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题2分)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他可真是名副其实的铁公鸡,对谁都一毛不拔。
B.他做事总是三眼一板,大家都很放心。
C.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他便举手回答,可真是个应声虫啊!
D.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2、下列对语段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整个天池,不像自然景色,而是一幅油画。你看,这广阔的湖面,为满山云杉映成一片深蓝,这深蓝湖面之上,又印上雪白的群山倒影。偶然一阵微风拂面而来,吹皱一湖秋水,那粼粼波纹,摧动蓝的、白的树影山影,都微微颤动起来。
A.写湖面广阔 B.写山影树影 C.写天池景美 D.写微风怡人
3、下面句子加点部分表达的情感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他一把甩开对方的手,就像甩掉了一条毒蛇。
B.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眼睛通红,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C.姑娘笑嘻嘻地站在一旁,两只眼睛像浸在水里的墨晶石,又黑又亮。
D.他用两只死鱼眼瞥了小贩一眼,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4、下面有一个选项带点字的读音是错的,请选出来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 )
A.慰藉(jí)
B.屏息(bǐng)
C.绮丽(qǐ)
D.屡次(lǚ)
5、地球究竟正在变冷还是变暖?( )
A.变冷
B.变暖
C.不变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谐(hè) 蝙蝠(biān) 琥珀(pò)
B.屏气凝神(píng) 效率(lǜ) 厌恶(wù)
C.看门(kān) 倔强(jiàng) 澎湃(pài)
D.徜徉(cháng) 绽放(zhàn) 尘垢(hòu)
7、①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②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关于上面两句话中加点的两组关联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凭”的意思是无论不管,“任凭……也……”写出了猫极其贪玩,玩起来就要玩个痛快。
B.“无论”表示假设的让步,“无论……也……”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
C.这两组关联词在表达效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D.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猫古怪性格的不满。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的 山涧 (__________)的 彩虹
(__________)的天山 (__________)的翡翠
9、课内阅读。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1】诗中的“绿”实际指的是( )
A.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瓶。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2】风、雨、水、阳光都不是绿的,作者写它们是绿的是为了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绿得出奇”中“出奇”的意思是“惊奇”。(______)
(2)“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写出了绿色的丰富。(______)
【4】作者说春天的世界“到处是绿的”,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
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
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蔓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无声息地伸向了东邻。
又到了开花时节。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蔓过来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过了几天,他竟发现所有的害虫消灭得无影无踪。他感到很快乐。
一场大风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捆绑完时,突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想,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不回来,石榴就会错过花期。他想着想着就动起手来,也将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几天之后,两棵树又是一片生机盎然。
果实成熟的季节到了,东家的孩子看见蔓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 ”东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这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
生命也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 到别人面前。
【1】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写在最后一自然的横线上。
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___ 到别人面前。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悄无声息:_________________
②体无完肤: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6段中,结合上下文猜猜西家的主人会怎么说,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4】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_______,从这2句话,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岗山
①林子后面就是岗山。山脚下,是勤快的人开出的一方方荒地,种着花生和地瓜,地瓜已拖了很长的秧,秧的根部是深绿色,梢部是浅绿色。昨夜下了一场雨,我想那段浅绿的半尺长的秧子肯定是一个雨夜生长的。
②往上,有石砌的盘山路。路边的岩石上贴着几棵蒺藜(jí lì),几日前,还顶着一朵朵黄色的小花,如今却已结了果实,用手摸一摸它棱状的果实,硬硬的有些扎手。一块卧在那里的巨石,中间裂了一道直直的纹,像是用剑劈的。就在这条纹缝里,生出一溜密密的小草,像是要把分成两块的石头缝合。谁拔下的一把草放在石头上,草上的泥土被雨水冲掉,散着白色的根须,微微翘起,试图慢慢站立起来。
③沿着盘山路往上走,来到半山腰,尽收眼底的便是满目的景芝了。景芝正开了紫白色的碎花,有不少被雨水打落,洒了一地落英。还有拉拉秧,将没有生长植物的地方填满……其实拉拉秧山上并不是很多,田野里到处都是。如果你到田野里看看,田野的小路边啦,沟边啦,小河边啦,甚至河道里所有没有
水的地方,拉拉秧一丛一丛的,将所有的裸石覆住,那才叫壮观嘞!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落英:_____________
壮观: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是按游览顺序写的,请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路线图及描写的景物。
【3】读读短文的第②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把盘山路边的景物写清楚的,再完成下面的练习。
蒺藜
几日前,顶着黄色的小花
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草
纹缝里的一溜草,____________________
石上小草翘起的根须,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子“田野的小路边啦,沟边啦,小河边啦,甚至河道里所有没有水的地方,拉拉秧一丛一丛的,将所有的裸石覆住,那才叫壮观嘞!”中,如果去掉加点的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苗。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
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跑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生在桌前批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愿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1】在第二自然段结尾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按要求写词语。
写近义词:厉害——( ) 哺育——( )
写反义词:枯萎——( ) 和蔼——( )
【3】本文运用了 写作手法。 “老芭蕉”比喻 “小芭蕉”比喻 。
【4】文中歌颂了人民教师的哪种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 )( )捕捉飞蛾和蚊子( )( )( )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 )一根极细的电线( )它( )能灵巧地避开( )( )它的眼睛特别敏锐( )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
【1】按原文补充标点并填空。
【2】科学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试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
【3】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启发。
【4】人们根据_________的________的特点, 发明了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的_____的特点,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白鹅(节选)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 )。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 )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在选文中的括号里。
A.厉声呵斥 B.局促不安 C.厉声叫嚣 D.引吭大叫
【2】用“ ”分别画出选文中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高傲的特点。例如,用鹅的_____与狗的____作对比;用鸭的_____与鹅的_____作对比。(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4】作者用“_______”来比喻鹅的_________,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鹅_______,更显示出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5】有人说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对鹅的讨厌,你认为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李云家是卖酒的。一天,李云发现爸爸在酒中兑水,还把普通的酒灌到名酒的瓶中,以次充好,高价卖出。如果你是李云,你会怎么劝说爸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培养着故乡的儿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只有小花在做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庆节到了,大街小巷到处张贴了许多新的标语和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经常教导我做事要武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句子。
1.扁鼻子军官压住肚子里的火气,用手拍着雨来的肩膀轻轻地,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说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日的芒砀山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澈的泉水把晚霞映得一片金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强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表达(30分)
同学们,你喜欢秋天的田野还是春天的校园?是自家的阳台还是公园的一角?是都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恬静?请选择你熟悉的一处景物,写下来。
要求:(1)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写。(2)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3)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350字。(4)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