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积累,请把符合要求的选项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1】下面哪句是描写春天的诗句。( )
A.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 ,秋收万颗子。( )
A. 四海无闲田
B. 春种一粒粟
C. 粒粒皆辛苦
【3】杜牧的《山行》的最后一句是( )
A.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B.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下面不是出自杨万里的诗句是( )
A.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中的“四海”指( )
A. 四个海 B. 五洲 C. 全国各处
2、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课三首古诗全部都是描写边塞的诗。
B.《从军行》的第一句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后两句抒情做了铺垫。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时无比欣喜的心情。
3、下列词语中的“吓”字,与其他两项读音不同的是( )
A.吓人 B.吓唬 C.恐吓
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地抚弄 ________地走过
________地挥舞 ________地颤动
5、默写古诗。
凉州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从军行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mà zha dù jì duàn liàn cí xiáng hóu ló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积月累。
1.诗词能叙事,李白说:“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诗词能绘景,王维说:“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奔腾不息的黄河,我想到了陆游的诗句:“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古诗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__。
8、根据语境写词语。
1.农忙季节又到了,大街上看不到人们在xián ɡuànɡ(____),只有在农田里才看到他们ɡēnɡ yún(_____)的身影。
2.园子里种了一棵yīng táo(____)树,我们常常用chú tou(____)除草,拿着shuǐ piáo(_____)给它浇水,施肥。终于,果子成熟了,一个个yuán ɡǔn ɡǔn(_______)的樱桃挂在树上,我们心里乐开了花。
3.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 diào(____),用来种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 nào(____)。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n dì(_____),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给ɡē diào(______),把野菜留着。
9、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本段文字选自课文《祖父的园子》,作者是______。
【2】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园子里是自由的?
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这些事物的自由,是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槐乡的孩子》片段,回答问题。
八月,天气热!鸡儿热得耷拉着 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儿热得吐 出舌头,躲在树阴下直喘粗气;蝉儿 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到处扯着嗓子乱 叫。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____ 水葫芦,______着干粮,没等云雀开 了。小小子儿往往是______在树上, 用长长的钩刀一下一下地______着槐 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小妞儿们 有的弯腰______着,有的往篮里____ 着。那是一幅很美的劳动画面。
【1】在文中的“——”上填上合适的动词。这些动词表明了槐乡孩子____________的特点。
【2】用“----”画出具体描写天热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仿照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她的心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这幅“很美的劳动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地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对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毛主席的内心独白,他多么希望毛岸英能像前几次一样,平安回到自己身边啊!
B.省略号的运用,突出了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心情。
C.这两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慈爱的父亲形象。
D.这是对毛主席的语言描写,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2】读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句话是对毛主席接电报后的____________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主席失去爱子后________的心情。
(2)那一刻,作为父亲,毛主席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窘”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困窘”一词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下列关于“我”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的原因,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B.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教室。
C.“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3】“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___________。
【4】文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意思的递进。
【5】“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关,“我”用__________的方式使自己得到了一点安慰,也道出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情况。我知道的世界上因有重大的发现却被驱逐和被迫害的人有__________。
13、阅读
母亲的哲学
文/董瑄修
我的母亲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上过几天学,识字不多,但她朴实的语言闪烁着智慧与哲思的光芒。
小时候,有一次在田里干农活,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在头顶蓝蓝的天空中____________【甲】地飞着,不时发出畅快的叫声。母亲见了,说:“鸟儿中只有大雁最有学问,人家会写字,你看看“人”字写得多好——做人多好啊,就连鸟儿也想做人。但有的人做的事却没个人样儿,倒不如这鸟儿。”我家的母鸡下蛋了,拍着翅膀____________【乙】地跑到主人面前邀功:“个大啊,个大啊。”母亲抓把米赶紧喂它,嘴里还念叨着:“你的功劳我看着呢,不会亏待你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嘛。”做饭的时候我帮母亲削土豆皮,她喃喃自语:“土豆、红薯农药最少,因为它们很少生虫子。”我问母亲:“为什么它们很少生虫子呢?”母亲说:“它们谦虚呗。它们有了果实就在土里默默地生长,不像辣椒、豆角那么招摇,有一点果实就高高地挂在枝梢,当然‘招蜂引蝶’了。”
藕从家里的池塘里挖出来,用清水洗净后白白胖胖的。母亲说:“藕是荷生的,是荷的孩子。这孩子多坚强,在那样的环境里竟然没有被染脏。瞧,它多白啊!”
农闲时,父亲常常带着我和母亲到河边撒网捕鱼。即使运气不好捕不到多少鱼,母亲也要父亲把小鱼丢进水里。她说:“不能赶尽杀绝了,细水长流呀!”我很惊奇,母亲竟然有资源合理利用的大局意识。
我家院中有棵高大的柿子树。到了秋天柿子红了的时候,整个树冠便像燃烧的火团。母亲总是让父亲留下树顶端的柿子。树顶端的柿子因为阳光充足,长得又大又圆,不摘下来我觉得怪可惜的。我问母亲为什么不摘,母亲说“鸟儿为树捉虫忙碌一年了,留点犒劳它们吧。人太贪心,树儿会不高兴的,来年它就不会结那么多果子了。”
在我看来,母亲虽不会高谈阔论,但她的话语里充满了智慧,她的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我自叹不如。
(摘自《特别关注》)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甲】【乙】空白处。
【甲】:悠然 散乱 【乙】:自豪 自满
【2】母亲看到排着“人”字形的雁阵时所说的话包含的哲理是( )
A.团结协作,永不分离
B.认真做事,做个人样
C.执着向前,永不放弃
D.鸟有人样,人没鸟样
【3】母亲对邀功的母鸡念叨的一番话,告诫人们不要_________,但也应该_________。而母亲关于土豆、红薯、辣椒和豆角所说的一席话,告诉人们要_________,不要_________。
【4】除了以上题中提到的母亲的话外,母亲的其他话同样富有哲理,选择一处用“_________”在文中标出,并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_________(选填: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表现母亲的形象。如果用几个词语来形容母亲的品质,我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段阅读。
西游记(选段)
文段①
一时间,风声暂息,日色光明。行者上前观看,只见白龙马战兢兢发喊声嘶,jīng yí( )不定,行李担丢在路下,八戒伏于崖下 shēn yín( ),沙僧蹲在坡前叫唤……行者 àn rán( )道:“兄弟,你说的也是,奈何师傅不听人说,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才然这风,是那树上的孩儿弄的。我认得他是妖精,你们不识,那师傅也不识,认作是好人家儿女,教我驮着他走。是我老孙算计要摆布他,他就弄个重身法压我。是我把他掼得粉碎,他想是又使解尸之法,弄阵放风,把我师傅摄去也。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既是贤弟有此诚意,教老孙进退两难。八戒,你端的要怎的处?”八戒道:“我才自失口乱说了几句,其实也不该散。哥哥,没及奈何,还信沙弟之言,去寻那妖怪救师傅去。”
文段②
悟空、八戒二人赶到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miáo zhǔn( )自家鼻子,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擦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圈,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ǎn( )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洞去了。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了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口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文段③
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我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出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sǔn( )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此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叫你早见阎君!”行者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力气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1】接文中拼音提示,写词语。
【2】读句子,猜一猜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是我把他掼得粉碎,他想是又使解尸之法,弄阵旋风,把我师傅摄去也。(________)
(2)这厮放赖不羞!(________)
(3)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________)
【3】文段①②③分别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婴儿细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
B.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
C.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D.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4】文段②中的妖精和③中的“嫂嫂”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关系是:_________
【5】联系原著思考,文中③中的“嫂嫂”为何不借扇子,还要砍死孙悟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段话中的孙悟空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文段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除了《西游记》,你读过的中国古典名著还有____,里面印象最深的故事是: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文段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语是“_________”,从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园中的动植物生长和活动,一切全凭自己的_________。
【2】这段话中描写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描写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
【3】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园子里的一切都是___________的。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__________是分不开的。作者用这样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16、新闻链接
【材料1】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2月11日,世卫组船点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宣布,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正式命名为“COV1D-19”。
【材料2】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 、感染范围最 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2020年5月31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1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30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治愈率94.3%,二率5.6%。
【材料3】
自1月24日除夕至3月8日,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19个省份以对口支援、以省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16个地市,各省在发生疫情、防控救治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
表1:疫情发生以来调往湖北省医疗物资情况(截至4月30号)
序号 | 类别 | 品种 | 单位 | 数量 |
1 | 医疗设备 | 全自动测温仪 | 台 | 20033 |
2 | 负压救护车 | 辆 | 1065 | |
3 | 呼吸机 | 台 | 17655 | |
4 | 心电监护仪 | 台 | 15746 | |
5 | 消杀用品 | 84消毒液 | 吨 | 1874 |
6 | 免洗洗手液 | 万瓶 | 71.4 | |
7 | 防护用品 | 医用手套 | 万副 | 198,7 |
8 | 防护罩 | 万套 | 773 | |
9 | 医用N95口罩 | 万只 | 498 | |
10 | 医用非N95口罩 | 万只 | 2720 | |
11 | 防控用品 | 磷酸氯喹 | 万片 | 40 |
12 | 阿比多尔 | 万片 | 360 |
【1】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材料内容,在【材料2】空白处各填一个字。
【3】【材料2】中运用了 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好处是 ____________
【4】从【材料3】和【表1】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这让你想到_______这个成语和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5】面对新冠疫情,我们可以如何进行个人防护?(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这是在丹麦工作多年的朋友一个极深的印象。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画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是一直在远处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的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你钓鱼的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很欣然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走他们的路或去发他们的呆。邻里之间也更是管得宽。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工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账单给你,你如数付账就是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准确——________ 安静——________ 开放——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再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毫不相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然:____________________
【3】丹麦人喜欢“管闲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这是在管闲事吗?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这些爱“管闲事”的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吧!
18、课外阅读。
范进中举(节选)
片段一: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①,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
片段二: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②!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③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注释:①相公:古代对读书人的敬称。②噫:读音yī。文言叹词,表示感慨、悲痛、叹息。③踹:读音chuài。踩,踏。
【1】从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看出,这两段文字对范进的描写主要是___和___。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2】范进知道自己中举消息前“只装听不见,低着头往前走”,知道消息后“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运用的写法是________;从范进两次“拍手”“笑”,可以看出他知道自己中举后心情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语段两次写沃克医生“愣住了”,请结合全文,分析他两次愣住的原因。
_____
【2】读画线部分,想一想为什么“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
_____
【3】语段刻画了沃克医生内心的一系列变化,从_____到惊讶,再到_____,最后_____,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刘伯承_____的心理变化。
【4】结合课文,从沃克医生的动作、神态等方面,说一说他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_____
20、改成转述句: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生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田忌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 田忌转败为胜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膑对田忌说:“我不是挖苦你。”(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的意志无比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从下面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1.记一件 的事 2.珍贵的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语句通顺、连贯,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