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

果断武断顽固顽强

王连长( )地命令战士们:撤!

这个( )的敌人终于在法律面前低下了头。

什么怎么怎样

不知爸爸(  )时候才能回家呀!

你(  )不把这篇作文完成呢?

 

2、《杨氏之子》选自(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世说新语》 D.《楚辞》

3、下列句子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这难道不是真正的荷兰吗?

B.不得不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C.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吗?

D.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啊!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汉字。

tǎn lè   yín jū   yū

绿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jīn tí   mào piān   fǔ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5、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6、读句子,根据画线部分填写词语。

洞庭湖水烟雾笼罩,广阔无边,景色蔚为壮观。( )

战时,老百姓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外地去( )

草木浓绿一片,点缀着三两朵红花,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 )

书是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 )

7、解释加点的字,并说说句子的意思。

1.梁国杨子九岁,甚聪

氏:_________   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应声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答:________   禽: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病人脸色苍白。______

2.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______

3.“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权子枪是在发生了这件事以后一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权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可怜的样子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觉得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的他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1在短文里找出两组近义词。

( )——   ( )——  

2在选段中找出一句描写藏羚羊外貌的句子,用“—”画出来。

3你怎样理解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 这四个字描写了藏羚羊的动作,突显它奇怪的举动。它为什么会有这些奇怪的动作?

 

5文中在描写老猎人猎杀藏羚羊时,有一处神态描写,这个词是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了老猎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猎人狩猎生涯中唯一一次看到的情景,让他久久难以人眠,双手一直在颤抖,这是为什么?读完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每年夏秋之际,我喜欢早起在野外散步,此时残月如钩,晨星闪烁,绿柳和庄稼低语,晨风吹来,格外清爽。

当东方露出鱼肚白色的时候,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盛装的大地:火红的高粱,金色的谷子,绿油油的大豆,白花花的棉田……拼成了一块五彩缤纷的地毯,望着眼前的美景,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晨光慢慢退去,火红的太阳,撩开它的面纱,在万道霞光中呈现出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珍珠,一颗、两颗、三颗……啊!像月光下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喜爱的露珠。

1短文的第二段,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短文写得最形象的景物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形象的?

3作者在写景时,恰当地写了自己的感受,请在写感受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11、阅读理解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________     黑暗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炫耀________   贡献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描写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蜡烛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找出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数鳄鱼

有一天,一只鹿睡着了。河水突然泛滥起来。鹿醒来之后,发现四周全被淹没了,自己被困在一个很小的孤岛上。

一条老鳄鱼游近小岛对鹿说:“我要吃掉你!”

“得了吧!”机灵的鹿回答,“你不知道我的肉有毒吗?如果一条鳄鱼吃了我,就会中毒而死。不过要是把我分给一千条鳄鱼吃,那就谁也不会中毒,谁也不会被毒死了。”

“你休想骗我!”老鳄鱼哪里肯信,仍一步步逼近岸边,“我要吃掉你!”

“看来,这条小河根本招不来一千条鳄鱼,对吧?”鹿故意装出不屑一顾的样子。

“瞎说!不就一千条吗?有什么难的!”

“哼,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鳄鱼为了争口气,回头把自己的弟兄、儿子、孙子和曾孙们全都招呼来了。

“噢,”鹿笑了起来,“这里的鳄鱼果真不少!不过,真的有一千条吗?我得亲自数一数,等确定有一千条以后,你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吃掉我了。”

“你数吧!”鳄鱼大叫起来,“快点儿!我们都饿坏了!”

“这样吧,”鹿说,“你们一条挨一条趴在水面上,而且要安静,不然我会数错的。”

鳄鱼们照办了。它们一条接一条地排着,老长老长的队伍,从小岛一直延伸到河对岸。

“一、二、三、四……”鹿一边沿着鳄鱼的脊背跳跃,一边数着。当最后跳到河对岸时,它回头对鳄鱼们说:“我原本以为河里只有一条愚蠢的鳄鱼,现在看来,愚蠢的鳄鱼整整有一千条呢!”

说完,鹿高高兴兴地跳跃着跑进了树林。

【1】结合语境和阅读经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不屑一顾:____________

心安理得:____________

【2】读读短文,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简要概述短文的主要内容。

(1)鹿说自己有毒—→( )—→( )

(2)主要内容:____________

【3】鹿脱险的办法好在哪儿?从中看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鹿?

____________

13、阅读。

甲:岁月相积,白鹤梁刻上了十几尾石鱼,题刻174段,计3万余字。与水文有关的题刻100多处,记载了唐代之后共1200余年间70多个枯水年份。白鹤梁题刻是世界江河水文的最早记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惟一古代水文站”。石梁上还刻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白鹤、弥勒佛以及风格不同、甚为宝贵的历代文人的诗文、书法和绘画作品。因此白鹤梁又被称为“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水下博物馆”。1988年国务院将白鹤梁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乙:葛修润站起来:“我想耽误一会儿大家的吃饭时间,再谈谈白鹤梁的保护问题。”这位身材高大、精神矍铄的老人,此刻面容极其凝重,“迄今为止,我们提出的白鹤梁保护方案,包括即将通过的这个方案,都不能改变白鹤梁被淤埋的命运。”他的语气沉重起来,“作为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原地保护白鹤梁责无旁贷。如果不能这样,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职!”

【1】甲段文字从表达方式看是_____________,乙段文字是____________

【2】甲段文字画线句主要使用________的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段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对葛修润进行了刻画。

【4】选文甲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他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总是情其所有。可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用刀枪去撕裂土地,让马蹄去践踏丰收,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鲜血染红清澈的河流……

1填空,搭配词语。

___的呻吟 ___的歌声 ___的河流

2“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指( )

A.硝烟太浓太呛,儿童的歌声唱不出来。

B.战争夺去儿童的欢乐。

15、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脱  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呼  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2本段选自课文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         里的相关内容改编的。我还知道书中有许多故事广为流传。如                           等。

3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反映出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时,到底想过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美文赏析

火起来的“地摊经济”

①伴随着“地摊经济”这股潮流,一则一年前的旧闻也再次登上热搜,一个名叫杨博超的初中生因为利用假期,摆了8天地摊轻松就赚了1万7的新闻引起了无数网友的注意。

②这个读初二的德州男孩跟他妈妈要了800元,买了400多个玻璃杯和300多个乒乓球,在元宵节灯会上租了个场地,摆起了地摊。在大多同龄人只知道打游戏、吃喝玩乐的假日里,他却赚到了他自己的“第一桶金”。

③此事引发了网友热议,并上了热搜,网友这样评论道:“有头脑,有执行力,有领导力,成功是必然。”“王健林给儿子王思聪5亿,最后赚了60多亿,翻了12倍,而小杨同学用800赚了17000,翻了21倍。”……这孩子实在不简单。

④小小年纪就自己赚到了超出大多数同龄人的收入,虽然这笔钱在一些人看来并不算多,但他的思维和头脑却让人深感“后生可畏”。 

⑤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自理能力差,离开了父母完全就是等着饿死的状态。因为他们从小根本不知道没有父母的照顾,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活下去。杨博超的事例无疑给大家起了个示范作用。现在国家允许摆地摊了,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家长完全可以带着孩子体验摆地摊。

⑥家长带孩子摆地摊有诸多益处。

⑦首先,这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挣钱的快乐和辛苦。一直待在温室中的孩子,相信经历这番摆摊体验之后,更能理解生活的艰辛,从而会更努力去读书,追逐梦想。

⑧第二,让孩子参与其中,可以更好地让孩子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⑨第三,通过摆摊这样的经历孩子更能增加人生的阅历,懂得只学习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经历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⑩第四、家长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摆摊,产生共同语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和孩子成为朋友不是靠整天对孩子说教来树立权威的。家长要通过带着孩子摆地摊,让孩子看到你们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想办法战胜困难,从而对你们产生佩服这样以后你们之间的关系包括沟通就会变的特别容易。

摆摊创业不专属于成人,生活的历练会让孩子独立性更强,也让孩子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分析问题,产生自己的想法。无论想法的对与错,这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宝贵的经验财富。

1理解文中词语“后生可畏”的意思。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来出生的孩子,令人畏惧。 B.年轻人比较胆小。

C.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D.小孩子无所畏惧。

2在文中找一找,杨博超的“第一桶金”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突出说明杨博超的不简单,文中划线的语句使用了(   )的写作手法。

A.借景抒情 B.对比 C.托物言志 D.伏笔照应

4“杨博超的事例无疑给大家起了个示范作用。”联系上下文,理解杨博超的事例起了怎样的示范作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打 “√”或“×”。

(1)课堂学习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历练。_____

(2)孩子要敢于尝试,在生活实践中历练自己。_____

(3)锻炼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离开父母的照顾他们也可以生活好。_____

(4)假期,每个学生都要去摆地摊,这才算成功。_____

5第⑥自然段与第⑦、⑧、⑨、⑩自然段,属于(   )结构。

A.—— B.—— C.———— D.————

6这篇文章,作者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孩子应专心学习,家长不该带孩子摆地摊。

B.家长完全可以带着孩子体验摆地摊,对孩子成长有益处。

17、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风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读下面的句子,猜一猜加点词语的意思。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梢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是写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是闪和躲,这些动作写出了武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作者重点描写这一部分的用意是(       

A.介绍老虎有捕食绝技。

B.呼应前文,表示武松后悔了。

C.为文章增加趣味性。

D.从动作描写方面来表现老虎难打。

18、阅读短文。

《两茎灯草》节选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流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把文中加点的词换成另一个词,意思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揩揩眼泪:_________________

(2)两茎:___________________

(3)登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监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语段阅读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

1这段话是对石猴的_________描写,写石猴的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了石猴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读了这段话,我想到了一句歇后语:孙悟空到了花果山——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修改病句)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缩句)

   

明天下午你不来。  明天下午我们照样去演出。(加上关联词并成一句话)

 

默写刘禹锡的《浪淘沙》。

   

   

 

21、以“八月,天多热啊!”作为开头,再写一句话,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月,天多热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又软又烂的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成陈述句)

2诺贝尔把自己巨大的财富献给了在科学事业上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缩写句子)

3在这棵高大的松树林上,有几只蜘蛛在爬来爬去.(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表达。

你一定经历过带给你难忘滋味的事情,或欢喜,或自豪,或害怕,或痛苦……请选择其中一件写下来,注意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表达出自己在这件事情过程中的真实感受。450字左右,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