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老先生离乡背井几十年,如今总算叶落归根。
B.我和好朋友几年没见,再见面时我恍然大悟。
C.只要有机会得到毛线团,小猫就会乐此不疲地玩下去。
D.我们一定要在日出前赶到山顶,否则就会错过良辰美景。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膑胸有成竹地让田忌照他的意思办。
B.听到刘伯承将军的名字,沃克医生肃然起敬。
C.我神机妙算出了一道难题。
3、下列句子在表达特点上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B.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C.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D.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4、根据句意填名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想要文采出众,就要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2)坏事做多了,一定不会有好结果,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所说。
5、近义词
立刻——____ 欺负——_____ 破绽——_____
挺脱——____ 计划——____ 威严——____
出色——____ 结实——____ 问候——____
穿梭——____ 吩咐——____ 登时——____
规矩——____ 派头——____ 清脆——____
搜索——____ 侵犯——____ 发怔——____
半信半疑——______ 天衣无缝——________
6、标点符号我会加。
(1)可是今天 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 你怎么落泪了呢
(2)再见了 亲人 再见了 亲爱的土地
7、写同音字。
dùn 矛(____) 停(____) (____)角 (____)肉
yù 荣 (____) (____)习 (____)望 (____)见
8、根据语境写字词。
(1)奶奶虽然上了年纪,但还是经常穿一身zhǎn xīn________的运动装去duàn liàn________身体,而且脸上总是yóu zhōnɡ________地露出cí xiánɡ________的笑容。
(2)wò________克医生在zhěn suǒ________里准备给病人shī xínɡ________麻醉时,发现病人神经jǐn bēnɡ________,yì shēnɡ bù kēnɡ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西湖的绿(节选)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提,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油油的苏提,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即苏轼,他在杭州任职期间曾浚湖筑堤)对它们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的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波的绿色表现出的茁壮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杨,翩然起舞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苏堤________ 浚湖________
嫩枝________ 裙袂________
【2】照样子填空。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如________,如________,如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首先概括介绍了黄龙洞绿得________,屏风山绿得________,九溪十八涧绿得________。接着重点介绍了________很有特点的绿。
【4】树身上的绿苔给作者的印象是怎样的?花港中荷叶的绿作者的感觉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以“绿”为中心,为西湖设计一条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文段选自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其舅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是舅父教她怎样读《三国演义》的。
B.“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读书,于是哭了。
C.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凯”与“诸”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岂”和“者”两字的读音相近。
D.读过《聊斋志异》,对作者写作很有帮助。作文老师曾有“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批语,其中的“柳州”与“长吉”是指柳宗元和李贺。
【3】读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你认同这种读书方式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五十年的坚守
有一个小男孩,几(jǐ jī)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智力低下的落后生。即使到了中学八年级,他的各门主课仍然没有起色:拉丁文、代数、英文全不及格,物理竟然考了0分!
同学们不只是不喜欢他,而是似乎从来就没有注意到他,就是在大厅里遇到他,对他说一声“哈罗”都极为罕见。幸运的是,在这些挫败之外,小男孩还有一样聊以自慰的东西:他酷爱的绘画。尽管在中学期间,他提供给年鉴的漫画全被拒用了,小男孩依然坚信自己的艺术天赋。他一告别学校,就斗(dòu dǒu)胆来到迪斯尼工作室,向他们递交了自己的绘画作品。但他再次遭到了残酷的拒绝。
历经一次次挫败,小男孩并没有放弃。他决定用卡通的方式来记述自己的遭遇——一个所有人眼中的失败者和一无所成者。
这个小男孩名叫查尔斯·舒尔茨,后来他画的史努比风行世界几十年,从而成为史努比永远的父亲。
绝大多数的人通常都和查尔斯一样,没有机会也没有舞台去展现天赋。这时候绝大多数人便默认了自己的普普通通。
其实,查尔斯也是这样。他与大多数人唯一的不同在于,他用50年的时间坚守了自己的那份天赋。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音节。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1)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 )
(2)没有一点成功。 (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守——( ) 拒绝——( )
4.读读画线句子并填空。
(1)句子中的破折号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句中的“自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男孩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作文上的红双圈
黄蓓佳
1972年的5月,我正上高二。学校里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我投了稿,是一篇很长的作文,题目叫“补考”。
一天上午,我们正在操场劳动,有同学跑过来告诉我:“获奖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红双圈。”那时候,老师们批阅作文,喜欢在认为最好的词句下面画红双圈。我很兴奋,立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到报栏前,傻乎乎地笑着,独自欣赏我的打满了红双圈的作文。我的心怦怦跳着,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就是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带着红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来到学校,看见了报栏里的这篇作文,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我的作文刊登在了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发表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那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既有一,何不能有二?于是,我就接着“折腾”,陆续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人生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
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拘谨——( ) 静寂——( )
偶尔——( ) 激励——( )
【2】“迫不及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挨到中午”中,“挨”的音节是( ),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遭受,忍受;②困难地度过(时光);③拖延。文中取第( )种解释。“挨到中午”的原因和目的是: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描写“我”心情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我”行动的句子。
【5】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的作文写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就接着‘折腾’中的‘折腾’”有什么含义?“折腾”的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郑板桥对联趣话
郑板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堪称三绝。一天郑板桥的一位好友笑着对他说:“您才思敏捷,出口成对,为自己写一副联语吧。”郑板桥并不以为是玩笑,立即认真地写起来: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雪梅无仰面花
这副联语,确是郑板桥的自我写照。他对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总愿意虚心求教于别人;而对封建官场的歪风邪气却决不随波逐流。因此,他虽做官,却处处关心民众,不逢迎拍马,终于被罢了官。这副联语出自他自己的手笔,惟妙惟肖地刻画出郑板桥虚心好学、刚直不阿的高风亮节来。
郑板桥做官前后,都住在扬州卖画。过六十寿诞时,他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副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副对联,写得轻松愉快,洒脱自在,是极为有趣的,传神地表达出郑板桥的风度和胸怀,以及老年的兴趣和性格。
【1】把词语补充完整。
精( )求精 一丝不( )
随波( )流 惟妙惟( )
刚直不( ) 高风亮( )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虚心——( ) 轻松——( )
清闲——( ) 愉快——( )
【3】读“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雪梅无仰面花”,试着说一说上下联中哪些词语相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最佳答案,填上序号。
“逢迎”是一个( )词。
A. 褒义 B. 贬义 C. 中性
【5】“罢官”中“罢”的意思是( )。
A. 停止 B. 解除 C. 完毕
【6】下面是郑板板桥的诗的是( )。
A.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B.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根据短文内容,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 ( )
(2)郑板桥曾在扬州卖画。 ( )
(3)郑板桥的诗、书、竹世称三绝。( )
(4)“六旬”就是六十的意思。 ( )
【8】郑板桥晚年时的兴趣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汉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历史最为悠久。汉字总数在五万以上,常用的也有两三千之多,要记住这么多汉字,是需要下功夫的,我们要力争不读错,不写错,尤其是日常用字就更不能读错,写错。
汉字共有六种构成方式,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多义字,还有一些通假字,我们在读认和理解时必须弄清楚,否则会闹出笑话。
汉字字形复杂,古人为了节省写字时间,就创造了行书和草书,但其字形潦草,易被人误认,因此我们应当注意书写不可太草,辨识务须仔细。
【1】汉字是______文字,历史最为悠久。汉字总数在_______以上,常用的也有__________。
【2】“六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文中顺序依次作答)
【3】我能判断出下面的汉字是用哪种造字法创造的。
①山 人 网 月 木_______
②本 上 下 刃 末_______
③休 采 艳 掰 泪_______
【4】结合学习实际,谈谈你有哪些避免写错别字的好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南怀瑾拜师
①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的农村,自幼年起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是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②南怀瑾先生年轻时曾拜一位姓商的先生为师,学习古文。 一天,他写了一篇文章,自觉字字珠玉,很是得意,就拿去给先生看。商先生看了后满口称赞。南怀瑾就问:“老师,( )我在从前参加科举考试,( )能考上吗?”“没问题,没问题,”商先生说,“凭你的水平,考个举人、进士不在话下。”南怀瑾听得心花怒放。
③后来,南怀瑾又拜大名鼎鼎的袁焕仙先生为师。一天,他拿了一篇得意之作兴冲冲地请教袁先生。先生接过,略扫一眼,就搁在一旁,全然不理。南怀瑾纳闷:老师怎么这种态度啊?过了几天,他又拿了一篇文章去请教。先生接过,仍旧往旁边一放。南怀瑾恭恭敬敬地请教,袁先生这才冷冷地说:“就你这水平,还配写文章?”南怀瑾不服气:“老师,别的老师还夸我的文章写得好呢!”袁焕仙把胡子一抹,瞪了他一眼,说:“这事我听说了,你还真拿他的客套话当真?我问你,《史记》里的《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南怀瑾回答:“读过不止一次,我还能背呢!”袁焕仙说:“你以为能背就真正懂了吗?”南怀瑾低下头:“不敢,还请老师指教。”袁焕仙发话:“回去,给我读100遍,读完了来见我,再告诉你!”
④南怀瑾从没有遇过这样粗暴的老师,( )心里非常不痛快,( )师道尊严,他只能忍了。回家拿起《伯夷叔齐列传》,读了三五遍,突然发现有好多新问题,以前都没有注意过。越读,觉得理解越深,感受越多。他按先生的要求,认真地读了100遍,觉得理解得差不多了,就高高兴兴地再去见袁焕仙:“老师,我读出道理来了,想讲给你听。”袁焕仙笑着说:“不需要再讲了,我相信你懂了。只有像这样读书,你才能掌握文章的精髓,写出的文章才会独具慧眼。”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内。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假如……就…… 因为……所以……
【2】“扫一眼”表示大致快速地看,照样子再写两个表示“看”的词。
________了一眼 ________了一眼
【3】读第①自然段,完成下面的人物档案。
人物:________ 出身年份:________ 出生地:________
身份及主要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了南怀瑾先后拜________和________两人为师。这两位老师对待南怀瑾的得意之作态度截然不同,第一位老师读后________;第二位老师读后________,他对南怀瑾的指教是________________。
【5】“只有像这样读书,你才能掌握文章的精髓,写出的文章才会独具慧眼。”这句话中“像这样读书”是指怎样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写了两件事,一略一详,第一件事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这篇文章,相信你肯定有一些自己的感想,请结合你的生活实践,谈一谈你对读书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绿茶的魅力
①茶是中国的国粹,是一种优质的保健饮料。茶叶中富含茶单宁、茶多酚等多种成分,对健身、驻颜都有明显的功效。尤其是绿茶,据研究报告显示,长期饮用绿茶,( )能解渴、清热利尿及解暑降温,( )具有防癌、保健、美容等功效。
②绿茶具有非常好的抗癌效果。日本人的吸烟量几乎为美国人的2倍,但其肺癌的发病率却仅为美国人的1/3,进一步研究发现,这可能与他们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绿茶饮料和相关食品有关。上海医学专家在市区和郊县对癌症患者和健康人进行了对比研究,证实常饮绿茶者患胃癌的几率降低约40%,患肝癌的几率降低约30%。每天只要喝4杯绿茶,还可以预防皮肤癌。一般来说,亚洲人对绿茶的饮用量远高于西方人,这也可能是亚洲人发生皮肤癌的几率远低于西方人的原因之一。绿茶中含有EGCG等抗氧化物,研究人员认为它可能是防癌的主要成分。过去还发现绿茶能够造成癌细胞周围新生血管的萎缩,所以具有抗癌的效果,许多专家都认为将绿茶当成日常保健品相当不错。
③“茶能明目”几乎尽人皆知。这是因为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多种微量元素。据测定,在所有种类的茶叶中,绿茶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每100克绿茶中就含有280毫克维生素C,是红茶的5-6倍。每天喝3-5杯绿茶,即可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此外,茶中含氟量较高,可起到预防龋齿、护齿、坚齿的作用。
④绿茶还能让女人更美丽。因为它(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其含有的类黄酮能增强维生素C的抗氧化功效。这种类黄酮也是珍贵营养品——蜂胶的主要成分,( )它对保持皮肤美白、活力可以说有珍品级的效果。绿茶粉也可以做成面膜,甚至还能沾一点,和一般牙膏混合后刷牙。它不但对牙齿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可使口气持久清新。外敷绿茶包也能起到减缓黑眼圈的作用。只需将饮用后的绿茶包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会儿,拿出来敷在眼睛上20分钟,黑眼圈即可得到一定的缓解。
⑤随着国际上对绿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绿茶似乎已经成了很多人养生保健的不二选择。
【1】在第①、④段的括号了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文章第③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并选择其中一种,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加点词“几乎”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本文的具体介绍,概括说说绿茶具有哪些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早(节选)
迈进后(园 圆),蜡梅开得正(盛 胜),几(jǐ jī)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漂 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 翻)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1】在文中括号里用“____”标出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2】用“ ”画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3】填空。
(1)这段话共四句,第一句写 ;第二句写梅花的色泽,表明色泽的词语主要是 、 ;第三句写梅花飘香而送暖;第四句写 。
(2)作者写梅花的用意是 。
(3)鲁迅书桌上也有个“早”字,这个早字实际上是 。
(4)课文教育我们要 。
18、课外阅读。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钠。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罗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只有抬起头オ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铜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哪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远运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争奇斗妍,一棵树就是一空中花园。
西双版钠的植物不但婆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千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如果留下一段树桩,很快就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紫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1)形容树木等美丽的景物。(__________)
(2)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回答问题。
(1)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2)黑心树的特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所以人们称它为“__________”。
【3】画“﹏﹏﹏”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
【4】画“____”的句子是选文的_____句,起到了_________的作用。
19、课外阅读
视死如归
1931年深秋,王若飞同志在包头不幸被捕。敌人知道他是我们党的干部,想从他的嘴里得到党的机密。
一天晚上,几个特务闯进牢房,掏出手枪,对准王若飞的胸口。带头的特务恶狠狠地说:“现在只要你说一个‘招’字,就放了你;不说,马上送你回老家!”
王若飞镇定地说:“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
敌人没有办法,气得像疯狗一样,他们把王若飞押到刑场上。王若飞站定了,抬头望着北边那巍峨的大青山。大青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
敌人用枪口从背后对准王若飞,凶狠地说:“这是最后的时刻了。再给你几分钟,好好考虑一下!”
王若飞整了整衣领,迎着深秋的晚风,望着周围的山峦。他挺直身子,从容地说:“用不着考虑了,开枪吧!”
一分钟过去了,又一分钟过去了,等了好几分钟……敌人没有开枪。王若飞视死如归,厉声喝道:“开枪吧!混蛋们!”
敌人还是没有开枪。
王若飞忽地转过身来,面对着敌人。敌人吓得后退了几步。王若飞(轻视 轻蔑)地说:“你们这套把戏,对共产党人是没有用的!”
敌人妄想用死来威胁王若飞同志,他们的(计谋 阴谋)又一次失败了。
【1】用“ ”画出文中括号内搭配恰当的词语。
【2】这篇文章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王若飞说的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自然段抓住了王若飞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表现他坚定不移的意志和______的英雄气概。
20、修改病句。
(1)夏夜,常常坐在小院里观赏星空。
(2)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3)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7)这幅画很美。(改成感叹句)
(8)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缩写句子)
23、写作
在生活中,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件事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呢?请你把它写下来,题目自定,要求叙述清楚具体,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