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这句话中,使用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

青草下面藏着满满一层小花 白的 黄的 紫的 纯洁 娇小 鲜亮 这么多 这么密 这么辽阔

A. ,、、;、、;、、!

B. ,,,,,,,!!!

C. ,、、、、、、,,!

2、选择正确读音。

震撼gǎn( )hàn(

玷污zhān( )diàn(

家雀qiǎo( )què

 

3、在横线上填一组动词,最恰当的是(   )。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   了许多绳子,绳子上   着许多铃铛。把蝙蝠的眼睛   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A. 挂  系  闭   B. 拉  挂  蒙   C. 系  挂  蒙   D. 拉  系  蒙

4、一锤定音。(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解的读音。)

(lù  lǜ 怔怔地(zhèng  zèng)

朗(sū  shū) 半( shǎng  xiǎng)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ju)   rǔn)许 guāi)巧

B.)墙 呼xiào)   丝

C.)责 脸jiá)   )式

D.)摸 )盖   zhōu)谢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端正了学习的目的。

B.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和一顶帽子。

C.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发愤学习啊!”

D.万里长城、故宫、水立方是游客向往的古迹。

7、(猜字音)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襟”的读音可能与“禁”相近

B.“髀”的读音可能与“博”相近

C.“徕”的读音可能与“睐”相近

D.“逋”的读音可能与“遁”相近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记背关】

(1)_____________________,树头新绿未成阴。

(2)大儿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

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

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透明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

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

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

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

刺猬扎满了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

落在地上(立刻 时刻)就变成了蘑菇。

【1】用“√”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用“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诗人通过写这些“新奇的事物”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和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 )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

【2】“荷”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再查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再查____;第7笔是____

【3】在“( )”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日出的过程是:①_____,②______,③_____,④______,⑤______

【5】作者写日出的过程,是从太阳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按________________等顺序写的。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炊烟

早晨公鸡们早早的就穿上裤子,扑腾着翅膀迎接太阳的到来了。喔喔的叫声,铜锣般在乡村滚动。其实最先迎接到的并不是太阳的光芒,而是飘飞在乡村上空的炊烟,乡村里起的最早的还是那些勤劳朴素的村民,他们的手( )着这生活的丝线。( )着热情的双手,( )着胳膊的胳膊,( )着幸福的衣袖,( )着出的才是最壮观、最复杂、又最温馨的风景,而那炊烟则是它们放出的生活信号。

炊烟是一群无骨的动物,善于表达幸福、温馨、热情、喜悦等情感。他们如同沁水一般,从瓦缝里门缝里,窗户缝里,烟筒里,汩汩冒出来,无可阻挡,激情四射。已进入天空,就如同牛羊进入开阔的草原,任意驰骋。也仿佛流水奔入宽阔的海洋,随意奔涌。在天空中张扬着奔跑着,舞蹈着,把幸福扯成一片片旗帜,把温馨拧成一股股绳索,把热情放飞成一只只风筝,把喜悦扭成一支支舞蹈,生动、优美、豪放。我的老家在鄂西子娘园。,经历过最严酷的饥荒。那饥荒就是一把无情的剑,斩断乡村的炊烟。没有炊烟的乡村。死寂成一片沉默的山岩,荒凉堆满整个山谷,萧条一片。而只有炊烟活着,乡村才是最生动的图画。

炊烟也是一群娃子。最初它们养在各家各户中。但一到半空他们就纠缠到一起,分不清哪是你家的,哪是我家的,然后他们就如同鄂西西山里被苞谷,洋芋红苕养大的山里娃。有着羊羔般的热情和牛犊般的野性,玩着捉迷藏过家家的游戏。追逐着,叫喊着,嬉闹着,鞋儿跑掉了,辫褡子散了、扣子扯脱了,但是他们依旧笑着,喊着,追着,闹着,把乡村的未来涂成蔚蓝的天空。

1短文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项是(   )

A.挽  拉  拽  牵  画 B.拽  牵  挽  拉  画

C.牵  挽  拽  拉  画 D.拽  拉  挽  牵  画

2第二自然段把炊烟比作无骨的动物,还把它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为了表达炊烟中包含的____________的情感。

3第三自然段把炊烟比作娃子,是因为山里娃有着羊羔般的______和牛犊般的______,他们追逐着、_______、嬉闹着,主要是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对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而只有炊烟活着,乡村才是最生动的图画”的体会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炊烟活着”指的是乡村里摆脱饥荒人,人们能过上安静富足的日子。

B.“炊烟活着”指的是炊烟是有生命的,它会生出来也会死掉。

C.抓住“生动”这个关键词,我们可以体会到炊烟给山村带来的活力。

D.抓住“图画”这个关键词,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在赞美乡村的生活。

5短文要赞美乡村生活的美,但第二自然段画“   ”的部分却写了闹饥荒时的情景,你觉得有必要写吗?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现代文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   动物以及宫室    器用    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1石笋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2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3写出近义词

观看________    黑暗________

4写出文段中表现内洞很黑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文段中表现内洞很宽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开始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云雾般腾空而起,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水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长,但远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水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hōng)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无限扩展,此时此刻的我们,完全沉醉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喧哗—( )       舒适—( )     闻名遐迩—( )

【2】用“﹏﹏”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3】本文是按______的顺序写的。先写远听______,再写近观______,接着写来到______之后的真切感受,使我们读了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文章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给人的感觉?(填序号)(       

A.听觉、触觉、嗅觉

B.视觉、触觉、嗅觉

C.听觉、视觉、触觉

D.听觉、视觉、嗅觉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炊烟(节选)

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的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早晨,天色往往最见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让人惬意的。

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里喜欢。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亦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

【1】“归心似箭”的意思是_________。这个词语中含有______的修辞手法,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来,并仿写一句。

【3】短文是按照_____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_____的,中午的炊烟是_____的,黄昏的炊烟总会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在他的祈求中,渐渐停了。(调换语序,保持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挣扎着。(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肩上着子弹袋,腰里着手榴弹,背上还着一杆长长的步枪(用至少三个动词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这段话,请修改好的句子写在向下面的横线上。

一天晚上。方方和亮亮迫不急待地打开电视机看小品和音乐。演员的精致表演,使他俩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对他说这个节目演的正好!”亮亮听了,点头表示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得手舞足蹈。

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增加。

________________

3.他在海洋生物馆里观赏了红剑鱼、六间鱼、黑魔鬼鱼、海豚等各种形态各异的鱼类。

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同学们,真实具体的事情不但能够感动自己,更能打动别人。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事情吧,其中可能有欢笑,有掌声,也可能有烦恼,有泪水……现在,请你静心回忆一下,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 300 字。

题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