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B.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

C.窗口边的旅客异口同声地伸手去抱他。

D.一股稻草香,在这清新的空气里,格外分明。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浩然、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都是唐代诗人。

B.杜甫被称为“诗仙”,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陶渊明是晋代著名诗人,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D.龚自珍是清代诗人,他曾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

3、下面量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簇鲜花  一片浅蓝 B.一道金边  一条小溪

C.一枝黄龙  一架飞机 D.一尊佛像  一扇窗户

4、我们常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 )

A.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B.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5、下面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行使 混乱 调遣 辛福

B.既将 譬如 分辨 尸首

C.忠厚 预备 饭馆 气势

D.脱离 隐型 奇幼 疏菜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有过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的时候。

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博学多     

A.可以穿过。

B.通晓,明白。

C.普通,一般。

【2】过溪(     

A.对。

B.认为正确。

C.这。

【3】欲将轻逐(     

A.骑兵。

B.两腿跨坐。

C.骑的马。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辨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繁星》,回答问题。

          )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

          )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选自《繁星春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淡白   嫩绿   深红

【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3】“芽儿”“花儿”“果儿”象征人的成长阶段从________________

【4】理解诗歌,完成填空。

当你还是芽儿时,要______________

当你开出花儿时,要______________

当你成了果儿时,要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你觉得自己正处于芽儿、花儿、果儿的哪个成长阶段?这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开心阅读。

我爱漓江

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

春天,原野上的春*,把漓江打扮得更加美丽,绵绵细雨,增加了漓江的水量,吹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随着气候的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

夏天,漓江的水更清了。人们有的在江中游泳,有的在江中划船,有的在玩水球……漓江洗去了人们一天的疲劳,使人们感到轻松愉快。

秋天  桂花开了 漓江两岸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我们放学后 荡着小船在漓江上游玩  那两岸的青峰分明地立在我们的面前 同学们兴奋地抢着划船

冬天,漓江因为旱季到来而变浅了,但水还是那么清,山还是那么绿,江畔的柑橘树已经挂满了累累果实,人们正在紧张地收获。

1本文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方位 B.地点转换 C.时间

2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了   ,比喻词是

4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漓江?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海的女儿(缩写节选)

终于,她也满十五岁了。当她把头探出水面时,她首先看到了太阳落山时人们的悠闲。接着,黑夜悄然来临,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闯入了她的视野。就在她对王子深情迷恋的时候,海上风暴使船上的人们惊慌失措——桅杆断了,船开始倾斜,人们急切地寻找着自己的生路。当王子即将沉入海底时,小人鱼及时将他救起,然后送上海滩,远远地看着人们将他救走。

为了能够与王子生活在一起,小人鱼用自己美丽动人的声音从巫婆那里换取了一罐能使她的鱼尾变成双腿的烈药。她把药喝了,马上感到如同利刃要劈开她身体般的剧痛,小人鱼昏死过去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王子就站在她的面前。她挽着王子的手臂,走路尽管还要忍受无尽的痛苦,但她心甘情愿。

在王子的宫殿里,小人鱼用美丽的眼睛与优美的舞姿向王子倾诉心底的秘密,但王子无法理解和知晓她的一片苦心。

1“终于,她也满十五岁了”一句中的“终于”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小人鱼是在海上风暴让王子遭遇危险的时候救了他的,但王子不知道。____

3“小人鱼用美丽的眼睛与优美的舞姿向王子倾诉心底的秘密”,这“秘密”是什么?(  )

A.小人鱼喜欢跳舞。

B.小人鱼用美丽动人的声音从巫婆那里换取了一罐能使她的鱼尾变成双腿的烈药。

4你觉得小人鱼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专项训练。

矢志寻蒿人

①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数十年来,她致力于中医药学研究,带领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疟(nüè)疾患者的生命。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

②20世纪60年代,39岁的屠呦呦接受国家任命,开始着手治疟中药的研发。当时疟疾疫情难以控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使命!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一头扎进了文献堆,寻遍古方,从中医古籍中寻求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一次一次地试验,一次一次地失败,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在经历数百次试验后,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③研究中,屠呦呦甘于奉献,面对危险无所畏惧。在进行动物试验时,她从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青蒿素有疑似毒副作用。到底是动物本身的问题,还是药物所致?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当青蒿提取物放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没有丝毫迟疑,一口吞服而下。提取物的剂量从0.35克开始,依次递增至0.5克、1克、2克、3克、4克、5克。数日之后,从实验室里传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药物安全!不久,青蒿素被广泛用于疟疾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④近年来,屠呦呦仍持之以恒地进行青蒿素的创新研究,更加关注老药新用的问题,不断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如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其中,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⑤凭借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她仍然衣着朴素,过着平淡宁静的生活。她没有把名利看在眼里、揽在身上。面对赞誉,她总是淡淡一笑:“没有大家的无私合作,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屠呦呦名字源自《诗经》中的“呦呦鹿呜,食野之蒿”,青蒿是鹿儿所食的一种普通野草。屠呦呦正像那一株青蒿,如蒿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

⑥屠呦呦,这位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攻坚克难,矢志寻蒿,完美地诠释了改革先锋的精神内涵。

1用“_____”画出第②段中描写屠呦呦为完成使命采取的具体做法的句子。这段描写体现出了屠呦呦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当青蒿提取物放到屠呦呦手里的时候,她是怎样做的?由此可见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⑤段,用“﹏﹏”画出描写神态、语言的句子,通过这个句子体会屠呦呦的品质,在下面横线上作一个批注。

___________

13、快乐读短文,轻松做练习。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天中午,烈日炙(zhì  chì)烤着大地。知了不时鸣叫:“热死了,热死了……”

吃午饭时,我向妈妈提了个问题:“妈妈,有这样一个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什么意思?”妈妈想了想说:“娜娜,现在不解释,下午带你去游泳吧。”我一听去游泳,特别高兴,一下子就把一碗饭吃得精光。

下午,妈妈(代  带)我去东门河,路上,我又提起了那个问题。妈妈说:“游泳时你就会明白的。

到了河边。我换了游泳衣就进水里,一会儿仰泳,一会儿蛙泳,有时来个鲤鱼跳龙门,妈妈不时地(夸耀  夸奖)我,我快活极了。

突然,妈妈好像想起了什么,不再欣赏我的精彩表演,对我说:“娜娜,向上游。”我听清了妈妈的话:“向上游?有什么了不起?游就游。”

于是我奋力向上游,一个大浪冲过来,我来不及躲避,被呛得鼻子发酸,耳朵里也灌了水,竟顺水而下,我只好游到浅滩。过了一会儿,我又迎着急浪,尽力向上游去,但感到越来越吃力,双脚像灌满了铅。我使出吃奶的(力气  力量),只前进了几米,稍一松劲,就被急浪冲到了岸边……

妈妈见此情景,对我说:“你体会到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意思了吗?”“什么?”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刚才向上游,稍不努力,不仅不能前进,反而后退。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向水流相反方向行船,不努力前进就会后退。它告诉了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迎难而上,时代的潮流就会抛弃你。”

 哦!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懂得了许多……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找出描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本义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4)短文中“向上游”的“上”和“迎难而上”的“上”各是什么意思?

———————————————————————————————————————   (5)“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一句歇后语,你也能写两句吗?

A、——————————————————————————

B、——————————————————————————

(6)“我懂得了许多……”,“我”懂得了什么?

——————————————————————————————

 

14、阅读理解

螳螂捕蝉

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候国乘虚而入,(后果 结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 坚持)地说:“谁敢来(阻止 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讨论 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宮花国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在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闻里来于什么?”

少年回答说:“禀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趣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呀?”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闻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词语。

2给文中“□”里加上标点。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毫不在意: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螳螂捕蝉》这则成语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_______

5你一定还知道很多跟动物有关的成语吧,写几个试试。

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改变语序,不改变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很安静。(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①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动我要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段话有五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本学期已经即将结束了。在这学期里,我们班同学经长阅读《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国少年报》等报刊。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认识。我们班还被评为“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这多么值得我们自满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题目:我忘不了他(她)

这个人是谁?是什么原因让你忘不了他(她)?请你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突出这个人的优秀品质或个性特点。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