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几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jiàn)    牙()     嘴(liě)   开(

B.hu能应() 荣)   拳擦掌(

C.yínɡ)   兴致勃()   船chānɡ)   动(niǔ

D.ɡōu)     航海(hánɡ笑(dòu盾之坚(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会令他们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

B.老人胸有成竹,站在马路中间拼命挥手,那辆面包车才刹住,司机吓得面色煞白。

C.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D.一说起钓鱼,小强就表现得兴致勃勃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  宝   西  东躲西

B.书   学 有无类

C. 枝   头折节

D.乱   原 眼花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多音字组词。

  huán ________ zhāo________ shè________ jìn________

还   朝   舍   尽

  hái________ cháo________   shě________ jǐn________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乡村四月》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描绘农家繁忙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学完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我知道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_________,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为_______、金文、_______、隶书、_______;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等。

3.“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是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我还知道关于送别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内容我知道。

课文《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的第________回,作者是________。课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7、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填空。

________脑汁   养________  ________

情不________ 不怀________ ____心所____

1.面对多年未见的母亲,他____地流下了眼泪。

2.这道题目很难,我____,想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得到答案。

3.我在书柜里发现了一本奇怪的书,____地看了半天,也没能知道它的来历。

8、在《西班牙公主的生日》中,公主的生日会上最有趣的是 ( )。

A. 木偶戏   B. 非洲人的戏法   C. 斗牛   D. 小矮人的舞蹈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ài   zài)               相(chéng   chén)

【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

(2)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

(3)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

【3】选文第一段为何要交代“大雾漫天”?

__________

【4】“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空城计

街亭失守后,诸葛亮调兵遣将准备应敌之策。他调派停当,便先率五千兵马去运送粮草。忽然飞马来报,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拥过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所带的五千兵马,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下两千五百兵马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吓得脸色发白。

诸葛亮登上城楼一看,果然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连忙下令,叫人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打开,用三十个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了丝织头巾,领着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带军来到城下,见此情景心中大疑,连忙传下命令向北面山路退去。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众官惊奇,便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来,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如此模样,便怀疑会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我并非想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两千五百兵马,如果弃城逃走,也跑不多远,岂不被司马懿一个个捉住吗?现在他们一定从北边小路退走,我已叫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1读句子,把句中加点的词换成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括号里。

(1)他调派停当,便先率五千兵马去运送粮草。______

(2)司马懿带军来到城下,见此情景心中大疑______

(3)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如此模样,便怀疑会有埋伏。______

2诸葛亮在得知司马懿正带领十五万大军进攻的消息后,他都做了哪些准备?请用“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3司马懿来到城下,他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可以看出司马懿的性格具有哪些特点?(   )

A.胆小懦弱 B.谨慎多疑 C.急躁鲁莽

5用自己的话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短文的主要内容,注意故事情节的连贯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是司马懿,来到城下,你会怎么想?把你的想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梅花魂》选段,回答问题。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母亲:“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描写了外祖父的____________,突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_______

【2】“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外祖父发脾气,“稀罕”墨梅图的原因。照样子,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意思前后连贯。

外祖父之所以发脾气,“稀罕”墨梅图,是因为在外祖父心中梅花是________________的象征。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2、类文阅读

读不完的大书

七十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瀚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昆虫,水中的游鱼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的兴趣。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腾或流荡滑翔,有的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①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我最爱的。②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挺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很高洁,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1(理解课题)短文题目为“读不完的大书”,“大书”是指________,作者用这个题目是想说明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认真阅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农村的特点是_________。七十多年前的农村,家里没有好玩的玩具,但大自然中有很多,作者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重点写了自家屋后的____________,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之情。

3(提取信息)对大自然这本书,作者是分哪三部分来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悟写法)文章对大自然中万物的描写有详有略,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各详细描写了什么?突出了事物哪方面的特点?填一填。

句①详细描写的是______,突出了______却有严密的______和高度的______;句②详细描写的是______,突出了竹笋____________,竹子的______美及其风中撩动人心的_______

5(语言运用)学习本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一写你小时候在大自然中见到的一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语段一】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语段二】①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②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③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来,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④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⑤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⑥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⑦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⑧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1】两个语段的共同之处是都描写了“田忌赛马”的故事。但两者在表达上各有特点。【语段一】的特点是______,【语段二】的特点是______

A.内容具体、叙述详尽 B.篇幅短小、行文精炼

【2】请在【语段一】中用“______”画出运用谋略,出谋划策的句子。

【3】将下面词句的意思与【语段二】中的段落内容配对(填段落序号)。

(1)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______

(2)田忌信然之。 ______

14、课外阅读。

书籍就像繁茂的大树。伟大之书是根,大家之书是干,名家之书是枝,其余不过是叶,树叶落了,枝干犹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书”林新叶催陈叶。

书籍就像浩瀚的海洋。涉足沙滩者可以拾到漂亮的贝壳,至于海中蕴藏的无数珍奇,只有勇敢无畏的探海者才能得到。

书籍就像无价的宝石。有的价值连城,有的弃之不惜。

有可读之书,有可用之书,有可读而不可用之书,有可用而不可读之书,有既可读也可用之书。

不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厚;善于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

耳读是极为重要的读书之法。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也。但神读才是最佳境界。神读方能神解,神解方能彻悟。读书能神读,下笔才有神。

读书的过程,( )是个审美的过程,( )是个再创造的过程。读书而无创造思维的介入,不可能把书读活。

是人读书,不是书读人。人读书,可以把死书读活;书读人,可以把活书读死。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文中写书籍像________,像________,像________,运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短文中叙述的书有五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能力展示(阅读理解)

 

记忆中,贫穷落后的家乡有一座小山,人们都称它白头山。小时候并没有怎么在意?现在想来,真是名副其实。我从懂事时就记得,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它的山顶总是光秃秃的,尽是白石头。也许这就是它所以得名的原因吧!

30年过去了,我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如果要问有什么感受,我只能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了:过去连自行车都难得一见,如今摩托车在路上穿梭往来。有几家的门前还停着锃亮的桑塔纳!低矮的石房小屋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漂亮的幢幢小楼……大概游子总爱追寻儿时的记忆吧!在家乡转了儿圈之后,我突然发现,白头山不见了。我好纳闷,忍不住和一位老乡谈起这件事。老乡哈哈一笑,说:白头山还在呀可是它早就不叫白头山了。”“那它现在叫什么山?”“翠云山!”老乡用手往前一指说,山还是原来的山,名却不是原来的名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展目望去,只见眼前的这座小山上一片碧绿,有如翠云密布。松树、柏树以及其它一些叫不出名儿的树木,挺拔直立,茁壮成长,显得生机勃勃。我恍然大悟,禁不住赞道:好名字!真是好名字!”

这样看来,小山改名也就不足为奇了o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前面横线上。

2从文中摘录4个成语,并选个造句。

     

     

 

3 画出描写白头山名副其实的词句。

4 画出文中具体说明天翻地覆的语句。

5白头山为什么后来改名为翠云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一两句话写出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浚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弓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谁见了都会说,准是一只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她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好看的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后的工人胳膊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要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走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阳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当细流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阳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天哪!他看到了什么呀。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谧的(mei   li.

成渠的流水沉思的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能延伸出美丽!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根据短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并解释这个词。

3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心里暗忖道,等着瞧吧。这句话是从短文中摘取出来的,放在第______自然段和第 ______自然段之间可是全文连贯。

4我从你那吸取了汁液,就是要输送给她的这句话中, ___________,“ 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

5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能延伸出美丽!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流水_________ ________的心情。

6读完这篇短文,有人赞美玫瑰树根,有人则对细流有好感,请你写一写从中得到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秦兵马俑(节选)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良  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神  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1“——”画出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这段话主要突出了兵马俑的_______。(选用片段中的一个词)

3这段话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选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请仿照片段的表达方式,试在“……”处补写一句______________

4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白雪塑像(节选)

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儿子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①震动,儿子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

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

“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爸爸,你别出去了。”儿子阻拦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儿子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②震动,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谧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雕像……

1“这个小屋负荷太重”一句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原文回答爸爸每晚到屋外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①②两处的“震动”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

A.一样。均表示心里受到冲击。

B.不一样。①处的意思是摇动,②处的意思是心里受到强烈冲击。

4选文中写“爸爸不争气”,其含义是( )

A.家中地方小,爸爸连大一点的房子都分配不上。

B.爸爸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必要。

C.爸爸患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

5下列三个词语表达了不同情况下儿子对爸爸咳嗽这件事的不同感受,将这三个词语的序号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A.心酸   B.苦恼   C.震动

(1)思考受到干扰时_____

(2)晚饭后爸爸躲出去时_____

(3)爸爸站在风雪中时_____

6对选文题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白雪塑像”为题体现了父亲关心儿子,儿子热爱、感激父亲的感情。

B.以“白雪塑像”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这对父子之间的爱的赞美之情。

C.因为父子俩被冻得一动不动,像一尊塑像。

19、金钱豹和它的幼崽

一天,非洲索马里热带雨林里,动物标本制作师爱克兰正背着猎枪四张望着。忽然,一只金钱豹进入了爱克兰的视野。“叭”的一声,第一发子弹射偏了,从金钱豹前腿一擦而过。爱克兰见势不妙,急忙换装弹,准备再补一枪。就在这一刹那,金钱豹抢先一步,对准他的脖子咬去。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爱克兰没有慌乱,举起左手将一梭子子弹射入金钱豹的腹部。鲜血从金钱豹的体内不断流出来。不一会儿,它的大嘴张开了,浑身软绵绵的,瘫倒在地上。 爱克兰这才松了口气。他赶快跑到附近的一棵大树下自我救护。当他重新回到金钱豹倒下的地方时,傻眼了。地上除了一推血外,金钱豹已经不翼而飞。难道金钱豹没有死?他细细查看,发现草地上有一条长长的血带,断断续续地伸向远方。他顺着血迹,一步步搜寻过去。 血迹和被压倒的花草,把爱克兰引到一棵巨大的松树前。他抬头一看,一条长长的豹尾巴和两条毫无生气的后腿从树洞口耷下来,鲜血染红了树洞。 这只金钱豹就是刚才和自己搏斗的那只豹子。它怎么会跑到这里来呢?它又为什么要爬到这个洞里去呢?爱克兰想着,大胆地踮起脚向树洞里望去。啊!他看见两只豹崽正依偎在金钱豹的怀里,起劲地吸着奶。它们身上沾满了血,不时发出“咂咂”的响声。爱克兰的眼睛模糊了。他一下子跌坐在大树脚下。 后来,爱克兰把两只小豹崽送给了国家动物园,把那只母豹制成了一个漂亮的标本。他在这只豹的标本旁立了一块标牌。来这里参观的人看了标牌上的话,都非常感动。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词语

(1)看到形势不好,情况对自己不利。

(2)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3)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2.母豹爬回树洞是为了(  

A.在那儿养伤

B.死也要和孩子们在一起

C.躲避追杀

D.给他的孩子喂奶

3.爱克兰射杀金钱豹是因为(  

A.金钱豹咬他的脖子

B.为了制作动物标本

C.想捕捉豹崽

D.人们喜欢吃野味

4.从“草地上有一条长长的血带,断断续续地伸向远方,”我们可以推想出发生过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爱克兰的眼睛模糊了。他一下子跌坐在大树脚下。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模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跌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爱克兰的眼睛为什么模糊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只金钱豹的标本旁的标牌上写几句话,可以有很多种写法,但要让参观的人了解这是一只不寻常的金钱豹。如果让你写,你该怎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如登山,需要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才能登上高峰,这是十分清楚的道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雨下得很大。(用比喻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2)花儿开了。(用拟人的方法把句子写生动)

 

(3)这支蜡烛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改反问句)

 

(4)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肯定句)

 

(5)难道他会从柴房搬来一窝兔子吗?(改陈述句)

(6)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地满红花红满地,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翠翠红红,     风风雨雨,

  山外白云,   池边绿树,   雨落溪边。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缩句)

 

2.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有谁会理她呢(改写成陈述句)

 

3.文成公主来到西藏。(扩句)

 

4.乡村的夜晚使人们陶醉。(改写成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童年生活就如一个个美妙的梦,就像一首首动听的歌。童年的故事如一颗颗七彩的水晶石,折射出太多的稚趣和欢乐。如果我们把这些童年生活用笔写下来,那该多么有意思啊!请选择一件童年的趣事来写,写出趣味,写清楚事情的经过以及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示,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