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旅游季节,每天到故宫游览的人成千上万。
B.有些人喜欢夸夸其谈,其实肚子里却是空空如也。
C.她什么也没说就扬长而去了,留下一脸茫然的我们。
D.听到这个消息,他生气勃勃,头也不回地走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允许(yǔn) 瘦弱(sòu) 主宰(zǎi) 解剖(pōu)
B.澎湃(pénɡ) 韩愈(yú) 捆绑(kǔn) 簇拥(cù)
C.懈怠(xiè) 徜徉(chánɡ) 刹那(cà) 窥伺(sì)
D.厌恶(wù) 供养(ɡōnɡ) 疙瘩(ɡē) 杜甫(fǔ)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绮(qí)丽 丝绸(chóu)
B.朝(cháo)霞 谈(tán)心
C.应和(hè) 裹(guǒ)着
4、这学期,我们诵读并积累了许多经典知识,请认真完成下面题目,选择序号
【1】群玉圃、众芳亭
A. 魏阙对彤庭 B. 旧典对新型 C. 久雨对新晴 D. 珠箔对银屏
【2】 ,大将挥斤校准绳。
A. 莘野耕夫闲举耜 B. 八月好修攀桂斧 C. 贤人视履循规矩 D. 莺懒燕忙三月雨
【3】 ,诏访严滩逢故旧。
A. 江阁凭临 B. 野渡春风 C. 钟子听琴 D. 汉帝求贤
【4】 ,不知天地有清霜。
A. 凤蝶纷纷过墙去 B. 解把飞花蒙日月 C. 人面不知何处去 D. 日暮诗成天又雪
【5】黄石叟,丹丘生 。
A. 犬吠对鸡鸣 B. 珠箔对银屏 C. 泛梗对浮萍 D. 贾岛昔为僧
5、下列词语中,都是描写乡村生活的一组是( ) (2分)
A.炊烟袅袅 鸡犬相闻
B.高楼林立 璀璨繁华
C.幽远静谧 车水马龙
D.摩天大厦 湖光山色
6、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供养不周 一丝不局 丰富多腔
B.局促不安 大声叫嚣 生气勃勃
C.屏息凝视 引吭大叫 颤颤微微
D.昂手大叫 架子十足 三眼一板
7、文中所描写的第一朵杏花的开放是( )最先发现的。
A. 竺可桢 B. 杏树的主人 C. 杏树主人的孩子
8、区别字组词。
灶______ 贫______ 脾______ 额______
杜______ 贪______ 牌______ 颊______
9、古诗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从诗句中我感受到桃花开得_________________,作者赏花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的。
10、课内阅读。
什么是纳米技术呢?这得从纳米说起。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这种小小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1】读短文说说什么是纳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短文,说说你对“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单说说你对纳米技术的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寓言两则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习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1】照词语“百发百中”的结构形式,写出两个词语。_______ 、___________
【2】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纪昌学射的过程,这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跟这个词意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3】“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中,纪昌是这样练眼力的:_______________;纪昌的眼力练得相当到家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认为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的最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童子救城
那是1553年初秋,几千名倭寇来攻打嘉定城。知县吓得连夜逃跑了。老百姓挺身而出,组织了守城联防队,日夜守卫在城头上。倭寇一连攻了二十多天,还是没有一个人能爬上城头。
有一天,倭寇突然停止了攻城。夜深了,嘉定城沉浸在极其宁静的气氛中。疲劳不堪的守城勇士见城外没有动静,渐渐地在蛙声中沉睡了。星星不住地眨着眼睛,田野里的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突然,蛙声由远及近渐渐消失。这异常的情况引起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的警觉。他也是一个联防队员,这时,他刚好醒来,警惕地走到城边,向外探望。
不好!在星光下,他隐隐约约地看到倭寇架着云梯,拿着短刀和盾牌,蹑手蹑脚地向城上爬。原来,狡猾的敌人企图偷袭。小男孩赶忙把手凑到嘴边,对着城里大喊:“倭寇偷袭啦!倭寇偷袭啦!”
这时,两个倭寇的脑袋出现在城头上,小男孩连忙举起竹枪猛戳过去。“啊!”一个倭寇惨叫一声滚下城墙。小男孩转身又向另一个倭寇戳去,谁知用力过猛,没有刺中敌人,自己的身子却撞在城垛上,那倭寇乘机在男孩背上砍了一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宁静——( ) 异常——( ) 警觉——( )
2.想象写话。
最后,小男孩会怎样?救城的结果如何?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童子是怎么救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母鸡在什么情况下一声不哼?在什么情况下放声啼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最后“不敢”一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给老爸打工(节选)
杨红樱
早晨,老爸开了一辆破车来接我去郊县的一个木材加工厂。那车真的是破得不能再破了,一路上都在丁零当啷地响, 感觉它周身的零件都快散了。
“老爸,你是从哪里搞来的这破车?”
“借来的。”老爸把这破车开得有模有样,“去拉点树皮,莫非还要开辆奔驰去?”
只要一有上坡的路,我就得下来推车,几乎是使出了吃奶的劲,把妈妈给我买的新凉鞋也挣破了一只。我咬紧牙关,使劲推车,这时候我觉得自己有点像《三毛流浪记》中推车上桥的三毛。
( )一过河,老爸( )会让我下河去提水, 因为我们得不停地给这破车加水。
等我们好容易把这老爷车侍候到了那家木材加工厂时,我已累得像一摊泥了。
厂长带老爸去看那堆树皮,老爸像见到一堆宝贝,用手轻轻地抚摩着深褐色的树皮上的那些苍老的、斑驳的纹路,连声说:“太漂亮了,太漂亮了! ”
老爸跳到那堆树皮上,挑出那些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递给我,我再把它们搬到车上,一块一块地码好。
很多人在看我们,他们实在搞不懂我们大老远地跑来,拉这么一车没用的树皮回去做什么用。
装满了一车树皮,我们开着破车出发了。
归途上,那辆破车的毛病更多了,我几乎是推一段,跑一段,被折腾个半死。老爸倒是高兴,( )他对这车树皮太满意了,( )一路上快乐地吹着口哨。
我们进城时,已是华灯初上。
【1】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关键词。
【2】文中加点的“几乎”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的画线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早晨我和老爸去郊县的木材加工厂,直到灯亮了才进回城,可见距离遥远。
B.爸爸选的都是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可以看出父亲的审美眼光很好。
C.在路上,我不但要给车加水,还要推着车前进。我心里很不情愿。
【5】你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经历过什么艰难或者有趣的事吗?给大家讲一讲吧。
__________________
15、改为比喻句。
她的脸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1.龙一鸣的叔叔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他会三四国英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
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公司开业广告说:免费赠送小礼品,送完为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的语段。
在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忽然想起了老师说的画线段、列图表的方法,赶紧振作精神,动手做起来。原来,只有方法得当,难题就不难。
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话有五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
19、读句子,解释画线的词语。
(1)那孩子屏住呼吸,瞄得很准。
( )
(2)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 )
( )
(3)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