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我国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下面哪几句话能强烈表达我们的自豪之情(   

A.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B.这真是中国人的骄傲啊!

C.这怎能不让中国人感到骄傲?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屹立 挺立 耸立   伫立 矗立

满分5 manfen5.com(1)独秀峰从平地拔起,孤峰(   ),是桂林市内的一座奇峰。

(2)几棵老松树(   )在山坡上。

(3)大街两旁(   )着高楼大厦。

(4)群山(   ),似乎也在倾听这胜利的欢呼。

(5)他(   )窗前,出神地望着远方。

 

3、下列有关“汉字”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B.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汉字的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C.书法指的是用毛笔写的字。

D.历史上的书法大家“颜柳”指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补充词语,再选择填空。

( )( )     ( )( ) ( )( )( )( )

( )( ) ( )( )血 舍( )( ) ( )( )之躯

(1)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同学们( )地鼓起掌来。

(2)诸葛亮( )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

(3)他平时虽然少说话,但发言时总能( )的指出问题所在。

(4)我们要学习雷锋( )的精神。

5、课文欢乐谷。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的戈壁 _____的界限 _____的身影 _____的枝干

_____的白杨树 _____地抚摸 _____地闪过 _____地生根

浮起_____  想起_____  欢迎_____ 看见_____

7、填上合适的名言警句。

(1)正如《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所说的那样,从对待“义”和“利”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

(2)有人说,时间是一剂良药,它会抚平内心的伤痕。时间同样也是一个测谎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会让我们知道谁才是真正为我们好的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我们要了解一种新事物,就要靠近这种新事物去近距离观察,实践才能出真知。

(4)古人常说:“______________”不管什么人,要多做好事,不然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8、看拼音。写词语

 liang

duò  jiǎo

dǎo  gào

 

yǔn  nuò

dǎn  qiè

bào  z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ué

 

shān  zhài

chú  tou

zào  

jiā  qín

zhē  zh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新型玻璃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   谦)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______值夜班的看守,______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报警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xíng   háng)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ràng   yàng),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óu   ǒu)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请选择正确的字或读音。

3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陈设——________    昂贵——________

4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按文章内容填空。

文中介绍了两种玻璃,一种A________B________A玻璃的特点是________,用途是________B玻璃的特点是:________,用途是:________ 

10、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     )你能忍受吗(     )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     )把烂内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

(1)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添加恰当的标点。

(2)这句话通过描写沃克医生的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___________的心情。

11、阅读。

密西西比河风光

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透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以上是西岸的情景。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成长;它们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顶梢。它们从槭树延伸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瞩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这个偏远的丛莽中的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可掬的熊,它们在小榆树的枝丫上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踯躅。黄嘴的绿鹦鹉、映照成红色的绿啄木鸟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里达茉莉上熠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

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从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啮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可是,如果一阵微风吹进这深邃的丛林,摇晃这些飘浮的物体,使白色、蓝色、绿色、玫瑰色的生物混杂交错,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奇伟的声音,多么壮观的景象!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

【阅读链接】

密西西比河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这条曾经难以驾驭的河流如今水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放眼望去,流域内沃野辽阔、草原碧绿,多种动物自由自在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奔跑。

【1】结合语境和阅读经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风光旖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媲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在介绍密西西比河的风光时,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风光?重点写的是哪里的风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把绍密西西比河的风光写得更美,文中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请用横线画出文中的静态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各种动物___________的特点,朗读时应该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5】短文二和“阅读链接”用了不同的方式写密西西比河的风光,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读短文二和“阅读链接”,你对密西西比河风光有了哪些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总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

【2】联系课文,“应接不暇”一词表现了______________

【3】“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联系课文,“这样”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用“    ”画出“人人为我”的句子;用“﹏﹏﹏”画出“我为人人”的句子。

13、阅读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________

欣喜之余: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划线部分的词句,联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用一个词写出来。

①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 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________

②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去吧,你要的伞!”________

③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  , 眼里涌出了泪水。________

3作者看见伞,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的原因是________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_______  , 这句话表达了________

5课文已用“‖”分好段落,请写出第二、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

6假如你就是文章中的作者,收到母亲的,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节选)

每当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 闪烁)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亮 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情 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边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就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迅疾  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  结构,偏旁是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声母M,再查音节   。“的意思是   

3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

(1)三峡早晨的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丽。从晨露闪亮到露水渐逝,再到一片明丽,

读者在感受变化时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

(2)中午的景色,表现了热烈的特点。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

,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  )

(3)黄昏景色,抓住了平静的特点。翻滚奔腾的长江突然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

小溪,显得温柔可爱。(  )

4整个峡谷波光荡漾。”请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把这句话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山上的小太阳

1935年6月,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在唱着,跳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这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她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①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红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开心地叫她“小太阳”

队伍已经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许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冷的雕像。路边坐着一位受伤的战士,他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你醒醒,你醒醒,你快醒醒……”而这位战士只是含糊地说:“我冷,我冷,我好冷……”“小太阳”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身上的红毛衣,披在了战士身上。

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只是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战士们到处寻找,在临近山顶的雪地里,看到这位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着,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所有人都沉默了。

她还只是个孩子。那一年,她才15岁。

【1】读句①我感受到了“小太阳”________的品质;读句②我感受到了“小太阳”________的品质;读句③我感受到了“小太阳”________的品质。

A.舍己为人    B.乐观开朗      C.关爱战友

【2】从第四段“所有人都沉默了”中,我能感受到大家内心的________。此时大家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

【3】对“小太阳”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太阳”的“小”是指她年纪小。

B.小卫生员被称为“小太阳”只是因为她穿着一件红毛衣,红艳艳的。

C.“小太阳”不仅是大家对小卫生员的称呼,也是她美好品质的象征。

D.“小太阳”一点儿也不“小”,因为她身上具有伟大的精神。

16、阅读。

“世界遗产”知多少

材料一: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广义上来说,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物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二:《世界遗产名录》(The World Heritage List)是于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时建立的。世界遗产委员会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材料三: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与澳大利亚并列)。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中国一共两次承办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2004年,苏州,第28届;2021年,福州,第44届)。

【1】关于世界遗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广义而言世界遗产分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B.世界遗产需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

C.只要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就是世界遗产。

D.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下列信息与文本不相符的是哪一项(  )

A.中国于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B.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只是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C.《世界遗产名录》是于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时建立的。

D.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3】你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中国的哪些世界遗产?至少写出三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shù shǔ)你的刀shù shǔ)。”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用“√”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文中的“病人”指的是_______。作为川中名将,他为了_______,要求沃克医生在给他进行眼部手术时不使用麻醉剂。

【3】“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是对人物的_______描写,说明此时他_______

【4】沃克医生称这个年轻人为“军神”的原因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年轻人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拒绝使用麻醉剂,且在手术中一声不吭。

B.年轻人料事如神,计算能力强。

C.年轻人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军人。

D.年轻人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配合医生做完了手术,手术后竟然准确地说出了医生割的刀数。

18、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A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 从容镇定!

B】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指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1】被抓破了。

【1】根据文意,在【B】中的括号内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并用所填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A】是对人物__________ 的描写。语段【B】是对人物___________的描写。

【3】这位“病人”是________________ ,被沃克医生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文字博物馆简介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它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馆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以及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该馆于2007年11月29日动工,2009年11月26日正式开馆。

材料二:中国文字博物馆字坊

【1】中国文字博物馆于( )正式对外开放。

A.2009年11月29日

B.2007年11月29日

C.2009年11月26日

【2】下列不是该博物馆以甲骨文“字”为标志字坊的意义的是( )

A.突显出博大精深又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字文化。

B.突出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主题。

C.代表着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D.为河南省的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做宣传。

【3】文文来到该博物馆“汉字发展史”主题馆参观,她想在这里收集“汉字发展史”的相关信息,做一份调查报告。她应该从哪些渠道获得信息?了解哪些有效信息?请你帮她梳理一下。(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获取信息的渠道

询问解说员( )

拍照( )

查看相关的文字介绍( )

到高校咨询中文系教授( )

到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报刊( )

上网查找资料( )

获取的有效信息

汉字产生的时间( )

字体演变历史( )

当代书法名家作品( )

汉字字帖的种类( )

历代对字体、字形的统一规范( )

汉字载体的演变( )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一阵风吹断了风筝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句子(5分)

(1)这个笑容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民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扩句提示:来自哪的?怎样走进?什么样的大会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黛玉连忙起身接见(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把墙刷得又白又匀很不容易(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只蜘蛛在墙角荡来荡去(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短文中人们去澳洲看企鹅的经历是不是很吸引你?假如让你来一次探险,你想去哪?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请你发挥想象,写一个历险故事吧!题目自拟,要求书写端正,字迹清楚,不写错别字,字数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