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关于“豆蔻年华”正确的说法是(   

A.男子二十岁左右

B.女子年满十五岁

C.女子十三四岁

D.指人三十岁

2、与句子雷锋的精神很高尚。意思一致的是:(

A. 雷锋的精神很高尚吗? B. 难道雷锋的精神不高尚吗?

C. 雷锋的精神怎么能高尚呢?

3、下面选项中的“其”与其他三项中的“其”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孔君平诣

B.人弗能应也

C.又誉矛曰

D.剑自舟中坠于水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字词。

每个人都有乘一sōu chuán( )在海上háng   xíng( ) 的梦想。fēng   píng   làng   jìng( )的时候,我们可以坐在船艄看hǎi   ōu( )飞翔。

5、读拼音,写汉字。

lù tǎn   huò  huàn   wǔ rǔ   è  hào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xiāo yān gē  yáo   qiú  fàn   páo  xiào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6、根据拼音写词语。

juàn niàn                    àn rán               shī xíng             cí xiá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7、拼音我最棒。

①沃克医生bù jīn_____shī shēng_____喊道:“了不起!你是真正的nán zǐ hàn______。”

②这么重的shāng shì________,只有军人才如此zhèn dìng________

8、比一比,组词语。

( )   ( )   ( )   ( )       ( )

( )   ( )   ( )   ( )       簿( )

( )   ( )   ( )   ( )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林冲风雪山神庙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到太尉高俅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被高太尉收买,要在路上杀死他。幸亏林冲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又一路护送,来到沧州。

林冲到沧州不久,被派到城外去看管草料场。有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林冲住的草屋被大风吹得直摇晃。他想,这屋子怎么过冬啊?等雪停了,找个泥瓦匠来修一修。他觉得浑身发冷,就扛起花枪,挑着酒葫芦到附近的小酒店去打酒。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走进庙,掩上门,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噼里啪啦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不好!草料场着火了。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原来,太尉高俅知道在野猪林没有杀死林冲,大发雷霆。他派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道:“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死罪!这次他别想活了。”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林冲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死了这三个丧尽天良的人。这样一来,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梁山。“逼上梁山”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

(1)形容恶毒到了极点。__________

(2)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__________

2在文中用“______”画出草料场起火当天的天气情况。

3草料场起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林冲为什么被逼上梁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军神(节选)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用“﹏﹏﹏”画出沃克医生断定病人是军人的依据的句子。

【2】结合语境,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1)句子①中,沃克医生“双手却有些颤抖”是因为____________;“额上汗珠滚滚”让我们体会到沃克医生____________的心理;而一句“你挺不住可以哼叫”则体现了沃克医生____________。这段话运用前后____________的手法,从侧面烘托了____________

(2)句子②是对刘伯承的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刘伯承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刘伯承需要有清醒的大脑,所以拒绝在手术中使用麻醉剂,可见在刘伯承心目中革命事业是最为重要的,为此他宁愿忍受痛苦。

B.文中的“一刀刀”写出了手术的复杂,病人要有忍受剧痛的心理准备;“一次又一次”则从侧面突出了病人的意志坚强。

C.“试试看吧”是对刘伯承的语言描写,一个“试”字让我们感受到其实刘伯承心中也没有十足把握,他只能努力克服疼痛。

D.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之前还没有出现过不听医生话的病人,这个病人对医生太不尊重了。

【4】曾有诗赞曰:“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刮骨人”涉及的情节是四大名著《___》中的______(故事情节)。

11、重点段落品析。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  ),毫不(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1填空。

2从哪里可以看出船夫技术高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显示威尼斯安静祥和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读片段,完成练习。

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因为有重大发现而被驱逐和迫害的例子有:________________

2句中的破折号表示( )

A.解释说明 B.意思的递进 C.声音的延长

3请用破折号的这一作用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迈进后园,( )梅开得正盛(sheng cheng),几(ji ji )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1“/”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2       线分别画出描写梅花颜色、形状的句子。

3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字的来历,并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片段阅读。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1“再不回头”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医家都不下药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

2“一声不倒一声的”点明严监生___________了,可还 “伸着两个指头”,他心里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

3“大侄子”“二侄子”上前去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严监生因为两茎灯草不肯断气,其作用是(  )

A.表现了严监生有极强的求生欲望。

B.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严监生的吝啬。

C.说明严监生害怕侄子们瓜分他的财产。

D.表明只有赵氏才真正了解严监生。

6假如严监生还能说话,他可能会对两个侄子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挥来  摆来),悠然(挥去  摆去),如同(跟  伴)着鼓点,(和 随)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用“√”划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词。

2在文段中的“ ”处填上合适的成语。

3这段话描写了______的情景,是细节描写。此段先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接着写了刷后的_______。前后映衬,说明刷子李____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16、阅读理解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于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1如饥似渴的意思是_________ 。请用“__________ ”画出海伦如饥似渴学习的语句。

2__________、 __________等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关爱。请用倾注这个词,写一句对沙利文老师表示敬佩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片段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海伦这样学习,你想到了哪些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地?请写下来。(至少4个)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训练,知识融会贯通。

①……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②……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③……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1】从第①段宝玉吩咐人把风筝给嫣红送回去,可见他( );从第②段宝玉一连“损失”两个风筝也不生气,可见他( )

A.没有贵族公子的架子       B.心地纯善

【2】根据上下文可以猜出第③段中“只起房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宝玉见美人儿风筝做得精致,马上就_______起来;他想放美人儿风筝,却放不起来,被众人一笑,他___________。宝玉的这些言行举止给你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

【4】(选做)结合课后“阅读链接”,说说你从两篇文章中读到了哪些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如果有人告诉你:水声可以卖钱。你大概会说:那不可能。然而,美国有位名叫费涅克的人就突破了这个不可能。他用录音机录下许多潺潺的水声,复制后贴上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高价出售产,大赚其钱。

其实,整个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从不可能到可能,再从可能到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历史。六千年闪,没有人认为手中的石器会被更为坚利的铁器所取代;一千年前,没有人认为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五百年前,没有人认为水蒸气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两百年前,没有人认为人类会实现飞天的梦想;一百年前,没有人认为计算机会极大地拓展大脑的功能……如今,这些先人眼中的许多不可能,已经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那么,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是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

在人类的历史上,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正是那么些奋力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的人。

1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举例说明的。

2文中的不可能指的是___________

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请用一个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这篇短文,是为了鼓励大家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9、课外阅读

妈妈的手

我的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充满爱意的手。

记得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回家(A)路上,一脚陷进了小水坑里,弄得鞋子满是泥水;回到到家里,我把鞋子悄悄放在厕所的门背后,准备等天气暖和些再洗。天气真冷!晚上我躲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听到厕所里传来刷刷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蹲在厕所的水龙头旁边,正在洗我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望着妈妈冻(B)通红的手,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

我回房做作业,做的很专心,很认真。妈妈轻轻(C)来到我的身边。他拿起我的作业,说:“我看看你的作业。”说着,就到一边坐下。看完以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你进步多了,继续努力吧!”这时,妈妈的手热烘烘的,一股暖流流遍我(D)全身。顿时,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中了。

做完作业,我在床上总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烧饭、煮菜、刷洗衣服,一切都是为了抚育我成长。

【1】选择“的、地、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___ B___ C___ D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的妈妈有一双___的手,一双___的手。

(2)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___,又用那温柔的手___

(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见___,又想到___

【3】这篇短文开头的方法是( )

A.简要叙述,说明起因

B.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C.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4】怎样理解“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这句话?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题文)居里夫人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改写句子)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照样子,仿写句子)

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__

22、百变的句子。(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想一想,在提倡全面小康的今天,清贫还需要吗?请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