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B.     花落  

C.   李戴     怒发冲

D.   圆周    

2、下列汉字笔画数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的意思是:(   )

A.明天

B.清晨

4、下列带点成语运用最恰当的是哪一句?(

A. 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B. 刘老师讲课抑扬顿挫,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同学。

C. 如果学习方法运用恰当,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 富有创造性的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5、《爱丽丝漫游奇境》中,比赛结束后渡渡鸟把( )奖品颁给了爱丽丝。

A.糖果 B.顶针 C.怀表 D.手套

6、春天又回到巨人的花园的原因是( )。

A.因为春天到了

B.因为巨人力气大,赶走了寒冷的冬天。

C.因为他明白了美丽的花园是要和他人一起分享的,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D.因为巨人拆了围在花园外面的围墙,孩子们可以到花园里玩要了。

7、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比喻)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夸张)

C.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排比)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咐(chǔ     zhǔ)       (xiè     xuè)

吧嗒(dā     tā)       头(zhěn     zhěng)

求(qǐ     qí)       哩哇啦(wū     wú)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

3这首诗描绘了蜜蜂____的情景,赞颂了蜜蜂____________的精神。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春夜喜雨》的作者是 代大诗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句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首诗中最广为传唱的两句是

(2)《游园不值》中的名句是    

(3)《永不放弃》按______顺序,先写______,再写______,最后写______;启发我们要______________。(5分)

(4)读了《长着童话的森林》,我知道了我们地球的森林资源由于我们人类的乱砍滥伐,正在锐减,快得让人揪心,我想向那些毁坏森林资源的人呼吁:

(5)《老人和海鸥的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和谐的人和动物共存图,请你以此为事例创作一句关于关爱动物的公益用语:

 

11、课外阅读。

小兵张嘎(节选)

“家里有。里头请吧!”小嘎子闪开身子,给他们让路。这时,他已发现那个“太君”腰里挎着皮盒子,一支手枪翘在外面。霎时间,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

“太君”一面咕噜着,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小嘎子一面靠向风门子,一面也拿着日本腔指引着说:“太君,西间屋干净,那里歇歇地干活!”“太君”后头那个小鬼子,见两屋的门帘都吊着,一位正用得着他的勇敢,挺起三八式,抢在前头,去挑西间的帘子。帘子一起,但听嚓嚓两声,鲜血一冒,大翻身倒栽回来。鬼子官儿“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小嘎子见他要跑,急甩手哐当一声把风门一关,鬼子官儿身子才出半截——咔地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飞出一个战士,“啪”就是一枪,那鬼子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刚拔出的手枪,摔出去一丈多远。就是老鹰抓小鸡也没有这般快疾,小嘎子飞过去只一抄,就把“王八盒子”抢在手里了。

【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指小嘎子想吃糖。___

(2)“西间屋干净”并不是真的,这里写出了小嘎子机智,好引鬼子上当。___

【2】文中画线部分加点的“窜”“夹”“栽”在文中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短文内容概括最恰当的是( )

A.小嘎子引敌上当,挑帘战鬼子。

B.小嘎子扰乱敌营。

C.小嘎子抢枪。

【4】从文中,我们可知小嘎子是一个( )的孩子,除了哪一项。

A.淘气顽皮

B.机智勇敢

C.灵活多变

D.临危不惧

12、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倒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奚奚簌素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用“——”划出文中的一个似人句,并用"△△△"圈出看出是拟人句的词。

3.判断,对的在(  )里打“√”

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 

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结构来写的。( 

短文是按先具体写再概括写的结构来写的。( 

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最后概括写的概括来写的。( 

 

13、阅读理解。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1、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钉”在文中的读音是dīnɡ.                 

(2)“覆”字的部首是“西”                     

(3)“浸满”的“浸”字是“泡”的意思。     

2、这段话中都写了哪些物品?

3、文中不仅写“我”听见,而且写那么多人听见,写全世界的人都听见爸爸的呼唤声,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

4、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4、课外阅读。

孝心教育

(材料一)

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③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④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选自《经典国学》,有改动)

(材料二)

由某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颁奖词:

这些荣获2019年“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基至远远超出了成人所能承受的……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行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看身边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你的关爱?是否懂得帮你分忧?对你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就赶快从孩子的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选自互联网)

(材料三)

中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

项目

知道父母生日

知道家庭收入

外出和父母打招呼

主动做家务

不与父母顶嘴

与父母谈心

吃饭为父母夹菜

肯定

35%

10%

60%

10%

30%

5%

5%

否定

65%

90%

40%

80%

70%

70%

90%

从不

 

 

 

10%

 

25%

5%

 

(选自互联网)

1材料一中的哪句话最触动你?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中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知道父母生日”“否定”的占65%,说明大部分孩子都不知道父母生日。

B.“主动做家务”中“否定”的占80%,说明大部分孩子不懂得父母的辛苦。

C.“不与父母顶嘴”“从不”的为0,说明所有的孩子都很有个性,很有思想。

D.“与父母谈心”“吃饭为父母夹菜”中“否定”的比例很大,说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比较疏远。

4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孝”的名言警句,你一定也积累了很多吧,请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句段剖析

1、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竖琴”,是“明镜”,分别要表达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平静的海面上,船在温柔地航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完全没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传来美妙的歌声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句子。

(1)我爱看《灰尘的旅行》、《穿过地平线》、《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要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动我要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作文

题目:春天的校园

要求:1、按一定的顺序来写。2、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