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兴奋、自豪)

B.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无奈、担忧)

C.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讽刺、批判)

D.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意味深长)

2、“树红树碧高低影”的下联应当是(     

A.半帘花影月笼纱。

B.烟淡烟浓远近秋。

C.一城山色半城湖。

D.近水远山皆有情。

3、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序号写在括号里。

1顾:转过头看;看注意;照管拜访商店或服务行业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但是反而

不顾一切(  环顾四周(  

三顾茅庐(  顾客第一(  

2精:细(跟相对)完美,最好机灵,心细精神,精力妖精提炼出来的精华经过提炼或精选的精通

精彩(     这个孩子比大人还精(

精密(     精疲力竭(

3疾:疾病痛苦痛恨急速;猛烈

积劳成疾( 收脚太疾(

疾恶如仇( 关心群众的疾苦(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从下面诗句中任选一句先写出诵读诗句时想象到的画面再分析从中感受到的诗人的情感。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是因为我们都____,都________。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____俱全,同时它又整齐灵动。

6、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自相(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欲试

心(______)胆(______  胸有(______         ______)来(______)去

______)处优          手(______)脚(______

①他从小_______________,不知道劳动人民的生活是多么艰难。

②上面的词语中,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_____,请再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

③请用上画线的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言文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___________。”又誉其矛曰“_______________。”选自课文《_______

B.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___。”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___________

8、照样子在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摘录下来,再自己写两个。

1.例:红彤彤

  文中:__________   自己写:__________  __________

2.例:半紫半黄

  文中:__________   自己写:__________  __________

3.例:葡萄灰

文中:__________   自己写: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两茎灯草》全文,回答问题。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小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次早打发几个家人、小斯,满城去报丧。族长严振先,领著合族一班人来吊孝;都留著吃酒饭,领了孝布回去。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课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段极力描写严监生临死前因见灯盏里点了两根烟草,伸出两根手指不肯断气,这属于 ( )。

A.细节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侧面描写

4作者写严监生临终为两根灯草不肯断气,其作用是( )。

A.严监生有极强的求生欲望

B.突出严监生害怕侄子瓜分他的财产

C.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严监生的吝啬

D.体现只有赵氏才真正了解他

5在下面句子括号内加入正确的关联词语。

严监生___________不肯断气,___________灯盏里点着两茎烟草。

10、课外阅读。

剥 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 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想到这里,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儿子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转念一想:“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剥豆的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写出同义词。

敛声息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瞻前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其中的原因。

(1)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我”为什么喜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_________。 用“﹏﹏﹏﹏”划出文章中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只划一处)

【5】“‘ 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长大后,南丁格尔想当一名护士。那个时代,做护士的往往都是一些没有文化、地位十分低下的妇女,没有哪个有身份的人愿意当护士。因此,她的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妈妈气急败坏地骂她:你真是要丢尽全家人的脸!姐姐急得对南丁格尔喊道:妹妹,你疯了!我们这种有地位的人,怎么能去当护士呢!

可是,南丁格尔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她认为,一个人若是能用自己的努力去减轻病人的痛苦,使他们的身体恢复健康,那就是人生最大的奉福。最后,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不顾人们的歧视,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优裕的生活,到医院当了一名护士。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低下(   )减轻(   )

歧视(   )优裕(   )

2长大后南丁格尔想当一名护士,家里人是怎样反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丁格尔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毅然决然表现了南丁格尔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新加坡作者希尼尔的《退刀记》,回答问题。

干了多年的店员,遇到怪事可真不少。

就说前些时候吧!一位老妇人来到柜台前,硬说要把东西退回。

“老太太,这把刀子你已经用了一个时期了,退不得的呀!”

“可是——可是这把刀子太阴冷,用了令人厌恶心寒!”

“啍哈,您看看,这类牌子与款式,市面上流行的很啊!”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以前被用来杀过不少人呢。”

“不可能吧?这是最新设计的。”

“有,有,杀了人……”

“您看见了吗?”

“哦,这——倒没有,我若看见了,我也没命了。”

“但是,我老伴,还有幼弟①全家是被杀过了!”

“全家?真的?报警了没有?”

“没有!不可能的……凶手还歪曲了真相……”

“哦——

我不知如何接下去才好。老妇人看到我态度生硬,没有意思接纳她的退货,也就怅(chànɡ)然离开了。

临走前,我想想,不可能吧!这么一把小刀子,杀不了这么多人。我扯开喉咙问道:“老太太,是在哪儿发生的啊?”

“南京。”

“什么?南京街?”

我蹲下,从柜台里把那种款式的刀子取出,研究了好一阵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刀锋较光亮了些吧!还有一排小小横行的字样:日本制造。

(选自《通俗小说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_________ 喜爱_________ 正直__________ 热情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给人物对话加上合适的含有动作或神态描写的提示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①“南京。”老妇人________________地回答。

②我___________________说:“什么?南京街?”

【3】老妇人退刀的理由是什么?其根据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妇人是怎样一个人?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她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 )将下来,便( )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 )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2】这一段文字是写__________的场面。

【3】“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武松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1】选文中老虎的进攻招数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是怎样应对老虎的进攻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应对?

________________

【3】画“ ”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劈”字用得生动传神,因为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武松___________的个性风采。

15、仁爱无价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 )无儿无女,( )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住。因此,老人(宣告 宣布 宣传)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 )这是栋有名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是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 高升 提升 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好,他是不会卖掉这栋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英镑。”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 诚实 诚意)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

青年以___________赢得了这栋住宅的购买权,梦想成真。

【1】在文中的(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画出括号内最准确的词语。

【3】写出近义词。

孤独________ 依旧________

【4】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此时此刻,老人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年为什么能赢得购买权呢?在最后自然段横线上写上合适内容。

【6】你想对文中的那位衣着朴素的青年说些什么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物质——镭,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é)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盛誉——   博得——   敬仰——   仍旧——

(2)居里夫人为老师做了哪两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说勤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 资本论 辛勤劳动40 读了大量书籍 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写《史记》,从20岁就收集大量历史素材;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翻阅了上千本有关资料,认真演算,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勤出智慧。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就可以变拙为巧。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只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1给短文第二小节缺少标点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变拙为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勤出成果的,请用简洁的句子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勤奋的格言警句很多,你能写出一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shì sì)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jiàn jiān)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dǎo dào)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吩咐________ 记念_______  慌忙_______  登时______

3“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吗?(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严监生临死前还伸着两个指头,他在惦记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   )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选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2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选段中“___________”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这段话是按照_______的结构方式写的。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是为了表现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好的一项是( )

A.行船速度极快,操纵自如。

B.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

C.拥挤时,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我们的眼睛不知看哪一处好。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换个说法,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1.淮南的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能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条伟大的路。(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果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题目:读《_____》有感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②感受要真实具体。③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