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单(báo)               (bó)弱                 (bó)荷

B.湖(bó)                 ##dot##泊 (pō)               (bó)

C.明(huǎnɡ)晃        (huànɡ)            (huànɡ)动

D.惊 (xià)             (xià)               (xià)唬

2、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画出来

盖(xī  qī)       (xué    xuè)  

欲滴(yán  xián)  生(mò bái)

身(zhǐ    zhī)   无音信(chá  yǎo) 

 

3、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设问)

B.他们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比喻)

C.刮起的大粒沙石生气似的敲打着玻璃窗户。(拟人)

D.雨落下来了,从灰蒙蒙的天上,从飘动的云层里,从轻悠悠的南风中……(排比)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描写人物外貌的

(2)描写人物神态的

(3)描写人物品质的    

(4)文质彬彬(ABCC式)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作者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2)《田忌赛马》中孙膑帮助田忌取得胜利的方法是________,由此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跳水》中船长用枪逼孩子跳入海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从船长身上我们学到了___________

(3)《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作者抓住小艇的特点并把_________________结合起来进行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特有的独特风光。

(4)《手指》中的大拇指外形上的特点是身体矮而胖,_________,一个关节,优点是__________。食指外形特点是__________,工作特点是____________

(5)《红楼春趣》中的“趣”指的是关于____________的“趣”。

(6)《杨氏之子》选自南朝_______的《_________》。题目中“之”的意思是_______

6、填空题

1.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诗中有爱国情:王昌龄在《从军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戍边战士的坚定决心;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中有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白对友人孟浩然的依依惜别,诗中有孩童趣:《四时田园杂兴》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

2.夫不可陷之盾与___________,不可________________

3.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自毙。

7、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有些人仗着自己xiànɡ mào________生得好,就不想劳动,只想xiǎnɡ lè________这样的人无疑是miǎo xiǎo________的,迟早会成为别人的fù yōnɡ________

(2)爸爸拿来工具,拧下luó sī________,很快就清理干净了机器里的huì wù________

8、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关云长义释曹操——《三国演义》(节选)

正行间,军士禀报:“前面有两条路,请问丞相从哪条路去?”曹操命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几处烟火,大路并无动静。”曹操道:“诸葛亮足智多谋,故意让人在小路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大路等着。我偏不中他计!”于是让前军走华容道小路。

行数里,曹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为何又大笑?”曹操道:“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依我看到底是无能之辈。如在此地伏下一军,我们都得束手就擒。”话未说完,一声炮响,为首大将关云长,截住去路。曹军见了,失魂落魄。曹操道:“到这地步,只得决一死战!”众将道:“纵使人不怕,马力已竭,岂能再战?”程昱道:“素闻关云长恩怨分明,信义卓著。丞相旧日对他有恩,今日亲自去求,可脱此难。”

曹操见说得有理,即纵马向前,向云长施礼道:“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也欠身答道:“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曹操道:“曹操兵败势危,走投无路,望将军以昔日情谊为重。”云长道:“丞相厚恩,关某当日斩颜良、诛文丑,已经奉报。今日之事,不敢以私废公。”曹操道:“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将军可还记得?”云长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曹操当日许多恩义,又想起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如何不动心?于是勒回马头,吩咐军士四散摆开。曹操急忙与众将过去。

关云长放了曹操,引军自回。孔明举杯相迎道:“将军立了盖世之功,可喜可贺!”云长道:“关某无能,特来领死!”孔明道:“想是云长念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既有军令状在此,不得不按军法。”于是让武士推出斩首。刘备连忙劝住,让关羽日后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了。

【1】曹操为何弃大道而走华容道小路?用“________”画出曹操选择走华容道小路原因的句子。

【2】文中写到曹操扬鞭大笑,为什么而笑?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云长放走曹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你认为他之前会算到关云长因为义重如山而放走曹操吗?借助文中的相关信息或联系原著,表达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感悟

《秦兵马俑》节选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1文中使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兵马俑的________。为了突出这个特征,作者不仅写了所见,而且写了联想,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表示作者联想的语句出来。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请你发挥想象,补充写出一个兵马俑的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兵马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艺术瑰宝,你还知道的中国其他著名的历史名胜有: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秦兵马俑(节选)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良  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神  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1“——”画出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这段话主要突出了兵马俑的_______。(选用片段中的一个词)

3这段话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选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请仿照片段的表达方式,试在“……”处补写一句______________

4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

12、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枯燥,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不管是报纸、杂志、小说,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      )能找到的,(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果然)提高了。

1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线划出具体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缺乏——______   清晰——______

5给课文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画去文中不合适的词语。

6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7请结合你自己的写作经验,写写你对徐特立老爷爷的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加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夹竹桃不是最美丽的。 夹竹桃最值得我留恋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老汪栗子(节选)

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yòu  xiù)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 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儿都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 

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  斑班驳驳)。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liě  liè)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

1用“ ”画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或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顾客等得急”是因为_______,从侧面写出_________;“老汪一点儿都不急”说明_________从中看出老汪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人。

3文中画“   ”的句子对老汪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写出了老汪炒栗成功时的_______的心情,突出了老汪_________的特点。

4刷子李为了让顾客放心,给自己立下了规矩。如果老汪也立下规矩,可以怎么说?根据文意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埃及金字塔

佚名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方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的,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说法不一),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现高约137米,相当于5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约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最大的一块重160吨。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现在,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中的这些金字塔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金字塔所在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黄色的沙漠中;金字塔原来是____________的陵墓;金字塔高大雄伟,文中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例介绍的。

(2)第三自然段介绍胡夫金字塔主要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______”画出具体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画出具体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

【3】你是怎样理解“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很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羽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许褚、张辽请刘备叙话。①张飞和关羽两人不在,刘备只得心惊胆战地入府见曹操。曹操笑着说:“你在家做大事啊!”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拉着他的手,走到后园,说:“你学习园艺不容易啊!”刘备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忽然想起去年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我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梅林。将士们听了这句话,嘴里生出唾沫,都不渴了。今天见此梅,我觉得不可不赏,刚好酒煮熟了,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他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亭内已经据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突然说道:“你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英雄。请说说看吧。

刘备便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曹操笑道:“袁术不过是坟墓里的枯骨,我早晚都会抓住他的!”

刘备又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道:“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千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刘备只好再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他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刘备又道出了孙伯符、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都被曹操一一否定。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刘备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称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

刘备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刘备,然后又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我两人而已!”

刘备一听,大吃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掉在地上。这时正巧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③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曹操此时早已放下戒备,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刘备说:“连圣人面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通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怀疑刘备了。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1】第一自然段中的“韬晦之计”指____,刘备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

【2】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个_________的人;而刘备假装糊涂,用袁术、刘景升等人来搪塞,是为了_______,最后刘备_______,终于使曹操放下了戒备,从中可以看出刘备是个_______的人。

【3】下列对文中画“”的三个句子分析正确的是( )。

A.第①句运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了刘备担心曹操会加害张飞和关羽

B.第②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写出了刘备胆小如鼠遇事惊慌失措的子

C.第③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刘备以胆小怕雷为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麻痹了曹操,保护了自己

【4】文中画“”的部分可以用“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17、课内阅读

呵,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

变化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祖国边陲的这座村庄,

奇迹般地改变了自己的模样。

高速公路(   )了泥泞的古道,

破旧的土屋(   )了幢幢厂房。

儿童乐园(   )着欢声笑语,

彩灯喷泉(   )得像仙境一样。

人们呢?我熟悉的乡亲们呢?

难道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地方?

不,他们没有离开故土,

在特区,到处可以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庞。

1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的今昔变化。

2选文第一小节与后面的关系是________结构。

3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词语。

4“——”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其中喻体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李逵杀虎(节选)

李逵背着母亲过沂岭,途中将母亲放于岩石上,自己去找水来给母亲喝。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下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舔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千辛万苦,把老娘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往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把,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颌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以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1以上选文跟《武松打虎》一样,都是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作者是施耐庵。

2请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怒杀虎仔   B.不见老母   C.再除双虎

__________________

3参照例子,用简要的语言概况两位梁山英雄打虎的不同之处。(不少于三处)

武松打虎

李逵杀虎

在景阳冈打虎

在沂岭杀虎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4武松和李逵同为小说中的打虎英雄,你更钦佩谁?请结合课文和所选片段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雨中水城威尼斯(节选)

深秋时节,我们在靡靡细雨中乘船走进了威尼斯的怀抱。烟雨蒙蒙,孤岛座座,水城威尼斯在一片朦胧中似乎向我们漂来。是的,这就是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威尼斯,一个经年累月漂在海上的城市。

威尼斯是个名副其实的水城。它位于亚得里海深入内陆的一个泻湖之中,由100多个小岛组成,177条河道、2300条水巷构成了城市的大街小巷,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把城市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四周为海洋所环绕,只有西北角有一条4公里长的人工长堤与大陆连接,10万人口的城市没有一辆汽车,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船,全市共有轮船、汽艇、小木船8400多艘。河巷两边人家,门前多停着房主人自备的小摩托船或游艇,一些星级宾馆亦不例外。

威尼斯也是一座历史名城。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古迹,也是威尼斯的最佳旅游景点,这里往往游人如织。有着“欧洲最豪华客厅”美誉的圣马可广场周围有庄严神圣的圣马可大教堂,挺拔雄伟的方形红砖钟塔,富丽堂皇的托卡雷王宫等宏伟建筑。到威尼斯,这里是必游之地。

1“经年累月”的意思是___________。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威尼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威尼斯还有哪些了解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练习。

(1)改为字句和字句。

战士们好了浮桥。

字句:

字句:

(2)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楚王只好尊重晏子。

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21、改变句式。

哪有这么大的伞!(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写句子。

(1)红军的主力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2)那小巧的扁桃状胸针上烫着金光闪闪的字。

(3)全场观众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呼喊

(4)扬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也会失去一些宝贵的东西。你丟了什么呢?请以“我丢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