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小(zuàn)     (pàn)     (guàn)

B.缩(juán)       坤(qián)        (nà)

C.猎(shòu)       细(qiān)        游(áo)

D.模(kǎi)          声(yìng)        (sì)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物莫能也。(   )

A.刺破 B.陷阱 C.缺点

2之日。(   )

A.荣誉 B.夸耀 C.姓氏

3其人能应也。(   )

A.佛像 B. C.不译

4得兔。(   )

A.再次,重复 B.恢复 C.回答

3、下列成语与其主角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完璧归赵——蔺相如

B. 望梅止渴——曹操

C. 卧薪尝胆——勾践

D. 破釜沉舟——刘备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按要求写词语。

反义词: 

熟练______   特殊______ 朴实______  

相信______   洁白______ 凶恶______  

分离______   清醒______ 无限______  

近义词:

平静______ 心爱______   危险______

尊重______   热望______   威吓______

躲藏______   夸张______ 流利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琴声一开始__________,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一会儿__________,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__________,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又__________,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

2.《珍珠鸟》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人物的高尚品质,如________的南丁格尔,________的居里夫人,________的花木兰。

6、请完成下面的填空。(10%)

(1)济南的雅号(   ) 昆明 ( ) 威尼斯(   )

(2)他想起了   ,想到了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    

(3)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好几首诗,你最喜欢的一首是         写的《        》中间的名句:                

(4)半学期来,我们认识了 _______的海伦;知道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由 ___国科学家克隆成功的,它叫_____;了解了地球的孪生兄弟是_______;并随同作者一起游览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的_______。

 

7、把画线部分换成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

(1)赵王得了一件无法估价的宝物,叫和氏璧。( )

(2)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我真比不上他!”( )

(3)他理由充分,有气势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

(4)桥那边是一座自然形成,合乎理想的家当。( )

 

8、填空。

1、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________,那几棵______,开满了______________的花,这________,不留_____,阳光下就像____________……这里用“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读了以后使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_________,花瓣________,像_____________,很有点__________的韵致。这前一句写_______,第二句写________。作者写梅花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学期,我们参观了___________的秦兵马俑,游览了____________的埃及金字塔,去了__________维也纳,也目睹了灰椋鸟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毕竟西湖六月中,____________。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这是宋代诗人______的写的一首赞美___________的诗。前两句抒发_____,后两句描写_______。诗中的“无穷碧”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读过描写西湖景色的诗《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手上的五指__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__有如上的差异__却无爱憎在其中__手指的全体__同人群的全体一样__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__成为一个拳头__那就根根有用__根根有力量__不再有什么强弱__美丑之分了__

1在文中找出4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   )——(   ) (   )——(   )

2给这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这段话中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练习。

________________

有人说,现在的儿童喜欢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比较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深入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与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动画,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得到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不可磨灭的情感。至于影片和动画,虽然也可以让你感觉到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荧光屏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变得多彩多姿,这是现代人莫大的幸福。我们再也不必“囊萤夜读”“手不释卷”,而是能够在欢笑里、蹦跳里增长知识。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知、获得学问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沉浸在“读书之乐,其乐融融”的境界里。  

(有删改)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1)囊萤夜读: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不释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后,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用“   ”画出造成现代儿童不喜欢读书的原因的句子。

5作者主张什么?请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看电视,只看书籍。______

(2)少看电视,多读书。______

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景阳冈》节选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  ”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巴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

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1】这两段话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跟武松有关的故事,比如: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中描写老虎拿人的主要动作是:_____________,武松躲避老虎的主要动作是:_________,武松打虎的经过体现出了武松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我可以推测出“霹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一兜兜将回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请用“______”画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

【5】说说,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武松_______的性格特点。

12、课外阅读。(40分)

 

六月,火把花在我们这座小小的山村,这座要走许多路才能到的遥远的小山村里开了!

花儿开在村前的小塘边,开在青石板铺的小路边,开在水流湍急的磨房前,开在潮湿的长满黑绿色的青苔的卵石垒砌的墙角里,开在我们山村小学的校门口,开在操场上跳远的沙坑旁。艳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啊!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去上学。薄薄的晨雾里,有雀鸟的叫声;有牛犊的叮当声……突然   我看见我们的老师 我们的老师在校门口的火把树下  火把花明艳夺人地映照着  她在打扫校园 轻轻地扫着被雨打落的花瓣    我们的老师不就是那举着火把的仙女吗 她从城里来到我们小小的山村 走过了多少弯弯的小路啊 她教我们唱歌 教我们识字 教我们画画   她就是举着火把的仙女 她手中举着知识和智慧的火把

啊,我爱你——火把花!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结,照亮我们——山村里的小学生!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给第三自然段加标点符号。(8分)

3这则短文的主要内容是写(5分);

4短文先写了火把花开在我们这个遥远的小山村;接着写 ;然后重点写   ;最后写   ,点明了主题。(6分)

5课文内容我知道:山村是   ;小路边是   ;磨房前   ,青苔是   ;墙角是   ;火把花是   ;晨雾   。(7分)

6我来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4分)

7本文采用了几组比喻的说法,把满树的红花比作 ;把老师比作 。(2分)

8为什么说我们的老师就是举着火把的仙女 ?(6分)

 

 

 

 

1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A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 从容镇定!

B】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指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1】被抓破了。

【1】根据文意,在【B】中的括号内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并用所填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A】是对人物__________ 的描写。语段【B】是对人物___________的描写。

【3】这位“病人”是________________ ,被沃克医生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连续性文本阅读。

迎着风走

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兴冲冲的赶去探险。他们爬上山坡时兴奋的心情难以形容。一进洞,他们便被洞中的天然钟乳岩所吸引,一路观赏,不觉越走越深。虽然路很多,他们并不害怕,每到一个岔路口,他们都会留下一个标记。

不知过了多久,手电筒的光暗下去时,他们还没有走到岩洞的尽头,于是,他们决定往回走,走来走去,才发现迷了路。每一个岔路口都有标记,每一条通道都似曾相识,他们有些惊慌,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终于,他们的手电筒全灭了,周围一片黑暗。一开始,他们还想寻觅洞口微弱的光亮,可是走到哪里都是无尽的漆黑,他们相互牵着的手上已经沁出了汗水。夜光手表显示已是下午6时,外面应该暗下来了。而且,他们被饥饿包围着,原以为洞不会太深,所以,他们没有淮备食物。绝望渐渐爬上他们的心头。

沉默了一会儿,领队忽然问谁有打火机,有人将打火机递给他。他点燃打火机,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看着那簇火苗,忽然,火苗微微的倾斜了一下。领队看了一下,熄灭打火机,带着大家向与火苗倾斜相反的方向走去。就这样每到一个岔道口,他都用打火机微弱的火苗捕捉那一丝微风。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可是,打火机里的汽油很快便用完了,人们的心再度沉下去。

领队忽然脱光上身,站在岔道口,静静的感觉那极微的风。其他人也纷纷效仿,就这样他们又走了许久。风渐渐大了起来。终于,他们找到出口,人们纷纷赞叹领队的智慧与冷静。

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挫折与磨难中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从。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逃避,可是路越走越难。人生际遇就像故事中黑時的岩洞,只有迎向生活的风雨,我们才会在没有光亮的情况下,找到光明的出路

1结合短文内容填空。

(1)探险者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探险者的情绪随着事情的发展也在变化:_____________ →惊慌→绝望→

_____________ →再度沉下去→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写到领队“沉默”了一会儿,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也许在想:______________

2领队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终于找到了出口,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3对题目“迎着风走”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探险路上迎着岔道口的风找到了出口。

B.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遇到用难时要保持冷静。

C.遇到危险,我们可以反方向而行之。

D.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客服困难。

4伤照文中画线句,结合文章主旨,完成仿写。

人生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才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领队带着大家走出了险境,人们纷纷赞叹。他们会说什么?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慢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的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着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中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与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请从文中找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呆望”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一阵”能否改为“一眼”?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品析完成练习。

“是吗?”小胖墩儿(   )起来,立刻(   )两步,一闪身(   )了单褂儿,(   )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1根据课文,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字词。可以发现填入的这些字词都是描写   的。从这段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小胖墩儿  。他是作家徐光耀的小说《 》中的人物之一。

17、阅读。

秋的原野

窗外飘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信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 ,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这美好的天色。塘边是开满白花的芦苇丛。忽然从芦苇丛里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很是天真烂漫,或许是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颈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把水面荡漾起 ,也为大自然的画卷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或许是喝了过量的酒,或许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 似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稻回,好似 。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不时传来农民们一阵阵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的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炊烟,跨上牛背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1】选择恰当的短语把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B.一圈圈的波纹 C.一团火焰 D.一块蓝宝石

【2】读短文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1)本段描写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对这些事物的描写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本段的拟人句抄下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批注出你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②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选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请你任选一句分析这样说明的好处。_________

【2】①概括松鼠搭窝的过程:搬木片→错杂放置→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出了松鼠的________

②用加点词语写一写做某事或某种手工的过程:________

【3】下面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松鼠搭窝的描写,对比选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A.《中国大百科全书》所给资料语言简洁,严谨,数字的运用准确说明了窝的大小

B.《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语言简洁,平实,但描述缺少条理性;课文的语言活泼,有趣,但不够准确

C.课文对搭窝的过程描述得细致生动,富有趣味,表现出了松鼠的聪明能干。

19、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中断一一____冷清一一_____

2写出描写鸟的动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你仿照写一句,用上有的 … … 有的 … … 有的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

(1) 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深深地感动了我。(缩句)

 

(2) 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改为反问句)

 

 

 

 

21、缩写句子。

(1)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

(2)他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默写《乡村四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