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只有……才……
1.安静( )是个盲童,( )她的心中充满着阳光和希望。
2.( )勤学苦练的人,( )能到达胜利的巅峰。
3.( )种子的力量是无限的,( )它能冲破坚硬的外壳。
2、下列作品中,作者不是白居易的一项是 ( )
A. 《池上》 B. 《小池》 C. 《忆江南》 D. 《赋得古原草送别》
3、下面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蜻蜒 和谐 慰藉 老鹰
B.觅食 膨大 蔬菜 拂拭
C.朦胧 寂静 糟殃 美餐
D.装饰 响午 健康 譬如
4、学校要举行以“童话”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下列可以作为你的比赛材料的文章是( )
A.《琥珀》 B.《海的女儿》 C.《母鸡》 D.《芦花鞋》
5、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A. 向导生活在那个环境中已经习惯了弱肉强食的规则,他的神经变得麻木了。
B. 向导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若无其事地回答,这也告诉我们不要随意破坏动物的生存之道。
C. 向导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不关爱动物。
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澎湃(pài) 刹那间(chà) 晕倒(yūn) 厌恶(wù)
B.开辟(bì) 奢侈(chí) 浙江(zhè) 岗位(gǎng)
C.瓶塞(sāi) 慷慨(gài) 倔强(jiàng) 看门(kān)
D.徜徉(xiáng) 撵走(liǎn) 率领(shuài) 挣扎(zhá)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后来,海水渐渐沉下去,陆地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B.随着越来越多相关化石的发现,使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C.雨来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虽然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
D.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8、多音字组词。
划_____(_____)_____(_____)
埋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绿叶
刘湛秋
朦胧中一个个虚点,
芊毛与脉络那样纤细。
在春天的调色板上,
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
枝头抽出第一片嫩叶芽,
幼儿微弱的呼吸,
它胆怯地试探着世界,
测量着空间的距离。
风是它永恒的保姆,
钢琴等待着森林交响曲,
生命,哪怕是细小到一片叶子,
也在顽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力。
【1】写出绿叶的生长过程。(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森林交响曲。
【2】诗中最能反映主题的一句是( )
A.在春天的调色板上,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
B.它胆怯地试探着世界,测量着空间的距离。
C.风是它永恒的保姆,钢琴等待着森林交响曲。
D.生命,哪怕是细小到一片叶子,也在顽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力。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第一小节中诗人把春天的雨水孕育了绿叶的萌芽说成是“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______)
(2)“它胆怯地试探着世界,测量着空间的距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马克·吐温有一次到某地旅店投宿,别人事前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
他在服务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马克·吐温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如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
服务员听后不禁大笑。结果那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房间号码,提前进房做好灭蚊防蚊的工作。
【1】文中可以看出马克·吐温十分_____。
【2】马克·吐温________提醒了服务员的。
【3】服务员在做灭蚊防蚊时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大作家马克.吐温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方法,默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题。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上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1】作者一路上看见了哪些景物,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整地说一说双龙洞在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中划线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一路迎着溪流”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畅游。
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塞,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
一进入九寨沟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鑲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山坡上,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睛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作“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
由此形成的一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滅,蔚为壮观。
继续向密林深处行进,游人逐渐称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也许,就在不远处,一只金丝猴正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究视。要是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问仙境啊!
【1】“若无其事”中的“若”应解释为( )
A.如果 B.你 C.如,像
【2】作者是按照________顺序描写九寨沟的美景的。
【3】为什么说到了九沟就像到了一个“童活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认真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作答。
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高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到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着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当然了。”奶奶嘴里含着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眨眼工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了个精光。
老板看到这一情景,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着什么东西,使得无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着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
“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一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着。
“也送一碗给那男孩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说。
“那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老板回答。
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小孙子:“要不要留一些给你?”
没想到小男孩却拍拍他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很饱,奶奶您看!”
【1】文中的“高峰时间”是指( )
A. 中午下班高峰期。
B. 中午回家高峰期。
C. 中午吃饭高峰期。
D. 中午放学高峰期。
【2】文中“老板吓了一大跳”的原因是( )
A. 小男孩准备中午又来蹭饭。
B. 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
C. 中午吃饭人少,生意不好,不到一百人。
D. 小男孩在数吃饭的人数,可是距离一百个还差很多。
【3】“一眨眼工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了个精光”这句话说明了( )
A. 小男孩想再吃一碗。
B. 小男孩吃饭速度快,因为他太饿了。
C. 小男孩吃饭很害羞,想早点吃完。
D. 小男孩担心奶奶也来和他一起吃。
【4】“那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句中的“道理”指的是( )的道理。
A. 宽容待人 B. 爱惜身体 C. 孝敬老人 D. 爱护孩子
【5】文中小吃店的老板和老板娘都是 的人。( )
A. 精明 B. 善良 C. 宽容 D. 节俭
【6】“‘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小男孩的“得意”源自于( )
A. 小男孩有钱了。
B. 小男孩认识老板。
C. 老板免费请客人吃饭。
D. 奶奶成为第一百个客人,吃饭免费。
【7】如果你是小吃店的老板,你会如何评价这个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给这家小吃店取个店名。
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冰箱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1】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
【2】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展开叙述的。共列举了____个事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回顾课文,填一填,并回答问题。
(1). 西门豹了解到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有两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2). 故事中的西门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要对巫婆和官绅们说点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_________
2.老师给我们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_________
3.在作文竞赛中,两个四(2)班的同学获了奖。
_________
4.王刚同学的性格对王老师非常了解。
_________
5.他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一段话。
一天。小猪想出去找朋友玩儿。他来到树森林里,碰到了小花猫,对他说,小花猫,我们交个朋友吧。小花猫呜住鼻子,一句话也不说,调头就走。小猪又碰到了小白兔,他对小白兔说,我请你吃萝卜,你能跟我玩儿吗?小白兔挥了挥手说:“不,我才不吃你的萝卜,因为你太懒了,不爱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宫》这部电视剧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慢羊羊句子秘籍:
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A.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B.尽量少改。
修改病句的常用方法:
1.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2.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啰嗦、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病句。如: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没有主语,去掉“使”。)
3.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指代不明等病句。如:无论谁违背纪律,都要受到批评。(“违背”换成“违反”)
19、习作。
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你一定对乡村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吧!那你对乡村的哪些景物、人物、事情感兴趣呢?赶快写下来吧!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