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 挑山工把胳膊搭在扁担上,甩着另一条胳膊,使身体保持平衡。”这句话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

2、下列汉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杆 肝 秆 B.骏 峻 俊 C.挺 廷 庭 D.捕 哺 浦

3、选出加点字正确的释义。

1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喜欢在雨里跑跳。(   )

A.用头支承。 B.从下面拱起。 C.相当,抵。 D.表示程度最高。

2晚上,孩子们被着上床去“休息”。(   )

A.强迫索取。 B.靠近,接近。

C.逼迫,给人以威胁。 D.狭窄。

3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心。(   )

A.说话。 B.所说的话。 C.讨论。 D.

4三月桃花水,叫人沉醉。(   )

A.数量大。 B.大多,大都。

C.表示相差的程度大 D.表示程度很高

4、本课作者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表现以来的家乡很美 B.突出人物的品质 C.为下文做铺垫

5、狼王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是(     )。

A. 古古 B. 卡鲁鲁 C. 黑桑 D. 吊吊

6、 读句子,给加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序号。

见识:①接触事物,扩大见闻;②见闻,知识。

1.我们可以从书本中得到一些见识。(   )

2.我们到大自然中去见识各种事物。(   )

沸腾:①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这时液体发生汽化,产生气泡;②比喻情绪高涨。

3.壶盖动了,壶里的水沸腾起来。(   )

4.下课以后,操场上沸腾起来了。(   )

 

 

7、下面的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漫(台(yàn) 气náng

B.敬(gōng) 机xiè开(pāo

C.zǎi)   行(jiàn)   业(

D.睡(hān)   蓉()   窿(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我最棒。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1仿照诗中画线句写一写下面的颜色。(每种颜色不少于四个)

蓝色_________

红色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说“刮的风、下的雨、流的水、阳光”都是绿色的?

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煮 书

满分5 manfen5.com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椅子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啊!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根据词语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

(2)书能“煮”吗?爷爷说的煮书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煮书”的好处

(4)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左权的英雄事迹

左权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左权多次指挥战斗并取得胜利,体现了他高超的军事素养和深厚的军事理论功底,他学习刻苦,精于钻研,人们对他非常尊敬。

1942年5月,日军纠集3万兵力,再次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形势十分严峻。鉴于敌我兵力对比悬殊,彭德怀、左权等决定于5月23日进行转移。为保证八路军总部的安全转移,左权不顾危险,站在山头上沉着地指挥战斗。

他心里不仅想着总部各部门的安全,也惦记着群众的安危。①当他看到附近山上还有群众没有脱离险境时,便命令警卫连长唐万成从已经十分吃紧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分兵力吸引敌军,以便让群众转移。直到安排妥当,左权才不慌不忙地走下山去。

日伪军发觉了八路军分路突围的意图,迅速收缩包围圈,并将一簇簇炮弹砸向密集的人群,给突围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恐慌。面对这一极度危险处境,左权一边鼓舞士气,一边迅速督促彭德怀赶快转移。他说:“你的转移,事关重大,只有你安全突出重围,总部才能得救。”彭德怀关注着包围圈里的大批战友,坐在高大的马背上就是不挪动。左权急了,以强硬的口气命令唐万成:“连人带马,给我推!”彭德怀被感动了,挥起马鞭,在警卫战士的掩护下,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②目送彭德怀离去后,左权又奔向司令部直属队,继续指挥大队人马的突围行动。他的身体这时已虚弱得很厉害,但仍然尽全力招呼着每一个人。午后2时,在十字岭高家坡,利用短暂的休整,左权用嘶哑的声音激励着已极其疲劳的队伍:“同志们,虽然敌情严重,但大家不要慌。我们要胜利,就得一齐冲,一齐冲就要听从指挥,只要冲过前面一道封锁线,我们就安全了。”

③左权从容地指挥队伍继续突围,他登上一块高地,尽管他声音更加嘶哑了,但还是一遍又一遍地高喊道:“不要隐蔽,冲出山口就是胜利,同志们快冲啊!”大家见副总参谋长就在身边指挥,情绪很快就稳定下来,突围的速度也更快了。当队伍冲向敌军最后一道封锁线时,敌人的火力更加凶猛。突然,一发炮弹落在左权身边,他不顾危险,高喊着让大家卧倒。接着第二发炮弹又接踵而至,左权的头部、胸部、腹部都中了弹片。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智勇双全的八路军高级将领,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失去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为了纪念左权将军,根据太行人民的请求,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1(品词析句)读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

(1)句①中“十分吃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左权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②抓住左权的_____,描写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③进一步表现了左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2(整体感知)读文章,完成填空。

(1)文章既写了人们_____________,又写了左权将军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纪念左权将军,根据太行人民的请求,辽县改名为___________

3(提取信息)用“   ”画出文章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4(评价人物)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左权将军怎样的伟大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文精彩回放。 

小人鱼把紫金帐篷的帘子掀开,那位美丽的新娘把头枕在王子的怀里睡着了。她弯下腰,在王子清秀的脸庞上吻了一下,再望了望天空,朝霞渐渐明亮起来了。她看了看手中锋利的刀,又深情地看了王子一眼,他正在梦中喃喃地念着新娘的名字。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她马上将那把锋利的刀远远地抛到海里。刀落下的地方,浪花迸发出一道耀眼的红光,好像一滴滴的鲜血从水中喷溅出来。她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然后纵身跳到海里。她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一点点地化为泡沫。

1用“_____”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2为什么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人鱼为了使心爱的王子能获得幸福,自己甘愿化为泡沫,你认为她这样做值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理解。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  hu áng)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lín  líng)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péng féng)莱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画“√”。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景观(   )   仿照(   )   仿佛(   )   饱览(   )

3.课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第_________个方面写得最详细。

4.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有三个主要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扬州个园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

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故名个园。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好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是个园春景。再往前,一座人工的假山出现了,它便是形态奇特的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香飘,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字形长廊。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成,造型不同一般。

步下秋山,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山。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个园取名的原因。

2作者介绍个园时,用了哪些词句来表示位置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出扬州个园的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我把读书的疑惑记录下来。

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的语段。

在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忽然想起了老师说的画线段、列图表的方法,赶紧振作精神,动手做起来。原来,只有方法得当,难题就不难。

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政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18、我当小医生(修改病句)。

①老师如同母亲一样保卫着我们每一个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晴朗的一个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是一幅美丽而又漂亮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作文。

  题目:童年趣事

  要求:(1)围绕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这个中心,记童年的一件趣事。

(2)语句要通顺,叙述要真实、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