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的双眼凝然地望着墙壁,思索着这次比赛失利的原因。
B.面对别人赤裸裸的嘲笑,他只能把头埋得低低的。
C.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D.今天的练习,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如何。
2、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绷带(bēng dài) 匪徒(fěi tú) 由衷(yóu zhōng)
B.拟定(nǐ dìng) 特殊(tè sū) 俘虏(fú lǔ)
C.手镯(shǒu zhuó) 企图(qí tú) 马褂(mǎ guà)
D.踌躇(chóu chú) 矜持(jīn chí) 船坞(chuán wū)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涟漪(yí) 逛街(guàng) 玷污(diàn) 旖旎(ní)
B.萌动(méng) 倭瓜( wō ) 无垠(hén) 徘徊(huái)
C.葬身(zàng) 点缀(zhuì) 蚌壳(bèng) 燕国 (yàn)
D.秉性(bǐng) 公顷(qǐng) 稚子(zhì) 华侨(qiáo)
4、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王之涣《凉州词》)
(3)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4) 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论语》 )
(5)人有耻,__________。(《朱子语类》)
(6)近水楼台先得月,___________。(宋·苏麟)
5、将句中带点的词语换成另外一个不改变句子意思的词语。
1.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______
2.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______
3.沃克医生的目光变得柔和了。______
4.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lián xī | chuān suō | guī ju | fěn shuā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sāo luàn | miáo tiao | shǒu pà | bāo fu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7、查字典填空。
1.“巫”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可以组词为_______。
2.“摩”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它在课文中的读音是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
3.“遗”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遗失;②遗失的东西;③遗漏;④留下;⑤专指死者留下的。“路不拾遗”中的“遗”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不遗余力”的“遗”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8、灿烂的中国文化。
汉语充满无穷的魅力。人四十岁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表示,我们会用“______________”来描述女孩子十三四岁的美好年纪;医生在古代被称为“______________”,旅馆在古代则被叫作“______________”。
古语蕴含深刻的道理。《论语》中“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将君子与小人作对比,告诉我们应该胸怀坦荡;看到某国政府因疫情防控不力,不断地甩锅世卫组织,抹黑他国,还四处挑衅弱小国家,我要告诉该国当局“______________,必自毙”。
9、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2】“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对大榕树的称呼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10、_________________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到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东奔西走 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 美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档,买了清洁剂、水桶和抹布,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啤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请给文章确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
【2】请用“√”在第五自然段的括号中标出最恰当的词。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哪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简单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成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拾破烂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直通车。
和 氏 璧
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山上得到一块玉璞(pú,含玉的石头,或没有雕过的玉石),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叫玉匠来看,玉匠看了说:“这是一块石子呀,哪里是玉石!”
厉王认为和氏欺骗他,把他治了罪,截去了他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继了位。和氏又拿玉璞去献给武王。
武王仍叫玉匠来,把玉璞辨认了一番。玉匠仍然说:“是块石子,谁说是玉石?”
武王( )恼怒和氏胆敢欺骗他,( )把他的右脚也截去了。
武王不久也死了,文王继位。和氏捧着那块玉璞,坐在山脚下哭泣,一连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都流尽了。
文王听到这事 叫人去问他 你是罪有应得 截了脚的人也多得很 你为什么哭个不停
和氏回答说:“我( )为了截去两只脚悲伤,( )为有人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忠诚说成欺骗而痛心!”
文王叫玉匠剖开这块玉璞,发现这( )是一块真宝玉,( )质地特别好。后来,文王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1.给第七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把下列三组关联词语分别填在原文的括号里。
不仅……而且……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3.用“//”把短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三部分的部分意是什么?
。
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树
前些日子,我看见胡同的路两旁栽上了小槐树,心想:过去栽了很多树,可是成活的不多。过了两天,我看见路旁的一棵小树身子都斜了,心里想:小树的末日快到了!
又过了一天,我看见胡同里那些新栽的小树都贴上了小红纸条儿,上面写着“爱护树木”四个字。写上这四个字就能管用么?我心里有些怀疑。
今天早上我去跑步。一出门就感到空气格外清新,一看地面都是湿漉漉的,再看窗户,玻璃上挂着一些小泥点,不知昨夜什么时候刮了风下了雨。走出家门,我就开始跑,跑到胡同口,看见四五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拿着铁锹,正在把一棵歪倒的小树扶直,给小树培土。我心里一阵“热乎”。我一边跑,一边观察路旁的小树,竟然发现小树已经绽出绿色的新芽。我迎着朝阳跑着,心想:看样子,今年的小树不但能活,而且一定长得很好。
【1】缩写下列句子。
胡同里那些新栽的小树上都贴了“爱护树木”的纸条。
____________
【2】“我”对小树命运的看法是先认为________ , 后认为________ , 这是因为有________
【3】就这件事谈谈你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看法。
____________
13、故事阅读:完成练习。
成语故事——《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的名言,同学们听过这个故事吧!
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聪敏好学,非常谦虚。孔圉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应得到那么高的评价。于是去问孔子:凭什么赐给孔圉‘文’的称号?孔子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聪明灵活,而且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1】“不耻下问”的“耻”的意思是( )
A.羞耻
B.耻辱
C.以……为耻
【2】“不耻下问”是指( )
A.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辱)。
B.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会感到羞耻(耻辱)。
C.不要向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
【3】提起“不耻下问”,会想起《论语》中这样的话( )
A.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三人行,必有我师。
D.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14、阅读《童年的烤地瓜》,完成练习。
童年的烤地瓜
①走在大街上,每每听到小贩们叫卖烤地瓜的声音,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在天的田野里烤地瓜的情景便会一幕幕地浮现在脑海中。
②那时,村中很多农户家中养着三五只羊,除了上学外,放羊割草成了我们这帮小孩的主要任务。秋天,地瓜收获的季节,我和一帮小伙伴一边放羊一边找个地方烤地瓜吃,那是我童年里最快乐最解馋的时候。我们常把羊群放到田间的沟渠边,然后开始分工。先选一个人看管羊群,其余的小伙伴有的负责挖坑垒窑,有的拾柴烧火,有的到附近的地里“偷”地瓜。挖坑垒窑这可是个功夫活儿,在沟壑的边沿,挖个土坑,下面留一个烧火口,上面用土块垒起来,下面用大的土块,往上逐渐用小的土块,围拢成一个中空的圆锥体,没有经验的往往垒到一半就坍塌了,还要重新开始。每次挖坑垒窑的工作都是由年龄最大的雪宝负责,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一座像模像样的土窑就垒好了。地瓜当然是就地取材,离谁家的地近就去谁家地里“偷”,时间长了,也就总结出一个经验:如果地瓜秧长得粗壮茂盛,而且根部的土被拱得裂开了,那么准会在下面挖出一个大的地瓜来。雪宝每次都告诉我们,挖地瓜的时候不能连根拔起,更不能把一棵瓜秧上的地瓜全部扒光,每棵挖一个后再用土埋上,这样不容易被人发现。
③土窑和地瓜备好后,我们这帮小伙伴围成圈,开始点火烧窑。先把拾来的干草点着,小心地把火吹旺,再用田间的玉米秸、干树枝烧。烧火时也要小心翼翼,唯恐上面的土块坍塌。红红的火烤着雪宝的脸,不一会儿工夫她就满头大汗了。野地里,火就着风势,越烧越旺,等到烧得垒在上面的土块大部分都变红就可以停火了。这时把坑里的灰烬扒出一些,将垒在上面的一小部分土块抖落到坑底,然后把地瓜一块一块地放到土坑里面,再把剩余的土块全部压在地瓜上面,用脚把烧红的土块踩碎,盖在地瓜上面。为了把热量封存好,还要把土坑封好,用手摸着哪儿热就往哪儿培土,直到摸不到热的土了,就算大功告成了。
④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我们各自放羊去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有人说应该熟了。几个小伙伴围在一起,小心扒开土与灰。嗬,一股甜甜的香味冲出来。这时,小伙伴们一个个眼睛瞪得圆圆的,暗暗地咽着口水。选一个人拣出那些热气腾腾的地瓜,接着按照人数将地瓜平均分开。拿到地瓜后,每个人都边吹着热气,边从左手换到右手……把烫手的地瓜掰成两半,热气顿时冒出来,香气扑鼻。经不住诱惑的小伙伴把黄黄的地瓜瓤吃到嘴里,但不能着急,心急了不烫着也得噎着。有的一边吹着气,待热量散尽再慢慢享用。一阵狼吞虎咽后,地瓜全部吃完了,用黑黑的手掌顺手一抹嘴,瞬间成了花脸。你指着我乐,我指着你笑,脸不黑的,也要给他抹黑,嘻嘻哈哈地你追我打……待到日落西山,大家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嘴唇乌黑地赶着羊群回家,远处村落灯火渐起,不时传来吆喝孩子回家吃晚饭的声音。
⑤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怀念和小伙伴一起烤地瓜的童年时光。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今天,地瓜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稀客。在街头巷尾能见到卖烤地瓜的推车,烤地瓜已成为一种小吃。走在街头巷尾,在香味的诱惑下,我总情不自禁地要买两块烤地瓜,以表达自己对逝去的那段童年时光的美好追忆和对现在富足生活的珍惜。
【1】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挖坑垒窑→(_______)→(_______)→掩埋地瓜→扒出地瓜→(______)→抹黑取乐
【2】第③段中“烧火时也要小心翼翼”的原因是( )
A.担心红红的火烤着雪宝的脸。
B.担心火就着风势,越烧越旺。
C.唯恐把地瓜烤焦了。
D.唯恐上面的土块坍塌。
【3】阅读第④段,下面不是写作者记忆中“烤地瓜”味道的句子是( )
A.热气顿时冒出来,香气扑鼻。
B.小伙伴们一个个眼睛瞪得圆圆的,暗暗地咽着口水。
C.嗬,一股甜甜的香味冲出来。
【4】下面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是( )
A.在烤地瓜的过程中,每次都是雪宝负责挖坑垒窑,可见他聪明能干、认真细致。
B.第②段中“偷地瓜”的“偷”字加了双引号表示引用。
C.“没有经验的往往垒到一半就坍塌了 ,还要重新开始。”说明挖坑垒窑是个功夫活儿。
D.“一阵狼吞虎咽后,地瓜全部吃完了,”也说明了烤地瓜十分香甜。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以下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逝去的那段童年时光的美好追忆和对现在富足生活的珍惜之情。
B.作者对烤地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作者对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现在富足生活的厌恶。
【6】简答题:下面一段文字中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你具体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这时把坑里的灰烬扒出一些,将垒在上面的一小部分土块抖落到坑底,然后把地瓜一块一块地放到土坑里面,再把剩余的土块全部压在地瓜上面,用脚把烧红的土块踩碎,盖在地瓜上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简答题:请你描写出你喜欢吃的一道美食,与大家分享。(用上适当的描写方法,不少于70字)
__________________
15、午 餐(21分)
那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去祁阳“浯溪公园”,瞻仰陶铸爷爷铜像。
我们先将铜像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随后将自己亲自制作的小花圈献给陶铸爷爷,然后去“陶铸展览馆”参观。望着陶爷爷生前用过的一件件遗物。想起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时针已指向12点。我们的“午餐”开始了。 同学们 我带来了蛋 饼干 健力宝 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 郑娜摆阔气地说 可是 在郑娜同学后面 蹲着一位同学 一边看书 一边捧着一个馒头津津有味地嚼着 她叫刘红
刘红同学站起身,发现地上有许多未吃完的食品。这是谁扔的呢?她走过去一一捡起来。“别人吃了不要的东西都捡起,真是羞死人!”“刘红这个样子,简直与街上的叫化子差不多!”不管同学们怎么说,刘红装着没听见似的在继续捡着。
突然,她转过身来,心情沉重地对大家说:“同学们,有的同学竟这样不爱惜粮食,吃不完的食品随地乱扔。这怎能对得起我们眼前的陶铸爷爷呢?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啃树皮,生活是多么艰苦啊!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革命先烈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不能丢啊!”听了刘红的话,同学们望着陶铸爷爷的铜像,羞愧地低下了头。
我们走出“浯溪公园”,频频回首,仰望铜像。那阵阵松涛声,如同陶铸爷爷在赞扬:“刘红同学说得对啊!”
(1)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2)读第1自然段,填空。(5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3)摘抄文中的成语。(2分)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2分)
(5)我会写反义词、近义词。(4分)
反义词:干干净净—— 沉重——
近义词:艰苦—— 爱惜——
(6)望着陶铸爷爷的铜像,同学们为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2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1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逼近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慌忙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随便)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靠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回答下列问题,体会诸葛亮是如何考虑周全、巧妙安排的。
(1)把草船“一字摆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军十“擂鼓呐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诸葛亮为什么笑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段,说说画波浪线的句子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挥想象:当曹操听到诸葛亮的军士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后,可能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父亲》,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父亲
父亲很小就远离家人到兰州煤矿里做工,我是在外公外婆和母亲的呵护下一点点长大的。我是那么快乐而满足,从来没觉得父亲不在身边有什么两样,有什么不妥。转眼,我6岁了,突然有一天我被告知是有父亲的,并且他要回家来了。
还没等我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一个黑瘦矮小的男人出现在我视线里,甚至在我还没来得及想象我的父亲该是如何的高大魁梧,现实就已摆在眼前,想闭上眼睛拒绝一回也来不及了。比外婆还矮的父亲给我一个打击,我竟有些恨他,全然没有亲切的感觉。“爸爸”这两个字眼,我使用的频率极低,有这样一个父亲,不值得我引以为自豪。‖
我渐渐“懂事”,每次与他上街,总是先“扫描”一下,看看四周有没有熟人。如果有,我立即跳下他的自行车,很要面子地自己朝前走,装作与他没有关系似的。他呢,也从来不追,更不问为什么,只是远远跟着,看着我“拙劣”的表演。‖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就在父亲接连地找到工作又接连地失去工作的喜喜忧忧中过去。我渐渐明白,兰州十几年的煤矿生活并没有给父亲留下什么,除了仅存的一份死力气。那些技巧性的、在办公桌上写写画画就能赚到钱的工作,注定与小学都没毕业的父亲无缘。
在承受了别人的白眼和妻女疑惑的眼神后,父亲不声不响买回来一辆破三轮,埋头修理并重新油漆了一番,于是,父亲的“运输公司”草草开张了。尽管我在作文中歌颂过清洁工,赞美过搬运工,但那是没摊在我身上——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在骨子里,我对这种廉价劳动力的工作是有些轻视的。
我毫不掩饰我的反感,但父亲对我的皱眉撅嘴视而不见,每天早早晚晚地把三轮车推进推出。‖
渐渐地,我和母亲习惯了父亲每天在餐桌上讲蹬三轮时看到的新鲜事,沉闷的父亲竟也有这样绘声绘色的口才。我们也习惯了父亲每天清晨把三轮车“砰”地一声推出去,平平淡淡说一声“我出去了”的招呼。渐渐地,我对同学说起父亲的职业已不会脸红。父亲对他的工作是那么充满希望,甚至引以为荣。父亲在用他的踏实和诚实无声地告诉我:工作不分贵贱高低,只要你劳动,只要你尽力,就一定会有所得。‖
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习惯缠着父亲撒娇,讨点零花钱,看父亲憨憨又得意地笑着:“拿去吧。”在不知不觉中,家里充满了和谐的笑声,我叫起父亲来声音那么清亮。
若有一天,你和我一同上街,看到前面有个黑黑瘦瘦的男人挥汗如雨卖力地蹬三轮,听到我大声地叫“爸爸”后,你一定会看到掉转头的那一张满足而快乐的脸……‖
【1】短文已经用“‖”划分成五个部分了。默读短文,然后在横线上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读短文,思考“我”对父亲的内心情感变化,然后按照变化的顺序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自豪
【3】句子“每次与他上街,总是先‘扫描’一下”中的“扫描”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用横线画着的句子表达了父亲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短文中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用波浪线画出这些语句。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家门前的小溪流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极平常极平常的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四米高;水浅时,鼓足了劲,一下子就能跳过去。溪岸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和一棵小桃树,对岸便是稻田。
这一切,都是那样平常,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天空中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夜幕渐渐合拢,眼前的小溪展开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里。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金黄、柠檬黄、紫罗兰、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从此,我对小溪着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好像看望我的老朋友。
我爱溪中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①模模糊糊,看不清。________
②向别人显示自己的本领,有功劳。________
③形容不断地改变。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文中第3自然段的第4句话中共有9个描写颜色的词语,请读一读,记一记。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会做选择。
①作者喜欢小溪的原因是________
A.因为它极为平常,朴实无华。
B.因为它为我们提供用水,默默地为人们奉献。
C.因为它有悦耳的流水声,并且在溪水中能看到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景致。
②文中划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A.点明中心。
B.过渡段,与上文是递进关系。
C.过渡段,与上文是转折关系。
19、非文本性阅读
“悦享阅读馆”推荐书目(小学高段)(节选)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简介 |
①《草房子》 | 曹文轩(著) |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一幅优美诗意的田园风情画卷,一群善良纯质的人们,一段有笑有泪有悲有喜的成长故事。这是一部格调高雅的儿童长篇小说。 |
②《小学生老舍读本》 | 蒋军晶(著) 钱理群(主编)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走进语言大师,你可以读到哲人的智慧,读到孩子的天真,到充满善意的讽刺和幽默以及一颗充满光明和爱的心。 |
③《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 王越(主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一部可以去看世界的百科全书,它呈现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展现各地民俗风情;解密文明奇迹,让你感受别样的人文地理。 |
④《水浒传(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 刘青文(编) | 北京教育出版社 | 是一部古代长篇小说,集合了水泊梁上英雄好汉生生死死的悲壮故事。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 |
⑤《男孩的冒险书》 | [英]康恩·伊古尔登,哈尔·伊古尔登(著)孙崭(译)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做弹弓、系绳结、建树屋……父辈们“古老”的玩法,编成了一本最有新潮、最有趣的书让电脑游戏消逝把,真正的“游戏时代”来临! |
【1】阅读小学高段推荐书目的清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推荐的书目、_______、出版社和_______。其中,《小学生老舍读本》的主编是_______。
【2】小军是个故事迷,尤其喜欢英雄人物的故事。根据书目简介,你会给他推荐什么书?( )
A.《男孩的冒险书》
B.《环球国家地理杂志》
C.《水浒传》
D.《草房子》
【3】不同类型的书,阅读方法也不同。阅读馆要为读者提供阅读小贴士帮助阅读,请为下面的书选择合适的阅读小贴士,连一连。
①阅读小贴士:关注章回目录,粗读了解故事情节; 《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反复品读精彩的语段,感受人物形象。
②阅读小贴士:提取关键信息,关注说明方法, 《水浒传(无障碍阅读学生)》
感受说明对象的特点。
20、缩句。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2)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估计这道题他一定不会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把崭新的床单抓破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兵马俑规模宏大。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例句,把下面句子补写完整。
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祖国是蓝天,我就是_____________;祖国是森林,我就是_____________;祖国是高山,我就是_____________。
(6)“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这句话通过描写沃克医生的_____________,反衬出刘伯承的_____________。
2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真好;母亲的唠叨、父亲的严厉,都是亲情的体现,与父母交流的感觉真好;胜利时的分享,跌倒时的扶助,都是友情的体现,感受友情的温馨真好……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层出不穷!请以《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习作。
要求: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