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守(     

A.kān

B.k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湖公园里的菊花开了,让看的人应接不暇

B.周一晨会上校长发表了热情周到的讲话。

C.小明胸有成竹地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D.所有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

3、根据诗文选择。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刘寺中两相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 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 雍诗中是湖色,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

A. 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 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 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4、(近义词)下列词语不构成近义词的一项是(   )

A.天高地阔——海阔天空 B.成千上万——不计其数

C.扬长而去——远道而来 D.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5、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她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无数墨色的细毛。(比喻)

B.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他吵得受不了。(夸张)

C.这样一只母鸡难道不伟大吗?(设问)

D.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荡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拟人)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我们在沙滩上留下一串串踪迹

B.每逢下雪,我们就到院子里打雪仗,堆雪人。

C.这篇文章初读觉得平平常常,过后却回味无穷

D.严冬到来,北风呼啸,大雪漫天飞舞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脸色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

B.我很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C.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激凌,甚至不是雪糕。

D.他说:“用肉汤拌饭可以吗?”“不可以”。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形近字组词

________   谐________   蹭________

________   皆________   曾________

________   绣________   糟________

________   秀________   遭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卜算子·咏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雪迎春到。

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______________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1将这首词的内容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是词的题目。

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春到”交代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也表明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B.作者相信“春天”就要到来了,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C.通过写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是为了以梅花的高尚反衬春天的美好。

4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梅花___________,体现出作者________的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   《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1这段话主要从金字塔的____________两方面来写的。

2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你知道下列国家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是什么吗?

①中国:________  ③希腊:________

②美国:________  ④法国:________

3这段话采用了______  _______的方法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请仿照上述写法写一段话,介绍某一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吓得不知怎么办好。__________

(2)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派遣——______ 沉没——______

【3】“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为什么用“奔”不用“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描写哈尔威船长镇定指挥、临危不惧的句子。

12、快乐阅读轻松答。

一个人的最后温暖

她是一个孤儿,一直跟着奶奶长大。

上了高中之后,需要上晚自习,很晚才能回来。从灯火辉煌的东风大道到家,还需要走一段 )折幽深的小巷。尽管有昏暗的路灯,尽管她一再表示自己什么也不怕,可奶奶还是不放心,每晚都在路口等着接她回家。

就因为这个,她不想上学了。那天,奶奶为了接她,滑倒在路上,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奶奶就没命了。这几天,她心里一直涌动着duò chuò)学的想法,而且越来越强烈。

这天,她刚转过路口,就看见了奶奶。同时,她还发现了一位老人在那里摆摊修车。她和奶奶走的时候,老人也收了摊,不紧不慢地跟在后边一起往回走。

后来,她知道那老人略有些   足,就住在离她们家不远的后街。她觉得这位修车的老人很慈祥,奶奶也觉得他人很好。由于老人一般在她放学的时候才收摊,于是,奶奶放心地把她交给了老人。每天很晚的时候,悠长的巷子里,就回荡着这一老一少回家的欢声笑语。

她不知道老人一天出摊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老人一天到底能挣多少钱,她所清楚的是,因为有了这位老人,她就再也没有想过辍学的事情。

后来,她上了大学。再后来,她有了份不错的工作。那年冬天,她回去看望已经风烛残年的奶奶。听说后街的那位跛足老人去世了。她去吊yán yàn)。虽然那位老人没有给过自己什么,但一个个晚上的同行,还是让她产生了感情。

她碰上了老人的女儿,悲戚地说,老人可是位好修车师傅啊。老人的女儿并不认识她,说:我爸爸哪里会修车啊!刚退休的那一年,他在晚报上看到一个故事,就说什么也要去那个街口修车去。她突然想起几年前,她曾经在晚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表达过那条悠长的巷子给她带来的烦恼。她问老人的女儿:老人读到的故事主人公是不是一个女孩?

是。

女孩是不是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奶奶?

是。

而您的父亲是不是怕女孩辍学,每晚出去修车是假,送女孩回家是真?

是。

地一声哭了出来。泪眼模糊中,她觉得整个世界,都被老人的一颗心温暖了……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词语填空。

风(  )(  )年    欢声(  )(  )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辍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烛残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跛足老人摆摊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蜗牛与它的大海

有一只蜗牛,很想去见识一    ﹚大海。

然而,它算计了一下,悲观地发现,如果按照每日的爬行速度,它的寿命只可能爬完四分之一的路程。

“但是”,它又换了一个角色,自言自语道,“能否到达大海,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许多到达大海的人来说,大海反而离他们更远了。”

“因此,大海或许只存在于向着大海的进行之中。”这只蜗牛继续自言自语道:“如果我现在向着大海迈开了第一步,那么,我就    ﹚取了大海的一部分,尽管微不足道。但是,我如果坚持着向大海行进了四分只一的路程,那么,我就拥有了四分只一的大海——对于一只蜗牛来说,这已经够了。”

于是,这只蜗牛踏上了大海之程。

【1】给文中加线的字注音。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乐观(____________        丧失(_____________

【3】“很想去见识一番大海”的“见识”在文中的意思是(    

A.借出事物,扩大见闻

B.见闻,见识。

14、课内语段阅读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 )衣腕上的手表( )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 )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 和平 和平 和平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并给末尾处加标点

(2)____画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应该用________(A.急速激昂 B.低沉缓慢)的语调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文中不仅写“我”听见了爸爸的呼唤还写了有更多的人都听见了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语文与生活

市科学技术馆新馆开馆啦!周末同学们要去参观儿童展厅,请你当一个小小解说员,向游客进行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我会修改病句。

(1)爷爷家的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南瓜、丝瓜、茄子、扁豆、水蜜桃、西红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所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他直说简慢抱歉的话,我看得出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培养着故乡的儿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只有小花在做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庆节到了,大街小巷到处张贴了许多新的标语和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经常教导我做事要武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敢肯定这次考试小明可能考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柳林风声》和《爱丽丝漫游奇境》中有许多小动物,如鼹鼠、水鼠、蛤蟆、獾……等。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展开想象,代替它写一写自我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请以《 的自画像》为题,为它画个像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