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B.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C.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D.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平 暖 B.细 维 

C.领 概  D.宿舍 住宿 星宿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B.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C.“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第二年,我国正式实施探月工程。

D.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4、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走进去,我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B.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C.太阳下,雪蜂间的云影就像白级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5、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慰籍 B.健康 C.努吼 D.枪拴

6、( )因为输血不幸上了艾滋病。

A.艾迪 B.德诺

 

7、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从容不       

A.逼迫,强迫。

B.急促。

C.接近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给下列字换偏旁变成新字,并组词。

杆—____________ 油—____________

详—____________ 妖—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应:应该。

B. 借问:向人打听。

C.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D.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2选择正确的读音。

1)草映身____

A.yìn

B.yìng

2)蓬头____

A.póng

B.péng

3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钓娃形象?(   )(多选题)

A. 幼稚

B. 充满童趣

C. 无邪

D. 天真可爱

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多选题)(  

A. 这首诗表现的是山野小儿的生活情趣,以及小儿纯真、无邪的童心。

B. 三、四两句写这时候过路的人想向小儿打听事情,小儿担心说话声把鱼惊跑,赶快用遥招手的动作请路人不要作声。

C. 诗人逼真地描画了一个儿童初学钓鱼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

D. 一、二两句写山野小儿在学习垂钓的情景。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内阅读。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选文主要写了鹅步态________,其中“________”一词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这一特点。(用选文中的词语填空)

2作者在描述鹅的步态时,用鸭的“______”与鹅的“______”进行对比,同时作者还用“______”来比喻鹅的步调,形象地表现出鹅高傲的特点。(选序号)

A.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B.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

C.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D.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3读画线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必须站着

  马克·吐温有一次到一个小城市演讲,他决定在演讲之前先理理发。你喜欢我们这个城市吗?理发师问他。啊!喜欢,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马克·吐温说。

  你来得很巧,理发师继续说,马克·吐温今天晚上要发表演讲,我想您一定是想去听听的喽?”“是的。马克·吐温说。您弄到票了吗?”“还没有。

  你可太遗憾了!理发师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惋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座位。

  对!幽默大师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讲我就只能永远站着。

想一想:马克·吐温为什么说他一演讲我就只能永远站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听到过哪些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幽默故事,找来读一读吧!

 

 

12、课外阅读。

老家的菜园

在我家的老宅里,有一块菜园。作别老家二十年来,它始终像一幅精美的工笔画,深深地嵌在我记忆的画框里。

a菜园很美。园内绿色的叶,各色的花,丰硕的果实,都是那样的饶有情趣,都是那样的沁人心脾。看——春风浩荡时,萝卜缨子在婆娑(suō)起舞,那水灵灵的嫩绿,那乐颠颠的样子,直让你的五脏六腑都变得清新舒爽;夏日炎炎中,青辣椒和红辣椒们机灵地藏到低矮的枝叶里纳凉,那份聪明,那种可爱,让你一次次忍俊不禁;秋月朗照下,高大的甘蔗把腰板挺得笔直,俨然守卫菜地的哨兵;冬季到来后,“抱头白”则枕着白雪铺成的棉被酣然入睡。b一畦菜一种美学风貌,一畦菜就是首清新隽永的诗。

如今,老家的那块菜园呢,也早已建满房屋,变得面目全非了。但不知怎的,我常常梦见自己又回到那块菜园,——也许,那里才是我的精神乐园啊!

1文中表示“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这一意思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_____(填文中序号)

4读了这篇文章,你能体会到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 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

——新闻

材料三 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

1从材料一、材料二的数据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材料三的警示语缺乏力度,请你设计一条更有冲击力的警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的父亲因长期从事写作要以吸烟提神,如今你看了以上的材料会采取怎样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爱的教育

我很荣幸,拥有一位当老师的母亲,她对我的馈赠是双重的。

受到欺负

四年级时的一天,厄运降到了我的头上。当时,我正顺着小路骑自行车回家,等我听见弗兰基兄弟俩大嚷大叫地从后边冲过来“快滚开,我来了”时已经来不及躲避了,被他狠狠地撞入路边的一条深沟里,自行车又重重地压在我身上,直跌得鼻青脸肿,头上还磕了个大包。弗兰基兄弟俩见大功告成,便幸灾乐祸地打着呼哨,扬长而去。我匆匆赶回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看着我,想了想后说:“明天我找他俩谈一谈。

第二天,妈妈下班后,告诉了我一个好消息:“他们再也不会来欺侮你了。”我想,妈妈一定是报告了警察局长。但是,妈妈告诉我的是另一回事:“今天,我先去翻阅了弗兰基兄弟俩的档案材料,发现他们的父亲早就去世了,母亲现在也不知所踪,兄弟俩是靠一个姑姑养大的,生活条件很差,小时候常常遭到别人的欺负。”

“你知道我做了什么吗?课后,我把弗兰基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问他是否愿意当我的助手每天替我准备些教具,我会为此给一些报酬。另外,如果工作完成得好,周末时我还会让你和他们兄弟俩一道去看电影……”

“我?我跟他们一起去看电影?”出于愤怒,更出于畏怯,我当即表示反对,我不去。”“不,你应该去。”妈妈劝我,“他们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尊重,只有爱才会教会他们去爱。”

到了周末,在去电影院的路上,我们彼此都很窘。我偷偷瞥了弗兰基兄弟俩一眼,嗬!竟是一副规规矩矩、颇有教养的神色了。正疑惑时,弗兰基还很郑重地向我道歉,他还向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去欺侮任何人了。这破天荒的奇迹倒把我弄得怪不好意思了。

说来奇怪,这以后,弗兰基兄弟俩真的如脱胎换骨了一般,彻底改邪归正了。

【1】默读以上文章,想一想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仿照第一部分,给第二、三部分补上合适的小标题,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读读文章的第一部分,想一想“四年级时的一天,厄运降到了我的头上”中的“厄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文章的第三部分,想一想“这破天荒的奇迹倒把我弄得怪不好意思了”中的“破天荒的奇迹”是指什么?请在文中用“ ”画下来。

【4】你觉得创造“破天荒奇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妈妈去翻阅了弗兰基兄弟俩的档案,很同情他们。

B.妈妈让弗兰基兄弟当助手,还给他们报酬。

C.妈妈给予弗兰基兄弟关爱与尊重

【5】读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描写妈妈语言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妈妈是一个________的人。

【6】文章的开头写道“她对我的馈赠是双重的。”读完文章后,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哪一颗星没有光?(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在班级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进行了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写得太迷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教导使我终身受到教育和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重复,1处搭配不当,2处错别字。)

阅览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新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的看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写作

读古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和“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我想起乡村的美景和趣事;看右图丰子恺的画,我们感受到独特的乡村生活情趣。根据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乡村的习作。

要求:题目自拟,把内容写具体,按一定顺序来写,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