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渭城朝雨浥轻尘( )
A.湿润,沾湿。
B.香气浓郁。
2、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
A.探听消息 布置目标 锻炼身体
B.拧紧螺丝 工作繁忙 头脑清醒
C.侵犯领土 贪图享乐 瞄准工作
3、下列字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眺:盯着看。
B.垠:边际。
C.悠然:悠闲的样子。
D.吆喝:大声喊叫。
4、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现在的说法。
1.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__________________)
2.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__________________)
3.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__________________)
4.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__________________)
5.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__________________)
6.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__________________)
7.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__________________)
5、辨字组词
烽________ 漂________ 密________ 驿________
锋________ 飘________ 蜜________ 择________
6、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写出成语故事中的重要人物。(10分)
完(璧)归赵——蔺相如 三顾茅( )—— 负( )请罪——
( )门立雪—— 万事( )备—— 毛( )自荐——
7、 将词语补充完整。
( )争( )斗 好( )恶( ) 去( )存( )
阳( )阴( ) 名( )其( ) 化( )为( )
由( )及( ) ( )招损,( )受益
8、辨一辨,再组词
暇(_____) 拇 (______) 诣 (______) 惠(_____) 敝 (______)
假 (_____) 姆 (______) 指 (______) 慧 (______) 敞 (______)
9、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1)“千斤重”的意思是 ,( 2分)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
(2)“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6分)
10、现代文阅读。
我会读课文片断,并能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他曾一人离家去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后来,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只身远赴应天府书院求学。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书院,可以免费就学。这里既有名师指教,又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还可以与许多饱学之士切磋学问。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那时,他的生活( ),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 )的由来。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他( ),每天差不多都是( )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 )。据说,他曾五年( )。
(1)按原文内容填空。(3分)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废寝忘食:
毫不介意:
(3)仿照句子,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2分)
这里既有名师指教,又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还可以与许多饱学之士切磋学问。
(4)用“ ”标出范仲淹生活极其艰苦的句子。(2分)
(5)用“﹏﹏﹏”标出范仲淹发愤苦读的句子。(2分)
(6)请你评价一下范仲淹。(2分)
11、 家乡的桥(节选)
①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②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蓝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③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④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成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遨。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一桥,我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度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⑤一到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挢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
⑥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1】文章第③~⑤自然段围绕“家乡的桥”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并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2】读第③~④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思考:文章除了写静止不动的桥,还穿插写了人的活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忆桥就是忆家乡,请写出你积累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本梳理。
从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 )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 )。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1】填空。
【2】熠熠发光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字塔的传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子塔的价值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对手,你好
狼常到一个牧场叼羊。牧场主用了整整一个冬季请猎手围猎狼群,狼患总算解除了。过了不久,羊群开始流行疫病,羊大批地死掉,比遭受狼患的损失还大。牧场主又请来医生对羊群进行防疫治病。但是,不知为什么,疫病还是不断发生,没办法,只好请来一批专家会诊。专家的结论却是请几只狼来,放回到附近的山里去。
原来,狼先生先前的光临,对羊群有着天然的“优生优育”的作用。狼的侵扰,使羊群常常惊悸奔跑,羊群因而格外健壮,老弱病残填入狼口,疫病源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
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了狼这个对手,羊群就面临着灾难。现在,人类之所以保护生物,就是让生物链不致隔断,换句话说,就是让各种生物都有对手。
有对手,保持警惕,才不失活力。这个道理人类亦然。当年七国称雄,秦便图强自新,一旦六国并入秦的版图,没有了敌人,秦也就英雄末路二世而亡了。现在,我们公认竞争是个好东西,就是因为竞争使参与者都有了对手,逼着你锐意进取,否则就会自毁长城。
人生如登山,只要有高峰还在前头,人的脚步就不会停下。一旦把千山万壑踩在脚下,真正的对手便是自己了。美国拳王泰森称霸拳台,击垮了一个个挑战的对手。不想,胜利和鲜花带给他的是骄狂、麻木和纵欲,终而因罪下狱。美国舆论惊呼“拳王自己打倒了自己”。可见,视自己为对手,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是最艰难的选择。
在人生漫长的征途上,对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战者,是对手唤起我们挑战的冲动和渴望,失去对手,我们将失去一切。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一声:“对手,你好。”
【注释】十八盘:原指登泰山极顶必须要过的1594级台阶,常比喻很艰难的事情。
【1】第二自然段第一句中“优生优育”的作用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看,第五自然段开头的两句话:“有对手,保持警惕,才不失活力。这个道理人类亦然。”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此处的“十八盘”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颇具新意,指出只有狼的存在,才有羊群的发展。
B.本文的主要意图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是一致的。
C.本文意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竞争,锐意进取,并且告诫人们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D.本文作者认为,泰森由于击败了所有的对手,所以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5】为了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精选了三件事。这三件事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用“﹏﹏﹏”在文段中画出写梅花的特点和品格的句子。
【2】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知道外祖父送墨梅图给作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以“_________”为题,表达了海外游子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文段中谈到“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请写出两个以上这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秦兵马俑(片段)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鸟 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向披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填空。
(1)秦兵马俑已经发掘了_____个俑坑。这个片段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__
(2)人们走进大厅,被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折服。
【4】这段话中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A. 列数字 B. 打比方 C. 作比较
16、课外阅读。
画香气
宋朝时,有一次画院考试,画题是一句:“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句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归去,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马的蹄儿也变香了。
考生们想: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香”呢,只能闻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真不好画;而这句诗最有意境的,就是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有的考生画出的,无非是满地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却把那个“香”字丢了。
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难啊难!怎么办呢?
终于,有个考生灵机一动,画了一幅。画面上遍地开放着鲜花,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快地扬起一只后蹄,两只蝴蝶追逐着马蹄飞舞。众人一看,都连连称好。
【1】“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大家对其中一个考生的画连连称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来画,你会用什么来表现“马蹄香”呢?请写出一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两个描写香气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沧 海 日 出(节选)
我转身向西边望去,只见西面的山峰、树木、庙宇、楼房,也全都罩上了一片金晃晃的红光。还有那从渔村里飘起来的乳白色的炊烟和在山林中飘荡着的薄纱似的晨雾,也都变成了金晃晃红彤彤的颜色,像一缕缕色彩鲜艳的缎子,在山林和楼房之间轻轻地飘拂着、飘拂着。于是,那山峰、树木、庙宇、楼房,就在这袅袅的炊烟和晨雾之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眼前的这幅带有神奇色彩的优美画面,多么像那虚幻缥缈的仙境!
【1】选文通过哪些景物写出了日出后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描写的景色总体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选段中体现小嘎子动作灵活、敏捷的短语是:_______。
【2】小嘎子与人摔跤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的“枪”和“鞭”加引号说明____________。
【4】刚开始摔跤时,小嘎子的精神状态是_____________,后来变得____________,最后摔跤的结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选段内容,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人物 | 揪在一起 前的表现 | 揪在一起 后的表现 | 人物特点 |
小嘎子 | 精神抖擞,围着小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 _______________ | _____ |
小胖墩儿 | _______________ | 别住小嘎子的脚后,顺势将其推倒 | 沉稳镇定 |
19、阅读理解。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_皮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扁'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宫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的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文中的“我”指的是( )。请将本文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______)的眼光 (______)地吼道
(______)地说 (______)地捏
【3】从国方兵士搜身时的动作、凶恶的神态、威吓的语言,可以看出他们_________________;从作者回答兵士的话和自述中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4】读完这篇课文,你对“清贫”有什么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照样子,再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园里边绿油油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陈述句)
(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写的。(修改病句)
(3)这个地方这么小,怎么开宴会?(改夸张句)
(4)枝头的画眉在不停地叫着。(改拟人句)
22、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书面表达(40%)
要求: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1)在课外阅读中,哪篇文章或哪本书深深感动了你?写一篇读后感。
(2)我们班的 小明星(如:体育、音乐、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