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情节不能表现童话故事“想象奇妙”这个特点的一项是(       

A.张三想要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出现

B.巨人生气地叱责,孩子们吓得跑开了

C.巨人抱起小男孩,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

D.海公主们没有腿,下身是一条鱼尾

2、下列选项中既有一对反义词,又有一对近义词的一项是(   )

A.翻腾  翻滚  渗出  吸收 B.柔嫩  柔软  挣扎  抗争

C.详细  仔细  描绘  书写 D.崭新  全新  兴起  暗淡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nán nàn) (jū   jù)   (jì  xì)绳子

(zhòng  zhōng)彩   (juǎn  juàn)   (pū  pù)

 

4、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单元的诗歌都没有押韵,但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B.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

C.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小草“炫耀”着新绿

D.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5、《草房子》中,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改制成一张渔网,他还把碗柜锯成鸽笼。他是(  )

A.秃鹤 B.桑桑 C.细马 D.杜小康

6、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 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

A.顽强

B.倔强

C.坚强

D.顽皮

7、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忧虚  疙瘩  譬如 毒蛇 B.饭馆 急促 待候 戏剧

C.解闷  奢侈  昂首  窥伺 D.狂吠 挖掘 孵蛋 属付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仰 五彩________ 无能________

________奔月 鲲鹏________ 震耳________

(2)形容灿烂多彩的词语是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

(3)选择上面的词语填空。

①听了马小虎讲的故事,大家笑得________

②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声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外阅读。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回不识君?

(注释)①别董大:选自《高常侍集》。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黄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④莫愁:不要愁,不要担心。⑤知已:知心的朋友。⑥谁人:哪个人。

(译文)漫天的黄沙把阳光遮得一片昏暗,天阴沉沉的。寒冷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不要担心你前去的地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哪个人不认识你呢?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送别____时写的诗,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诗人用“______________”来宽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哀愁。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劝说你的朋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送别诗句呢?请把它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广场。

父爱在手

我的爸爸是一名小学教师,他不善言语,但却在与我手牵手的接触中让我感受到了无限的父爱。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在爸爸所在的学校,因此每天上下学都是我和爸爸一起走的,每天都是手牵手,就在手与手之间我体会到了不同的父爱。

那是鸟语花香的春天,我和爸爸正高高兴兴的手牵着手一起走向学校,突然间,有一辆猛速来的车差一点就把我撞到了,就在这刹那间爸爸很有力的手把我拉了回来,这是爸爸对我安全的担心与照料,父爱是责任。

那是雨天很多的夏天,我和爸爸正准备回家,但却下起了雨,爸爸的办公室里只有一把伞,两人手牵着手打着一把伞回家了。在路上我竟没有发现爸爸的头顶是一半在伞下,一半在外面的,我只知自己的头顶完完全全百分之百全是伞,我一点也没被淋湿。但回家后我才发现爸爸的衣服被淋湿了。这是爸爸对我身体健康的担心与照料,怕我被雨淋湿感冒,父爱是呵护。

那是一个刮风的秋天,当时的天气很冷,我和爸爸手牵着手走向学校。路上,我的手被冻僵了,爸爸让我握着拳头,他用他的双手帮我温暖了右手,接着又是左手。这是爸爸对我冷暖与否的担心与照料,父爱是温暖。

那是一个下雪过后的冬天,路上很滑。有好几次我都差点滑倒,而每次都是爸爸拉住了我,爸爸的手不仅帮我躲过车祸还让我没有滑倒,这仍是爸爸对我安全的担心和照料,还有呵护与温暖的父爱。

手与手的接触中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和感动,爸爸爱我,而我,也爱爸爸!

1和父亲手牵手,在这牵手之时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读文,你知道父爱是什么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 4 自然段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作者是按照_________ 顺序,写了不同的父爱。

5结合你自己的生活,试着写一写你心中的父爱。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 ,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类文阅读

沧海日出(节选)

峻青

这时候,残云已经散尽了。几颗寥(liáo)寥的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粉红的颜色。这广阔无垠(yín)的天空和大海,完全被粉红色的霞光融合在一起了,分不清它们的界限,也看不见它们的轮廓(kuò),只感到一种柔和的明快的美。

朝霞渐渐变浓变深,粉红的颜色,渐渐变成了橘红,以后又变成为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着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在那闪烁着一片火焰似的波光的大海里,一轮红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阳,冉(rǎn)冉地升腾起来。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不久,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这路,金晃晃红彤彤的,又直又长,看着它,仿佛使人觉得:循着这条金晃晃红彤彤的大路,就可以一直走进那太阳里去。

啊,美极了,壮观极了!

我转身向西边望去,从渔村里飘起来乳白色的炊烟和在山林中飘荡着的薄纱似的晨雾,也都变成了金晃晃红彤彤的颜色,像一缕缕色彩鲜艳的缎子,在山林和楼房之间轻轻地飘拂着、飘拂着。西面的山峰、树木、庙宇、楼房,就在这袅(niǎo)袅的炊烟和晨雾之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眼前的这幅带有神奇色彩的优美画面,多么像那虚幻缥(piāo)缈(miǎo)的仙境!

(选文有删改)

1(词语理解)下面不能用来替换文中加点词语“霎时间”的一项是( )

A.刹那间 B.一会儿 C.一眨眼 D.一瞬间

2(写法探究)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日出的?( )

A.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

B.按照作者观察位置的变化顺序。

C.按照天空颜色的变化顺序。

D.按照“总—分”的顺序。

3(写法探究)读着文章,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风景画。试着按照短文的描写顺序给图画排序,下面排序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壮美日出图   ②满天红霞图 ③晨星闪烁图 ④西山仙境图

A.③②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4(写法探究)下面是作者描写景物时抓住的景物特点,按照作者描写的先后顺序排序,应是( )

①柔和明快的美   ②雄伟壮观的美   ③色彩神奇的美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①③②

5(品析句子)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部分的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物的。

“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对这句话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生机勃勃。

B.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生机勃勃。

C.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生机勃勃。

D.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明亮照人。

6(品析句子)“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对这句话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光芒四射的太阳。

B.作者生动描写日出时海面布满了金光的景色,犹如一条金色的海上大路。

C.作者描写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

D.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日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7(语言运用)仿照巴金的《海上日出》或本文中的描写,试着写一写你看到的日出景象。

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不久,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海底世界

你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星星一样闪烁,那是一些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也常常发出各种细小的声音。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它们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啁(zhōu)啾(jiū),还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内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速度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灾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向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最小的单细胞海藻(zǎo),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两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海底有山峰,也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海底蕴(yùn)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1】下面能正确解释“窃窃私语”意思的一项是(   

A.一边偷东西,一边低声说话。

B.私下里小声交谈。

【2】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第___自然段写的是海里动物的活动方法。第____自然段写的是海底的地形和矿产。

【3】写出下面两个自然段的大意。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全文,我们知道海底是个______的世界。

【5】第四自然段写到的海里的动物有海参和一种身体像梭子的鱼,还有__________和一些贝类。

【6】第三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等修辞方法。

【7】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了说明身体像梭子的鱼游动的速度非常快,用它与_____进行了比较。

【8】第三自然段中运用了________、啁啾和________等模拟声音的词语。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假如没有灰尘

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境下才能看得见。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其他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它们一面吸收来自太阳的部分光线,一面向四周散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来回 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散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这样,由于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紫、蓝、青三色光受散射的作用也就比较强,这才使得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阅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因为灰尘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所以我们要彻底消除灰尘。_____

2、灰尘颗粒大小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厘米之间。_____

3、灰尘可反射阳光,让我们眼睛免受强光灼伤。_____

4、由于上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才是蔚蓝色。_____

5、灰尘颗粒容易反射光波较长的紫、蓝、青三色光,吸收光波较短的其他色光_____

14、阅读短文。  

给老爸打工(节选)

杨红樱

早晨,老爸开了一辆破车来接我去郊县的一个木材加工厂。那车真的是破得不能再破了,一路上都在丁零当啷地响,感觉它周身的零件都快散了。

“老爸,你是从哪里搞来的这破车?”

“借来的。”老爸把这破车开得有模有样,“去拉点树皮,莫非还要开辆奔驰去?”

只要一有上坡的路,我就得下来推车,几乎是使出了吃奶的劲,把妈妈给我买的新凉鞋也挣破了一只。我咬紧牙关,使劲推车,这时候我觉得自己有点像《三毛流浪记》中推车上桥的三毛。

( )一过河,老爸( )会让我下河去提水,因为我们得不停地给这破车加水。

等我们好容易把这老爷车侍候到了那家木材加工厂时,我已累得像一摊泥了

厂长带老爸去看那堆树皮,老爸像见到一堆宝贝,用手轻轻地抚摩着深褐色的树皮上的那些苍老的、斑驳的纹路,连声说:“太漂亮了,太漂亮了!  ”

老爸跳到那堆树皮上,挑出那些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递给我,我再把它们搬到车上,一块一块地码好。

很多人在看我们,他们实在搞不懂我们大老远地跑来,拉这么一车没用的树皮回去做什么用。

装满了一车树皮,我们开着破车出发了。

归途上,那辆破车的毛病更多了,我几乎是推一段,跑一段,被折腾个半死。老爸倒是高兴,( )他对这车树皮太满意了,( )一路上快乐地吹着口哨。

凉爽的微风抚摸着我发热的面颊,晶莹的星星在无边无际的天宇上闪烁着动人的光芒。我们进城时,已是华灯初上。

(选自《杨红樱成长小说系列 男生日记》明天出版社)(文章有改动)

1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关联词。

2文中加点的“几乎”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文中第六自然段画线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早晨我和老爸去郊县的木材加工厂,直到灯亮了才进回城,可见距离遥远。

B.爸爸选的都是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可以看出父亲的审美眼光很好。

C.在路上,我不但要给车加水,还要推着车前进。我心里很不情愿。

6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公主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她不得不承认,她还从没有见过比这更美的容貌。(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你没有看到天边的红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德州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话故事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准备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18、修改病句。

1.平静的海面上,船在温柔地航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完全没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传来美妙的歌声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题目:难忘的一句话

提示:生活中很多人对你说过很多话,或者读过一些对你有启发的话。这些话有的令你印象深刻,有的让你受到启发,有的对你有帮助……请把和这样的一句话相关的内容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