此时什么样的情感。

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激动地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了,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__________________

16、①有一个巨商,为了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玉器,特制了一把油纸伞,将玉器小心地藏进了伞柄内,然后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普通百姓,带上雨伞准备归隐乡野老家。不料,途中出了意外,他打了一个盹,醒来之后,雨伞竟然不见了!巨商不露声色地仔细观察,发现随身携带的包裹完好无损,断定拿雨伞之人不是专业盗贼,估计是过路人顺手牵羊拿走了雨伞,此人应该就在附近。

②巨商于是就在此地住了下来,购置了修伞工具,干起了修伞的营生。春去秋来,一晃两年过去了,他也没有等来自己的雨伞。但是巨商在修伞过程中,了解到有些人的雨伞坏得不值得一修的时候,就会重新买新的雨伞。巨商于是又改行“旧伞换新伞”,并且换伞不加钱。一时间,前来换伞的人络绎不绝。

③不久,有一个中年人夹着一把破旧的油纸伞匆匆赶来,巨商接过来一看,正是自己魂牵梦萦的那把雨伞,伞柄处完好无损,巨商不动声色地给那人一把新的雨伞。那人离去之后,巨商转身进门,收拾家当,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④镇静出智慧。巨商的无言等待,是一种镇静之后的智慧。在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巨商能够沉着应对,从而化险为夷。

⑤对人生而言,学会镇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让你懂得,一旦出现惊涛骇浪、乌云笼罩,焦虑、苦恼非但于事无补,有时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而恰如其分的镇静能够让你稳住阵脚、挽回损失。

【1】根据对内容的理解,在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顺手牵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络绎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巨商的“雨伞”失而复得,这是他智慧的表现。你认为巨商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说明你的理由。(至少说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选取典型事例,以巨商的处事方式说明了“____________”的观点,具体表现为巨商的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5】短文最后两段话明确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段话在表达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上。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1在“我”的眼里,园子为什么很神奇?“我”的感受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文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的哪句话表现出了一个孩子对天的敬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段后,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祖父是一位什么样的祖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的研究小报告。

下图是盘州市某某小学五年级(4)班汉字书写情况统计图,请你仔细研读此统计图,解决下列问题。

盘州市某某小学五年级(4)班汉字书写情况统计图

【1】通过此图可以看出,五年级(4)班在汉字书写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 )

A.错别字较多

B.书写姿势不规范

C.字迹不工整

D.间架结构不合理

【2】针对以上情况,你认为最合适的研究小报告标题是( )。

A.关于有趣汉字的研究报告

B.关于汉字文化的研究报告

C.关于规范书写汉字的研究报告

D.关于小学生汉字书写不规范问题的研究报告

【3】你觉得下列哪个研究方法与此次研究报告的撰写无关?( )

A.查阅书籍、报刊或网络,了解、搜集汉字字谜和歇后语。

B.让部分同学按所整理搜集的方法技巧去学习与训练,观察记录这部分同学的学习情况,总结方法和经验。

C.查阅书籍、报刊或网络,了解、搜集小学生汉字书写的方法技巧。

D.组织班上的同学学习汉字书写技巧的专题讲座或邀请老师给予指导。

19、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12分)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爆”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除部首外有 (   )笔。(2分)

(2)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凹凸( ) 缺乏(   ) 价值(   )   情深意重(   )

(3)用“ ------- ”划出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用“~~~”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1分)

(6)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志愿军,在分别的时候你想对大嫂说什么呢?(1分)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将下列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注意要求。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决不会忘记。

(2)灾区人民遭受了灾难,我们应该向他们献上一份爱心。

(3)你办事认真,这件事你去办,我们肯定放心。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画面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民们请石匠将此联刻在一块石碑上留作纪念。(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施努策尔不停地吐着那些细嫩但有点苦味的芦苇心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猎人被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缩句)

 

2.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有谁会理她呢(改写成陈述句)

 

3.文成公主来到西藏。(扩句)

 

4.乡村的夜晚使人们陶醉。(改写成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那一次,我    

提示:回首往事,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高兴;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感动;那一次,你长大了;那一次,你重新振作……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你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请你从生活中选择一件事,写一篇记叙文,表达你的真实感受。

要求:1.补全题目。2.记事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3.不少于4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