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鸟语》是一篇( )。
A. 散文 B. 说明文
2、奇奇遇到了多音字“兴”,请你运用“以意定音”的方法帮他选出读音不同的一项( )
|
A.兴办/夙兴夜寐
B.兴会/兴高采烈
C.杂兴/兴旺发达
D.兴盛/兴师动众
3、“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这里,“那样的”( )
A.具体说明“伤害”是被食肉海鸟吃掉
B.强调了被伤害得惨烈程度
4、选择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无论……都…… 既然……就……
【1】( )小明经常锻炼身体,( )他的身体特别好。
【2】( )你坚持要走,我( )不拦你了。
【3】( )奶奶年纪大了,( )她行动很利索。
【4】( )刮风下雨,我( )按时到校学习。
5、下列对句子的描写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对比描写)
B.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动作描写)
C.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心理描写)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迟钝(dùn) 不仅(jìn) 隧道(suì)
B.繁衍(yǎn) 膨胀(péng) 敏捷(jé)
C.栖息(qī) 开辟(pì) 崭新(zhǎn)
D.后裔(yī) 松脂(zhǐ) 渗水(shèn)
7、下面词语分别指的是一类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里马——有才干的人。
B.应声虫——随声附和的人。
C.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D.哈巴狗——没有主见的人。
8、比一比,再组词。
9、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上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两节诗选自《________》,作者是苏联的________。
【2】诗歌的第二小节具体写了什么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诗中描写色彩变化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续写第二节诗。
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自然之道》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 我听见同伴说 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鱼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子,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1)请在“——”上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2)“无遮无拦”的“拦”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我还能填:无( )无( ) 无( )无( )。(3分)
(3)从片段中找出四字词语:形容声音大的词是( ),形容数量多的词是( ),请从所填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来造句。(3分)
(4)“补救”在文中指的是
(2分)
(5)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
(2分)
11、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勇敢的奥德赛
“我马上就回来,亲爱的。我不在你行吗?”脆弱的老太太问她丈夫。她站在门口,喘着粗气。
“我会没事的。”她丈夫坐在轮椅里回答。他的声音听起来就跟他身体看起来一般虚弱。他的身体消瘦,全身都是癌症。“很抱歉,我不能和你在一起。”
老太太打开前门。一阵冬季寒风将干枯的落叶吹到门廊里,让她感到心寒。他们那小院子里的那单独的一棵树显得疲惫和骨瘦如柴。她被寒风吹得直咳嗽,但她仍然往前走。走下楼然后穿过门前行车道让她已经让她筋疲力尽。她使劲拧开车门,“扑通”坐到凹背座椅上。她呼吸急促,她想打电 话叫救护车,不准备自行驾车去看医生。但经过几分钟的休息,她感觉好多了。她丈夫自己推着轮椅来到了窗前,关切地望着她。一根鼻管给他那顽童面孔增光不少,老太太想,要是能够深深地吸上一口他的氧气,那该是多么奇妙。她觉得好多了,能够继续前行了,所以就向她丈夫挥挥手。他用手按在他那干枯的嘴唇上,给了她一个小小的飞吻,她就驾车离开了。
到医院的行程花了30分钟。靠近入口处的停车位全都停满了坚固的SUV车和明亮的小轿车。她能够找到的最近的停车位已经是在很远的位置了,她担心她的肺是否能够承受得了。她像一位潜水员那样深深地吸了几口气,然后才穿过碎石路面。
她终于走到接诊处,气喘吁吁地挂号登记。当她最终被叫到去看医生的时候,她要求到最近的一间诊室。护士答应了并给她测量了脉搏和血压。医生走进了房间,“你今天感觉怎样?”他问道。“不好,医生,”她声音颤抖、气喘吁吁地说,“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我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就是在房子里走走,也会上气不接下气。我的脚踝肿了,我的胸口很紧,我真的很担心,因为没有其他人照顾我那患病的丈夫。你还记得他患了癌症,对吗?”
医生显得很不安。他潦草地做了一些笔记,又问了一些问题,然后他自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给她做了检查,但他皱起了眉头,似乎早已经做出了诊断。“嗯,我肯定很关心你。我想给你做一个心电图,看看你的心律。你可以到这个检查台上面吗?”
老太太从座位上抬头看检查台,检查台上覆盖着绿色塑料垫。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处高海拔台地,但她同意自己爬上去。医生扶住她的手臂,随着她慢慢地走过去。她感到自己的心脏又开始狂跳了,而且她的肺也像是在全速冲刺似的。她往检查台上面爬的时候,房间里的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直到突然有一种昏厥的感觉,黑暗从四面八方朝她涌了过来。
她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了诊室的天花板。医生跪在她旁边,扶着她的头,测量她的脉搏。有人已经将一根鼻管插进她的鼻子,正在往她的体内吹入清甜的氧气。她在迷惑和惊慌中立即就想起了她呆在家里的丈夫,担心他的氧气不够用。这真是太讽刺了。有几位小伙子,大概是从救护车上下来的,把她抬到担架上。她请医生给在家里的丈夫打电 话,告诉他不要担心。他需要人照顾他,她要尽快结束这次看病。医生点点头,伤心地拍拍她的肩膀,祝愿她一切都好。
几个小时之后,经过验血、拍片和心电图检查,老太太被送进医院4楼一间安静的房间。经诊断,她患了充血性心肌病,她要住院几天,以便让医生和护士为她治疗。她开始从急诊室往家里打电 话,但她丈夫没有接电 话。她对他的担心,远远超过她对自己身体的担心。她回到自己的病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一部电 话。仍然是没人接电 话。她给邻居打电 话,邻居接电 话后立即就到隔壁去找她丈夫。没人来开门,邻居没有看到房子里有人。
从她离开家到现在已经5个小时了,她考虑着是否要打电 话给警察,让他们去看看她丈夫。但也有可能他只是在睡觉。他的听觉有问题,如果看到一位警察出现在前门,他有可能会被吓死。老太太只好忍住眼泪,不时紧张不安地看着她的手表。
护士出现在门口的时候,她勉强地抬起头来。护士用轮椅推着另外一位病人进入病房。“看来你得有一位室友了,夫人。”老太太强 迫自己做出一副关心的笑脸,看着她的新室友,在走廊照射进来的灯光下,她看到的是一个脆弱和瘦骨嶙峋的身躯。当她意识到是她丈夫在对着她笑时,她的心脏跳得比之前更加快了。“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她大声说,“你应该在家里休息!我担心死了!你没有接电 话!”
“你不应该独自来这里,”她丈夫回答,“医生给我打电 话后,我叫了一辆出租车。医院还不知道这事,但我今晚要在这里陪你。”
老太太抓住她丈夫的手,使劲地摇头。“你根本就不该来这里。”她责骂他。但是,她的眼睛背叛了她,泄漏了她开心的情感,他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特别是在他这种身体状况下,成为了一位勇敢的奥德赛。“看看我们。我们身体都不是很好,是吗?”
他们摇摇晃晃地坐到一起,默默地什么也不说,相互有着对方的存在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尽管有各种调节阀杆、氧气瓶以及“哔哔”响的监测器,他们仍然感到像在家里似的。
【1】文中画线部分属于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的丈夫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的结尾写到身患重病的丈夫突然出现在妻子面前,这个情节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个结局为什么既意外又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金秋的田野
①在金秋的阳光里,我不知不觉走向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②进入田野,嗬,好肥的野菜,遍地是。一棵紧挨着一棵,密密麻麻地滚作一团,铺成一地,肥嫩宽硕的叶片像一面面绿色的旗子飘展在空中。菜中见不到一棵杂草,简直是在举办盛大的聚会。我看在眼里,爱在心上,真想一棵棵摘回去,美美地享受一顿。可是我还是小心地绕过它们而去,因为我担心轻轻一触那叶片,它们便会像女儿一样,哗哗地淌出伤心的眼泪。
③来到田边地头,各样杂草就映入眼帘,像进入了充满活力的百草园。高的抚摸着你的胸脯、腰臂,矮的也可盖住你的脚踝,将地下铺得满满当当、厚厚实实。有的“儿孙满堂”,将那饱满的籽儿或是挑在枝头,或是全副武装、横钩竖刺;或是打扮得仙女一般,只等一阵风过,便飘飘悠悠飞向远方。
④盛开的野花虽谈不上姹紫嫣红,却也争奇斗艳。这里一丛,那里一簇,一连就是一大片。红的像燃烧的晚霞,像高举的火炬;白的则像一群挤在一起熟睡的茸兔,像天空落下的一朵纤云;还有那粉的、黄的、杂色的、叫不上颜色的,都散在草丛中,像绿翡翠上的点点色斑,自然又和谐。
⑤信步往田地里走去,粮食更是惹人喜爱。玉米紧紧排在一起,毫不相让地伸出长长的玉米穗。这哪里是玉米,分明是一队队训练有素的老兵,穿着绿军装,戴着威武的黄金盔,等待着时间的检阅。一个个棒槌般的玉米棒子,多像新生的婴儿在襁褓中茁壮成长!黄豆给一米多宽的玉米行铺上了厚厚的地毯,不过想走这样的地毯却并不容易,得小心绊你个前仰后合、人仰马翻,到那时呀,可只有藏在肥大的豆叶下的黄豆荚儿偷笑个肚皮溜圆!
⑥直到天渐渐黑了,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金秋的田野真是一幅绝妙的大自然的风景画!
【1】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语句读懂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的关键话句是哪句?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出作者观赏田野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离开田野
【3】默读短文,想象画面。如果让你为本文②③段分别配一幅画,你想给这两幅画取什么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白的则像一群挤在一起熟睡的茸兔,像天空落下的一朵纤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那时呀,可只有藏在肥大的豆叶下的黄豆荚儿偷笑个肚皮溜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身就朝河沿跑。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1】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主要人物是____。
【2】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3】你能概括一下这部分的内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这种鸟儿,长得细长精瘦,一双大黑眼睛,目光锐利。时时提防人,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时刻都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哪怕人并没有看见它们,它们也赶忙逃掉。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树上的铁夹子等。
它们不像燕子,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习惯被人圈养在笼中,用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机警多疑: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
【4】画线的句子中表示麻雀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你从中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
【5】作者说麻雀是“精明的家伙”“贼头贼脑”,你认为作者是不是在讽刺麻雀?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句子。
1.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人提着汽油灯。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用带点词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和笑脸。(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指南针和造纸一样,都是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扬州,把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三个著名景点基本上都游览了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盛名,书中塑了唐僧,孙悟空和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失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
19、习作展示。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小事,也有震惊世人的大事。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把事情叙述清楚,同时加进自己的想法,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