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把词语填入下面的片段中,合适的一项是(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 ),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 )。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 ),替黑云镶了一道( )的金边。

A.亮光  光芒  光彩  发光 B.亮光  光彩  光芒  发光

C.光彩  亮光  光芒  发光 D.光芒  亮光  发光  光彩

2、下列句子没有将颜色描写具体的一项是(   

A.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B.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的,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C.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D.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颜色都有。

3、下列词语中不是科学技术的一项是(  )

A.嫦娥工程 纳米技术 B.嫦娥奔月 恐龙进化

C.神舟飞船 探测火星 D.人造卫星 发射火箭

4、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预妨 扫荡 倘若 天高地阔

B.迟吨 奇幼 踏步 屏息凝视

C.甜密 挣扎 威利 引吭大叫

D.朦胧 构成 描绘 一丝不苟

5、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囊夜读(yíng)  学多通(bó)

B.勤不倦(gōng)   以夜继日(yān)

C.老(ǎo)   业(cù)

6、能恰当填入“(   )生命短暂,(   ),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括号中的一项是( )

A. 不仅……而且 B. 虽然……但是 C. 如果……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排比、比喻)

B.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比喻)

C.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反问)

D.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对比)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按要求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

猛厉____________  奇幻____________  神奇____________

2、反义词。

____________   锐利____________  复杂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操场边的树

一株株

一排排

操场边的这些树是穿着迷彩服

正在军训的学生么?

烈日下,精神抖擞

纪律十分严明

虽然蝉声就像汗水一样不停地流下来

它们一动也不动

保持着立正的姿势挺胸、抬头望着前方

休息十分钟——

这个时候,我看见它们相互搭着肩膀

轻松地说着、笑着

哗哗的声音一阵阵传来很绿、很生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严明——( )               保持——( )            轻松——( )

【2】诗歌全篇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远天之上,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星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

“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1短文以________为题,交代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______________,也指______________,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2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几件事情来体现母爱(    )

A.母亲陪我看蓝天 B.为我撑伞

C.给我猜谜语,讲故事

3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B.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11、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作答。(14分)

大海的呼吸

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飞溅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水浸没了,沙滩和岩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悄悄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出来。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无影无踪。

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了肯定的回答。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

有人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1)大海的“呼吸”叫_________,它的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2分)

(3)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的说明方法是 ______________(2分)

(4)文中加点的“如果”一词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句,它起到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分)

(6)人们之所以利用潮汐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除了文中所介绍的潮汐能源,你还知道哪些可供利用的新能源呢?说给大家听听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练笔。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歪牙老师

两颗大门牙,竟能把错误“铲”出来,给予一一纠正……哈哈,就是这么神奇!

林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上山砍树时抡着的斧子。这两颗大门牙“姿态不一,形象各异”,歪歪扭扭地向外暴着。说句实话,第一次见到他,我就心急如焚:这两颗大门牙顶着,怎么教我们语文呢?

没想到这两颗大歪牙还很爱挑(tiāo   tiǎo)剔人呢。上课了,老师喜欢让同学挨个朗读。而不管谁读了,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被“铲”出来,给予一一纠正。我从一年级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朗读时吐字不清,含含糊糊。这两颗大门牙可就对我大铲特铲了:“你这样不是朗读,而是说梦话。如果你长大了当局长,还是这样给大家作报告,大家都会打呼噜的。”打他上第一节课开始,我就不得不对那两颗门牙刮目相看了。背地里,我曾偷偷地问:“林老师,您的门牙怎么歪的?”他嘿嘿地笑着说:“我从小爱笑,不小心笑歪了。”开始我还半信半疑,后来我便深信不疑。

课堂上,这两颗门牙常常会说出一些使人忍俊不禁(jìn     jīn)的话来,令我们开怀大笑。费超同学老是要在老师和组长的催促下才写作业,老师就对他说:“费超,你这种学习方式像挤牙膏,总要在屁股上捏一下才挤出一点点。你以后要不停地捏一捏自己的屁股。”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费超的老毛病从此就改掉了。

我真担心有一天我也会笑歪门牙。不过门牙歪了也好,你看,我的心不是被这两颗大门牙死死地钳住了吗?

【1】圈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摘录文中两个描写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并试着自己也写两个描写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对林老师的两颗大门牙,起初“我”______,后来,由于林老师“铲”出了“我”朗读吐字不清的错误,而让“我”______;他还“铲”出了费超______毛病,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林老师两颗大门牙的______

【5】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林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上山砍树时抡着的斧子。”这是一句比喻句。( )

(2)“两颗大门牙,竟能把错误‘铲’出来,给予一一纠正。”这句话中的“给予”一词的读音是“gěi yǔ”。( )

(3)“我真担心有一天我也会笑歪门牙。不过门牙歪了也好。”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也想像林老师一样有两颗歪歪扭扭的大门牙。( )

(4)“姿态不一,形象各异”这两个词语写的是林老师的大门牙长得歪歪扭扭,不整齐。( )

(5)“深信不疑”的“疑”意思是“不能解决的”。( )

【6】你认为林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写出你这样想的理由。(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万分紧急的关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董存瑞冲到桥下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时,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请你想象一下他仿佛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文中两个描写董存瑞的比喻句。其中第一个比喻句表现了董存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比喻句刻画了董存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董存瑞牺牲前的呼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之名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我爱思考:

问题一:本文的主人公是: ,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他语言和动作的语句。

问题二:哈尔威船长指挥人群逃生的顺序是什么?请你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逃生顺序: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最近,学校举行了许多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声情并茂,有名著朗颂会,有唱家乡民摇,有走进“草莓园”……综合性学习活动即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又增长了我们的视野。

17、修改下面这段话里的两处错误。

同学们好!明天我们去参观搏物馆。那里有唐代文物精品、潮州木雕等展览。请大家带上水壶和雨伞,在学校门口集合早上九点。

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上海的春天真是个迷人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安门城楼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题目: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提示:

   他(她)的外貌有什么特点?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

   选择自己最了解的几方面内容介绍他(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