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平明送客楚山孤(天刚亮) B.欲将轻骑逐(将要)
C.以夜继日(继续) D.逢老媪方磨铁杵(正在)
2、学了《芦花鞋》一课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铜和家人一共编织了一百双芦花鞋。
B.葵花每天都会背着几十双芦花鞋到油麻地镇上去卖。
C.青铜把自己脚上穿的芦花鞋卖给了城里人。
D.青铜是个哑巴。
3、《老人和鸟》的作者是( )
A. 朱自清 B. 吴然 C. 吴敬梓 D. 贾平凹
4、下列词语不是互为近义词的一项是( )
A.装饰——修饰 B.顺序——依序 C.独特——特别 D.和谐——杂乱
5、用横线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风韵(yun yun) 驰骋(chen cheng) 魅力(mei mei) 壮丽(zhuang zhuan)
6、故事和人名对应有误的是( )
A.《囊萤夜读》——车胤
B.《凿壁借光》——匡衡
C.《手不释卷》——孙敬
D.《两袖清风》——于谦
7、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结构(gòu) 朴素(pǔ)
B.鸡冠花(guān) 捣乱(dǎo)
C.蹲下(dūn) 寄宿(jì)
D.踏进(tà) 倘若(shàng)
8、请认真听两遍录音,完成下面各题。
1.“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忧”。我们兴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担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列举出的会开花的草中没有_______
A.蒲公英 B.狗尾草 C.含羞草 D.荠荠草
3.老校长对我们说“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是想告诉我们_____
A.面对城里的孩子我们不要自卑,要充满自信,要勇敢地面对生活,鼓励我们,努力让我们高兴起来。
B.你们是草,跟城里的花是不能比的。
C.我们是山里的孩子,即使开花,也比不上城里的孩子。
9、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圈出下列加点词的正确读音。
清平乐(lè yuè) 翁媪(ǎo yūn) 亡赖(wáng wú)
【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
(2)白发谁家翁媪 _________
【3】理解词句并填空。
《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豪放派词人__________这首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翁媪和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4】下列对《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B.词的上阕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10、阅读下面文章,做后边练习题。
___________
我是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从来没有收到过别人的礼物。上学期,我们要学查字典了,爸爸没有钱给我买。接连好几个星期,教语文的毛老师看我每天早上都不带字典,就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我不敢去看毛老师的眼睛。上语文课时,我总是在无奈与失望中度过,总希望早点儿下课。
一天中午,语文课上又用到了字典,同学们都迅速地查着字典,我不知道是着急还是害羞,不敢正视老师,只好低着头,下意识地数着手指头。这时候,我感到毛老师走下讲台向我走了过来,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跳得更厉害了。我想,这回我一定会挨批评了,我又把头往下低了低,真希望地上有个洞钻进去。近了,到了……没想到毛老师把一本崭新的字典递到我面前,小声说□张健□这是我送给你的□收下吧□我没有立刻去接字典□只是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满眼温柔地看着我,好像在说:“收下吧!这是我对你的希望,懂我的意思吗?”我轻轻地点了点头,双手接过字典,眼前一片模糊,眼泪不听话地流了下来。我连“谢谢”两个字都没说出口,老师又微笑着走上讲台。我双手捧着这重似“千斤”的礼物,心想:老师,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一片希望。
我的心跳得更厉害了,双手不听使唤地翻着字典,在激动和幸福之中上完了那堂语文课。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一天,不会忘记那堂激动人心的语文课。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本字典都是我最珍贵的礼物。
【1】把第二自然段的标点符号补充完整。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无奈:__________________ 辜负:________________
【3】摘录两个描写毛老师神态的词语:(_______)(_______)
【4】摘录两个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下吧!这是我对你的希望,懂我的意思吗?”毛老师对“我”的希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11、语段阅读。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 )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 )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 )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 )绿绿的浓阴。几( )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构成一( )迷人的风景。
【1】上面一段话用了很多量词来表现乡村的美丽,请把序号填入合适的位置。
①枝 ②株 ③道 ④派 ⑤片 ⑥场
【2】找出语段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
【3】这段话先描写了_____(什么地方)的花,然后介绍了______(什么地方)的竹,这样按_______顺序来描写景物,显得条理清楚
【4】《乡下人家》描写了多处生活场景,如瓜藤攀檐图、鸡鸭觅食图,这段话中所写的两个场景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
【5】用“﹏﹏﹏”画出语段中的拟人句,句中的 “ ”字写出了春笋的长势迅速。
请写一个拟人句:
12、课外阅读。
一只贝
贾平凹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它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就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它们的软肉吞噬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它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项上。人们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贝壳多么漂亮!”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又带着棱角,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 )潮又退了( )它还在沙滩上( )壳已经破烂( )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
【1】在文中括号内加上标点。
【2】读了文章我们知道“漂亮的贝壳”可以用来_____;那只丑陋的贝可以用来______。“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中的“色彩”是指______。“线条”是指_______。
【3】“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这句话中说“做贝的荣誉”是指______,“它默默的,说不出来”是因为_______。
【4】文中作者说“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成的”中“这”是指_____;联系上下文,你从哪里看出贝是用血和肉磨石子,用横线画下来。
【5】“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为什么“可怜”,又为什么“可敬”?_______。
13、阅读理解
仔细品读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描写,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及通过某一具体事件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
放风筝的孩子
阳春三月的一天,几朵白云在空中悠悠地飘着。我无意地向天空望了一眼,忽然我的视野中多了一样东西,飘来飘去,忽上忽下。我瞪大了眼睛,看清了——原来是一只粉红色的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
啊!这风筝给静静的天空带来了几丝生气,使天空变得更加迷人,更有诗情画意了。
放风筝的孩子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那悠悠的白云。他一边奔跑着一边高声喊着:“风筝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风筝翱翔于蓝蓝的天空之中,牵动着我的心。
菜畦旁,我正看得入神,那风筝却忽然向下坠去。远处,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风筝线,风筝终于落地了,孩子呆呆地站着,看着面前的一畦菜苗。
天空又静了,连云儿也好像不高兴地徘徊着。真可惜,这醉人的景色,瞬间便消逝。孩子跑了。风筝,在菜畦旁平躺着。我呆望天空,站了很久……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那孩子又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就像一朵白云悄悄地飘了过来,手中拿着菜苗,来到风筝坠落的地方,蹲下去,一双小手扒开土,把菜苗栽上。噢,他刚才踩倒了几棵菜苗,从自家菜地移来几棵要补上。
云儿多么纯洁,就如同孩子的心。
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朵朵云儿也似乎高兴地笑了……
【1】短文中写了小男孩儿在放风筝时__________________,他从自家菜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画出文中描写放风筝的孩子外貌的句子。
【3】“朵朵云儿也似乎高兴地笑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和这个放风筝的孩子交朋友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的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云。
夏天最美的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即使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的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的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lǐn)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1】照样子,分别写两个词语。
漆黑漆黑:________、________
翩翩起舞: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朦胧:______________
凛冽: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春天,最美的是__________;夏天,最美的是________;秋天,最美的是________;冬天,最美的是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的感情。
15、思想交流
当你在困境中及时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帮助时,你会对父母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德州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话故事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爱看《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小荷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要分辨出这时候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但是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上面的病句。(有两处错误)
19、比较下列两组词语并选用两三个词语写话,体会乡下生活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炊烟袅袅 鸡犬相闻 依山傍水 肥沃 麦浪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大街小巷 璀璨 繁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