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括号里的词语是一对反义词的一项是(  )

A.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仰视)

B.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昏暗)

C.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精力)

D.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经常)

2、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B.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

C.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D.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顽皮的雨滴在跳舞。

A.昆明湖像一面镜子。 B.我的心激动得好像要跳出胸膛。

C.小红狐愤怒地看着小木偶。 D.长城像一条长龙。

4、“捋下来”的“捋”读音是(       

A.lǚ

B.lú

C.luō

5、选词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如果………… 不但……而且……

1.( )天气很冷,他又穿的单薄,( )冻得全身发抖。

2.许衡( )自己不去摘梨,( )劝朋友们也不要摘。

3.(   )你已经发现这样做是错的,( )应该马上改正。

4.(   )爷爷年纪大了,(   )他说话声音宏亮,行动十分利索。

 

6、下列句子中,没有将春天描写具体的一项是(   )

A.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B.春天的太阳甚至能给最普通的花带来新生。

C.春风吹绿了树木,它们翩翩起舞,感谢春天的到来。

D.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

B.李老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大家都很尊敬他。

C.牡丹花上,停着一只花蝴蝶,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生怕惊扰了它。

D.元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是左顾右盼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好朋友,牵牵手。

欢呼——     神秘——

凝聚——     稀奇——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古诗对对碰。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1这两首诗题目相同,作者是______,写的都是______季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田园农作动态图。

2这两首诗写的都是_____,第一首诗写乡村男女____________,日夜忙碌的图景以及农村___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第二首诗无一字言___,无一语写___,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仿佛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___

3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内阅读(7分)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填空。

(1)一句话,作者用 对比,写出 了漓江的独特美。(3分)

(2)第二句话,写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是( )、( )和( )。(3分)

(3)根据前面提供的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1分)

天气真热啊,热得

 

11、课外阅读。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开始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云雾般腾空而起,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水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       )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长,(       )远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水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hōng)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无限扩展,此时此刻的我们,完全沉醉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喧哗——( )                                      闻名遐迩——( )

【2】用“﹏﹏”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3】给文中的括号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A.虽……但……

B.不仅……而且……

C.因为……所以……

【4】本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先写远听________________,再写近观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来到________________之后的真切感受,使我们读了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1】文章开头写“一向讨厌母鸡”,其原因不包括(       

A.下蛋时,炫耀成绩。

B.叫声难听。

C.欺软怕硬,趁其不备进攻。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写出了作者对母鸡的喜爱之情。( )

(2)“欺侮”“下毒手”“狠狠地”“咬下一撮儿毛来”描绘了母鸡恶毒的形象。( )

【3】“我一向讨厌母鸡。”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最后一份晚报》,回答问题。   

最后一份晚报

从办公楼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了。我顺着街心公园边的小路,在昏暗的路灯下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树下,一个人影闪了出来,吓我一跳。

借着微弱的灯光,我才看清眼前是个女孩儿。她十来岁的样子,相貌清秀,头上扎着一条小辫子。我镇定了一下情绪,正准备走,那女孩儿急切地对我说:“叔叔,叔叔,请等一等!”我疑惑地打量着她。“叔叔,您能不能帮我在那个报摊买份晚报?”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五十米远的地方果然有个报摊。

“买晚报?”我有些惊讶。

“嗯,买份晚报。”女孩儿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在我手里。

我很诧(chà)异,心想:“你自己怎么不去呢?”但我没说出口,天这么黑,我一个大人,这点儿小要求哪能拒绝。我走向报摊,把硬币递给卖报的妇女,取了报,转身回来。

“你怎么还站在树后面?”我问。

“怕被我妈妈看到。”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你妈妈?”

“就是那卖晚报的。”

“你怎么从你妈妈那儿买晚报呢?”我怔怔地盯着女孩儿,不解地问。

女孩儿低着头说:“我晚上给妈妈送饭的时候,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

在我和女孩儿说话的时候,她的妈妈已经收摊了。女孩儿接着说:“谢谢叔叔,我回家了。”说完,她转身一路小跑着回家去了。

【1】句子“借着微弱的灯光,我才看清眼前是个女孩儿”中,“才”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

A.说明时间迟,天色暗。

B.说明灯光很微弱。

C.说明“我”的眼神不好。

D.说明女孩儿站得很隐蔽。

【2】对“我”心理变化的词语排序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惊讶—疑惑—不解—诧异—恍然大悟

B.惊讶—疑惑—诧异—不解—恍然大悟

C.疑惑—惊讶—诧异—不解—恍然大悟

D.疑惑—不解—惊讶—诧异—恍然大悟

【3】妈妈为了卖掉最后一份报纸大约花了多长时间?(   

A.一个晚上

B.三十分钟

C.好几个小时

D.一个小时

【4】小姑娘为什么要“我”去她的妈妈那里买报纸?( )

A.她想看报纸。

B.她想让妈妈多一点收入。

C.她想让妈妈早点吃晚饭。

D.她想让妈妈早点卖完报纸回家。

【5】句子“女孩儿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在我手里”中的“塞”换成“放”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6】阅读课文后,女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14、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①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于是,空(kuàng  guāng)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②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

③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féng fèng)里 冒出来。真是舒服。(zhé shé)一根韧韧的柳条,(xiāo xuē)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④随后,我们也跟在鸭子、羊儿后面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了个好办法,把竹篮挂在小山羊的角上,山羊走啊走的,竹篮晃啊晃的,我们看了真欢喜。我们把鸭子赶到刚刚翻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螄、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宽广、草儿真……

⑤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嫩青草,放进竹篮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

⑥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竹园里掰了几只竹笋。青青的家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嘿,我们自已做饭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鰍。捉住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米饭还没烧好,我们已被锅里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⑦当我们乏了,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来。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无与伦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者。(_______

(2)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姻静地微笑。(_______

【4】文章中第④~⑦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请你对号人座。

A.野炊    B.睡觉    C.晒太阳    D.放牧    E.扯青草

(1)第④自然段写的是:______

(2)第⑤自然段写的是:______

(3)第⑥自然段写的是:______

(4)第⑦自然段写的是:______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以“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为题,因为麦子、豆荚比较有代表性。

B.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是为了去田埂上收割麦子和豆荚。

C.文中结尾处的省略号表示我们除了看到麦子和豆荚,还有别的事物。

D.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小溪流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卵石;一会儿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看到眼前的这颗“五角星”,我不禁忍不住被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碧绿的草地上开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敢肯定这次考试小明可能考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他说话的表情,布满皱纹的脸,认真而诚恳,一幅完全信任我的样子,我对他说了声谢谢。心里想:一定得赶紧把这十元钱,他这么信服我。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与表达。

题目:一次快乐的旅行

通过这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与作者一起进行了快乐的旅行,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请你学习课文中运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按游览的顺序写写你的旅行过程,注意写出景物的特点和旅行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