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诗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内容的省略 B.声音断断续续

C.话题的转换 D.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

2、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变化多( )

A.端正,不歪斜

B.东西的一头

C.项目,方面

D.用手很平正地拿着

【2】不其烦( )

A.赢,胜利,跟“败”“负”相对

B.优美的

C.能担任,能承受

D.超过

【3】供养不( )

A.给,接济

B.周围

C.普遍,全面

D.完善;完备

3、“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这是(     )的名言。

A.戴望舒

B.冰心

C.艾青

D.朱光潜

4、下列这些互联网词语,在原有意思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含义的一项是(   )

A.多媒体 B.互联网 C.桌面 D.云技术

5、选词填空。

不是……而是…… 即使……也能……

有了……就能…… 无论…………

(1)飞机上装上雷达,(   )天空多么黑,它(   )能安全飞行。

(2)飞机上(   )雷达,夜间飞行(   )保证安全。

(3)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   )靠飞行员眼睛,(   )靠雷达导航。

(4)飞机上装上雷达,(   )在漆黑的夜里,它(   )安全飞行。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jiè) 主(zài) 湃(pénɡ) 肪(zhī)

B.规(jù) 杀(jūn) 倔(jiàng) 序(chì)

C.脸(jiá) 奢(chǐ) 汹(yǒng) 领(shuài)

D.负(hè) 应(hé) 亮(liáo) 放(zhàn)

7、下列词语中的“伏”与“伏在地上”中的“伏”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降龙伏虎 B.昼伏夜出 C.伏案疾书 D.此起彼伏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小小变色龙。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诗词鉴赏分析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春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有花枝俏。_______

(2)只把春来_______

【2】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

天窗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到“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幻______ 感谢______ 真切______

【2】孩子们会从“天窗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能想象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天窗”象征着( )

A.外面世界的美好

B.儿童通往想象世界的窗口

11、阅读课文语段,完成下面练习。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级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思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绿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基涂上了点睛之笔。

【1】科学家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的依据是___

【2】文中的“假说”指的是_____。称之为“假说”的理由是______

【3】文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

【4】文中提到的在我国辽宁西部的发现,其价值是_____

【5】读了这段话,你的收获有:______

12、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勇敢的奥德赛

“我马上就回来,亲爱的。我不在你行吗?”脆弱的老太太问她丈夫。她站在门口,喘着粗气。

“我会没事的。”她丈夫坐在轮椅里回答。他的声音听起来就跟他身体看起来一般虚弱。他的身体消瘦,全身都是癌症。“很抱歉,我不能和你在一起。”

老太太打开前门。一阵冬季寒风将干枯的落叶吹到门廊里,让她感到心寒。他们那小院子里的那单独的一棵树显得疲惫和骨瘦如柴。她被寒风吹得直咳嗽,但她仍然往前走。走下楼然后穿过门前行车道让她已经让她筋疲力尽。她使劲拧开车门,“扑通”坐到凹背座椅上。她呼吸急促,她想打电 话叫救护车,不准备自行驾车去看医生。但经过几分钟的休息,她感觉好多了。她丈夫自己推着轮椅来到了窗前,关切地望着她。一根鼻管给他那顽童面孔增光不少,老太太想,要是能够深深地吸上一口他的氧气,那该是多么奇妙。她觉得好多了,能够继续前行了,所以就向她丈夫挥挥手。他用手按在他那干枯的嘴唇上,给了她一个小小的飞吻,她就驾车离开了。

到医院的行程花了30分钟。靠近入口处的停车位全都停满了坚固的SUV车和明亮的小轿车。她能够找到的最近的停车位已经是在很远的位置了,她担心她的肺是否能够承受得了。她像一位潜水员那样深深地吸了几口气,然后才穿过碎石路面。

她终于走到接诊处,气喘吁吁地挂号登记。当她最终被叫到去看医生的时候,她要求到最近的一间诊室。护士答应了并给她测量了脉搏和血压。医生走进了房间,“你今天感觉怎样?”他问道。“不好,医生,”她声音颤抖、气喘吁吁地说,“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我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就是在房子里走走,也会上气不接下气。我的脚踝肿了,我的胸口很紧,我真的很担心,因为没有其他人照顾我那患病的丈夫。你还记得他患了癌症,对吗?”

医生显得很不安。他潦草地做了一些笔记,又问了一些问题,然后他自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给她做了检查,但他皱起了眉头,似乎早已经做出了诊断。“嗯,我肯定很关心你。我想给你做一个心电图,看看你的心律。你可以到这个检查台上面吗?”

老太太从座位上抬头看检查台,检查台上覆盖着绿色塑料垫。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处高海拔台地,但她同意自己爬上去。医生扶住她的手臂,随着她慢慢地走过去。她感到自己的心脏又开始狂跳了,而且她的肺也像是在全速冲刺似的。她往检查台上面爬的时候,房间里的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直到突然有一种昏厥的感觉,黑暗从四面八方朝她涌了过来。

她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了诊室的天花板。医生跪在她旁边,扶着她的头,测量她的脉搏。有人已经将一根鼻管插进她的鼻子,正在往她的体内吹入清甜的氧气。她在迷惑和惊慌中立即就想起了她呆在家里的丈夫,担心他的氧气不够用。这真是太讽刺了。有几位小伙子,大概是从救护车上下来的,把她抬到担架上。她请医生给在家里的丈夫打电 话,告诉他不要担心。他需要人照顾他,她要尽快结束这次看病。医生点点头,伤心地拍拍她的肩膀,祝愿她一切都好。

几个小时之后,经过验血、拍片和心电图检查,老太太被送进医院4楼一间安静的房间。经诊断,她患了充血性心肌病,她要住院几天,以便让医生和护士为她治疗。她开始从急诊室往家里打电 话,但她丈夫没有接电 话。她对他的担心,远远超过她对自己身体的担心。她回到自己的病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一部电 话。仍然是没人接电 话。她给邻居打电 话,邻居接电 话后立即就到隔壁去找她丈夫。没人来开门,邻居没有看到房子里有人。

从她离开家到现在已经5个小时了,她考虑着是否要打电 话给警察,让他们去看看她丈夫。但也有可能他只是在睡觉。他的听觉有问题,如果看到一位警察出现在前门,他有可能会被吓死。老太太只好忍住眼泪,不时紧张不安地看着她的手表。

护士出现在门口的时候,她勉强地抬起头来。护士用轮椅推着另外一位病人进入病房。“看来你得有一位室友了,夫人。”老太太强 迫自己做出一副关心的笑脸,看着她的新室友,在走廊照射进来的灯光下,她看到的是一个脆弱和瘦骨嶙峋的身躯。当她意识到是她丈夫在对着她笑时,她的心脏跳得比之前更加快了。“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她大声说,“你应该在家里休息!我担心死了!你没有接电 话!”

“你不应该独自来这里,”她丈夫回答,“医生给我打电 话后,我叫了一辆出租车。医院还不知道这事,但我今晚要在这里陪你。”

老太太抓住她丈夫的手,使劲地摇头。“你根本就不该来这里。”她责骂他。但是,她的眼睛背叛了她,泄漏了她开心的情感,他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特别是在他这种身体状况下,成为了一位勇敢的奥德赛。“看看我们。我们身体都不是很好,是吗?”

他们摇摇晃晃地坐到一起,默默地什么也不说,相互有着对方的存在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尽管有各种调节阀杆、氧气瓶以及“哔哔”响的监测器,他们仍然感到像在家里似的。

1文中画线部分属于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的丈夫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的结尾写到身患重病的丈夫突然出现在妻子面前,这个情节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个结局为什么既意外又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啄破硬壳

①我们都见过鸡蛋,但很少有人亲眼见过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场面。那天,妈妈领着我外出游玩,路过一个偏远小村,到老乡家里讨水喝的时候,刚好遇见老乡家的老母鸡孵的小鸡正在一个个地钻出蛋壳。

②那是一只芦花色的母鸡,正趴在一个大草筐黑的鸡蛋上倾注着自己全部的母爱。对我们的到来,它并不表示哪怕一点点的欢迎,只见它瞪着通红的眼睛警惕地看着我们,尖尖的嘴里发出咕咕的叫声。我们不敢靠近,只能保持着一定距离观看。

③鸡蛋挺多,我们能听到小鸡在蛋壳里面用力啄壳的声音,“嗒嗒,嗒嗒嗒…”那声音虽弱小却震撼人心,这是小鸡用自己的生命撞击着铜墙铁壁似的硬壳。过了好久,一个湿乎乎的小脑袋才艰难地从里面钻了出来。

④“多么不容易呀!”妈妈小声说,“母鸡孵小鸡需要 21 天时间。这期间,老母鸡几乎是不吃不喝,成天趴在鸡蛋上,这都是为了后代呀!你看,这只母鸡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⑤我的目光被一个啄壳声响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鸡蛋所吸引,那鸡蛋壳的上端已经露出米粒大小的孔,从那个小孔里能着见小鸡用力啄壳的硬嘴。“嗒,嗒嗒……”几分钟过去了,那小孔还是米粒大小,似乎没有变化。我真同情这只小鸡。我不顾老母鸡威胁的叫声,伸出手来要帮那个小鸡把硬壳剥掉。这时,站在一旁没吭声的老大娘看出了我的心思。伸手拦住了我,说:“孩子,别去碰它,这小鸡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

⑥从大娘家出来,我一直回味着这句话。我忽然觉得这句治意味深长。

【1】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和妈妈在农村遇见_______,看到一只小鸡_______,“我”忍不住_______,受到了大娘的_______,从大娘说的话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2】“对我们的到来,它并不表示哪怕一点点的欢迎,它瞪着通红的眼睛警惕地看着我们,尖尖的嘴里发出咕咕的叫声”,从老母鸡的眼神和叫声中,我们可以看出_______

【3】“这是小鸡在用自己的生命撞击着铜墙铁壁似的硬壳”,这句话中将_______比作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4】“孩子,别去碰它,这小鸡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小鸡啄壳不喜欢被人打扰。

B.小鸡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啄破蛋壳才能活下来。

C.成功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D.小鸡只有经历21天后才能从蛋壳里出来。

14、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文段中加点的“这时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从加点的“扫荡”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

【2】画“_____”的句子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填序号)。

①屋子建在地下 ②木板窗关上后屋子里非常黑 ③木板窗非常小 ④屋子只有一个出入口

【3】画“﹏﹏”的句子中,有一个拟声词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的声音。这句话中的“_________”字和“_________”字把__________当作人来写。

【4】假如你就是那个在地洞似的屋子里透过天窗向外看的孩子:

(1)看到卜落卜落跳的雨脚、带子似的闪电,你的内心是______的。

A.激动、喜悦 B.非常憋闷 C.害怕、恐惧 D.失落

(2)夜深了,雨过天晴,此时你又会从天窗中看到什么呢?会由此想到什么呢?请写一写。

我会看见_____________,我会想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全国成干上万的白衣天使逆行而上,驰援湖北武汉,抗击新冠肺炎。请你写几句话,表达对这些白衣战士的敬意和谢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鲁爷爷今年已经差不多八十多岁了,他身穿一件黑棉袄和一顶旧棉帽,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在解放初期,他推着小车为前线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经常对我们说:“我经历了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一定要爱惜它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句子中有毛病的句子。

①斯塔笛家并不丰富,卖不起多少书,可他把用心积累起来的每一个铜子儿,都花在了书店里。

________

②队员们使劲抓住绳子用力向后使劲拉着。

________

③同学们全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老师拿着手上的杯子。

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自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各地全市都在积极响应。有的小区成立垃圾分类宣传口号,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有的小区与学校联合一起举办儿童环保活动,小朋友被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废弃生活品制成时装,并以走秀的方式展出;还有的小区使用了智能垃圾回收箱,采用积分兑换的方式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 读句子,用画线的词造句。

(1)孩子,这是给你妈妈的礼物,也是给你的一份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把它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妈妈,该有多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