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这么多的石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A.这么多的石狮子只有两只相同的。

B.这么多的石狮子,除了两只相同,其他都不同。

C.这么多的石狮子都没有相同的。

D.这么多的石狮子是完全相同的。

2、《渔夫的故事》节选自( )

A《天方夜谭》 B《伊索寓言》   C《克雷洛夫寓言》

 

3、关于科普读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

B.阅读科普作品时,可以运用课上学过的阅读方法理解不懂的科技术语。

C.《看看我们的地球》是地质学家李四光所写。

D.作家米·伊林在《灰尘的旅行》一书中,带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旅行。

4、描写方法我会选。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1)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

(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

(3)他有时工笔细描,……有时又挥笔速写,……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

 

5、选词填空。

镇静     安静     寂静    平静    冷静  

(1)夜深了,周围一片(        )。

(2)他遇事很(         ),从不急躁。

(3)上课铃一响,沸腾的校园顿时(         )下来。

(4)做作业遇到了难题,我们要(       )思考,仔细分析。

        严明      严密      严肃      严格

(5)干革命工作,要有(        )的要求,(        )的组织,(        )的态度,(        )的纪律。

激励      激动      期望      希望      顽强      坚强

(6)我听到中国女子足球队战胜澳大利亚队的消息后,心情十分(        )。大姐姐们(        )拼搏的精神也(        )了我,我(        )也能成为一名运动员,为祖国争光。

 

6、下面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家(kān)   百分(shuài)   强(juè)

B.厌(wù)    于(chán)      (kǎi)

C.澎(bài)   (hè)        坤(qián)

7、遇到问题我们不应该人云亦云做个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 )

A.变色龙

B.百灵鸟

C.应声虫

D.纸老虎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边读边想象,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什么转变?

巨人外出时

____

巨人回来后

____

巨人醒悟后

____

醒悟前

____

醒悟后

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读诗句,回答问题。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词语含义。

时人:__________ 余:________ 谓: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诗人的心情很________,可以从诗中的________字看出。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检测台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③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什么季节,(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在选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融洽——( )  特别——( )

【3】选文最后一段的作用是(  )

A.提出问题,总起作用。

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4】你喜欢选文中哪个句子?用“  ”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又过了些时候, 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 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醉如痴,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一

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他快步走了过去,激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

1从师襄______来到孔子的住处可以知道,他已经来过___次,他每一次听孔子弹琴的感受都______,这一次他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次师襄认为孔子已经弹出了乐曲的_________,领会了音乐的_______

但是,孔子仍不满足,他还想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醒悟中我们可以体会孔子的琴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孔子的听众,你会怎么评价孔子的琴声和他学琴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歌鉴赏

母亲的爱

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岌()岌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烂漫

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欢乐

是母亲脸上深深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

母亲心灵的广场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

这首诗共(   )节。

A.3 B.4 C.5

2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

“我们的爱是溪流”和“母亲的爱是海洋”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对比 比喻

B.排比 夸张

C.对偶 拟人

3诗中用“太阳”来比喻母亲,那么诗句中“岌岌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和“半是烂漫/半是辉煌”中的“露珠”和“辉煌”是在比喻(  )

A.母亲的泪 B.儿女的成就

4体会诗歌真挚的情感。

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

A.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B.抒发了诗人与母亲关系密切

C.表现了母爱的自私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一)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二)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选段(一)写出了母鸡(   )的特点。

A.欺软怕硬 B.拼命炫耀 C.无病呻吟

2这两段话表现的感情不同,选段(一)表现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选段(二)表现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之所以写下选段(二)这样的文字,是因为作者被_________身上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所震撼,认识到所有的母亲都是_________的。

4作者说母鸡“永远不反抗公鸡”跟后文的“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化石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种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中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是这样保留下来的。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称为化石。

从生物体本身来说,要使遗体成为化石,一般要具有利于保存的生物体结构,主要是生物体中的硬体。无脊椎动物的外壳、贝壳、甲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特别是牙齿,植物的树干、纤维和孢子等,这些都容易形成化石。从外部环境来说,必须有掩盖物将遗体迅速掩埋起来,免遭生物、环境和化学的破坏。

一般说来,掩盖物质粒度越小(如淤泥、细砂等)、越多,沉积作用越快,再加上保存时没有外部破坏,就容易形成完整而精美的化石。化石一般保存在沉积岩中,但在火山岩、熔岩中有时也有发现。经过变质和地壳变形,多数化石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生物死亡留下遗体(包括落叶、蜕壳等未死亡的生物留下的) ,经沉积物的埋葬、成岩作用和地质作用而最终形成化石。

世界上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人是英国南部小镇萨西克斯的医生曼特尔。1822 年他在一次出诊时,在一个山丘的崖壁上发现一块化石,后经伦敦汉得利安博物馆鉴定为古代爬行动物的牙齿化石。1824 年,这块化石被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命名为恐龙

1比一比,造个句。

遗体:________________

遗迹:________________

痕迹: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文中各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

3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最早的恐龙化石是 1822 年被英国人发现的。

B.化石一般保存在火山岩、熔岩中。

C.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是化石。

4要想成为化石,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你认为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 用下列词语造句。

1、 眺望——

2、 汹涌——

3、 无边无际——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足球比赛时,队员们提出“胜不骄,败不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有秩序地蜂拥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声和快乐的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病句门诊。

1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所以不会受到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语言不得体的是(   )。

A.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学校标语)

B.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安全标语)

C.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医院门口标语)

D.实践“八荣八辱”,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街道标语)

18、修改下面这段话。(错字、病句、标点有错误都要修改哦。)

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有桂花,月季花,菊花和桃花等,它开得最美。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荡;教室里,窗明几静,同学们大声地阅读着课文。我们的校园真美丽、漂亮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科学小品文,请你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科学小品文。

要求:1.题目自拟,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2.400字左右;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