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宝葫芦的秘密》       张天翼

B.《丑小鸭》       格林兄弟

C.《巨人的花园》       王尔德

D.《海的女儿》       安徒生

2、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意思正确的一组是(   )。

①我很惊异,走过去跟他攀谈起来。

②我们就会听到一个异口同声的回答:自己的眼睛最好!

③这里的花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

A. 惊奇  不同 特别   B. 惊奇 特别 不同   C. 特别 惊奇  不同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繁华   璀璨   踏步   高楼林立

B.肥沃   麦浪   田圆   车水马龙

C.逼近   断绝   末期   大街小港

D.开僻   脱离   血管   炊烟袅袅

4、画线字选择正确解释,把所选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_______竽_______数

  滥:①与真实不符,失实的,假的。②过度,没有限制。

  充:①满;足。②担任。③冒充、凑足。④姓。

(2)_______腔作_______

  装:①修饰,打扮。②行装;服装。③假装。

  势:①势力。②形势。③状况。④姿态。

 

 

5、《江南春》和《春日偶成》都是描写(   )的。

A. 春天景色 B. 夏天景色 C. 秋天景色

6、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英雄雨来》表现了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B.《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两篇文章在表达方法上完全相同,没有区别。

C.作家夏丐尊、周而复、老舍都曾以动物“猫”为题材撰写文章,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D.《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介绍了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并抓住个人的感受着力描写孔隙狭小的特点。

7、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乡下人家》一文通过描写乡村白天和夜晚以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的迷人风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质朴、悠闲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B.“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课文中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C.《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的范大成。诗中描写的是农忙时,乡下男女老少共同劳动的热闹场面。

D.《麦哨》一文主要写孩子们在一起比赛吹麦哨的情景。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默写。

望天门山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语段精读。

绿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器绿、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是绿的,

  是绿的,

  是绿的,

  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又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根据课文内容将诗歌填写完整。

2用“ ”画出表示绿的词语。

3诗中画“﹏﹏”的部分是一个(   )

A.比喻句 B.拟人句 C.夸张句

4春天里的风和雨也是绿的,请想象一下,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白鹅》节选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必然 果然 竟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 果然 竟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mó mú)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ué jiǎo)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划去括号中错误的读音和不恰当的词语。

【2】选文从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鹅的高傲。

【3】用“ ”线划出表现鹅“也能看门守户”的句子。

【4】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运用_________的方法,第①自然段将鹅的_______与狗的______做对比,表现鹅的叫声__________的特点,第②自然段用鸭的_____________来显示鹅的_____________的大家风范。

11、阅读理解。

看尘埃飞舞

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因染上“昏睡病”而死亡。科学家发现,舌蝇的视觉,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因为它对斑马一身黑白相间的斑纹,往往视而不见。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捕食性动物的攻击。

又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又把我们的天空渲染得更蓝。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了柔和、舒适。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存在就是合理,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美丽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因为有博大胸襟。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1】用“/”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黑白相间(jiān jiàn) 舌蝇(yínɡ yín)

【2】找出短文中的两组反义词。

( )——( ) ( )——( )

【3】尘埃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巫峡赏雾

巫山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璨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唯有山前的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下子让人想起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深山里的人家,云雾里的路……”此情此景,真是活画出来了。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的牛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窗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

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子吹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1本文是按照(   )的结构形式具体描写巫峡迷人的雾的。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用波浪线画出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

A.提醒读者不要被雾所迷惑。

B.不仅强调巫峡的雾美得迷人,而且使文章结构严谨。

C.强调雾太美了,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一写。

山帽子雾:____________________。   轻纱雾: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描绘的情境,哪一句与“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最相近?(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①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A着,B着,C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②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③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④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⑤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⑦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 浸没)了。

⑧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沉没 浸没)了。

⑨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⑩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1】“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一句中的“这样”指代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正确词语下面打对号,在选文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

【3】概括第⑩~节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哈尔威船长的高贵品质,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描写,休现了船长_____________,第⑨小节开头是一个浮雕式的特写镜头:“哈尔威船长……犹如铁铸,纹丝不动”,这里的描写突现了船长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片段中的最后四个段落应用怎样的语调朗读?_____________“凝视”中包含了人们的哪些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suāi shuāi)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yàng yāng)。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zhé shé)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用“/”画去文中不正确的读音。

2老舍从几个方面写小猫“淘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猫这么淘气,作者为什么还说它可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快放学时,刘老师说:“明天要在操场上举行树叶贴画比赛,请同学们带齐所需用品,准时参加。”小明要负责把这个通知传达给请假的小红。晚上回到家,小明给小红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小红妈妈,小明应该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当当小老师,用修改符号修改小马虎写的文章。(1个错误标点,2个错别字,3个病句。)

太阳下山后,傍晚时分。我和姐姐来到一坐大山脚下。我们开始向上攀登。爬着爬着,我们看见周围开着一朵朵白花,真是五颜六色。攀到山腰,红花渐渐多起来了,它们红得那么鲜艳,灿烂、漂亮,艳丽极了。你看,这一簇还在争奇斗艳,那一簇已经真相盛开了。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竞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2)稻子成熟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像铺上了碧绿的绒地毯。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写出来吧。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标点正确,书写工整。

3.字数在400字左右。(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我学会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