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剖(pāo)开 遇难(nàn) 葬(zàng)身 湍(chuǎn)急
B.薄(báo)雾 调(diào)遣 汹(xiōnɡ)涌 主宰(zǎi)
C.调遣(qiǎn) 山脉(mài) 机械(xiè)师 弥(mí)漫
D.穿梭(shuō) 酣(hān)睡 船舷(xuán) 措(cuò)施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鹅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B.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
C.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
D.你会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3、下列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丝瓜 碧绿 瓜藤 勺药 B.浓荫 照例 雄鸡 觅食
C.夏天 青憬 归巢 饭菜 D.徵风 甜蜜 催眠 梦乡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介绍 规矩 水密桃
B.洋溢 呼啸 拆除
C.乘巧 脸颊 破损
5、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怎样解决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B.通过网络、书籍查找资料可以帮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
C.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以后学得多了,就能明白了。
D.我们可以向长辈、老师或同学请教,来解决问题。
6、“太阳透过黑云的重围”中“透”的意思是( )
A.渗透;穿透
B.暗地里告诉
C.透彻
D.显露
7、( )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 )挤出时间学习英语。他知道,( )坚持不懈,( )能提高英语水平。用到的关联词是( )
A.只要 就 即使 也
B.即使 也 只要 就
C.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猫》一文细致描写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在《母鸡》一文中,先写对母鸡的____,再写对母鸡的____,前后感情迥然不同,这种强烈而鲜明的____,使我们在阅读时,自然产生了一种_____的感觉。
3.《白鹅》一文介绍了白鹅是一种____的动物,主要是从它的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的。
4.《蜂》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____”写出了蜜蜂到处采蜜的情景。
9、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诗中用梅子金黄、_______、______、菜花稀,写出了初夏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麦花雪白菜花稀”的意思是荞麦花一片雪白,菜地里的花倒显得稀稀落落。(_____)
(2)白天很少见到行人的原因是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短文《购买上帝的男孩》(13分)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 盘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自主 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了( )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 )老板是六十多岁的老头( )满头银发( )慈眉善目( )他笑眯眯地问男孩( )告诉我( )孩子( )你买上帝干吗( )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 )他叫邦迪( )父母很早就去世了( )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 )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上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的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把钱付清了。那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运。为了救您,他拿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划去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正确的词语。(2分)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文中的“天文数字”是说______________。(1分)
(3)我会给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分)
(4)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拿钱购买上帝的男孩邦迪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2分)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请简洁地写在下面。(3分)
老头:
小男孩:
帕特鲁普:
(6)想象一下,假如帕特鲁普与邦迪见到老头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简单写下来。(3分)
11、课外阅读。
母亲架设的桥
孩提时,母亲常领我去峡谷深处插秧。这峡谷,在村里,是块十分贫瘠(jí)的谷地,谷里也有旱地。上那儿去,中间有条很深的小溪,上面架着桥,可每当发起大水,就常会被冲毁,母亲就常去修桥。因为这是母亲独自干活的峡谷,没法儿去托赖众乡邻。到时候,擅(shàn)长修建寺庙和神社的木匠大伯,必定从哪儿归来,从山里砍来两根圆木,横在狭窄的小溪上,上面排好栗木板,堆上土。而后,叫我们兄弟踩结实,就成了一座坚固的红土桥了。约莫过一年,土桥旧了些,桥边杂草丛生,杂草下,一排排露出像在神社屋檐椽(chuán)子上见到的那种白色缺口。而且,桥在变旧,栗木会腐烂,一看,桥的背面,竟长满了蘑菇。母亲把这些采了来,给我们做饭盒里的菜肴(yáo)吃。母亲在她的一生中,把这座通向有关自己一家生计的谷田去的小桥,不知修过多少回!我在九岁与母亲作别,在京都的寺院当了个小沙弥,可一想起故乡,母亲架设的桥就会在心中浮现。那座桥,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在我外出的旅途中,每当火车通过这类山谷时,定然也会浮现。啊,在这样的国土上,不知怎的,独多这样一类的深谷和山冈。而在那些山谷间,朝着深处去,也必然有小桥架设着。
为了微薄的收成,母亲尽心尽力架起了这座桥,由此取得我们一家的口粮,可以说,是性命攸(yōu)关的一座桥。因此,那桥,不论修得如何简陋,可仍是美好的啊!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擅长:
贫瘠:
生计:
浮现:
2.文章的题目是“母亲架设的桥”,那么,母亲架设的是怎样一座桥?全文表面记叙的是“桥”,实际写了什么?
3.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九曲溪漂流
大凡去过武夷山的朋友,回来后都会滔滔不绝地介绍九曲溪漂流之奇趣。当我也如愿踏上九曲溪的竹筏时,也立即沉醉其中,并被九曲溪特有的风光所震撼。
九曲溪,顾名思义,九曲十八弯,因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游览而写出的脍炙人口的《九曲棹歌》而闻名于世。
端坐竹筏,只觉得两岸青山耸峙,其间一溪碧水穿谷绕峰而过,那些刚刚登临过的天游峰、虎啸岩、一线天等景区,全都倒映在九曲十八弯的溪水里,随风荡漾,扑朔迷离,如梦似幻,成就了一番特有的动静结合、山随水动的景致。再看两岸群山,有的似虎跃龙腾,( );有的则雄踞一方,( );有的像玉女插云,( );有的则直耸云霄,俯瞰群山。
乘上小竹筏,船工们或轻点石岸,或用力撑篇,或干脆就收篙顺水漂流,但小小的竹筏依然随清波流淌,飘飘然而前行。众多游客众多竹筏自觉形成一线,时而迎着耸立的峭壁,冲过湍急的险滩;时而又折入深邃的峡谷,滑向澄碧的深潭。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抬头可观景色,俯首可视清流,侧耳可闻水声,伸手可嬉浪花。那种悠然,那种闲情,那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放逐心灵的感受油然而生。
心随景动,景随舟移,我也由新奇兴奋转为沉静深思。此刻,我仿佛听到了来自遥远时空里的朱熹的声音:“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梓歌闲听两三声。”清清溪水,载着悠悠岁月,载着不朽诗篇和亘古久远的山水胜景,也带着我的思绪,从历史流向未来,从未来流向久远……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
A.亭亭玉立 B.威武凛然 C.风骨刚健
【2】九曲溪因“__________”而得名。作者端坐竹筏,观赏一溪碧水和__________;顺水漂流,一路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随舟移,作者此刻又联想到了吟唱九曲溪的诗篇。
【3】短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下列对画“﹏﹏﹏”的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九曲溪山环水绕的特点
B.这句话写了游客在九曲溪漂流时可以观赏到的景色
C.这句话写出了游客顺流而下惊险刺激的场面
D.这句话流露出作者悠然自在的心情
【5】短文通过写九曲溪的奇景及作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找空气要水喝
①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干旱少雨的情况,一些非洲国家甚至连水都没得喝。一些聪明的发明家们开始思考,如果水资源可以像空气那样 就好了,于是,他们突发奇想,想找无处不在的空气要些水来喝。
②向空气要水喝,这听上去似乎有些天方夜谭。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地球上最丰富的淡水资源是在空气中。空气中含有的水分是整个地球上所有河流水量总和的八倍。如果能将这些水分转化为饮用水收集起来,全球日趋严重的水荒问题不就可以轻松解决了吗?
③纳米布沙漠被称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雾最多的沙漠之一。那里生活着一种名叫纳米布沙漠甲虫的虫子,别看它们其貌不扬,却生来自带一套特别的空气提水设备,让它们在干旱的沙漠地带也能逍遥度日。
④原来,纳米布沙漠甲虫的翅膀上有一种特殊的亲水纹理和防水凹槽,能够从外界的风中吸取水蒸气。当翅膀上的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便会自动沿着沙漠甲虫的弓形后背,滚落进它们的嘴里。
⑤澳大利亚设计师爱德华•李纳克尔正是借鉴了纳米布沙漠甲虫的这种特性,发明出一种空投灌溉系统。即使是再干燥的空气,只要里面含有一丝水分,这个系统也能通过冷凝法,从中提取出水。
【1】填入第①段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
A.看不见 B.摸不着 C.清新宜人 D.取之不尽
【2】对第②段中“天方夜谭”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集 B.言论荒诞离奇
C.发明家谈论夜空 D.发明家拜访星空
【3】选文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4】“纳米布沙漠被称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
B.“之一”说明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不止一个。
C.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中的一个。
D.纳米布沙漠非常干旱。
【5】根据短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全球水荒问题日趋严重。
B.纳米布沙漠甲虫在干旱的沙漠里艰难度日。
C.空投灌溉系统只能提取湿润空气中的水分。
D.爱德华•李纳克尔发现了一种空投灌溉系统。
14、课内回放。
白鹅(节选)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需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1】大白鹅吃食时,是先____,再____,然后_______。
【2】白鹅是一种____的动物,这个选段从____上反映了它的这一特点。
【3】这个片断把白鹅当作人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
【4】“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句中的“位”能不能改成“个”或“只”为什么?说明理由。
____。
15、诗题中的“自白”于“我不需要什么自白”这句话中的“自白”比较,意思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段。
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读了童话以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句子中有毛病的句子。
①斯塔笛家并不丰富,卖不起多少书,可他把用心积累起来的每一个铜子儿,都花在了书店里。
________
②队员们使劲抓住绳子用力向后使劲拉着。
________
③同学们全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老师拿着手上的杯子。
________
18、读一读,完成修改病句练习。
例: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改正后:我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1、接到“三好学生”奖状,高兴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同学们,你喜欢自家的阳台还是校园的一角?喜欢秋天的田野还是夏天的小河?喜欢繁华的都市还是恬静的乡村?请选择你熟悉的一处景物,用优美的语言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2、按一定的顺序。3、抓住景物的特点。4、语句通顺,字数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